㈠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国的财政政策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做出
受疫情影响,我国的财政政策是基于广大人民的生存发展需要考虑而做出来的。
㈡ 受疫情影响以来,我国面对国外进口的产品质量要求如何
众所周知,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这40年时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中国是粮食出口大国,也是石油、煤炭出口大国之一,不过现在却是这些产品的进口国。原来我国工业等各种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并且达到一定规模,国内自产自销的原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必须进口弥补市场空缺。
之前我们在澳大利亚进口猪肉、木材以及大豆时,不是在牛肉中检测出瘦肉精,就是在木材和大豆中检测出危害人体的病虫,正是因为屡次检测出质量问题,他们态度又冷漠置之不理,于是这一次我们便主动将他们排除在门外。其次就是加拿大,加拿大的大豆油以次充好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清楚,这样产品根本进不了中国市场,这一次肯定也不会再进行合作,再一不再二的道理大家都懂。
自从我们做出加大进口贸易的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般在增长,不得不说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我们简直就是与他们背道而行,他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眼红羡慕不已。由于我国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找卖家非常容易,但在特殊情况下,澳加可不容易就能找到买家。
㈢ 中国疫情限制人口流动,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
中国人口庞大,无论是从消费力或是生产力等方面来讲,中国都是庞大的经济体。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的旅游业、制造业以及高端奢侈品消费等行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㈣ 经济学分析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哪些世界的京剧,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疫情时期,特别是禁止从国外运来一些海鲜。因为发现海鲜有冠性病毒,这样就影响了国内外的。物品的进口和输出。
㈤ 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下,中国走内循环的发展道路,个人和企业应该怎样去理解和发展
国内走内循环的发展道路,那个人和企业就要挖掘自身的潜力,开发国内的市场。
㈥ 日韩比利时等国成留学新宠,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吗
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影响,其次这几个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也很高也是留学生选择的另一个方面。首先在疫情方面,日韩比利时等国处理的相对较好,极大保障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也让国家经济更为迅速的复苏。
我们坚信,在全球各地人民的团结下,终将会战胜疫情,黎明的曙光不会便会升起,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有义务担起责任,努力学习成为守护国家的英雄,迎接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㈦ 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受到疫情影响了吗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确实是受到了一些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9.9%,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6.2%,进出口下降4.9%。从这些累计的速度看,整体还处在下降的区间,说明整体经济还没有回到往年正常水平。
当前境外疫情正在蔓延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还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国内的稳定复苏也面临很多新挑战。面对这种复杂局面,我们还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拿得更充分一点,持续深化逆周期调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更大力度地推行助企纾困,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循环,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回归常态。
(7)我经济国受疫情影响扩展阅读:
主要群体就业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上升,主要群体就业总体稳定。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
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分别比3月份高0.5、0.1个百分点。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3小时,比3月份减少0.5小时。
㈧ 疫情对各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
疫情对各国经济影响都非常大,许多大企业倒闭,各国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㈨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有序运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两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2.第一季度GDP会否出现“负增长”?负面趋势会持续到二季度吗?
毛胜勇:目前,全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基本判断是3月GDP增长会有明显起色。疫情影响将逐步减弱,前期压抑的经济活动将逐步释放,二季度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一步还将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
3.失业率会否持续攀升?
毛胜勇:2月失业率整体有所上升,但重点群体总体情况比较平稳,25至59岁失业率(5.6%)比整体低0.6个百分点,20至24岁大专以上人员的失业率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随着生产秩序恢复,中央将以更大力度促进就业,下半年失业率整体会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努力稳住企业,特别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业。稳住企业、稳住经济运行,也就稳住了就业;
加大就业优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对重点人群如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帮扶,进一步推动灵活就业。
4.物价会持续上涨吗?
毛胜勇:从价格构成的角度看,食品价格涨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资运输成本等。下一阶段,生猪存栏和出栏环比将上升,价格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疫情影响逐步减弱。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采取精准帮扶措施,不会对价格上行带来明显推动。整体来讲,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5.楼市涨幅持续回落,对国民经济影响有多少?
毛胜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这一点很明确。中国投资领域和空间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扩大有效投资,也要努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着重在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发力,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6.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影响有多大?
毛胜勇: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确实有一定影响,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借鉴中国经验帮助国际社会;二是在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推动把一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贸易规则破除和取消,让世界经济和贸易回归到正常的轨道。
1至2月主要经济数据
■ 口罩产量增长127.5%
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从产品产量看,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口罩、发酵酒精产量分别增长127.5%和15.6%,冻肉和方便面分别增长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生产经营活动正在有序恢复。
■ 餐饮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194亿元,下降43.1%;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呈现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9.7%、3.1和0.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
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3712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 猪肉价格上涨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1至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6%。其中,猪肉上涨125.6%,鲜菜上涨13.8%,鲜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
1至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0.2小时,比1月份减少6.5小时。
㈩ 当前疫情,中国如何避免受到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在当今疫情下,中国要想完全的避免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