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从哪些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近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成为各方热点关注的问题,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争议也在逐渐增多,不可否认,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同时对中国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国家税收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法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也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管理体制和公司机制的不成熟,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民营企业的现状究竟如何?产生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适合怎样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民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经济怎样做才能真正走出去,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敬请关注本期财经聚焦。
更大的背景从上个世纪开始讲起,上世纪我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革命,第二件事就是改革,建国以前都是革命,1949年建国以后主题还是革命。1980年以前,一直在革命。以后就是改革。
开始是民族资本工业化运动,在农村搞公社,其主题,就是把私变成公,把民族资本改革到国有企业,农村里面搞人民公社,所谓变成公就是两种所有制,一种叫全民所有制,一种叫集体所有制。1980年两种公有制占中国经济几乎是百分之百。经济很不景气,问题很多,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企业本身来讲,大量企业都是亏损的,维持不下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从80年代开始慢慢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 就是把公的变成私的。
首先是提倡个体户的发展,后来慢慢允许私人办工厂。中国的民营经济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当然还有很多下放青年到农村没事干,很多待业青年,还有下岗职工没事干,这样不得不允许他们干一些个体私营,这样是发展增量,按照公有制的存量不变,发展个体、私有增量。80年代后半期,主要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开始改革,把集体所有制卖给职工、厂长,分给大家,到后来把国有企业或者卖一个车间卖给职工、厂长,这样使得存量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分两块,一块是存量,后来增加了一块私营的,个体户、私营企业。除此之外,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是存量改革,即把国有制企业逐步改为私有制,因此中国的民营经济是通过这两个办法发展起来的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该这么讲,现在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某些领域当中起到支柱作用,有一些产业逐渐起到骨干作用。这是从静态来看。从动态来看,在各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包括我们创造财富,包括我们提供就业。这20年来,民营企业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民营企业无论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财富、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民营企业的问题一个是资本的问题,几十个亿、几十个亿的钱怎么挣那么快?民营经济资本原始积累的来历,我有两个判断。第一个判断,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财富是合法的。第二个,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通过自己的正常经营赚的。有两个少数,真正靠非法所得是少数。真正靠投机炒股票、炒地发家的是少数。
对少数人的暴富怎么看?要分两个方面来看,政府要检讨自己,为什么能够暴富?政府的政策漏洞太多,政府的政策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产品质量太差,政策漏洞太多。一个不好的政策,漏洞很大的政策长期得不到修正,影响是很大的。很多人靠房地产暴富,比如北京或者上海一块地是这个单位的这个工厂的这个企业的,这个地明确规定是国有资产的,企业有什么权利把这个地拿出来卖?
对民营企业来讲,最棘手的问题一个是融资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到现在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民营经济无论从观念上、体制上还是技术上,对民营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不如国有企业。怎么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我有一个看法,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需要三“小”。一个是需要小银行,股份制的民间银行,由小银行为小的民营企业服务。第二个是小的担保公司。第三,发展小型的交易所到现在为止,我们所经历过的企业制度有这么几种,有国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股份制包括上市公司、家族企业。我个人看法,这几种企业模式里面最有优势的要算家族模式,当然每个行业不一样。中国这几年比如浙江、广东、福建经济发展很不错,浙江、广东、福建成了老板省,家家户户当老板。湖北、湖南、四川、东北、江西成了打工省,家家户户去打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差别来自体制。家族模式要不要改?要不要搞职业经理人?要考虑几个因素。第一个,要考虑企业的产业特征。第二个,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看产业的外部环境。中国民营企业怎么做强有一个绝招,向格兰仕学习。中国企业最应该学习的是格兰仕。有几个特点,一个是专注,就搞微波炉,搞了十年的微波炉,把微波炉搞透再去搞空调。在众多产品里面,众多产业里面不是什么都干。不要高看自己,应该小看自己。
补充:
民营企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产生的非公有制企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党的“十三大”召开以后,“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使民营企业步入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自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的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1976年至200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
利大于弊。
对国家,利处在于:
1 增加税收,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从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我国目前一般以上的税收是民企缴纳的。
2 解决就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将大量的农村人口实现了产业的转移,获得了比农业更高的收入
3 增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缺乏竞争,没有活力,现在竞争条件下,迫使他们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正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才创造了20多年两位数的增长奇迹。
问题:由于国家在转轨期体制的不完善,出现了楼上所说的贫富分化、资源掠夺性开发,童工、包身工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等等,这是由于企业的趋利性造成的。但是根子还在于市场监管不力,官员腐败,这些现象在市场体系完善的地方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遏制。
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各种和市场相关的法规,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惩治贪官,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
『贰』 民营经济的地位和积极作用
地位: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
1、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产权明晰,从而有利于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2、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4、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
5、民营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所以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6、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
(2)民营经济要发展扩展阅读
1、加大落实政府政策的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第一要务的实际行动,自觉地、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2、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进一步做好为民营经济的服务工作,把根治”三乱作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重点。通过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整治“三乱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
3、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保证其从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促进民营企业依法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工资等行为。
4、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政府可责成有关部门组织民营企业产品展览会,协助民营企业打造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提高民营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5、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关键还要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
6、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设立民营经济投诉中心,及时受理各种投诉举报。对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叁』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和港澳台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类型。
民营经济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既能盘活一地经济发展情况,又能够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够贡献财税、增加政府收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此后,历届中央均对发展民营经济有明确不知。究其原因,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肆』 什么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民营企业GDP的贡献已占据半壁江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四大以来,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民营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迅速发展为2015年的50%以上。
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税源。经济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活力,从税收角度看,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50%以上,超过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成为我国主要的税收主体来源。
3、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大幅增长,成为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背景下,在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不但未出现不降,反而连年增加,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4、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民营企业逐渐从关注企业自身发展向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于树立正面公众形象的需要,更加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参加扶贫、教育、医疗、捐赠等各类光彩事业、公益事业,由此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伍』 国家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
因为国家对于人的本质是很了解的。人都是自私的,公有制对于整个内社会是公平的,但公有制容下,经济、企业等等方面都会停滞不前,吃老本。只有开放和保护民营,才能利用人性自私这一点,促进和发展经济的进步,以及技术的革新。同时反作用于公有制经济,提高公有制经济自身危机感,而促进公有制经济的进步。
『陆』 谁知道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候鸟型经济,不受地域的限制,它总是飞向“阳光雨露充足”的地方,因为企业最大的目标是利润,不可否认,过去由于对民营经济认识不足,民营经济面临着竞争上的不公平,首先体现在制度上不公平,宁予友邦,不予家奴,其次是一些人对民营经济有偏见和歧视,再加上民营经济自身缺陷等等,造成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营养不良,环境欠佳,长不大,活不长等现象。在建设和谐社会,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民营经济已占据gdp收入的半壁江山, 们没有理由不对歧视民营经济,藐视宪法的行为愤怒不已,更对吃、拿、卡、要民营经济的现象而痛心疾首。因此, 们呼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立法,呼唤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使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维护。
其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柒』 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你好,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这个是要看你经营什么比喻,餐厅还是批发。不同的。
『捌』 谈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
大力抄发展民营经济----其实、这袭是个政治性的话题:1998年夏,中国国家主席在为防汛救灾四处奔波,而美国总统在戴维营避暑---为何?美国是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社会,政府高官只管宏观,而中国是国营经济占主导的社会,政府高官要管理的事项是一竿子到底。
民营经济的发达标志着社会分工的高明和高效---其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综合国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是一个和几个方面的作用,它涉及了全社会的所有方面。
『玖』 为什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利用国内民间资本兴办的民营经济,适合专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属,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旺盛的机制活力、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 以自主增长动力增强为特征的新的快速发展态势逐步形成,民营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要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的发展主动权,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推进新的思想解放,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毫不动摇地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聚集民资,依靠民力,发挥民智,实现民富。
『拾』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
1、民营抄企业的运行较多的按市场原则办事,天生具有很强的市场经济适应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民营经济代表着市场经济,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其经济运行包含着较多的市场化因素,具有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率,从而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其资源与产品的配置在计划经济时期多数都不能通过计划来完成,而只有通过社会、市场来完成。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需配置的资源与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客观上促进了各类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要点是:1、降低门槛;制造利于民营企业创建和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制订一些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 2、加强各方面监督管理,完善国家管理民营企业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3、提高公民的素质,普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并且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