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化解我国国内过剩产能,带动相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对外经济竞争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③促使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普惠共赢发展。
Ⅱ 中国高铁经济的发展能带动中国经济吗
短时期内会有带动作用,就是投资拉动,但是目前高铁基建类投资已经是产能过剩项目,必须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的增长
Ⅲ 高铁经济的发展状况
中国高铁经济版图
珠三角北移,京津冀扩容,长三角膨胀,高铁引领中国基础设施提升至3.0时代。三大经济圈将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中心与其腹地的空间关系由此发生质变,中国经济版图加速融合。不仅于此,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高铁时代,使得中国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得到体现,铁路沿线将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有助于扩大地区间的分工,中国也将由此衍生出新的基础产业——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业。尤为重要的是,高铁提高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性,各地区域规划难协调的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从此加速。中国的硬件设施在全球下一轮竞争中将居优势。
而在2010年前后,中国将有上万公里的高速铁路逐步开通,届时中国1000公里之内的铁路运输优势,将与航空直接竞争。此前,武汉至合肥,成都至重庆的高铁开通后,两地的直线航空基本停飞。但是高铁改变中国的不仅仅如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认为,高铁将加快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并帮助中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到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将具规模,届时从北京出发,8小时可到大部分省会城市.
Ⅳ 高铁的经济发展数据
2015年,我国新建高铁3306公里。2015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人民币,新增铁路运营里程9000多公里,新开工61个项目。铁路总公司称,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Ⅳ 徐兰高铁对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的影响
答:徐兰高铁对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的影响事实应该是严重。
Ⅵ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影响区域的‘同城化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路地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的距离。初步实现了‘同城化。‘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标是加强相邻区域,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如果实现不同城市间的交流畅通,就能使各城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上就能够做到尽量的节约,不耗费多余的资源和材料,还能实现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同城化的实现可以促近各地区之间的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通。并且在流通的过程中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萌发和发展。比如说:休闲娱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同城化的实现在促使信息和资金流通之外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沿线城市的GDP 指标随着高速铁路建成到运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说:京沪高铁的运行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贡献率是3.45%。高铁的建成到运营对区域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侧面体现了高铁投资的收益效果。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果。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于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能够增加沿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加大沿线城市的开发力度,提升土地升值的潜力。还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会设立一大批的中小城市群,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让农村快速实现城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沿线区域与外界的人员、物资、技术、商品的流通。学习新的资本投入方式,改善投资的环境,形成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打下了基础。
3. 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有着耕地少、人口多、资源储量大,但是人均占有少,开采难度大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中国想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阻碍。环境的快速恶化、资源越发短缺、生态逐渐失衡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速铁路有很多的优势,污染小、占地省、运能大、能耗低等优势能让高速铁路被广泛运用。高速铁路具有适应性强、全天候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铁路是中长距离运输中最有节约特性的一种绿色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航路则不具备这样的特性。高速铁路的建设到运营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求,能够有效的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4. 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高速铁路的修建到投入运营,能够给沿线地区带去很多就业岗位, 6 499 人的就业问题可以由1亿元的铁路投资来解决。铁路建筑业的就业人数除外,还能为社会解决5 349 人的就业问题。例如:京沪铁路的建设在建设时期一共提供了60多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就业问题。站在长远计划的角度来看,高铁的建设还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人们的居民收入,很好地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5.形成走廊经济带
高速铁路能够促使沿线区域的大中小城市连接在一起,很大尺度的改变空间范围和产业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经济走廊或者交通走廊。采用上述可以说明,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营,将山东半岛环渤海经济圈和全国的经济管理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所处的京津唐经济圈和全国最繁荣、经济很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体的京沪大都市带。促进三个经济圈的各个地区间的交流,加深了三个经济圈之间的联系。根据自身所具备的的资源优势,去优化布局,致力改善华北区的整个投资环境。可以有效的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加强对东部地区甚至全国的覆盖和带动。
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高速铁路的建设到运营,深深的影响着第二产业的产值。这种影响主要因为高速铁路的投资很高,对建材和钢铁的需求很大,带动沿线地区的建筑业和工业的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第二产业来说,高速铁路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围绕高速铁路的规划新城和站点建设去带动当地的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高速铁路的建设到运营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产生正面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速铁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明显超过了第二产业。高速铁路的建设会导致沿线区域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促使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加快产业调整步伐。京沪高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建设京沪高铁的时候,沿线区域的三大产业结构,在高铁建成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值转向了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均有所下降。
Ⅶ 高铁设站能为地方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在工业方面的发展,现在我们国家的高铁工业发展的非常发达,已经领先了全世界。自从我们国家开始加大力度发展高铁,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想争取高铁站的设立。因为当地如果设立一个高铁站,能够为地方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铁站的设立能够为地方经济带来极大地发展,主要是能够给地方带来投资以及人才。投资和人才这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投资才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才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了人才才会使当地的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Ⅷ 中国高铁的经济社会效应与战略意义有哪些
1、带动基础制造业发展。
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增加钢材、水泥等其他建材的有效需求,对扩大就业,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据经济规划部门统计,高铁每亿元的投资,平均消耗0.333万吨钢材、2万吨水泥、3.11万吨沙土、5.16万立方米石头以及0.085亿元设备,人工方面则消耗22.86万工时。按照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1:10比例计算,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10亿元以上。
2、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高铁可拉动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上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
(8)高铁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中国高铁的战略价值
1、“区域发展”战略价值:东、中、西区域发展再平衡
区域发展失衡是中国国家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结构性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西部大开发10年,也是西部与东部差距迅速扩大的10年。人均GDP差距从2000年7000元,拉大到2010年的21000元。
要改变区域发展失衡,需要在“全国一盘棋”意义上对整个国土资源进行再生产重组。这里,首先需要突破交通运输瓶颈,以超越地理区隔带来的空间分异效应。
2、“产业经济”战略价值:释放拉动效应和溢出效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由于高铁属于庞大产业集群的系统性工业,其产业链长,且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高铁对产业经济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和溢出效应。世行以2010年为基数,对高铁拉动和溢出效应的计算表明,京沪线对济南、德州的GDP贡献分别为0.55%和1.03%,长吉线对吉林的GDP贡献为0.64%。
Ⅸ 高铁的建成将给当地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
第一,高速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即高速铁路的投资效果。
第二,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经济的直接经济效果,主要包括节约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交通安全等对经济的效果。
第三,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经济的间接经济效果,主要包括产业布局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经济带的形成等。
第四,高速铁路建设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
第五,高速铁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现代文明和技术进步的体现,能增强一国人民的荣誉感、现代感和民族自信心。
第六,高速铁路拉近地区之间、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距离,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同城化”效应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七,高速铁路增强沿线地区居民的荣耀感和自信心,带来人们文化、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第八,高速铁路建设节约土地资源,高速铁路运输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