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银川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银川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2 01:21:27

① 银川经济靠什么发展

长城橡胶。做所有橡胶制品~包括轮胎!·
亚洲第一
还有一些 清真食品类的专
再就是属一些基础产业~

没有什么特别特色的~ 产业!
呵呵~ 安逸的小城市~
最近几年 旅游慢慢热起来了~

鄙视那些 胡说八道 骗积分的败类~还隐藏IP·····2~~ 来银川踢死你~

② 银川市是靠什么来带动经济发展

以农业和农产抄品为主,但是工业和金融业也比较发达。

银川市的永宁、贺兰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12年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51.06亿元,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水果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枣、枸杞等;
畜牧养殖业有猪、牛、羊、家禽和獭兔、肉鸽、火鸡、蚕等特种动物;水产品主要有鱼、虾、蟹等,是西北最大的商品鱼基地。银川市依托煤炭、电力和农产品等资
源优势,形成了以化工、机电、食品、建材、生物制药为主导的工业体系。2012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624.91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汽油、柴油、化肥、
合成洗涤剂、轮胎、原煤、中成药、西药、机床、轴承、变压器、起重设备、铁合金、乳制品、酒类、味精、水泥、平板玻璃、机制纸等100多种。银川市商业贸
易繁荣活跃,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64.86亿元,拥有新华百货、物美、万达百货、麦德龙、世纪金花、BHG、华润万家、北京华联、国芳百盛等一批较为有名的大中型零售企业。此外,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回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银川市设有分行。

③ 你觉得银川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气候来看

粘贴什么的太可怕了 ……
按照实际情况来划分,银川应该是一座三线城市。但是银川内今年来一直位列全国最具幸福感容城市的前十名。这种情况在三线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呢。银川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银川的气候环境并不像相同纬度下的内陆城市那样严寒酷暑,二十相比较而来柔和的多。可以说银川的气候室非常宜人的。同时,独特的气候也孕育了银川与周边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多湖,开阔的平原是银川最大的特色,毫不夸张的说是各方面均衡的极其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增速快,而且也是一个拥有开放心态,对新生事物很包容的城市。所以有着非常蓬勃的发展潜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会立足西北,成为一个全新崛起的区域中心城市。

④ 银川经济怎么样

银川的经济嘛,先不提与其他地方想比较如何。就说银川经济的特点吧。银川的经济回增长答主要有以下几个点,工业,这是最大的一部分,目前有一些新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制药、纺织工业、计算机与软件等,这些都是贡献比较大的,工业集中区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那里集中了国内大批先进的有实力的能源化工企业。机械制造也是传统银川的增长点,小巨人,长城铸造,共享铸造等都是国内外有名的。灵武的羊绒也是国内有名的。
再说说农业吧,灵武的羊绒、猪肉、大枣,这都是国内最出名的,对经济贡献也比较大,其他的常规农业呢就一般了,不多说。
银川的区域经济,也很有特点。银川是西北环境最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所以吸引了一部分地区企业进驻,据统计,银川的总部基地建设是西北首屈一指的,有了这些企业总部进驻,对当地带动经济是很有帮助的。目前银川的一些很有特色的展会、论坛也很有吸引力,中阿论坛,西北最大的车展,还有很多区域的经贸论坛,都为银川的经济增长贡献力量了

⑤ 银川经济发达吗

2002年银川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3.46亿元,占全自治区的40.5%,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1.6:44:4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157元;地方财政收入13.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34亿美元,其中出口1.87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5元。银川平原土地肥沃,沟渠纵横,灌溉便利,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永宁、贺兰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5.66亿元,粮食总产量85.96万吨,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蔬菜总产量52.17万吨,肉类总产量5.61万吨,牛奶总产量11.77万吨,水果总产量6.4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13万吨。水果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枣、枸杞等;畜牧养殖业有猪、牛、羊、家禽和獭兔、肉鸽、火鸡、蚕等特种动物;水产品主要有鱼、虾、蟹等,是西北最大的商品鱼基地。

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73.94亿元,从业人员14.56万人。银川市依托煤炭、电力和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化工、机电、食品、建材、生物制药为主导的工业体系。200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8.67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汽油、柴油、化肥、合成洗涤剂、轮胎、原煤、中成药、西药、机床、轴承、变压器、起重设备、铁合金、乳制品、酒类、味精、水泥、平板玻璃、机制纸等100多种。银川市商业贸易繁荣活跃,2002年全市批发零售餐饮业网点达到2.25万个,从业人员6.62万人,目前有商品交易市场90个,年市场成交额26.11亿元,拥有新华百货、华联商厦、丽华连锁店、宁夏商都、银川商城等一批较为有名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和设施。

⑥ 宁夏银川怎么样适合居住吗交通方便吗经济发达吗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祖国大西北的重要边防城市,地处银川平原中央,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与美丽风光的塞上名城。 从耸入云霄的承天寺塔极目眺望,四郊景色尽收眼底。峰峦重叠、峻峭巍峨的贺兰山耸峙于西,犹如一架大屏风,阻遏了来自西北方的戈壁沙尘和寒流,使这里蓝天明净,气候温和。滔滔黄河在东边奔腾北流,宛如一条晶莹的玉带,以它的乳汁染绿了塞上千里沃野。汉延、唐徕、惠衣、四干四大干渠流贯南北,湖沼、鱼塘、水田星罗棋布,这就是东西宽四十余公里、南北长一百六十五公里、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宁夏青铜峡灌区,素来被誉为“塞上江南”。它是银川城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 银川地理位置优越,它是农区、半农半牧区与牧区的交接地带,古来即为华北与河西走廊之间的交通捷径。包兰铁路建成后,更加方便了这里同华北、西北以至全国各地的联系。 人们不论从哪个方向进入银川,在经历了风沙滚滚的茫茫沙漠或是荒凉破碎的黄土高原之后,看到渠水盈盈、禾苗青青、遍地绿荫的田园风光,都会被银川绿洲所倾倒。夏季,这里具有宜于人们生息、旅游的气候,是很好的避暑佳地。 银川城市发展还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这里煤、电能源充足,除贺兰山煤矿区和黄河黑山峡、青铜峡水力资源外,一水之隔的河东横城煤田,储量大,品质好,开发条件优越,可建设数百万千瓦的坑口电站。平原第四纪沉积巨厚,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附近石灰石、石英砂、粘土等储量大,有利于发展建材和硅酸盐工业。 银川市现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区,面积一千四百五十七平方公里。市区海拔一千一百一十米。人口三十六万三千多人,其中市区人口二十六万二千多人。另辖永宁、贺兰两县。 两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随着河套引黄灌区的开发,原为牧地的银川平原上兴起了一连串城堡。在今银川城东郊,当时有一座管理屯田事业的典农城,汉族人民俗称之为吕城,附近的黄河渡口叫吕渡,而匈奴、鲜卑等民族则称它为饮汗城。这就是银川城的前身。 五世纪初,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将其改建为王家园林“丽子园”,成为一座风景游乐城市和驻兵、屯粮要地。北周时在此设怀远郡、怀远县。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怀远县旧城被黄河冲毁,次年城址迁至唐徕渠东侧,即今银川老城所在。宋代改为怀远镇。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党项族领袖夏国王李德明鉴于国都西平府(即灵川,今灵武县城西南)地处黄河东岸平原之上,易攻难守,而怀远镇“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屏障,形势利便”,乃决定迁都于此,扩建城池,改名兴州。后又改兴庆府、中兴府,俗称东京。从此,兴庆府由一个边塞小城,一跃而为地跨今宁、陕、甘、青、内蒙古辽阔地域的西夏国的军事政治中心。 兴庆府城市人口的主体为军人和达官贵人,军民不下一二十万。作为军需品的兵器制造、毛织、皮革等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城市商业与对外贸易也相当繁荣。城中有宫城和宏大的宫殿。城西北角建有“透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胜”的元昊避暑宫。西郊贺兰山上筑有多处离宫,成为京畿最大的王家林苑。城内外还广建佛寺僧院,丽园精舍,高塔凌云,构成城市的独特风貌。这里是西夏的文化中心,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化。 西夏灭亡后,元朝统治者对这里非常重视,迅速建立西夏中兴行省,后改宁夏行省,又改宁夏府路,隶属于甘肃行省。中兴府城为省治,后改宁夏府城。其时大批中亚各族居民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与蒙古人等迁到这一带屯戍,逐渐形成了回族聚居区。 明初至清代前期,是银川城历史上相对稳定发展阶段。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军事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城池雄伟壮丽,城年商贾云集,市肆繁华,加上风景绝佳,因此有“小南京”之称。 清康熙年间,满族旗兵近三千人驻防宁夏。雍正年间又于府城外东北筑“宁夏满营”,驻旗兵连同家属共万余人。1739年大地震使府城和满营遭受毁灭性破坏。以后在修复府城的同时,又于城西重建“新城满营”,这就是今银川新城。因此,满族至今仍是这里除了回、汉族以外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明末清初,一些官僚文人在诗词中开始以“银川”一词形容黄河、引黄渠道及其灌溉平原,以后演变为府城别名。1945年正式将宁夏省城定名为银川市。民间相传又有“凤凰城”的雅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为银川市的发展揭开了新的光辉篇章。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市内到处生机勃勃,充满着民族团结和繁荣兴盛的景象! 银川依靠发达的黄河水运,向为西北贸易门户,曾是一座商业城市。民国初期,京津一带的布匹、杂货大部经此运往甘、青、新和陕北各地;宁夏和西北几省的土特产例如羊皮、羊毛、驼毛、枸杞、甘草、发菜等,也大多由此转运,仅羊毛一项即每年这一千万斤。水运占进出口总量的七成。数千条商船、皮筏和四万多峰骆驼往返于包头、银川之间,真是商贾塞途,兴隆一时。三十年代之后,由于军阀暴政,官商横行,银川商业一落千丈,市场萧条冷落。建国前夕,许多商户已名存实亡。 旧日银川的工业更是落后得惊人。所谓现代工业,仅有一家电灯公司,1948年平均日发电只一百九十度,另外还有面粉、机器、纺织、造纸、印刷、火柴等几家小厂。清末民初创设的十数家规模较大的地毯作坊,至建国前夕已全部停业,手工业只剩铁、木、泥瓦、熟皮、擀毡、钉马掌而已。 今日银川,工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有三百余家现代化工厂,包括化工、机械、纺织、食品、电子、仪表等工业部门,形成了一支四万余人的工人队伍,工业产值为五十年代初的一百六十余倍。工业产品从数控自动化仿形车床、桥式起重机、飞机用的轮胎,到漂亮的呢绒、皮鞋、特殊风味的枸杞水晶糖等等,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特别是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毛纺织、亚麻纺织、皮革、制糖、酿酒等工业,近年发展迅速。以宁夏特产滩羊皮、毛和沙毛山羊皮、毛为原料加工的轻裘、皮褥子、提花毛毯、仿古地毯、银枪大衣呢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工业用毡、亚麻纤维、麻黄素、轮胎、机床等产品也已进入国际市场。建设中的年产三十万吨合成氨的装置投产后,将以大量氮肥源源支援农村。银川已成为祖国西北地区具有一定规模与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 建国前,银川交通闭塞,行旅艰难。包头到银川走陆路要十一天,逆水行舟需费时一个半月。建国初,全宁夏的专业运输汽车一共只有三十辆。现在,以包兰铁路为大动脉,市内有十七条铁路专用线,加上密如蛛网的公路,银川已成为宁夏的交通中心,汽车的人均占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北至包头,东抵军渡,西到巴音浩特,西南去兰州,南经固原至平凉、西安,东南入环县、庆阳,可谓四通八达。通过民航,还可直达北京、包头、兰州、西安。 银川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化中心,集中了农林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等几十所科研机构,六所高等院校,以及多所中等专业学校,还办起了民族学院,和伊斯兰教经学院,专设了回民中小学。医疗卫生、体育、文艺事业也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前,银川市区面积仅三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足三万。城市凋敝,市场萧条,市政设施一无所有。所谓“渠水浑,井水苦,土坯草泥盖房屋,雨天一街泥,晴天一街土。”曾有人说,银川的屋顶能跑马。这就是形容当时平顶民房矮小密集和街巷的极度狭窄。而今城市建成区面积已经发展到三十余平方公里,平坦宽阔的马路把老城、新城、新市区三片连接起来,形成东西向延伸达三十公里的带状城市。各项市政设施也逐步完善。 银川最古老的城区俗称老城,即西夏兴庆府故址,虽历经战乱与地震灾害,仍保胃着原有的城市格局和一些古代建筑。城内居民密集,是全市的商业居住区和文化古迹中心。新城原为1740年所建的满营城堡,现在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和机关文教区。这里地势开阔平坦而又不占农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条件优于市内其他地段,未来将逐步发展为主要市区。 银川城内外保存着许多西夏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城郊雄浑的边塞风光与秀丽的水乡景色交相辉映,西夏文化与塞上江南风貌是银川市的重要特色。 中山公园位于老城西北角。1046年,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利用这里的一大片湖沼洼地,建起以水景为主要特点的避暑宫苑。明初遗址尚存。1938年辟为公园。建国后屡加整修。全园面积八百多亩,为市区最大的风景区。园内湖心鸣钟亭有得自西夏废寺、明代重铸的七千余斤大铜钟。 海宝塔位于老城北郊湖中半岛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无考,相传晋代大夏王赫连勃勃重修。塔身为方形砖砌楼阁式建筑,九层,高五十四米。它古朴壮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天寺塔位于老城西南隅,俗称西塔。1050�1055年西夏皇太后没藏氏始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十一层,高六十四米五。全塔呈角椎形,简洁朴素,挺拔秀丽。 贺兰山位于西郊。主峰海拔三千五百多米。奇峰耸翠,崖谷险峻,自下而上有荒漠草原、耐旱灌木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从草甸等不同自然景观和多种珍奇野生动物,是登山、野营的好去处。贺兰山又是现存西夏王朝宫苑遗迹的精华荟萃之地,近年来先后发现了小滚钟口、拜寺口、贺兰口、西番口、大水口等多处高宫遗址以及有西夏文题记的岩画。小滚钟口近已开发为山麓最佳风景区之一,为夏日旅游胜地。拜寺口双塔的塔身遍布千姿百态的佛像和造型神奇华丽的砖雕。 西夏陵园位于西南郊山麓洪积扇上。范围东西四公里,南北十公里,共九座帝陵和七十余座官僚勋戚陪葬墓。每座帝陵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已发掘八号帝陵和三座陪葬墓,出土了各种金银器饰以及铜牛、石马、瓷器等珍贵文物。 清真寺建于回族聚居区南关。1981年重建。底层为宽敞明亮的洗浴室、小礼拜殿,二层为可容千人的大礼拜殿。其上有绿色大穹顶和四角小穹顶,顶置宝瓶和月形灯,总高近二十二米,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横城古渡位于东南郊黄河岸畔。坐羊皮筏子飞渡黄河,别有一番惊险情趣。河东横城古名紫河砦,由此东去的古长城称“河东墙”,为隋代始筑,明代中叶重修。落日余晖中,大河、长城交相辉映,气象万千。 此外,老城西侧的“唐渠柳色”,南薰门城楼、玉皇阁、钟鼓楼等,也都是市区胜迹。

⑦ 为什么宁夏这个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发达,可以说是落后,但消费水平却那么高呢

其实银川地方经济发展并不落后。
最近银川又申请了全国最适宜居住城市。。

⑧ 宁夏银川是个好城市吗

【市情简介】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三区两县一市,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总面积9527.3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6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144.6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7.27万人,占26%。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3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地方财政收入29.5亿元,增长18.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分别增长13.7%和8.8%。
历史积淀丰厚。距今3万年以前这里就有远古先民活动的遗迹;2000多年前的汉成帝时期,建北典农城,揭开了银川建城史的第一页;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此建立西夏政权;此后银川一直是历史上重要的边关要塞。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遗存,现珍存有古城池、清真寺、佛塔、古长城等60多处名胜古迹。灵武恐龙化石遗址距今约1.6亿年,是该类群在北半球的首次发现;灵武水洞沟遗址,是世界著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贺兰山岩画记载了远古以来人类生息繁衍的历史;神秘的西夏王陵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水洞沟藏兵洞是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华夏西部影视城——镇北堡,拍摄《红高粱》等上百部影视片,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
自然资源丰富。银川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三面为腾格里、毛乌素、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所环绕。域内高山、大漠、黄河、草原等多种自然景观并存,田园如织、沟渠纵横的水乡景色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北苍凉交相辉映。神奇的自然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独特的气候和独特的物产。银川属内陆干旱型气候,但境内天然湖泊众多,自然水面近万公顷,历史上曾有“七十二连湖”的盛景。银川地处纬度较高地区,但日照充足,夏热较短无酷暑、冬寒漫长无奇冷。银川平原属自流灌溉区,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域内盛产甘草、麻黄素等名贵药材,境内有煤炭、石灰岩、白云岩等20余种矿产,其中宁东煤田探明储量约270亿吨,水、电、煤、土地等组合优势明显,被确定为全国13个亿吨矿区之一和西电东送电源点。
文化多元鲜明。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雄浑的贺兰山与黄河,一起造就了银川平原,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明。历史的年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积淀,中原文化、边塞文化、河套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激荡交融,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秀丽的塞上水色,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构成了“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形成了“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乡”的鲜明特色,锤炼成“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城市品格。
区位优势明显。银川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重要商贸城市,位于“呼-包-银-兰-青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也是宁蒙陕甘周边约5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人口约1000万,区位优势明显。银川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4条国道、4条省道从境内穿越。银川至青岛、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在银川汇聚贯通,机场高速公路建成使用,环城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包兰铁路纵贯银川南北,成为银川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正在建设的银太铁路,将使银川与东部沿海的联系更加便捷。银川河东机场目前已开通了40多条航线,银川空港口岸也将于今年投入使用,拉近了银川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银川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以“水、绿、路”为重点, 大规模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了一大批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工程,六横十六纵的城市路网已经形成,城市布局及功能分区日趋合理,城市框架逐步拉开。深入开展以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节水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人居奖”为主要内容的“五创”活动,2006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了30.2%、29.4%、7.8㎡;阅海湿地公园成为我国第三个、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唐徕渠改造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312天,在西北五个首府城市排第一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以上;区域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均低于全国较低水平,被评为“中国十大安静城市”。
创业环境优良。我们致力于发展环境的改善,着力营造“胸有四海、信立八方、尊重规则、善待竞争”的发展氛围,倡导“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出台了优化政务环境和司法环境、发展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政府。在收费项目上,对银川市本级收取的费用大部分实行减免;在投资领域上,除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以外,所有产业和领域都向外来投资者开放。在全自治区率先开展了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强化效能监察,大力治理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等问题;创新行政审批管理体制,设立了政务大厅,规范和精简审批事项,保留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管理,使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效率提高40%。银川市已被评为中国五十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托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了能源化工、发酵及生物制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机械电器制造、新材料、羊绒等一强五优产业;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奶、瓜果等“两强多优”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围绕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打造“购物在银川”、“居住在银川”等品牌,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由传统的生活服务型向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型转变。我们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的文教、卫生、科研等社会培训体系。在全国率先全部免除城市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城市社区推行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在全国创造了“银川模式”;农村乡镇卫生院实行政府全额预算拨款和药品零利润销售。银川市还先后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1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APEC循环经济会议等重大活动,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目前,银川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被国家确定为欧亚大陆桥西陇海兰新经济重点开发城市;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把银川市的建设发展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面对机遇,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科学的规划。今后我们将深入实施兴工强市、特色建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生态优先方略,加快建设宁东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酵及生物制药基地、全国重要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机械电器制造基地、全国具有较大规模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羊绒及其制品生产基地、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七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区域性交通运输中心、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西部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进程,力争到2011把银川市基本建成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今后五年和一个时期主要发展指标是,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到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工业化水平达到中期阶段,城镇化率达到70%。到2015年左右,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比全国平均预期提前一个五年规划期。一个繁荣、文明、进步、开放的现代化新银川正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潮流中迅速崛起。

【历史沿革】

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和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距今3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灵武市横城水洞沟遗址和银川西郊的镇北堡、贺兰县暖泉等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银川地区发现最早的居民点。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北羌、熏育(荤粥)、匈奴等民族活动、游牧的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银川地区为北地郡所属。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建北典农城(又称吕城、饮汗城),此为银川建城之始。南北朝时期,大夏国改建“丽子园”,为驻军、屯粮重镇。北周置怀远郡、怀远县。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怀远县遭黄河水淹,城废。第二年(678年)“在故城西更筑新城”(今银川兴庆区)。宋为怀远镇,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党项族首领李德明将其都城由灵州(今灵武)迁至怀远镇(今银川市),大起宫室,修建都城,更名为兴州。后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升兴州为兴庆府。宋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建大夏国(史称西夏),兴庆府(银川)为其首府。元置中兴路,后改为宁夏府路。明设宁夏府,系“九边重镇”之一。清沿明制仍为宁夏府治。民国时期( 1929年)成立宁夏省,银川系省会,时称宁夏省城。1944年4月宁夏省城定名为银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仍为宁夏省会。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银川市为甘肃省银川专署所在地。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区划人口】

一、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银川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银川市 面积9579平方千米,人口133万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驻金凤区北京中路
兴庆区 面积 768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编750001。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
金凤区 面积 290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邮编750011。区人民政府驻黄河东路。
西夏区 面积 987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邮编750027。区人民政府驻怀远东路。
灵武市 面积4639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邮编750400。市人民政府驻东塔镇。
永宁县 面积1295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邮编750100。县人民政府驻杨和街道。
贺兰县 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邮编750200。县人民政府驻习岗街道。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另: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区),不列入正式区划,其核心区分布于西夏区南部及金凤区中部。

⑨ 银川经济发达吗

当然是郑州发达抄了,郑州的人口比宁夏全区人口还多出200万,年均GDP总量是宁夏全区年均GDP总量的两倍还多。但这并不代表银川就不发达,综合来讲,银川的经济总量在西北地区低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包头、呼市、高于西宁,但是人均生产总值却高于西宁、兰州。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兰州、西宁,所以银川经济在西北处于中等吧。

阅读全文

与银川的经济发展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