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介
1997年,闽东来华侨经济开发区在东源湖塘华侨农场基础上成立。2006年,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原闽东工业园区整合,更名为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自此,这片总体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的新城区肩负拓展宁德中心城市使命,成为宁德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在宁德市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战略中日渐凸显出“排头兵”地位。截至目前,东侨已落户工业企业68家,建成投产48家,初步形成了电机电器、食品加工、生物科技、新型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而常住人口数量也从15年前的不到3000人上升到6万多人。
②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武汉经济技术开来发区始建于1991年,自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开发区内设立武汉出口加工区。经过五次托管扩容(1996年托管蔡甸区沌阳、沌口两街;2006年托管蔡甸区军山街;2010年托管汉阳区10平方公里共建区;2014年整体托管武汉汉南区;2014年4月经济托管洪湖新滩新区,2014年12月整体托管汉南区),开发区目前规划控制面积489.7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长江以北,东经114度9分,北纬30度29分,濒临长江,地处市区武汉三环线和武汉外环线之间。开发区发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2014年,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距离市中心及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约30分钟路程,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40分钟路程。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工委、管委会代表武汉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开发区各项社会经济事务,为武汉市的独立辖区。
③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简介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鳞次栉比,依山傍水,故有“山城”和“水城”之称。重庆目前是全国面积最大、行政管辖最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14个区、26个县(市),人口3072万。重庆具有30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因水而起,因商而兴,因工而强。1891年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直辖市。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和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的迁建、扩建,奠定了现代工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半个多世纪以来,重庆在抗击外敌入侵、国防现代化、国家工业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重庆地处中国中西结合部,是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枢纽,在中国经济发展总格局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在重庆直辖市建立时,赋予了三大历史使命:一是充分发挥重庆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是探索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城乡共发展、共繁荣的路子;三是组织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发展库区经济,保证三峡工程顺利进行。
④ 扬州经济开发区的简介
2009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扬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代管面积120.2平方公里,下辖三个乡镇、两个街道办事处。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目前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富有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地处上海都市区与南京经济区的结合部。区内设有出口加工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汽车装备产业基地、港口物流园区等特色园区,基本形成了以LED、TFT—LCD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汽车装备、港口物流等主导产业;有朴席生态新城、扬州“第二城”、南部临港新城区等商务、休闲、生活配套区,投资者创业投资、兴业经商皆能各得其所;有新光源公共服务中心,标准检测中心、设施共用中心、研发协作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8大系统运转高效;有江海学院等高级技术学校,人才资源丰富,技术支撑有力。已拥有中国扬州出口加工区、扬州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扬州市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等八个“国字号”品牌。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奉行“为投资者服务,让投资者盈利”的宗旨,坚持按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办事,成立了外商配套协作中心、投资服务中心、投诉受理中心,努力打造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三全”服务品牌,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江海相连的区位优势,截止2007年底,共批准外资企业445家、内资企业2745家进园落户,累计合同利用外资40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6亿美元,注册民资78亿元人民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南京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纷纷来区设立了研发机构。
魅力独具的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日益成为扬州自主创新的旗帜、转型升级的先锋;全世界创业者展现身手、追求成功、实现梦想的乐园。
⑤ 威海经济开发区的简介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已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1.88平方公里。管委会下设10个行政局室、两个镇和三个街道办事处,94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多人。区内设有工业园区、保税加工区、金融贸易区、生活居住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多种功能小区,集生产、生活、旅游于一体,实为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
威海是中国海岸的黄金海岸。目前是我国北部最适宜居住养老的三级城市。
威海的市场潜力在整个沿海城市中是属于前五名。
⑥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介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全国唯一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委托管理下沙和白杨两个街道,辖区人口约40万人。其中下沙区块可开发面积6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7平方公里。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十强、多年位列浙江省开发区第一位,相继被评为中国75个城市开发区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城市示范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基地”、“浙江省物流产业基地”、“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基地(园区)品牌。
⑦ 大理市经济开发区的简介
2014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云南大理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国办函〔2014〕25号)函复云南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国务院同意云南大理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仍为5.93平方公里,区域范围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开发区审核公告确定的四至范围。
云南大理经济开发区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利用特定的地缘、区位及滇西资源优势,以特殊政策强化的外引内联的对外开放窗口,按功能规划为天井商贸旅游片区、凤仪仓储区和上登工业区三部份,近期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已建成),远期规划控制面积22.5平方公里。06年末全区总人口37075人,农业人口1707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46.06%,非农业人口19998人,占总人口的53.94%。2006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21246万元,同比增长82.0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56万元,同比增长64.54%;工业总产值完成74818.2万元,同比增长27.45 %;批准固定资产投资46539.7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96.67万元。全区农业总产值达6462.28万元,比上年增长22.33%,农民人均纯收入4787元,比上年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