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朝鲜经济发展

朝鲜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2 00:06:00

㈠ 朝鲜的经济发展到底怎么样有具体的参考数据更好,谢谢。

一、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

本文把朝鲜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来考察,每个时期主要整理了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各计划期间确定的基本任务、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发展成果等内容,试图较为明确地说明朝鲜经济的发展脉络。

(一)解放后及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1945~1956年)

这一时期,朝鲜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奠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即1945~1950年的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和1954~1956年的战后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计划。

1945年朝鲜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解放。解放后,针对日本殖民统治留下的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凋零落后、封建和殖民地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等现实情况,1945年10月成立的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1]着手进行了各项民主改革,以图复兴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爱国热情、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并为正在迅速恢复的工业提供原料和保障居民的口粮创造了条件;民主的劳动法令的实施,保障了工人劳动和生活的基本权利;产业国有化,即工厂、矿山、煤矿、铁路、邮电、银行等的国有化,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经济基础,为保证国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有计划地发展国家的经济创造了条件;男女平等权法令解放了北朝鲜妇女,使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和男子同等的权利,积极参加劳动。

从1947年开始,朝鲜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自力更生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的路线。劳动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改造现有的重工业工厂,生产和供给发展国民经济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料和材料,新建还没有任何基础的轻工业,发展农业,以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另外,着重加强国营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领导作用。为此,朝鲜制订了1947年和1948年的两个一年计划和1949年~1950年的两年计划。

在1947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2%,民办工业的比重占19.8%,其中矿业部门,国营占百分之百。这说明在国民经济的领导部门——工业中,国营经济占了压倒性优势。此外,铁路运输、邮电、对外贸易和银行等也已经掌握在国家手中。这一切条件,成为朝着依靠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控制和调节个体经济,有计划地经营国民经济和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利的方向,发展国家经济的可靠保证。[2]这一时期,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计划部门,要求企业在对设备、材料、资金、劳力等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采取了整顿生产组织、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学习技术、开展劳动竞赛等多项措施。

1947~1949年的3年期间,朝鲜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9%,其中国营及合作社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1.6%,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夕,朝鲜北半部的工业生产规模(除煤炭和冶金部门外)和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1944年的水平。在这一期间,农业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48年粮食产量达到266.8万吨,比日本统治时期产粮最多的1939年还多0.4%。1949年同1946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5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1950年3月,工人基本工资比1947年提高38%,同时几次降低物价,从而使工人实际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改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达到中农水平。[3]

1950年6月~1953年7月的战争使朝鲜的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与1949年相比,1953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36%,农业生产总值下降了24%,国民收入减少了30%。

停战后,1953年8月5日召开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战后经济建设基本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消除日本殖民统治造成的殖民地畸形状态,打下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是为了安定和提高遭到摧残的人民生活。1954年4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了“1954~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和重建北战争破坏的国名经济,使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为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援下,朝鲜提前完成了1954年~1956年的“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

工业部门提前四个月达到目标,1956年末工业生产增加到1953年的2.8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到4倍,消费资料生产增加到2.1倍),增加到1949年的1.8倍。1954~1956年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1.7%。

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有了改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53年分别为37.7%和62.3%,1955年则分别为51.7%和48.3%,生产资料生产比重已经占了优势。机器制造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44年为1.6%,1949年提高到8.1%,1955年则提高到17.9%,同一时期纺织工业比重从6%提高到11.4%和17.2%。这说明,朝鲜工业已经显著地消除了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片面性和畸形状态,并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农业方面,1956年粮食产量达到287万吨,比1953年增加24%,超过战前1949年的产量。农业发展主要由于战后三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74亿元,大力兴修水利,增加农业机械和化肥生产,并在农村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7月,朝鲜北半部各地开始试办农业合作社,国家从法律上和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到1956年底,入社农户在总农户中的比重达到80.9%,在总耕地面积中的比重达到77.9%。

战后工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1956年国民收入为1953年2.1倍,为战前1949年的1.5倍。1956年工人、技术人员、国家职员每人平均工资同1953年相比增加58%,同1949年相比增加65%。在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时,朝鲜政府采取低房租、降低商品零售价格等政策,使国家职工的实际收入有较大提高。此外,国家为职工修建了610万平方米的住宅,并大力发展社会保险、医疗、休养等人民福利事业。在农村,1954国家废除肉类义务缴纳制度。1956年全面降低农业税,实行固定税制,并将农民拖欠的9万吨农业税和贷粮及14亿元贷款全部给予核销。这期间,国家还降低了工产品零售价格及灌溉费和机耕费。[4]

㈡ 朝鲜现在的经济如何

从公正而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朝鲜你无法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因为公正是无法把一个贫穷闭塞的国家说成富饶开放的。客观的说现在的朝鲜就是:贫穷、闭塞。不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朝鲜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请注意我加了引号,事实上朝鲜是一个独裁式国家,其独裁者便是金正家族。以其为首的领导层完全掌握了整个朝鲜的经济和军事。个人几乎无自由而言。首先从经济上,朝鲜是计划经济,既有国家统一规划资源并付诸生产,将任务分配给组织和个人。于是不自由便产生了,你想想在我们中国,你出生后可以选择上学,或打工,你想上那个城市生存便可以去。但是在朝鲜,国家分配的任务是最重要的,你不可以不做,你明明喜欢写作,但是却必须挖煤。。。我也便无需多言了。
再从精神上,朝鲜民众在精神上同样贫瘠,几乎接收不到世界先进的民主文化和人文精神。就像被关在屋里的儿童,接受主人灌输的思想。难道这还不是不自由吗?朝鲜的传媒业受到国家的严格垄断和控制。整个报纸、电视上充斥着“社会主义”“伟大领袖”“大家生产”等等疯狂的字眼,这在21世纪简直就像荒诞的小说。在朝鲜,上网时受到严格控制的,有专门的服务器过滤掉一切不想让国民接受的消息。
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我真的不知如何来说。我多么希望朝鲜能走上繁荣。每一个人都自由快乐的生存,没有战火,没有纠葛,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自由的呼吸,有着属于自己的追求。但是朝鲜真的不让人乐观,眼下又一场权力交接仪式正在进行,整个朝鲜都在被奴役的状态。除了政变,我真不知道朝鲜需要多少年才能真正走上自由。每一个人都不过百年,百年之后灰飞烟灭,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与虚荣不顾别人的苦难,那么多的儿童从来没有享受过一个美好的童年,那么多人挣扎在贫穷与饥饿,那么多人无助的哭泣流泪!那么多人衣衫褴褛!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野心和成为统治者的兴奋,因为成为高高在上的存在的痴狂,只是为了这百年之后连同自己的躯体一起化为乌有的虚荣!!让千千万万的人一世苦难!若真有轮回,是要遭报应的。。。。。。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其实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普通人,都曾为儿女,也会成为父母,都曾欢笑天真,也曾悲伤哭泣。都曾有过一个普普通通的降生,也会不着一物的离世。我们所有人都是普通和平等的,那些尊卑的界定可笑而虚伪。职位?!金钱?!用这些狭隘的人类自己创造的东西将一个个都有血有肉的人区分。让我们不能彼此相爱。而百年之后,当面临临近的死亡时,我们是否会为自己曾经的狭隘感到可笑和羞愧呢?我们会说:看这阳光多美,人儿都多好,我曾经居然忽视过一位农民对我说话,我感到他这种人和我不是一个阶层,不配和我讲话,现在我多么希望和他说上两天两夜啊。我又比他强在那里呢。
请原谅我上面的罗嗦,回答完了。其实我们国家可以帮助朝鲜的,抛去所谓的政治上不容许、为了以后的形势等等蒙蔽双眼的词句,只是简单的为了让朝鲜人民幸福、让自己的同类幸福。我们是可以帮助朝鲜的。对于朝鲜,不支持便是我国最好的帮助。是政治上的不支持。

㈢ 南北朝鲜经济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因为南北朝鲜实行不同的制度,所以经济差别大。
南朝鲜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贫富悬殊、民不聊生。南朝鲜的自杀率、过劳死率、孤独死率、不婚率、不生育率、女性歧视程度、老人和儿童受虐待率、老人和儿童贫困率、儿童受性侵率、雾霾程度均居于世界前列。
北朝鲜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公平民主平等。北朝鲜是全世界唯一实现免费住房、医疗、教育的国家,国民也不用交税,境内没有黄赌毒、艾滋病。北朝鲜虽然面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等困难,但依然实现粮食生产量高于南朝鲜的佳绩,由此可看出社会制度的不同对经济有何其重要的影响。南朝鲜长期从国外进口粮食,如果被封锁,早就死了千万人。

㈣ 朝鲜经济怎样

朝鲜在1945年以前经济是相对十分落后的殖民地农业经济,尽管朝鲜拥有众多资源但未有效开发。二战结束后,1946年3月颁布土地改革法,8月实行产业国有化,1947-1948年实行了两次国民经济一年计划,1950-1953年因朝鲜战争的关系,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后,朝鲜政府开始一系列有计划的经济发展政策,1954-1956年是经济恢复时期。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58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千里马运动;1961年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了大安工作体系、新的农业领导体系和计划的一元化体系。第一个七年计划始于1967年,中间过渡了一个六年计划(1971-1976年),第二及第三个七年计划分别始于1978年和1987年。

朝鲜食品严重短缺,工业资源管理不善,并缺乏投资。工业有机器制造、化学、采矿、冶金、纺织、食品加工等。矿产有煤、磷酸盐、铁、锰、钨、铜、铅、锌。约有4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大型集体农场为主。农产品有稻、玉米、蔬菜、小麦、大麦、油菜、甜菜、粟、高粱、大豆、烟草、畜牧、伐木和渔业。

发展状况

经济服务
朝鲜的商业几乎全部由国家控制。商店分为便民店,国营店和外汇商店。外汇商店出售的是各种进口商品,有食物,家具等。经济改革后,外汇商店的美圆标价全部改为朝鲜圆。倘若要去那里购物,可持外币;但如外国人持朝鲜圆购物,必需出示兑换许可证,而且朝鲜人普遍不接受外国人使用朝鲜圆购物、相反地只接受游客以美元、欧元或人民币付款。朝鲜的外汇商店平壤有第一百货等三家。朝鲜国营商店全部是本国产品。朝鲜便民店的东西则多数从中国大陆地区进口。在朝鲜,在除便民店以外的商店里购物的人很少。朝鲜截止2014年已经开放了部分外汇的汇兑,朝鲜元以与欧元的联系汇率制为基础。

朝鲜已经开通移动通信服务,但是费用高达近800美圆的开通费以及使用地区的限制使拥有手机成为特权。朝鲜仍有对外网络通信。

朝鲜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实行“住房免费(改革后有些变动)”,“医疗免费”,“教育免费”,这是朝鲜人骄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稳定的国际粮食援助对满足人民的基本食品需求十分重要。药物供应以及农业援助之类的其他人道救援被限制实施。人口中营养不良的比例为全球最高。由饥荒所导致的死亡不计其数,慈江道和两江道都是饥荒的重灾区。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朝鲜最大的援助国。每年向朝鲜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燃料等援助。

㈤ 朝鲜经济如何

当今朝鲜将采取何种改革措施摆脱眼前的经济困境,这与金正日政权在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决策趋向密切相关,因而倍受国际社会关注。近年来,朝鲜当局虽然仍在强调“坚持朝鲜式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防止资本主义因素的渗透”,但自去年7月以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已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其调整或改革之意,至此金正日政权有条件的、渐进式的经济改革已渐显端倪。朝鲜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20世纪90年代,朝鲜经济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朝鲜政府从1995年起开始了“苦难的行军”,号召全国人民为克服眼前的经济困难而发奋努力,国际社会也纷纷给予同情并伸出援助之手。时隔5年之后,朝鲜政府通过2001年新年共同社论(《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报》、《青年前卫报》)宣布“苦难的行军”胜利结束,暗示朝鲜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其具体背景是:1999年朝鲜经济比前年增长了6.2%,2000年又增长了1.3%,2001年则增长了3.7%,从而结束了长达9年之久的经济负增长。(注:朝鲜《劳动新闻》,2002年3月28日。)尽管如此,持续9年的经济困境,使朝鲜财源枯竭,生产严重萎缩,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当前,朝鲜政府面临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粮食问题、电力问题和资金问题。粮食问题是长期困扰朝鲜居民生活的最大难题。目前朝鲜人口大约2350万人,假如每人月平均粮食需求量为15公斤,那么1年就需要180公斤,全国口粮总计需要430万吨,再加上种子、饲料、工业原料等至少需要600万吨。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的粮食年产量一直徘徊在300-400万吨,因而其口粮的绝对不足量达30-40%

㈥ 朝鲜的经济情况

贸易方面:

朝鲜对中国也有出口,主要集中在木材、矿产、海鲜等原材料产品,价格很低,“以海鲜为例,朝鲜的价格比中国至少低两倍,和日本相比差价在4倍以上。”据了解,朝鲜合作社以5元人民币一公斤卖给中国商人的海鲜,中国人转手卖给日本人,价格就可以涨到40元以上。

到目前为止,朝鲜的整个流通体系完全是国有的,在平壤,没有一家由本国人经营的私人商店。因此,与中国人发生边贸关系的人,也都是崔先生这样的朝鲜各个合作社的代表。丹东市进出口公司一位负责人估计,仅在丹东市,常驻中国的朝鲜合作社代表就超过1000人。

和朝鲜做边贸,账面上肯定是大赚,只是风险太大,而且账面外的支出太多。这家边贸公司老板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据了解,目前从中国出口到朝鲜的各种商品,最保守的也有1倍以上的价差,而且出口朝鲜的商品,报关、边检的手续相对也简单,扣除不到20%的关税以及运输费用,至少也有20%以上的毛利,“如果是家电、机械这种技术含量稍微高一些的商品,利润更高,甚至可以达到4~5倍。

经济方面:
近年来,朝鲜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引进外资建立合营、合作企业,开展对外经贸合作,为振兴国民经济服务。

朝鲜自80年代起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吸引外商投资。1984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通过了《合资经营法》,允许外商以合营、合作等方式到朝鲜投资办厂。其后,朝鲜陆续制定了《外国人投资法》、《外国独资企业法》、《合作法》、《外国人所得税法》和《外汇管理法》等一整套法律,并颁布了几十项与这些法律相配套的有关外商投资的法规和实施细则。逐步健全的政策法规,为外商到朝鲜投资创造了条件。

由于投资政策的放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陆续涉足朝鲜的投资领域,与朝鲜开展来料加工合作,一些朝外合营、合作企业相继在朝鲜落户。到90年代初,朝外合营、合作企业达到100多家,外商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近几年,朝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又签订和实施了一些新的外资项目。朝鲜与外商建立了平壤钢琴合营公司、金刚山发动机合营公司、胜利合营公司、乐渊合作公司、光明合作公司等一批新的合营、合作企业,其产品不仅在朝鲜国内市场销售,而且行销国际市场。1991年,朝鲜宣布在东北部建立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10年来,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在那里建立了金融、通信、电脑、机械、日用品和饭店等合资或独资企业。

朝鲜政府本着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随着近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朝鲜对外贸易的对象和领域不断拓宽,进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据报道,朝鲜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去年的外贸总额达到20亿美元。今年5月,朝鲜在平壤举办了国际商品展销会,向外推销其产品,进行招商引资。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家公司前来参展。朝鲜企业也展示了机械、服装、日用工业品和药品等产品。在这次商品展示会上,朝外双方企业不仅扩大了贸易关系,而且就合营和合作达成了不少意向性协议。

朝鲜政府多次宣布,愿同一切尊重其主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与之开展经贸合作。近年来,朝鲜同西欧国家相继建立了经贸联系。去年,朝鲜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签订了鼓励投资、经济合作和贸易结算等协议。今年,朝鲜与欧盟建交,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瑞士ABB集团同朝鲜签订了在电力和机械等领域进行合作的协议,并在平壤开设了西方首家大企业的办事处。目前,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已表示愿同朝鲜发展经济合作与交流。此外,朝鲜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也签订了贸易、防止双重征税和投资保险协议,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得到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朝鲜新组建了一批适应海外市场的企业,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朝鲜对外建设总会社等各建筑企业派出数千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俄罗斯、孟加拉国、科威特、利比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程和劳动承包。万寿台海外开发会社集团先后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造铜像、纪念碑等艺术作品,进行房屋装璜和公园造景,为国家赚取外汇。赤道几内亚、多哥、加蓬等7个非洲国家的总统铜像、埃塞俄比亚的人民英雄纪念塔和马来西亚的粮谷博物馆等都是该公司的作品。朝鲜工业技术会社在中国等国家设立了分公司,依靠朝鲜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及生产基地,开展新技术、新发明和专利等技术贸易。

㈦ 朝鲜经济的发展状况

朝鲜的商业几乎全部由国家控制。商店分为便民店,国营店和外汇商店。外汇商店出售的是各种进口商品,有食物,家具等。经济改革后,外汇商店的美圆标价全部改为朝鲜圆。倘若要去那里购物,可持外币;但如外国人持朝鲜圆购物,必需出示兑换许可证,而且朝鲜人普遍不接受外国人使用朝鲜圆购物、相反地只接受游客以美元、欧元或人民币付款。朝鲜的外汇商店平壤有第一百货等三家。朝鲜国营商店全部是本国产品。朝鲜便民店的东西则多数从中国大陆地区进口。在朝鲜,在除便民店以外的商店里购物的人很少。朝鲜截止2014年已经开放了部分外汇的汇兑,朝鲜元以与欧元的联系汇率制为基础。
朝鲜已经开通移动通信服务,但是费用高达近800美圆的开通费以及使用地区的限制使拥有手机成为特权。朝鲜仍没有对外网络通信。
朝鲜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实行“住房免费(改革后有些变动)”,“医疗免费”,“教育免费”,这是朝鲜人骄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稳定的国际粮食援助对满足人民的基本食品需求十分重要。药物供应以及农业援助之类的其他人道救援被限制实施。人口中营养不良的比例为全球最高。由饥荒所导致的死亡不计其数,慈江道和两江道都是饥荒的重灾区。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朝鲜最大的援助国。每年向朝鲜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燃料等援助。 截至2014年初,朝鲜在取得40多年经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族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发电厂(站)建设、企业改建和扩建工程,推进了沙里院钾肥联合企业等重要项目的建设;为在短期内解决住房问题,平壤市大力建设统一大街,在1990年一年内兴建了3万套现代化住房;兴修了2000公里水渠把大同江和礼成江、鸭绿江和大宁江连成一个大灌溉网,解决了西部产粮区农田的灌溉问题。 1991年朝鲜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优先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在高水平上实行生产正常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具体是:在投资上优先保证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加快“10月9日”钢铁厂、发电站、沙里院钾肥联合企业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迅速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建设更多的现代化住宅。
由于2009年11月底朝鲜货币改革彻底失败,朝鲜新币不断加速贬值,朝鲜市场各类商品均是有价无市,朝鲜经济已经走向崩溃。2009年朝鲜货币改革失败导致经济瘫痪后,原朝鲜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部长朴南基因主导货币改革而被免职。
根据韩国中央银行的报告显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朝鲜经济增长率分别为负0.9%、负0.5%与0.8%。

㈧ 朝鲜目前的经济如何。

楼上的回答根本不好.

据我所知 ,他们的公共免费医疗根本非常糟糕,药版品严重缺乏.

他们的每年需要中权国大量的粮食援助. 自己的供应根本远远不够.

似乎现在他们也在思考中国的经济改革,并学习. 好像在挨这中国的边境城市开设了类似深圳的经济特区.

㈨ 朝鲜未来的经济会怎么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长期面临宏观经济困难和美国的经济制裁,政府也因缺乏财政收入和新的税源而无力扩大国内生产。因此,对外合作成为朝鲜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朝鲜获取外部资源的传统渠道有国际援助、外国投资、外国贷款、国际贸易盈余等。然而对于现在的朝鲜来说,建设经济特区已经成为自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新产物。

罗先特区艰难起步

上世纪90年代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图们江开发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将中国吉林省的珲春、朝鲜的罗津、俄罗斯的波谢特三个地方约1000多平方公里的小三角地带建设成国际自由贸易城市;第二步则是扩大连接中国延吉、朝鲜清津和俄罗斯海参崴三地,将这一总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的大三角地带建设为“东方的鹿特丹”。朝鲜积极响应这一计划,走出了开创特区模式的第一步。

1991年12月28日,朝鲜宣布将罗津市和先锋郡总面积为621平方公里的地区指定为“自由贸易地带”,其实就是“特区”。特区内允许成立外国独资、合资企业,不限制投资国别;法律保护外国人投资的资本、财产、企业获得的利润及其他所得;宣布罗津港和附近的清津港为自由贸易港,在自由地带内投资者可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朝鲜计划分三步走,把罗先特区建设成为国际货物中转港、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开放罗先特区可以说是朝鲜政府的重大决断,也被寄予厚望。1994年,金日成曾经指出:“罗津地区在中转贸易、旅游方面比新加坡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开发好了,仅从这里赚的钱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提供富余的生活。”1996年2月,罗先特区被升格为市,后又于2010年底被升格为特别市,与平壤市和开城市并列为朝鲜的3个特别市。在这之后,朝鲜修改了《罗先经济特区法》,放宽了外国企业进入该市的审批手续。紧接着,朝鲜成立了朝鲜国家开发银行和大丰国际投资集团,拟在罗先开展大规模招商引资,同时指定鸭绿江与中国丹东市相邻的威化岛和黄金坪为自由贸易区。

然而,罗先特区并没有达到朝鲜方面的预期。截至1997年底,特区引进外资仅6242万美元,与第一阶段引进外资69亿美元的目标相去甚远。

政治语境下的开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面临经济困难和粮荒困境,朝鲜开始逐步推行改革措施。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7月颁布的“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制定权的下放、汇率改革和价格改革。措施颁布后,设立经济自由贸易区和旅游观光区,成为朝鲜创汇的主要手段。

朝鲜于2002年10月接连宣布将新义州、金刚山、开城列为经济特区。此后近10年间,经营金刚山、开城旅游合作项目和开城工业园区经济合作项目,成为朝韩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

“天安号”事件发生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宣布终止对朝贸易、合作与交流,但对于开城工业园区却网开一面,给予保留。相应的是,朝鲜军方虽然宣布了7条反制措施,但对于开城工业园区则称将“着手研究有关陆路通行问题”,同时在金刚山旅游项目上也未采取驱逐、没收等强制手段。看得出,双方都在尽力维系来之不易的经济合作纽带。

2009年,朝鲜采取的一连串强硬动作使其招致进一步的国际制裁。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朝鲜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急于突破外交和经济的双重困境。2009年下半年起,朝鲜重拾南北关系这张牌,希望重现10年以来以“南北关系”盘活外交棋局的奇迹。无奈,李明博政府根植保守,南北关系始终回暖无望,最终影响到开城工业园区的“扩大再生产”。

朝鲜修补特区战略

目前,朝鲜的特区开发正按照“四角两线”的格局加以推进,具体是指全方位打造功能、性质和内容互补的4大特区。东北部是罗先特区,特色是港口海运;西北部是威化岛和黄金坪,作为自由贸易区;西南部是开城特区,以旅游和加工业为主;东南部是金刚山旅游特区。与此同时,“两条主线”正在推进。一条线是针对中、俄等国的罗先特区和两岛开发;另一条线是主要面向韩国的开城工业园和金刚山旅游。

朝鲜的革新开放之路已经走了40年,其间有过收获,也有过教训。总体上看,朝鲜的经济改革仍在小步向前推进。尽管如此,朝鲜将经济作为国家建设重中之重的大方向没有变。上世纪90年代朝鲜特区经营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国际环境和基础设施恶劣,主要和当时朝鲜的对外合营合资政策不完全符合市场运作规律、不符合国际合作基本规范有关。朝鲜方面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目前正在体制机制上加紧修改特区政策、法律和法规,并在人才培养下加大投入,譬如把大批党政一线干部送到中国等地进行培训。

朝鲜的特区是一个好的起点,有助于朝鲜积累一些经济合作经验,为进一步参与地区和全球层面的经济活动打下基础。朝鲜的特区也是一块“试验田”,成败与否事关朝鲜经济复苏,也事关朝鲜拥抱世界的决心。

朝鲜对外开放

四十年缓行

朝鲜并不是外界所认为的一个“孤立于世界”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朝鲜就已经开始同西方国家开展贸易。进入80年代,朝鲜开始引进外资,于1984年9月首次公布了《合资企业法》,并改变以往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补偿贸易,采用国际市场上普遍采用的贸易形式,如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易货贸易、边境贸易、无关税和保税加工贸易、利用自由贸易港进行中介贸易等。

由于投资政策的放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陆续涉足朝鲜的投资领域,与朝鲜开展来料加工合作,一些对外合营、合作企业相继在朝鲜落户。近几年,朝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仅派出代表团赴国外举行投资说明会,还组建了一批适应海外市场的企业,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开展对外经贸合作

阅读全文

与朝鲜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