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网红经济网红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些网友利用自身才能、经验或其它方式,通过各大社交平台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分享到互联网后,引起广大网友关注的网络达人,我们称之为网红。
网红经济就是以网红为基础,依靠网红本身的巨大流量,去发展电商、广告代言、直播带货、线下商演、平台广告分成等形式而获得收益的经济方式,当然,还有附带的周边产业,如直播设备、直播道具、拍摄人员、剪辑人员等等,都可以称之为网红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网红经济主要就是依靠流量,也就是我们说的粉丝,主要来源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网友的关注,关注该网红的网友越多,那该网红所附带的经济价值就越大,当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的时候,就成为能和时下当红明星流量竞争的地步了,而一些网红和明星为了相互之间的互动(相互拉流量),会在达成某些条件之后为对方直播或商演站台等等。
B. 对网红经济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网红经济是时代发展趋势中的产物。网红经济也显示了社会的发展。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是一种便捷的发展方法
C. 网红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共享模式,注意力转移方法,融资系统,宅文化的繁荣,单身的巨增
D. 2019年网红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网红人数及粉丝规模均大幅增长,文娱内容占内容主导
2018年,粉丝规模在万人以上的网络红人数量持续增长,较去年增长51%。其中粉丝规模超过100万人的头部网红增长达到了23%。而网红数量增长的一大原因是粉丝数量的增长,截止2018年4月,中国网红粉丝总人数保持了之前不断增长的势头,达到5.88亿人,同比增长25%。
E. 如何实现网红/网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路径:技术化、多元化、融合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网红经济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在线直播和短视频用户规模也持续攀升,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上升得更快。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与短视频用户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5.04亿人和8.20亿人。
从长期发展角度来说,市场存在过热的风险。网红直播是具有头部效应的,比如薇娅和李佳琦这样的,她们带货的营销数据是真实的,也为企业带来了盈利。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在很多公司批量制造网红,爆出很多营销数据造假的问题。
因为网红的进入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倘若不能在某个垂直领域打造网红,比如游戏直播、体育直播等,即使投入很多精力和费用,想要实现流量变现仍然很难。
行业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浮躁。一些网红主播的专业度和产品的匹配度不够,内容的深度上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创新。比如完善整个产业链,包括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提高直播的清晰度等等。
技术化、多元化、融合化三条发展路径: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5G、VR等快速发展,就需要把网红直播的内容和技术进行融合,基于技术层面实现网红和粉丝的互动性,增强用户体验;
其次,多元化指的就是精耕细作,找到垂直领域真正有能力的网红进行孵化;
最后则是融合化发展,未来网红不再仅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也会成为一个渠道、基础设施,最终核心还是要服务社会与产业经济发展,这就要求网红直播要与实体经济更紧密地结合。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红经济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F. 如何看待网红经济发展规模及现状分析
网红即是网络红人的简称,网红经济,也就是这些网络红人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实现从个人影响力到逐渐变现的过程。并且,围绕网红自身打造出的IP,衍生出各种消费市场,最终形成完整的网红产业链条的一种新经济模式。
另一方面,网红经济以后涉及的媒体平台也会越来越多,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会带动网红经济的变革,而网红经济的壮大也会相应引起社交媒体的变化。
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 目前网红经济已经被人们所推崇, 它也将越来越成为新经济心态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G. 网红经济的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
日前,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预计2016年红人产版业产值接近580亿元人权民币,包括红人相关的商品销售额,营销收入以及其他环节收入。该数字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元的票房金额。
H. 网红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这个如何去看的
网红是从网上红起来的人,和其他平台一样。无论是电视上火起来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杂志上火起来的封面女郎、酒吧走穴火起来的乐队,还是在报纸上放话火起来的砖家、广播电台午夜骂人的中年男主播...
I. 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目前,网红经济的市复场规模制超过了千亿。在短期内,整个行业还将持续地扩张,从电商平台的网红到电竞主播、 再到移动视频,网红经济的产业链变得非常的庞大,其规模可想而知。就目前的网络数据来看,2015年 “双11” 期间,数十家网红店铺实现了2000万~5000万元的销售额,这一数据相当惊人,而一般的网红店铺在 “双11” 日上新可达500万~1000万元的销售额。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网红经济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分析指出,网红经济已经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电商、广告、打赏、付费服务、线下活动,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和变现手段越来越丰富,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然成为直播世界的物联网,影响着电商、视频直播、电子、美妆等各行各业和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网红经济的良性发展仍然需要把握好尺度,设置必要的门槛,正确运用网红思维,避免其中风险。张其元告诉记者,在网红经济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创新营销模式的同时,更要注意规避风险,不能触碰法律底线。
J. 网红经济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趋势
近期以来,随着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围绕网红生发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也浮出水面,并被称为“网红经济”。”量的粉丝、强大的话题性、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日益延伸的产业链……“网红经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态而言,它究竟是一个美丽的泡沫还是代表着未来的走向?
实际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以Papi酱为代表的网红都并非新生事物。国内,早在10年前的网络论坛时代,芙蓉姐姐就在推手们的帮助下成名。此后,微博大V在自媒体时代风起云涌,而如今,随着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更多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红出现在公众眼前,围绕网红衍生出的产业链也令人眼花缭乱:“网红孵化公司”“网红培训班”应运而生,网红推手、网红营销公司成为其背后的强大团队,网红代言产品、网红经营的淘宝店也收益大增……
“说到底,网红就是自媒体时代活跃在网络世界的明星,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造星机制’,成名的门槛降低了很多。”一位媒体研究者说,过去,一位明星的成长需要一个成熟的经纪公司或者团队来打造,要成为明星,首先要具备音乐、表演等方面的新才艺,其经纪团队也必须与演出、出版或影视企业及平面、电视媒体达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而网红则不必受这些传统规则的约束,有个性、敢出位成了扬名的基本条件。“网红不需要他者来界定和赋予权力,他们需要面对的只有用户,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更深刻的平面化影响。”
罗辑思维公司创始人罗振宇表示,罗辑思维在2015年就开始关注网红现象,而之所以对网红作出如此高的判断并进行投资,最根本的是因为网红体现了媒体革命的趋势。“上一代市场的核心资源是‘组织力’+资本,企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撑,但在未来的市场上,资本的价值会逐步低落,‘组织力’仍然非常重要,‘魅力人格体’则会因为稀缺而更加重要,它可以将产业链上的其他资源聚合起来。”
罗振宇所说的“魅力人格体”,其实就是网红所具备的独特个性。以Papi酱为例,不少网友认为,她之所以成为“2016年第一网红”,就在于其制作的视频节目选题设计出众、表现自由率真,既具有接地气的草根气质,又满足了年轻人的娱乐需求,使年轻人完成了与一个有趣的人“社交”。
一个亟须道德校准的商业模式
网红实现商业变现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Papi酱的这次广告招标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从普通人到网红,通过树立自身在互联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获得广告收入,这是许多网红商业变现的重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途径。
另一种重要的变现渠道是在拥有大量粉丝的基础上,通过经营自己的淘宝店获利。在微博上拥有418万粉丝的网红店主张大奕是一名平面杂志模特,微博主要是自己的服装搭配和潮人生活方式。2014年5月,她开设了自己的淘宝店“吾欢喜的衣橱”,目前已经是金冠卖家,淘宝粉丝量超过261万。
此外,还有一些网红出道于用户众多的网络直播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注册后成为直播平台的“主播”,“主播”通过PC或移动终端与网友实时分享自己的种种琐碎生活和想法,并以弹幕的形式与网友实时交流。用户在直播平台购买虚拟货币为喜爱的“主播”打赏,购买虚拟货币的金额再由“主播”与平台协商分成。对一些颇受欢迎的“主播”来说,每天收获的打赏收入就已经相当可观。而一些粉丝量巨大的网红,也成为网络直播平台争先签约的对象。对于更大规模的网站来说,用户量和优质“主播”多的直播平台,则是投资和并购的稀缺资源。近期,斗鱼、花椒、映客等直播平台获得资本青睐就是典型的案例。随着网红影响力越来越大,影视行业也对他们敞开了怀抱,未来,网红进军影视业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资本关注网红是因为网红深受年轻人喜欢。但是投资网红是要担很大风险的。因为网红的走红依赖于特定的粉丝群体,粉丝的黏性、忠诚度、转化度都因人而异。就拿Papi酱来说,获取海量粉丝的基础是稳定的、优质的内容生产,如果创作能力下降了,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说,风险也就出现了。”一位投资行业人士说。
鼓山文化首席执行官冯子末也认为:“网红个人以怎样的形态参与到变现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因为围绕网红展开的产业链条还在不停延伸,其中包括泛网红内容创业、经济服务链条、衍生全链条、平台服务链条、资本整合链条等。”
高回报的潜在可能已经让网红成为资本关注的新入口,但它是否意味着新经济形态的一种趋势?这似乎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与此同时,网红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另一种影响更应当引发思考。
目前存在的“网红孵化公司”“网红培训中心”,其核心业务就是迎合部分年轻人想要成为网红的心态,对其在化妆、形体、言语、肢体动作、自我营销等方面进行培训和包装。不少人担忧,对于年轻人而言,如果仅凭“高颜值”就可以轻松扬名、赚钱的“范本”过多,不加以引导,会助长社会的浮躁之风,并影响到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
为了成为网红一些人也突破了底线,炫富、色情等内容随之成为监管的难题。今年年初,仅斗鱼直播平台就两度被爆涉黄,此外,熊猫TV也在3月初被网友爆出不雅视频截图。网红这种新业态才刚刚起步,但它到底能走多久、走多远,除了取决于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外,也取决于其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角色定位。从这个角度说,这个商业链条需要一次及时的道德校准和净化,相应的监管机制也亟须建立。
网红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另一种影响更应当引发思考。不少人担忧,对于年轻人而言,如果仅凭“高颜值”就可以轻松扬名、赚钱的“范本”过多,不加以引导,会助长社会的浮躁之风,并影响到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
网红这种新业态才刚刚起步,但它到底能走多久、走多远,除了取决于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外,也取决于其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角色定位。从这个角度说,这个商业链条需要一次及时的道德校准和净化,相应的监管机制也亟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