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影响下,私家车的消费需求有何变化有哪些刺激消费的新政
2月20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精神,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1、新购置车辆有补贴
在本月,广东佛山市率先成为2020年首个推出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城市。该市为加快推进汽车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促进汽车消费,对每辆新购置的车辆给予2000-5000元的资金补助,有效期1年。
2、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放宽摇号和竞拍
随后,2月21日广东省政府发布《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出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
三、延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为稳定汽车行业发展,缓解车企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向相关主管部门递交关于延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提议。
疫情的确加速了部分消费者的购车进程,稳定车市的政策也有利于消费。但疫情也给很多让人带来了经济压力,让购买汽车更是有心无力。对于2020年的车市,你会看好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受疫情影响,预计肯尼亚将会面临什么问题
肯尼亚因为手疫情的影响,有关预测显示肯尼亚将会出现食物价格上涨,人员失业收入减少的问题。将会有三百多万人面临食物短缺的情况。疫情使原有的国家问题更加的恶化
疫情的蔓延可能给该地的经济、社会等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疫情会给一些国家带来一些财政压力,给国家带来金融动荡。疫情原因很多的企业也纷纷破产引发了很多的财务危机。在很多非洲国家原本就有很严重的问题,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些问题更加的恶化。
我国一向坚持与邻为善,加强和周边国家的密切友好合作关系。我国也在不断的加强外交的软实力,并且积极地维护我国公民和企业海外的合法权益,并积极的参与外交,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地位,声望。并加强了我国的对外影响力。我国一项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发展,独立自主,维护我国的安全利益和主权,支持对外开放政策,并加强过激的交往。要做好周边的外交工作,这对于我国同其他国家的团结合作发展了一个新的局面,也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中国的特色推向更高的境界。
3.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以下哪个国家己专门出台政策,支持本国企业将工厂
应该就是我国吧,因为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比较厉害的,其他国家是调控的不是很好,我们的国企其实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就会首先承担着一些作用。
4. 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下,中国走内循环的发展道路,个人和企业应该怎样去理解和发展
国内走内循环的发展道路,那个人和企业就要挖掘自身的潜力,开发国内的市场。
5. 2020上半年,我国是如何协同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使用货币政策与只相对应的影响,就是一定要增加进出口货物。
6. 如何看待疫情压力下中国经济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进展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将有何影响?就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
刘锋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严格措施使疫情拐点在一季度出现,则疫情进展对于全年经济的影响不必要过度悲观。应科学客观冷静应对内外复杂局面,立足市场化思维激发经济活力。宏观政策应当全力施为,果断降准降息。适度阶段性给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资本市场应着重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绪宣泄。
客观评估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记者:您认为当前疫情对于经济活动有多大影响?
刘锋: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到底有多大影响,首先应该弄清两个关键因素:第一,疫情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第二,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疫情及全国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机制看,主要是从防疫角度,各地主动(政府作为)或被动(居民部门自发)地限制并大量缩减经济社会活动,导致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而带来需求紧缩。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交通运输及零售等服务行业的终端需求显著减少;随着终端消费需求的减少,经由供应链传导,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投资与进出口将会受到显著影响,各类企业将面临显著增大的经营压力;进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势减少、失业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财政收支与信用扩张受阻;最终经济运行将因此而进一步放缓。
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年SARS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预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换言之,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著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5%~6.0%的增速区间。
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
记者:那么,经济预期岂不是不容乐观?
刘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预计2020年的就业与居民收入情况也会面临显著压力,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估计高于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区间,对5.5%的控制线构成显著压力。但也应看到,上述经济影响并未使得经济增速和失业水平显著滑出合理区间,况且2019年四季度开始,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阶段性反弹,属于短周期复苏态势,上游行业出现一定的被动库存回补也有利于对冲疫情带来需求弱化,因此总体上不必对2020年的经济增长过度悲观。
对于因防疫需要而推迟的春节后复工对经济的影响不必过于担忧。最迟2月10日前后,全国经济部门生产经营秩序将得到基本恢复。目前,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与上海等东南各省市已经要求非必要企业不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时复工。那么,可以预见之后全国(除湖北之外)的生产经营秩序将基本恢复。根据国家专家组钟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计,正月十五左右现有防疫措施会看到效果,那么整体上看3月开始全国生产经营将进入相对较好的状态。
7. 疫情影响之下引起的经济问题采取了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开放了市场,恢复了摆摊设点的生活方式和压缩了很多不必要的投资和消费;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开始准备过紧日子了!
8. 2020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有哪些
1、餐饮业
春节本是一年消费旺季,很多餐企年前就储备了大量食材,准备大挣一笔。不想疫情袭来,14亿中国人被迫在家禁足了一个多月,没有了人情往来,没有了亲朋相聚,自然没有了觥筹交错。许多原定的年夜饭、宴席也被取消,大量餐厅饭店闭门停业。
2、旅游业
因本次疫情爆发,很多原本确定的旅游行程不得不取消,很多旅游景点都在春节取消甚至关停了,比如故宫,国家图书馆,九寨沟,长城等等。
往年春节北京的庙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却也同样取消了这类活动;海南岛的旅游经济必然也是受到不小的冲击。
3、航空业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公共突发卫生紧急事件。很多国家开始取消或暂停来自中国的航班和去往中国的航班。原本热闹的航空站,飞机场显得越来越冷清,人流量下滑严重。
4、酒店业
酒店业或许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后,会面临重大洗牌和调整;很多资金链不足的宾馆和低端酒店会面临关停,合并的可能。
很多OTA平台这段时间面临着酒店订单退订潮,携程等OTA平台股价大幅度下挫;去哪儿网,飞猪等平台客服加班加点忙着对客户办理酒店订单退款业务。
5、KTV行业
KTV和电影院是一样的消费场景,也都是人流密集,环境封闭且通风不好的场所。年轻人面临两难的选择,在快乐和生命之间,青年人最终还是毅然选择了生命安全第一的准则。
9. 下半年物价已经在上涨,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吗
下半年物价上涨主要受疫情的影响,另外今年自然灾害频发也是物价上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上半年,因为疫情原因,工厂停工,学生停课,很多企业面临倒闭,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产品滞销,购买价格却节节攀升的现象。随着工人复工,学校复学,对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因为灾害造成了很多地方的经济损失,还有引发一系列的隐患疾病,都是导致物价上涨的潜在因素。
不得不说今年受疫情疫情影响,很多行业已经面临破产,但同时也滋生了一大批新的行业。一场灾害,让国家原本的计划有所改变,也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实力,为中国形象再次发声,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在于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更重要的是灾害发生时能给人民带来的安全感和信任。
民以食为天,除了食物,我们的穿衣,出行,住房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财的支撑,这是我们割舍不掉、无法避免的,因此物价上涨也是我们无力阻止的,唯有奋发努力好好赚钱,才能不被生活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