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类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人类
经济
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
阶段
,即
农业
、
工业
和
知识经济时代
。在第一个阶段,
经济发展
的关键是生产力;在第二个阶段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先进生产力;在第三个阶段,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
杠杆
是科学
社会
生产力。
② 人类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人类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农业、工业和知识经济时代。在第版一个阶段,经济发权展的关键是生产力;在第二个阶段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先进生产力;在第三个阶段,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杠杆是科学社会生产力。
③ 大数据时代下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优势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内处理的数据容集合。
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 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2)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长尾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
3) 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④ 60年来祖国的经济有了那些重大发展
·1949年 开国大典在京举行 新中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
·1955年 海陆空三军大授衔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1956年 “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1957年 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
·1958年 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大庆油田被发现
·1960年 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
·1961年 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善战犯获特赦
·1962年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3年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7年 八个样板戏风行中国
·1968年 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69年 中苏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1973年 文革“白卷英雄”张铁生被推到“台前”
·1974年 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发掘
·1975年 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
·1976年 粉碎四人帮 十年文革结束
·1977年 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0年 最高法院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1981年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
·1982年 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
·1983年 中央台首届春节晚会举办
·1984年 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1985年 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6年 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
·1987年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1988年 价格闯关
·1989年 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1990年 上海证交所成立
·1991年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992年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
·1993年 “汪辜会谈”
·1994年 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
·1995年 双休日改变生活
·1996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联合演习
·1997年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8年 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 全国抗洪救灾
·1999年 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
·2000年 成克杰、胡长清、厦门远华贪腐事件被处理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03年 众志成城 抗击非典
·2004年 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 保护私产入宪
·2005年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2006年 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2007年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
·2008年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2008年 神舟七号载人太空行走成功
⑤ 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哪个概念大
经济社会发展所指概念范围相对较小 。
社会经济发展,是指除经济外,还包内括文教卫生容、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而经济社会发展,其战略目标更突出了经济目标即经济目标带来的生活效果,如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⑥ 如何理解和把握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做好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进万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准确把握万盛实际,科学认识当前形势,是基本前提;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科学地审视、领会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关键。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必须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尽快做大总量,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必须加快动力转换、促进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发现新增长点,更加注重培育新增长点;必须尊重经济规律、适应市场需求,更加注重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市场主体地位。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要以建设全市煤电化工基地、全市新型材料基地、全市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和渝黔合作先导区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转型发展、富民兴区”总任务,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尽快做大经济总量,注重质量、尊重规律,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突出改革创新、长期可持续,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快三大经济发展区建设,推进工业集群化、旅游全域化、城乡一体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新形势新任务对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推动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谋划,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素养,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引导工作。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尊重规律,崇尚实干,不断推动万盛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
⑦ 中国的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市场换技术,积累原始资本,等我们自己有了外汇,就不会做这种,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事情了,17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产业升级的口号了,现在都已经实施产业升级,由低端的制造业,发展现代的服务业,对应的也出台很多的政策,比如营改增就是,减免第三产业税收,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政策。
⑧ 十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参考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08/c_113637731.htm
同楼上,选CD。其实这两点也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在十八大继续提出来。A B在这次十八大中没有提到。
⑨ 当今世界的两大经济趋势是什么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两大根本趋势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⑩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国民经济发展要怎样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