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上海经济发展史

上海经济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0-11-30 23:04:29

A. 近代上海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1、外省人口的迁入。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上海开埠后至1920、3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在此期间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

2、西方新思潮和新风气的进入上海自开埠以来,向来是西方新思潮和新风气进入近代中国的窗口。各种新派人物在这里创办、经营报纸、杂志和出版机构等文化事业。

3、租界的设立使上海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1912年以后,上海的租界却有如国中之国,独享着一份特别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

(1)上海经济发展史扩展阅读:

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B. 上海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契机:

从全球范围看,这轮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架构。“互联网+”和产业跨界是这轮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智能经济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创业是这轮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出现高成长的瞪羚和爆发式成长的独角兽,是这轮新经济的最佳结果。上海只有探索新经济、打造创业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平台,才能够真正走向全球经济的前沿。

C. 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地域优势有两点:
1、有出海口岸,海运交通;
2、有长江航运的支持;
3、背靠江浙两省,强大的支持;

新兴城市对外来文化有较好的接受,开明、进取、创新;
较好的吏治与管理也是原因之一。

D. 分析上海具有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的经济因素

其一,便利的水陆交通。

,现在已经有了海港。这是上海的重要经 济发展优势。

导致的便捷出海口,是上海从小鱼村,变 成大城市的重要原因。也是外国租借上海 部分地区,的重要原因。

上海在逐步发展中,积聚吸引了大量外来 人口,这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也加强了 上海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上海 陆路交通,迅速发展的时期,比如修建了 铁路与公路,这也加强了上海的交通优势 。

提高,上海出现了飞机场。

展,进一步加强了,上海综合交通的优势 。就是现在,具备海陆空交通条件的城市 ,在大陆也不多。

其二,密集而众多的人口。这是一个难得 的优势。在大陆,上海是占此优势最多的 城市。



人口密度可以达到3000人每平方公里, 是中国整体人口密度的20多倍。

人口的高密度,可以导致许多优势或经济 效益。

,电信产业,以及工业运行的效率。效率 的提高意味着收入的增多。这是上海比较 富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机,要比苏州人,便捷。这种便捷意味着 ,省钱、省时 间。这就是上海交通优势 的部分体现。人口众多而密集,有利于吸 引企业的到来。

那么多世界500强企业。这确实得助于上 海的综合优势,既人口众多而密集,导致 的综合交通优势、市场优势、

势。

其三,上海有雄厚的人才实力。

才密度比较大,上海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 ,也比较高。

经济比较发达,自己培养的人才比较多, 以及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人才,比如吸引了 大量来自农村的人才。人才优势是上海的 重要优势,也是上海比较富裕的重要原因 。

E. 上海的发展史

上海的历史变迁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

F. 近代上海经济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 问题:(1)上述照片折射出近代上海经济的哪些历史性变化


(1)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大都市,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引领风气的作用。上海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上海集中了众多的洋行、银行等商贸组织和机构,形成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型经济;上海孕育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等民族资本工厂建立。
(2)照片是历史的凝固和主要载体,起到文字所无法取代的历史作用;照片是复原已经消失了的人和事的最可靠的历史依据;照片可以见证和感受历史的变迁。

G. 谁能简述一下上海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

原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它良好的回港口位置使得上海迅速发展。答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上海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蓬勃发展。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迅速没落。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上海的地标——浦西的外滩和新天地。除此之外,在一江之隔的浦东,却呈现出另一番繁华景象:上海的天际线是全球第四大天际线;东方明珠电视塔与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在建的全国最高楼——上海中心成为陆家嘴最负盛名的建筑。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全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

H. 上海的城市经济起源于哪个朝代

宋朝。
宋代各镇市均以工商业的发展为特征,部分镇市的繁荣特征与收入状况,已开始接版近或超过州县城.虽然它们总权体上规模略小一些,但却有着不同于传统政治城市的突出的经济功能.把这些镇市称为经济都市或雏形的经济都市,显然并不过分.市镇的广泛兴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城市的功能开始发生转变.

I. 在上海开埠以前,全国经济最繁荣的是哪一座城市

上海开埠前,全国经济最繁荣的是扬州。在隋唐之后,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突然有了飞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城市慢慢开始崛起,而其中,发展速度最迅猛,发展效果最好的非扬州莫属了。扬州经济有多繁荣呢,这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那时候闻名全国,无论谁说到了扬州,都称赞不已,心生向往之情,扬州物产丰盛、富饶美丽,经济方面更是碾压其他城市。他的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长安以及洛阳,几度辉煌。

有句话叫盛极而衰,繁荣昌盛到巅峰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没落,古代文明的扬州遇到现代文明的撞击,最后也无法幸免于难。但昌盛时期的扬州,留下了许多瑰丽的历史文化和宝贵经验,这些对后人都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

J. 上海的经济历史

先秦至元代,上海渐成为粮、盐产地。
元朝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宁波)、澉浦(海盐)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
明代起,上海发展为重要的棉纺织基地。
1843年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移民从各地涌入,上海凭借独特的地理和政治环境迅速崛起,对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与工商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为中外观瞻之所系”。
自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到1906年,鸦片买卖合法化,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鸦片输入港。
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有“东方巴黎”的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与制造业基地。
1990年起施行的浦东开发开放政策使得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并于2005年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入1990年代后,上海重新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
1994年11月,东方明珠电视塔完工。
1999年3月18日,金茂大厦正式开张营业。
1999年8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业。
2001年10月21日,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举行。此外,每年还有各种主题的大小展会在上海大量举行。会展业已经成为上海的重要产业之一。
2008年,已平顶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高大厦。
2010年4月30日,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是在中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至10月31号结束。
知识所限,只知道这些。

与上海经济发展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