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什么省级和国家级的区别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
省级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的区别,是入驻企业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同,享有的权利也存在范围上的差距。
⑵ 国家级新区与国家级开发区有何区别
1、定义不一样。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
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保税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
2、功能不一样。
国家级新区侧重着眼于区域的发展规律,布局更多的会考虑通过新区的建设带动区域的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的增长极,改变整个区域的发展态势。
国家级开发区侧重于产业发展的规律又着眼于区域发展规律。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同的产业之间如何互补,突出产业的集聚优势,政府都要发挥较大的作用。
3、首次设立时间不一样。
国家级新区首次设立时间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
国家级开发区首次设立时间为1984年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
4、数量不一样(截至2018年12月)。
国家级新区总数共有19个。 此外,还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等地区在申报中。
国家级开发区共有219个,内地每个省区均有分布,其中江苏省最多,有26家,其次是浙江省21家,山东省15家。
5、成立背景不一样。
国家级新区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对特定区域的发展做出重新定位,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该区域的潜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同构和产能过剩困局,进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国家级开发区设立一是接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初衷主要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制造业,扩大出口创汇,替代先进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
二是特区成功经验的推广和放大。在沿海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特区试验成功后对外开放战略的组成部分。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将对外开放与发挥国内工业基础相结合的尝试。
6、区域行政机构规格不一样。
国家级新区的行政级别通常为副省级,部分为正厅级。 (注:珠海横琴新区规格为副厅级。 )
国家级开发区为所在地(直辖)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拥有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
⑶ 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区别吗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的区别是:入驻企业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同。
⑷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
其实黄岛区和开发区现在已经越来越没有区别了,青岛除了黄岛区以外的外人都认为2个是一个地方,当地人区分很明显,把新街口这面叫开发区,外面叫黄岛,其实现在都合并了,即使你在开发区,户口以及身份证都写得青岛市黄岛区而不是青岛市开发区。所以现在可以把建设的比较好的叫开发区,农村以及偏僻的叫黄岛区,只不过开发区听着好听。
⑸ 经济区和开发区有什么区别
经济区是已经开发完毕的经济试点区
,
开发区则是待开发或
正在开发
的经济试点区或它
用区域
⑹ 经济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有什么区别
经济开发区与工业园区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经济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中工招商网资料记载,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2、内容不同
工业区是从产业功能角度来划分的,是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的工业行业布局,如在一个市或县划分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工业区内企业是不讲究关联和其他条件的,很大程度上是工业企业的松散组合。
开发区是综合经济的内容,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的内容,二者的关系紧密,很多时候是工业园区存在于开发区内,好像总公司与子公司、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区内可以建多个工业园区,当然也可单独存在。
3、 批准范围不同
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是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化一个专门的区域,提出关于税收减免,土地价格便宜和政府支持的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办公司。一般这种规化出来的地方都比较大,配套设施齐全,招商引资后能带动当地经济起飞。
经济开发区必须经过省以上政府批准,一个省只要几个;工业园区没有这么复杂,一般每个县都有。一个开发区可以是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由若干个工业园区组成。
⑺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开发区投资公司是什么关系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开发区投资公司两是者间接关系,开发区投资公司是管委会的市场化。开发区管委会属于政府的机构,是政府。开发区投资公司属于个人企业,管委会的市场化企业。
经济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中工招商网资料记载,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开发区由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化一个专门的区域,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区的载体建设,开发区也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开发区的主要管理人员经常是当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来兼任或专职。
(7)经济开发区和开发区扩展阅读:
国家对经济开发区实行的优惠政策:
1、区内开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生产性企业(统称开发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市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2、对开发区企业征收的地方所得税,需要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3、开发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商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税。
4、外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开发区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依法给予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其中,提供资金、设备的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先进技术,需要更多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5、开发区企业进口自用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税。
6、开发区企业用进口的免税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产品转为内销时,对其所用的进口料件,照章补税。开发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国家另有规定的产品外,免征生产环节的工商税;内销产品照章征税。
⑻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1984年5月,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并积极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此后相继批准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等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 全国已有122家国家级开发区以及1500多家各类开发区。
27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国务院确定的发展方针,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调整结构、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是有力地深化了改革扩大了开放。27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体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既为自身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又为国内相关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载体、平台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2008年,出口总额2051亿美元,占全国14%;进口总额1804亿美元,占全国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5亿美元,占全国21%,连续多年比重超过20%。
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实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所在地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主要经济指标在所在城市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成为着力打造城市圈和经济带强有力的支撑点。2008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 占全国5%,增幅高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72%;工业总产值近4.6万亿元,占全国9%;税收收入2481亿元,占全国5%。
三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25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带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2008年,高新技术产值已占开发区工业产值的一半;通过加强国际生态领域合作,着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核心集聚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四是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25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集约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成为我国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引领示范区。2008年,开发区创造了约占全国5%的GDP、5%的税收收入、16%的进出口总额,吸收了21%的外商投资。
⑼ 所谓“新区”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
国家高新区,全称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China National High-Tech Instrial Development Zone),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特点是依托于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依靠科技和经济实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区中划出的实行一系列类似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