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朝鲜经济有哪些特点,评价该经济发展有哪些优缺点
计划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日渐衰弱的情况下,朝鲜力图借助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
② 朝鲜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啊
1,1990年,朝鲜人均GDP是中国的17倍。
2,1991年,苏联解体了。朝鲜原来依靠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外贸获得外汇和粮食,就像日本一样。苏联解体,外贸中断后,朝鲜便缺乏外汇获得粮食,许多工厂停工,经济危机来临。就像美国灭了之后日本必然完蛋一样。
3,金正日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优先发展军工的方针,一方面恫吓西方获得粮食,一方面解决工业产能过剩问题。
事实上,朝鲜山地多,平地少,种粮食不容易。而矿产资源丰富。日据时期大部分工业都在北方,工业人口占优。朝鲜战争结束后,由于北朝鲜的社会制度易于集中资源恢复重建,朝鲜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直远高于南朝鲜(韩国)。
③ 朝鲜经济的发展状况
朝鲜的商业几乎全部由国家控制。商店分为便民店,国营店和外汇商店。外汇商店出售的是各种进口商品,有食物,家具等。经济改革后,外汇商店的美圆标价全部改为朝鲜圆。倘若要去那里购物,可持外币;但如外国人持朝鲜圆购物,必需出示兑换许可证,而且朝鲜人普遍不接受外国人使用朝鲜圆购物、相反地只接受游客以美元、欧元或人民币付款。朝鲜的外汇商店平壤有第一百货等三家。朝鲜国营商店全部是本国产品。朝鲜便民店的东西则多数从中国大陆地区进口。在朝鲜,在除便民店以外的商店里购物的人很少。朝鲜截止2014年已经开放了部分外汇的汇兑,朝鲜元以与欧元的联系汇率制为基础。
朝鲜已经开通移动通信服务,但是费用高达近800美圆的开通费以及使用地区的限制使拥有手机成为特权。朝鲜仍没有对外网络通信。
朝鲜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实行“住房免费(改革后有些变动)”,“医疗免费”,“教育免费”,这是朝鲜人骄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稳定的国际粮食援助对满足人民的基本食品需求十分重要。药物供应以及农业援助之类的其他人道救援被限制实施。人口中营养不良的比例为全球最高。由饥荒所导致的死亡不计其数,慈江道和两江道都是饥荒的重灾区。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朝鲜最大的援助国。每年向朝鲜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燃料等援助。 截至2014年初,朝鲜在取得40多年经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族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发电厂(站)建设、企业改建和扩建工程,推进了沙里院钾肥联合企业等重要项目的建设;为在短期内解决住房问题,平壤市大力建设统一大街,在1990年一年内兴建了3万套现代化住房;兴修了2000公里水渠把大同江和礼成江、鸭绿江和大宁江连成一个大灌溉网,解决了西部产粮区农田的灌溉问题。 1991年朝鲜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优先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在高水平上实行生产正常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具体是:在投资上优先保证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加快“10月9日”钢铁厂、发电站、沙里院钾肥联合企业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迅速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建设更多的现代化住宅。
由于2009年11月底朝鲜货币改革彻底失败,朝鲜新币不断加速贬值,朝鲜市场各类商品均是有价无市,朝鲜经济已经走向崩溃。2009年朝鲜货币改革失败导致经济瘫痪后,原朝鲜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部长朴南基因主导货币改革而被免职。
根据韩国中央银行的报告显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朝鲜经济增长率分别为负0.9%、负0.5%与0.8%。
④ 朝鲜发展经济对丹东有什么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影响多方面,主要是积极影响。
1、经济上朝鲜70%贸易通过丹东完成的。丹东唯一的外国领事处就是朝鲜的。因此丹东对朝鲜十分重要。
2、如果有消极影响,就是引起丹东房价上涨了。
总体还是有利于丹东的经济发展。
⑤ 为什么朝鲜宣布发展经济
朝鲜将从21日开始,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废弃朝鲜北部核试验场。专只要朝鲜不属受核威胁挑衅,朝鲜绝对不使用核武器,不泄露核武器和核技术。
朝鲜将集中全部力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营造对发展经济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朝鲜半岛和世界和平,朝鲜将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积极展开紧密联系和对话。
⑥ 朝鲜的经济发展到底怎么样有具体的参考数据更好,谢谢。
一、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
本文把朝鲜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来考察,每个时期主要整理了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各计划期间确定的基本任务、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发展成果等内容,试图较为明确地说明朝鲜经济的发展脉络。
(一)解放后及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1945~1956年)
这一时期,朝鲜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奠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即1945~1950年的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和1954~1956年的战后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计划。
1945年朝鲜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解放。解放后,针对日本殖民统治留下的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凋零落后、封建和殖民地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等现实情况,1945年10月成立的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1]着手进行了各项民主改革,以图复兴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爱国热情、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并为正在迅速恢复的工业提供原料和保障居民的口粮创造了条件;民主的劳动法令的实施,保障了工人劳动和生活的基本权利;产业国有化,即工厂、矿山、煤矿、铁路、邮电、银行等的国有化,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经济基础,为保证国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有计划地发展国家的经济创造了条件;男女平等权法令解放了北朝鲜妇女,使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和男子同等的权利,积极参加劳动。
从1947年开始,朝鲜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自力更生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的路线。劳动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改造现有的重工业工厂,生产和供给发展国民经济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料和材料,新建还没有任何基础的轻工业,发展农业,以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另外,着重加强国营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领导作用。为此,朝鲜制订了1947年和1948年的两个一年计划和1949年~1950年的两年计划。
在1947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2%,民办工业的比重占19.8%,其中矿业部门,国营占百分之百。这说明在国民经济的领导部门——工业中,国营经济占了压倒性优势。此外,铁路运输、邮电、对外贸易和银行等也已经掌握在国家手中。这一切条件,成为朝着依靠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控制和调节个体经济,有计划地经营国民经济和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利的方向,发展国家经济的可靠保证。[2]这一时期,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计划部门,要求企业在对设备、材料、资金、劳力等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采取了整顿生产组织、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学习技术、开展劳动竞赛等多项措施。
1947~1949年的3年期间,朝鲜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9%,其中国营及合作社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1.6%,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夕,朝鲜北半部的工业生产规模(除煤炭和冶金部门外)和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1944年的水平。在这一期间,农业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48年粮食产量达到266.8万吨,比日本统治时期产粮最多的1939年还多0.4%。1949年同1946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5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1950年3月,工人基本工资比1947年提高38%,同时几次降低物价,从而使工人实际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改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达到中农水平。[3]
1950年6月~1953年7月的战争使朝鲜的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与1949年相比,1953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36%,农业生产总值下降了24%,国民收入减少了30%。
停战后,1953年8月5日召开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战后经济建设基本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消除日本殖民统治造成的殖民地畸形状态,打下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是为了安定和提高遭到摧残的人民生活。1954年4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了“1954~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和重建北战争破坏的国名经济,使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为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援下,朝鲜提前完成了1954年~1956年的“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
工业部门提前四个月达到目标,1956年末工业生产增加到1953年的2.8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到4倍,消费资料生产增加到2.1倍),增加到1949年的1.8倍。1954~1956年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1.7%。
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有了改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53年分别为37.7%和62.3%,1955年则分别为51.7%和48.3%,生产资料生产比重已经占了优势。机器制造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44年为1.6%,1949年提高到8.1%,1955年则提高到17.9%,同一时期纺织工业比重从6%提高到11.4%和17.2%。这说明,朝鲜工业已经显著地消除了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片面性和畸形状态,并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农业方面,1956年粮食产量达到287万吨,比1953年增加24%,超过战前1949年的产量。农业发展主要由于战后三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74亿元,大力兴修水利,增加农业机械和化肥生产,并在农村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7月,朝鲜北半部各地开始试办农业合作社,国家从法律上和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到1956年底,入社农户在总农户中的比重达到80.9%,在总耕地面积中的比重达到77.9%。
战后工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1956年国民收入为1953年2.1倍,为战前1949年的1.5倍。1956年工人、技术人员、国家职员每人平均工资同1953年相比增加58%,同1949年相比增加65%。在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时,朝鲜政府采取低房租、降低商品零售价格等政策,使国家职工的实际收入有较大提高。此外,国家为职工修建了610万平方米的住宅,并大力发展社会保险、医疗、休养等人民福利事业。在农村,1954国家废除肉类义务缴纳制度。1956年全面降低农业税,实行固定税制,并将农民拖欠的9万吨农业税和贷粮及14亿元贷款全部给予核销。这期间,国家还降低了工产品零售价格及灌溉费和机耕费。[4]
⑦ 朝鲜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韩国的经济建设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自从他们的新战略路线实施了一年之后,金正恩频繁的到各地视察工厂建设工地以及发电站等地方。各行各业都积极的开展经济建设,并且超额完成生产目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目前朝鲜在全国范围内修了370多公里公路,新建了120多座桥梁。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朝鲜的基础建设和国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在他们的首都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新的商店以及零售网点都陆续开个张,确实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