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业:低碳经济的调查报告的范文。其他题目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实际。
一、 问题的提出。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地球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是成为真正人与自然和谐成长的日子,于是,我和几个同学对人们低碳环保的方式作了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通过父母或亲戚了解自己或朋友家的环保方式。
2.通过上网浏览网页获取低碳环保的知识及方式。
3.通过查阅书籍可了解其他地方的低碳环保方式。
三、 调查情况及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低碳方式
奶奶的讲述 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上网浏览网页 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妈妈的讲述 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查阅书籍 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上网浏览网页 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查阅书籍 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上网浏览网页 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爸爸的讲述 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查阅报刊 用剩的小块肥皂香皂,收集起来装在不能穿的小丝袜中,可以接着用。
四、 结论。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从身边开始,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的家园。
❷ 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一直单纯强调GDP的增长,如今减排目标公布后,这种局面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也需要新能源行业更快地发展与成熟。
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业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的群体,
比如,光伏电池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通过政府宏观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导向下,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
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电力、铝业等排放大户外,航空业也将可能遭受挑战。鉴于全球航空业每年大约排放6.5亿吨二氧化碳的现实,欧盟已经做出规定,在2012年以前,所有进出欧盟市场的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必须承担减排责任。这意味着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在内的11家拥有欧洲航线的国内航空公司都将付出巨额成本。
因此,我们需要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❸ 请你从生活实际出发,说说你应该怎样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你的贡献
全体市民喜迎公交地铁涨价。
❹ 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有哪些对策
对策:1、以低碳思维加快经济方发展式的转变;2、低碳政策;3、低碳技术;内4、低碳教育;5、低碳容文化
对我国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道路任何选择
1、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2、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3、有利于融入世界最新的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的浪潮之中,提高对于全球性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4、有利于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5、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1.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3.倡导低碳生活,更新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4.发展碳经济,要有完备的法律政策体系作保障。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