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怎么样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1-29 07:56:38

1. 聚焦201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经济“L”型增长有望进入下半程是怎么回事

3月18日至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出席并发言。

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全球正处在大调整大变局之中。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物质财富不断积累,全球贸易、投资、人口流动从来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互联网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人连接在一起,全球拥有移动电话的人数已经超过通电通水的人数。全球化推动的经济发展也使越来越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根据世界银行报告,1990-2013年每天生活费不足1.9美元的贫困人口从18.5亿减少到7.67亿,国家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持续下降,全球收入分布的曲线更加均衡。另一方面,世界上战乱、冲突、地区动荡此起彼伏,难民潮规模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最富裕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贫困人口和中产阶层创造更多机会,而“赢者通吃”法则加剧了工作岗位流失和中产阶层萎缩。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布兰科·米拉诺维奇绘制的大象图,展示了过去20年全球经济“蛋糕”分配“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不均衡局面。

有人将当前世界出现的问题,包括难民潮、收益分配不均完全归咎于经济全球化,这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市场融为一体,推动了贸易、投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与全球经济陷入“低增长困境”是分不开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长达8年的低增长和部分国家经济停滞,加剧了全球收入差距扩大,部分人群包括发达国家制造业蓝领工人利益受到冲击,使得各种矛盾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是让全球化“刹车”、“开倒车’,还是推动全球化继续前进,将关系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处在重要关口。经过金融危机后8年的调整,世界经济出现新曙光。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主要经济体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G20制造业PMI加权值持续位于扩张区域,大宗商品市场逐步回暖,持续多年的通缩风险有所缓解,国债收益率逆势上扬,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高。当前形势下,若为了维护一时利益,关起门来搞贸易保护主义,切断资本、商品和人员流动,寻求自家独享的安全避风港,将会使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更大不确定性,而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克服全球化负面效应,打造全球化升级版,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开辟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从改革开放初期打开国门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成为最大的贸易国,中国一直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过去一个时期,中国积极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降低,转向更加依靠消费、服务业和创新驱动,201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4.6%,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6%。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经济增速缓中趋稳,工业生产价格由负转正、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就业增长超出预期,特别是制造业、民间投资等市场力量主导的内生性指标触底回升,表明经济趋稳的因素不断积累,“L”型增长有望进入下半程,从“降速”阶段转向“提质”阶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成为主旋律。

中国经济转型是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30%以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将有效减缓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一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将持续提升全球市场需求。需求不足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重要因素,而需求潜力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6年的消费额仅占全球消费总额的6.6%,但到2015年中国消费额占全球的比重上升到15%。从增量看,近两年来中国都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随着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居民购买力将大幅提升。预计今后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跨境货物和服务贸易,对各国工商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机遇。

二是中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将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2016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经达到2.08%,研发投入强度从1%上升到2%仅用了12年。同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教育,让更多的人进入到产业链中高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深化全球产业分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2016年,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9.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5%和6.6%。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对于全球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将为投资对象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吸引外资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成为净资本对外输出国,2016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01.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4.1%,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1.2万亿美元。今后5年,中国将吸收6000亿美元外商投资,而对外投资将达7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不仅为持续低迷的全球投资与贸易注入动力,也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五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将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不仅解决了自身13多亿人的温饱问题,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而且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400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和投入运营,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中国积极推动多双边投资贸易体系,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全球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合作,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为增强全球经济增长包容性作出新贡献。

穿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推动结构性改革,打造全球化升级版,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促进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需要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合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

2. 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什么时候举行的

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主办的“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于2014年11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务院有关部委官员、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主流新闻媒体记者等300余人共襄盛举,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之路“为主题进行的深入探讨和交流。

3. 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是什么 天涯论坛

近期,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感到悲观。身边的朋友也多有对政治、经济与社会演化的不确定性感到困扰的。对未来一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我一直是谨慎乐观的。

4. 中国经济论坛的报刊

历年主题
2000年-2010年中国经济论坛介绍
2000年,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对股市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交锋,产生了巨大影响。
2001年,中国经济论坛在江苏苏州举行,论坛主题:民营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成为最早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阵地,论坛还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文艺晚会。
2002年,中国经济论坛在浙江省义乌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商贸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本届论坛是在中国最大的商贸集散地举办,为中国的商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是对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商贸经济发展一次大的检阅。
2003年,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省阳江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民营、海洋、旅游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2004年,中国经济论坛在浙江省湖州举行,本届论坛主题:古镇经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
2005年,中国经济论坛分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第一代独生子女能否引领“第三次消费浪潮”。这是论坛首次和著名的高校进行合作,在北大、人大、清华等数十所著名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论坛进一步走向权威学术交流的平台。
2006年,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肇庆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
2007年,第七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07年6月22日-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面临转型的华人经济。本届会议确立了华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2008年,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08年9月16日-17日在贵州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成为“总结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就和经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的大型政经盛会。
2009年12月26日,“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银装素裹的冰城不仅迎来了客人,更迎来了一个热点话题。来自中国十几个相关部委、100多个城市以及200多家知名企业与机构的近500位代表走进论坛,共同讨论“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
“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0年12月17-19日在广东省清远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与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启十二五新局。
第十一届中国经济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杂志主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先生出任论坛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先生出任论坛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出任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1年12月2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全球衰退与中国机会” 。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 12月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和转型”为主题,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蔡名照、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厉以宁、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张国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建国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言。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2013年12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经济升级与创新驱动”为主题,200多位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人士汇聚一堂,智慧碰撞,为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中国寻求新发展的动力源,探讨多元化的成长、发展之路。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由人民日报社、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指导,《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1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新常态 可持续”为主题,中国经济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做主旨演讲。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阎晓峰出席开幕式。张建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已经转向创新驱动。要适应新常态,必须善于发现新机遇,努力寻找新动力,用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发展起来。本届论坛还进行了“中国—丹麦零碳对话”、“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及“新型城镇化的中国路径”三场高端峰会,中外嘉宾分别就环境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型城镇化等与“新常态 可持续”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5. 〔远大云商〕董事长汤小映先生在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年会上获得了什么奖

2014年11月16日,汤小抄映先生受邀赴北京袭人民大会堂出席“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年会”。在本次年会上,格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等10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荣获 “2014中国经济最具影响力十大年度人物”。鉴于汤小映先生在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突出贡献,经组委会专家组成员会严格评审,被授予“2014中国经济人物”荣誉大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亲自为获奖企业家颁奖。

6. 中国经济论坛的介绍

中国经济论坛是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端大型论坛,是由全国人大、政协、国务院有关部委、国际组织等机构与领导共同参与的中国品牌性会议机构。目前形成“一周、一月、一年”的论坛模式,即:每周一次在本刊刊登热门经济话题交锋报道;每月与人民网联合主办一次网络论坛对话;每年一次的高端大型论坛年会。2008年1月27日,由中国活动营销峰会推出的“最具影响力品牌活动总评榜”正式发布,《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中国经济论坛”荣获200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报刊品牌活动。

7. 2016年中国经济论坛

“2016年中国经济论坛”于1月7日上午在纽约举办,出席论坛的多位中国著名经济学者认为虽然2016年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但依然有能力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教授、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海洲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博士、中国光大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博士分别围绕中国改革前景与发展模式、经济长期走势与投资机会等话题发表看法,并与出席该论坛的300多名当地经济学界、商界和新闻界人士进行了互动和交流。

8.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何时举行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3月23日至25日在京举行。

自2000年创办以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始终坚持“与世界对话 谋共同发展”的宗旨,形成了专业化、小规模、高层次的鲜明特色,为推动中外发展政策交流与合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到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此届论坛的主题为“坚持扩大开放 促进合作共赢”。

经济峰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开放让明天的改革变成今天的改革,40年前我们走上这条路从此没有回头路。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当今社会,成功引领全球化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自身国家有巨大的国内市场;第二,享有全球最领先的产业;第三,比较高效的国内利益再分配和产业调整能力。

美国作为全球化引领者已略显疲态,中国有意愿、愿出力、愿改革,但还需要更多人信任。经济冷战很可能带来全球经济大衰退,最好的前景是中美欧平等合作共同引领全球化。

9. 中国经济发展与行业学术论坛简介

中国经济发展以行业论述简单,当然是很简单很好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