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0-11-29 06:57:54

㈠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

㈡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不容乐观。农村人口,可分为三,其一务农,其二经商,其三打工,前一专事农业,后二兼顾之。务农者苦不堪言,皆中老年男子及妇女为之,增产不增收,甚者投入大于产出,亦即入不敷出,有置地不种让于他人者,反倒贴补费。适今岁奇旱,民争相浇水施肥,致电能奇缺,二十一世纪而电能不足,不多见也。经商者尽不喜劳作之士,东奔西波,居无定所。然苦于有精明之头脑,无高新之科技,赔本者常见,赢利者盖鲜。打工者长年于外,出卖苦力,极似西方自由劳动力,数众价廉,苦于社会行骗多多,以双手挣钱糊口亦困难极矣。闻有此一事,县劳动局签字画押,荐民工于东北打工,即民工往,先交押金七百,旋即撵回,又有往新疆筑水塔者,劳累月余,分文无得,传信于家寄得路费,方得以归。 农村政治,亦即基层民主建设,发展滞缓,小农意识强烈,宗派主义盛行,民告官司空见惯,官胜民十分自然,更有借民主建设之机,明争暗斗,夺权夺利者,其矛盾之尖锐,斗争之激烈,实不忍复述。 农村稳定,令人担忧,常有盗贼偷窃于村户,劫犯抢财于路上,致使民众夜未深而紧闭门,闻犬吠而起身,孩童不敢搭夜路,妇女不敢独自宿。 农村计生,名负其实,虽于计生之理,宣传多年,家喻户晓,然农村传宗接、儿孙满堂思想之根深,千余年矣,户户皆有重男轻女、不有男儿誓不休之念,是以多有名生一胎,实有三四胎者,买准生证者有之,做假手术者有之,有离家而生子者,有将子于外人养者,凡此种种,是以中国统计之人口数远少于实际。 农村种种之怪现状,皆因经济落后所致,而政府动辄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言多于行,行而少见果。究原因之根,在于社会各界对农村不重视,或言重心轻,明重实轻。对此诸君不言自明,夫天下之事,欲发展,无有不起者,若不欲,无有起者,农业亦然,旧时农民受苦最重,如今亦然。中国农民十亿之众,若有怨心,奈何?至于改善之法,吾正痛苦思索,望仁人

㈢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我国经济发展建言

个人觉得选来1.
哲学上说物质决源定意识,没有脱离物质的意识存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城市与农村经济二元化差异日益明显,最直接导致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发展缓慢,消费力低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进一步波及,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必须逐步转变为以消费和投资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提高消费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力,因此从这个问题角度来看,国家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客观问题的存在,使得解决问题的意识存在!

㈣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及预期(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发展时期,发展我国经济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把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保增长逐步向调结构转变,从政府主要投资逐步向拉动投资消费转变。在保持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经济活力,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稳定、促进和谐,着力统筹国际国内环境,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㈤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但质量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显著,从以发展速度向突出发展质量的转变。

㈥ 求论文:“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分析”

http://wenku..com/view/818c70eb81c758f5f61f675f.html

㈦ 概述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谈谈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如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从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

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全年经济工作,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与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一、充分认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2018年,我国面临三方面严峻挑战。首先是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其次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再次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要实现多重目标、完成多项任务、处理多种关系,政策选择和工作难度加大。

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仍然在高基数上达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19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展望,把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降为3.5%。

与此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尽管如此,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

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察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同时,受服务业需求持续扩大以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服务业经营利润同样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4%,营业利润增长6.5%。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我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未来几年我国商品零售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场。我国经济不断迸发创新活力。2018年研发(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2018年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双重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在宏观调控上,推出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为此,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需求调控力度。



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是,这些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措施,决不意味着“大水漫灌”,更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2019年乃至更长远的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都将遵循“五个坚持”。

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更有效的措施,继续推动生动实践。

3、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要体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还要体现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4、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同时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使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更好发展。同时要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赋予微观主体更大活力。

三、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10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很重要。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关键一环是要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要立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途径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

其基本规律大致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价值链上的横向升级。由制造环节向上游延伸,向研发、设计、创意、标准环节推进,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由制造环节向下游延伸,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务环节推进,如家用电器产业。二是价值链网络上的纵向升级。

要使从事制造环节的企业由模块供应商上升为系统集成商,如高端船舶、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三是价值整合层面的创新。这主要包括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

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应该看到,以数据为关键投入要素的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此,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还要看到,智能制造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自动驾驶是智能制造最具商用前景的领域之一。我们需要着眼这些新兴产业,提前进行布局,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积聚力量。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改革攻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集中于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优是当前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引入市场机制能有效解决供给不足、不优等问题。

公共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福利性,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商品性,应恰当分类、区别对待、具体施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缓解政府投入资金的不足。这些特殊产业也带有普惠性特征,引入市场机制后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但需要解决投资回报和企业发展的商业利益问题。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解决好知识经验短缺和资本积聚不足的问题。当前,不少中小企业感到忧虑和困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新形势下,要依靠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就超出了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以至于一些企业不知从何着手。

还要看到,一些新产业需要的投资较大、需要的技术较高,大量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投资和运营能力。因此,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激发全社会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推动新技能的普及,同时探索社会资本积聚的新模式。

阅读全文

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