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负影响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根据三个优势因素 OLI ,即所有权优势 O 、内部化优势 I 和区位优势 L
投资母国在东道国进行投资,并没有减少双边贸易或替代投资母国对东道国的贸易,相反,双边贸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促进了东道国与投资母国的双边贸易的发展,扩大了东道国与投资母国的贸易。但与我国各省的贸易相比,投资的贡献度相应要小。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省贸易的拉动效应大于双边贸易的拉动效应。这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各省的贸易影响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各省的国际贸易的总效应。而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则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影响的部分效应。这个证据也间接地证明,流入中国的大部分外资是面向出口的,这与目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和装配工业或产品的事实是一致的。另外,对于双边贸易的国家,其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规模与双边贸易的增长成正向关系,并在统计上高度显著 在1%的概率水平上 。这说明经济总量相近或较大的国家更易发生资本流动和进行双边贸易。在其他变量中,汇率对双边贸易增长的影响为正效应,仅部分年代统计显著。这说明人民币的强势地位有利于双边贸易的增长,特别是对进口增长的促进作用。
虽然对出口有影响,但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人民币的强势地位对出口的影响非常有限。
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各省的贸易和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统计上具有很强的正效应,并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其对东道国国际贸易和双边贸易的拉动效应也在逐年增大。说明外资对东道国的投资并没有导致减少东道国与投资母国的贸易,它与东道国的贸易关系存在着互补关系,并创造和扩大了东道国的贸易,具有面向出口的特征,使东道国的国际贸易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其对东道国贸易的贡献要比东道国企业对贸易的贡献要大。
DICKCHAN
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东道国的影响有哪些
对东道国的影响:1,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就短期而言,资本流入使东道国外汇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发大量产品出口,代替产品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的以改善。从长期来看,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使投资收益的回流,这必然对东道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
2、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影响复杂,这主要体现投资产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来源。产品销往母国或其他国家,则国际投资产生了促进贸易发展的效应,如果在东道国销售,则很可能是贸易替代。如果原材料来自于国内则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来自国外则国际投资会对东道国产生消极影响。
3、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会增加东道国的就业机会,改善其就业环境。
4、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
对投资国经济的影响,1、对投资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末期产生消极影响,但积极影响会大于消极影响。
2、对投资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水平分工,使国外产品获得在劳动力,运输成本方面的优势,那么会对投资国产生替代作用,垂直分工,会对投资国产品生产产生积极效应。综上,对外投资对投资国产生的贸易促进效应要大于贸易替代效应。
3、对投资国就业影响,表明看,对外投资会使投资国的就业人数减少或失去就业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外投资带动了技术转让和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表明,对投资国就业产生的影响积极大于消极。
4、对投资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不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也优化了投资国产业结构。使投资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增加。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增加。
3.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请从投资国和东道国方面分析
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消费C、投资I、政府支付G、净出口NX之和。跨国公司的对外版直接投资权主要涉及投资和净出口两方面。如,福特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这是一国资本的外流,一国的资本净流出NCO增大。对中国来说,跨国投资增加投资I,有利于国家GDP的增长。另外,福特公司来华投资导致美国国内就业岗位的减少,失业率增大,而根据菲利普斯取信通货膨胀率在某种程度上则会减小。
4. 外资流入对东道国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
1、使得原来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2、外资流入的东道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加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善。
5. 国际投资对母国和东道国的影响
只找到对东道国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一、利用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经济发展的微观效应。
吸收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弥补国内的建设资金的短缺,促进投资增长。
(二)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效应
利用外资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总的来说是积极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就业压力。也对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带来一些冲击,这些不利影响只要应对得当可以尽量避免和减轻。
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在1%以下。90年代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提高。1994年已达到6.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用外资规模在不断扩大,外商投资所起的作用也逐渐增强。
制造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1990年只占4.38%,到1994年已占13.55%。从发展速度看,在1990~1994年这四年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3.21倍,而外商投资企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将近10倍,外商投资企业的增长对国内工业经济增长起了推动作用。
二、利用外资对的消极影响
(一)外资垄断
外资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对我国的某些部门和行业构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使我国已经或正在失去对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控制权。例如,我国饮料市场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经占据了碳酸饮料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洗涤业中也被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公司以各种方式加以控制;医药行业中的14家大企业中,外方控股的有13家,像这样的行业还有很多。
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被外商控股,如全国最大的印刷机械厂——上海人民机械厂外资,我国最大的轴承厂——哈尔滨轴承厂都已经被外资控股。还有一些行业如汽车,即便中方拥有控股权,但外方掌握关键技术,从而外资也就拥有了实际的控股权,从上述情况看,我国的一些产业安全正处于外资企业的威胁中。
(二)市场瓜分
外资企业通过名牌战略、低价倾销手段攻占我国市场,抢夺市场份额。我国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及其市场在同外资的收购和进口产品的竞争中纷纷下马。例如,通讯市场中的摩托罗拉公司,爱立信公司,诺基亚公司几乎瓜分了我国的无线通讯产品市场。好在现在还能看到一些民族手机品牌复苏的希望。彩色胶卷市场中,在日本富士、美国柯达、德国爱克发冲击下,国产品牌仅仅乐凯一家苦苦支撑。洋品牌的大量进入瓜分了我国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且使国内市场的国内企业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过度竞争。
(三)产业结构失衡
外商投资大量进入,也给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换代带来了一定程度影响。一方面使本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更糟;另一方面是使我们的某些强项产业失去优势。从外商投资领域看,大多投资普通加工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剧了对我国能源,原材料和公共设施使用的争夺,造成某种程度的紧张。从地区投向看,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投资比例较小。进一步劣化了我国产业分布的地区结构和整体经济格局,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
(四)操作上的弄虚作假
外商在与我国企业的合资、合作过程中,通过种种方式侵吞我国国有资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与中方合资中,低估甚至不估中方资产,按账面净值入股,对商标、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不计价等。(2)在进口设备报价上有意抬高,使我国蒙受损失。(3)在投资资金上多报投资少到位,资金抽回等手段假合资。(4)转移定价,逃避税费。(5)收购和吞并我国名牌商标而后弃之不用等。
6. 对外投资对东道国的负面影响
要看何种投资了
就中国而言
为了吸引外资和国外技术 中国一直保持对外资投资企业版采用优惠税率的政策 而中国很权多崇洋媚外的人 争相去外资企业工作
相对的,中资企业承担着高负税 低技术 二流人才等等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 很多中资企业失去竞争力 比如熊猫电视 熊猫日化
南孚电池等都纷纷倒闭或濒临破产
投资者毕竟是为了赚钱 都是赚钱 如果外资投资商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款 对东道国的经济会有负面影响
7. 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收支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应该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引起的是资金的流出和国外子公司对母国的出口,构成母国外汇的流出,对国际收支起着消极的影响,体现在国际收支表中为资本项目的流出和经常项目中进口的增加;另一方面,在投资初期以实物形式带动母公司的设备出口,投产后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口,以及子公司项目公司支付的专利费用、管理费用、薪金、汇回的股息、红利和贷款本金等,构成了母国的外汇收入,对母国的国际收支起着积极的影响。这两方面的作用就既有可能使母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也有可能使国际收支逆差扩大。
从对国际收支的均衡调节作用来看:首先对外直接投资收入对经常项目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次是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平衡起调节作用。尽管投资初期的资金流出对投资国国际收支有不利的影响,但资金的外移只是投资国一系列要素资源外移的一部分;而且研究表明其回收期在10年左右。一些发达国家的投资收入占经常项目收入的比重,英国达到30%以上,日本为25%左右,美国为20%左右。其中,英美对外直接投资收入占经常项目收入的比例为8%左右。这也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较大,投资收入项目的盈余已成为缓解商品贸易项目逆差的重要组成部分。
间接影响:假定可通过出口进入也可通过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在当地生产,如果对该市场的销售增长率并未伴随对其直接投资而呈现增长的态势,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事实上替代了母国的最终产品出口,若出口大幅下降的损失超过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际收支的直接的积极影响,由此对母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是负面的;反之,如果这种投资是处于维持和扩大对该东道国市场的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的需要,则影响是正面的。
8. 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
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跨国公司在一个或数个国家通过直接投资设厂、建立原材料基地或销售渠道等实物性资产投资手段以获取一定收益的活动
FDI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
发达国家既是FDI的主要输出方,也是FDI的主要输入方;
尽管发展中国家吸引的FDI不断增加,但其全球输入存量份额却有所下降;
FDI在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极不均匀;
发展中国家的FDI输出不断增加,东亚占发展中国家的3/4;
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的FDI活动对全球贸易形成影响巨大;
跨国公司的FDI选址似乎与东道国的资本利率无关,与投资风险分散及逃避税收的关系也不大。
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实际资本形成;
人力资源质量;
技术;
出口与外汇缺口;
其他(国际收支平衡;进入形式对经济的影响等)
9. 什么性投资可以促进母国经济对东道国市场进行资本货物和中间产品的出口
一般来说的话,投资的话主要是作为对外国的投资,投资一般是以外国的货币为基准的。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从短期而言,资本流入使东道国外汇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发大量产品出口,代替产品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得以改善。
(2)从长期来看,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使投资收益的回流,这必然对东道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
2、对外贸易的影响: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影响复杂,这主要体现在投资产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来源。
产品销往母国或其它国家,则国际投资产生了促进贸易发展的效应,如果在东道国销售,则很可能是贸易替代。如果原材料来自于国内则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来自国外则国际投资会对东道国产生消极影响。
(9)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1、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2、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10. 简述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贸易效应.(举例说明)
举例:直接投资比如日产在中国开厂生产汽车好了,我们知道是东风日产了
它的车子回卖给中国答,同时也出口给国外
1,卖给中国,由于贴近消费市场,成本降低,价格也降低,所以中国就没有什么必要再向日本进口日产了,所以这方面进口会减少.
2,出口国外,这是增加了的出口.所以每年中国的出口都在增加,外汇储备也在逐年增加.
简单说就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的顺差加大
应该还有别的什么效应哦,再想想,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