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京津冀2000年以来经济为什么取得重大发展
国税
❷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什么经济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意义在于:
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有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上述作用的发挥,从政治的角度来说,①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体现和要求;执政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就要不断完善执政方式,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责任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政府要有效履行职能,加强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❸ 京津唐的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 而京津冀合作的核心则是京津唐地区,京津唐的区域合作对于京津冀乃至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京津唐地区成为全国关注焦点:京津城市总体规划相继获批,天津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十一 五”发展规划,河北唐山曹妃甸成为国家“十一五”最大的项目集群。唐山市近几年每年经济增长都在15%左右,唐山正在强势崛起,2010年城市人口已经达到310万人。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代表的京津冀区域协作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黄金期”。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区域合作,构建京津唐“金三角”意义重大。 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唐山在河北省未来发展上肩负重任。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提出,把唐山建设成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领头羊。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向斌介绍说,唐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冶金业是唐山第一支柱产业,不仅成规模,而且技术在升级换代,为与京津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基础。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每年投资超过1500亿元。首钢已在曹妃甸与唐钢共同组建了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在唐山,经曹妃甸到天津汉沽的沿海高速已经通车。由曹妃甸至天津港只有20余分钟车程,为两市今后的合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京唐城际铁路,唐曹铁路正在修建,唐山唐山北客运段即将通车,唐山即将纳入京津一小时生活圈。唐山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对于天津滨海新区而言,以其诸多优势正在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龙头。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滨海新区不只是天津的新区,更是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新区。充分发挥好其龙头作用,与京津冀紧密合作势在必行,而构建京津唐“金三角”,则是滨海新区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的关键一步。
尽管京津唐三地之间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些合作也已开展,但三地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基础性缺陷,如缺乏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认同感不强;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性差等问题,成为区域协作发展的障碍。专家呼吁京津唐之间应通过政府推动、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资产整合等,推动城市间合作,从而为京津冀一体化起到带动作用。
❹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什么部门发的
国家家发展和来改革委员源会印发实施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将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构建世界级现代港口群,加快建设环首都公园,打赢河北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区域安全联防联控体系,全面提高首都服务国际交往的软硬件水平,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李丽
❺ 京津冀经济的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
河南在经济上占优势的至少几点: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口优势;消费优势;传统优势;
河南处于中原地带,中原战略地位突出,自古就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中原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区域优势突出,无论是粮食生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条件等等,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❻ 什么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首尾两大战略金融核心区:江北嘴、陆家嘴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并和国际经济关联密切的金融中心。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❼ 加强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是中央重大决策是病句吗
这句话表达不算有大问题,语气上表达上不到位,还是建议优化一下。
❽ 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概况
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唐山、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座城市的区域,该区拥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近代中国经济中心。中国1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而且曾经存在着两个最高峰:南部的上海和北部的天津。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天津曾经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近代工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铁路运输枢纽、金融中心。但由于1949年前帝国主义经济、军事掠夺和国民党苛捐杂税以及内战和1949年之后,政策定位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而日益没落。
(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605.1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79%。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该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核心地位显著。
(二)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对比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深圳、上海浦东试点开发的带动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加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两次腾飞式发展。相比之下,在经济总量、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进程和区域合作一体化等方面京津冀都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经济总量上看,京津冀地区明显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从经济外向度来看,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京津冀地区均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市场化改革进程来看,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城市化率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平均水平;从区域合作一体化来看,受行政体制约束影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缓慢,效果不理想。
❾ 京津冀经济区经济发展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北方经济环境活跃度不行,思想开放程度不如长三角和粤港澳,南方人更务实,北方人好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