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山西经济发展现状

山西经济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0-11-28 17:25:23

Ⅰ 山西经济发展过程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042.4亿元,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又加快0.2个百分点,再创1985年以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10.1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978.9亿元,增长12.7%。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大关,达到1106美元,迈上一个重要台阶。
主要市场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5.4%。从分月情况看,呈现出冲高回落的倒“∪”走势,全年平均涨幅比最高的7月份(6.2%)回落2.1个百分点。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1%,比最高的9、10两月的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6.1%,分月走势呈先高后低的态势,全年平均涨幅比最高的4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4.5%,整体走势呈现稳中趋降的格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3%,呈现逐月平缓上升的态势。
劳动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466.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53.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013万人。全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41.7万个,完成全年目标(28万个)的148.9%。全省下岗再就业人数达到15.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4万人)的111.1%,其中“4050”人员5.1万人。全省登记失业率3.2%,控制在了4.5%的目标范围之内。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主要农作物产量较快增长。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促进粮食生产的八项政策等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以及粮食价格的上扬,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之相对较好的气候因素,为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88.1万亩,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秋粮面积3376.6万亩,增长8%。粮食总产达到106.2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0.3亿公斤,增长10.8%,成为我省历史上第三个突破百亿公斤的年份(1998年为108.1亿公斤,1996年为107.7亿公斤)。全年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71.9万亩,是1996年以来最多的一年,总产达到12万吨,成为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1984年为13.3万吨,1982年为12.1万吨)。
政策驱动、结构调整推动和市场价格拉动下,全省畜牧业生产更加健康地发展。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82.9万吨,比上年增长7.7%;禽蛋产量52.0万吨,增长3.4%;牛奶产量61.1万吨,增长14.8%。年末大牲畜存栏321.0万头,比上年增长2.1%;猪存栏600.7万头,增长8.7%;羊存栏1186.9万只,与上年基本持平。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全省水产品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1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全省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紧紧扭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放松,“1311”规划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不断推进,有力促进了全省工业的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42.9亿元,增长21.5%。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业经济增长在经过二季度高位回调整理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一季度增长23.9%,二季度增长18.8%,三季度增长22.1%,四季度增长21.7%。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8亿元,增长18.8%;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5.3%;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4.3亿元,增长24.1%;外商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6亿元,增长9.2%。全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煤炭、炼焦、冶金、电力等主导行业高速增长。全省37个行业大类比上年增长的有31个,占83.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5.7%,炼焦业增长26.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0.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1.0%,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8.5亿元,增长30.6%。从进度完成情况看,呈现出平稳回落的态势。全年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7.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4.2个百分点。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9.8 亿元,增长31.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亿元,增长26.1%。
五、能 源
一、二次能源投资、生产继续较大幅度增加。全年全省能源工业投资共完成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64.9%。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中用于煤炭工业的投资143.5亿元,增长80.0%;用于电力工业的投资193.6亿元,增长50.0%。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3亿吨,比上年增长11.3%;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9亿吨,增长16.8%。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受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增强和上年基数较低的影响,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8亿元,增长21.3%,增幅排全国前列。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63.5亿元,增长19.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21.3亿元,增长2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20.2%,餐饮业增长25.3%,其他零售增长32.3%。
七、对外经济贸易
海关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省累计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5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2%。其中出口40.3亿美元,增长77.6%,进口13.5亿美元,增长64.6%,进、出口增幅双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6.8亿美元。在出口中,一般贸易38.3亿美元,增长74.7%;加工贸易2.0亿美元,增长188.8%;机电产品出口4.1亿美元,增长49.5%。在进口中,一般贸易10.9亿美元,增长52.3%;加工贸易2.1亿美元,增长3.5倍;其他贸易4542万美元,下降15.6%。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1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5813公里,比上年增加2691公里,增长4.3%;高速公路达到1347公里,增长11.2%。省城太原对外航线38条,可直通全国45个城市。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全省财政总收入一年内突破400亿元、500亿元两个大关,全年达到53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增收额达到155.6亿元,是建国以来我省财政增收最多的一年。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5.2亿元,增长37.7%,增幅居全国前列。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强势增长,拉动力显著提高。全年全省四大税种共计完成税收421.3亿元,同口径增长42.2%,增收125.1亿元,占到财政总收入增量的80.4%,拉动总收入增长33.1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成果。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1949件,授权专利118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2%。全省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39份,成交金额5.99亿元。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市场向各类企业共转让科技成果320项,比上年增加72项,增长29.0%。

Ⅱ 山西大同市经济与发展状况怎样

大同经济主要是煤炭(同煤集团)、电力(各热电厂)、重型机械(428、大齿等)内,农村主要容以经济作物、本地杂粮为主,如黍子、小米等,其中经济作物主要有本地果树:如巨乐哈密杏。另外牧业也有比较大的规模!比较发达的主要是城区,郊区中南郊区比较不错!

Ⅲ 就山西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是否会面临着转型,着重会放在什么方向发展

当然会面临转型,主要就是能源资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资源开发型向资源综合利用型的转变。将目前粗放的煤炭采掘为主的经济形态逐渐改变为煤炭开采,深加工,就地转化为一体的综合利用经济形态。也就是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Ⅳ 山西省未来几年里经济的发展方向

给你个网站关于山西的 http://www.shanxigov.cn/n16/n8319541/n8319657/index.html

Ⅳ 山西煤炭经济发展这么多年,为什么依然落后

土生土长吕梁人,太原生活有两三年。现在座标天津,本科在读。 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总体感觉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很多人都奇怪山西坐拥煤炭资源怎么能不发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煤炭赚到的钱没有放在山西。从新千年到08年之前十年间,煤炭市场大好,号称黄金十年。也是私营矿主野蛮发育的十年,也就是传说中的山西煤老板扬名海内外的十年。但是政府没有太好的引导,煤炭资源变现后的大量资金并没有投入山西当地经济建设中去。 煤老板的大部分资产成了黄粱一梦或者转移到了外地。所以那十年,经常见到拉着原煤的大车通过坑坑洼洼的破烂国道,路过一个个穷苦的乡村开往外地。那十年,山西并没有通过发展煤炭的深加工发展下游工业,也没有通过煤炭变现投入基础建设。黄金十年,山西并没有存下什么家底。 08年金融危机以后煤炭价格一路下行。政府才开始主导煤炭企业的整治和兼并重组,大矿吃小矿,国企吃私营。也开始进行发展煤炭的下游产业。比如,钢,电,铝,镁等等。但此时,煤炭价格已经早已没有太多油水可捞,下游产业,也风光不在。 山西一直想要发展旅游业。但一直进展不大。 从内因来说,政府没钱,民间没钱,缺乏投资,也没有哪一届政府能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分布开发。现在的开发,还是小打小闹,自成一派。难以在资金,资源,管理,统筹上边形成合力。 另外一方面。山西的旅游资源,景点多,景区少,少有集中连片的旅游系列。开发较为成熟的有五台山一线,晋中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一线,晋城皇城相府一线。 从外因来说,旅游经济要考山西本地难以拉动,何况经济下行,本地百姓消费能力本就降低,更加难以消费。向外看,最近的也只能利用京津地区。但太原到京津地区三个多小时的高铁确实有些远,何况从太原到下面市县,路途更是不方便。旅游业,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外力投资。 山西的发展,还是应该搭上京津冀的快车,升级转型本土重工业,发展旅游业,摆脱资源依赖。 祝,我晋越来越好。 (以上只是从个人观点讨论了对于山西资源和旅游业的一点看法,多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教。)

Ⅵ 你怎样评价山西的经济发展状况

山西地处西部内陆,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制约,但是在5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使山西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西是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基本形成了勘探设计、矿建生产、加工利用、煤机制造、教育科研、多经三产等协调发展的煤炭工业体系。30多年来,煤炭工业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质”的上面更是发生了深刻巨变,煤炭工业成为山西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
2009年以来,山西省煤炭行业全面实施安全整治、重组整合、转型调整、运行调控、素质提升和解决“四矿”问题“六大攻坚战”,确保了全省煤炭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2009年山西省完成原煤产量6.15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炭集团产量3.79亿吨,同比增加3056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62%。2009年山西省煤炭行业完成销售收入3766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占全年山西省GDP一半以上。
煤炭占中国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60%以上,预计到“十二五”这个比例都不会改变。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短时期内不会改变,山西作为国家煤炭大省和重要能源基地的突出地位不会改变。山西有较好的重工业基础,具有大规模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山西不能离开煤炭资源优势谈发展,而在于如何把握好山西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克服煤炭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山西作为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有成熟的投资环境与投资政策,是进行煤炭投资的绝佳之地。

Ⅶ 急急急!!!山西省政治经济情况和发展!重点发展的城市

2012年,山西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世界经济胶着、国内经济放缓等复杂多变形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测算,2012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712.9亿元,增长10%,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国家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9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929.7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3236.3亿元,增长9.6%。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增产6%,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生产的良好态势,对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的初步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2.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9升1 降”。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9升1 降”。前三季度,原煤、洗煤、焦炭、生铁、粗钢、钢材、原铝、氧化铝、水泥、发电量1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焦炭产量同比下降5.2 %,其余9种保持增长。其中原煤产量6.8亿吨,增长7.0%;水泥、洗煤、粗钢、钢材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6.6%、14.9%、12.6%、12.4%。
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302.1亿千瓦小时,增长6.6%;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6.3%。前三季度,太原铁路局铁路货运量4.1亿吨,增长2.0%;公路货运量5.3亿吨,增长9.6%。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1.4亿元,增长25.8%,快于上半年1.7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2991.7亿元,增长19.8%;民间投资完成2591.8亿元,增长32.8%。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7.5亿元,增长28.8%,快于上半年1.1个百分点。
4.消费市场总体平稳,旅游收入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72.4亿元,增长15.3%,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增长15.1%,批发业增长17.0%,住宿业增长16.7%,餐饮业增长15.4%。前三季度,全省旅游总收入1349.3亿元,增长36.4%。
5.对外贸易降幅缩小。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103.8亿美元,下降4.5%,降幅较上半年缩小1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44.0亿美元,增长6.8%;进口总值59.8亿美元,下降11.4%。
6.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118.8亿元,增长16.9%,较上半年回落2.9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6.1亿元,增长23.7%,较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
7.信贷增速有所加快。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848.6亿元,增长16.1%;贷款余额12963.0亿元,增长19.2%,存贷款增速均比8月末有所加快。
8.居民消费价格小幅回落。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9.民生支出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16.6亿元,增长26.7%。其中侧重民生类的文化体育与传媒、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5.0%、34.9%、30.8%、25.1%、10.6%。
10.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2.4元,增长13.1%,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88.0元,增长16.8%,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由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宏观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大。下一阶段,全省上下应继续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力争实现全年经济目标。

Ⅷ 山西省经济转型是怎么发展的

袁纯清强调,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领导干部一要有世界的眼光,用别人的眼光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用别人的创新来丰富自己的路径,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本领。二要有战略的思维,善于在复杂局面中谋篇布局,在严峻挑战中抓到机遇,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战略把握上高人一筹。三要有“结合”的本领,在用好政策与破解难题的结合上长本领,在项目策划、布局与项目推进的结合上长本领,在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的结合上长本领。四要有敢闯的勇气,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大胆探索,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勇于争先,市县工作要按照山西一流来定位,全省性工作要按照中部一流来考虑,一些地区、企业和领域要争取全国一流、世界一流。五要有学习的自觉。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掀起一场学习的新高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实现全省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上的新跨越。六要有高尚的操守。要有公仆本色、赤子情怀、担当意识,把职务当作事业来做,不漂浮、不浮躁、不虚度;要珍惜荣誉、珍惜职位、珍惜人生,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作事、堂堂正正做官;要直面艰苦、忍耐清苦、乐于吃苦,肯奉献、能舍弃、耐寂寞,始终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
袁纯清指出,要义无反顾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让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一是要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山西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关键在于我们走出去的频率、走出去的远近、走出去的力度、走出去的效果。树立“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观念,对于环渤海要主动融入,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要加强互动,对于中部地区尤其中原地区要积极联手,进一步拓展发展半径。抓住世界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进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掀起策划、引进、建设项目的高潮。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一个地方一个班子的重要参数。二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落实首办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国有企业要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省属大企业要作转型发展的先锋队、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太钢要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十大资源型企业要围绕转型发展实施“双千亿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增投资和销售收入各1000亿元以上,翻一番以上)。四是要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五是要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大扩权强县工作力度,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激发基层政权活力。六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做到群众欢迎、干部服气;端正干部队伍风气,在全省形成干事创业光荣、碌碌无为可耻的导向;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做到能者用、好者上、庸者下,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

Ⅸ 为什么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差

提到山西,会想到山西煤老板,山西老陈醋,还有连绵不绝的山。山西省虽以煤而为全国所知,但是山西的生产总值却不高,全省的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根据2019年的经济各省排名,山西省以17026.68万亿人民币的GDP,排名全国第21。

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好。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山西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差的原因。

总结,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差主要有三个原因,因为地形而导致的交通不便利,再有长期以煤炭为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不了多元经济爆发点,再有山西人思想的落后封闭也是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山西省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呢?留言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Ⅹ 山西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改革开放二抄十多年来,山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遏制,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形势,客观全面地研究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分析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对各地区经济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是决策部门衡量本地区的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现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参考。本文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0个行政区(由于吕梁某些原始统计数据取得比较困难,这里暂不研究——作者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产业结构的格局,探讨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阅读全文

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