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币汇率降低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最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
据人民网报道,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一年多,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达到3400亿美元。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仍然是贸易问题之争。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
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标志着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正在由微观层面向制度层面扩散。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此次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如果人民币迫于压力而现在升值,将对中国的吸引外资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欧元之父"蒙代尔甚至认为,如果人民币现在升值,将对中国吸引外资造成很大打击,中国经济增长将至少因此下降2至3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升值有6大危害: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
人民币升值,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中国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加大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成本。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财务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对受险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改变风险净头寸的强度和币种,从而实现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使其对美元这种硬通货的汇率发生变动,那么将会给许多进出口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和慌张,势必带来外汇风险成本的加大。
参考资料:http://www.beelink.com/20050406/1820387.shtml
Ⅱ 为什么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生育率降低
小题1:C小题2:C 试题分析:小题1: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养育成本就提高,且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转变,造成生育意愿降低或婚育年龄推迟,最终使生育率下降,所以A、B选项表示正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进步,人均寿命就会延长,老年人口就会增多,致使老年抚养比提高。小题2:根据“韩国历年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90年代后老年抚养比上升,此时韩国正经济腾飞,社会养老制度完善,不需要生儿养老,其次经济发展,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生育观念就会变化,所以按照韩国人口增长规律,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有效途径是快速发展经济,C项正确。
Ⅲ 区域协调发展能降低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吗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很好的实现区域之间的 优势互补和互通有无,实现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一个目的,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就降低了双方的生产成本,也就是降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
Ⅳ 降低利率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1、人民币如果贬值,“钱不值钱”那将会带来我国整体的物价水平上升,也就会直接降低我国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原来进口一批商品需花费人民币5亿元,而现在要花费8亿元甚至更多,这样,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将会减少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反过来,则会使外国货币相对升值,从而增强外币的购买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我国商品的出口,减少进口。人民币贬值会形成我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的降低,因而也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2、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物价也有直接影响。一方面扩大出口将拉动物价的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拉动物价上升,因而人民币贬值后对物价的影响又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领域。
3、人民币贬值后会造成国内资本的外流。如果人民币贬值,将会导致国内物价普遍升高,导致国内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扩大,原来花100万元人民币可以投资建厂,办企业,而现在要200万元人民币,甚至更多,这样成本大幅上升。因而人们将会把资本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去建厂、办企业,赚取外汇。这对本来就缺少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我国来说就更为不利。
4、出口竞争力加强,出口增加
网上有的,你可以去搜查看看
Ⅳ 为何中国经济发展会下降
伴随着美国几家银行的倒闭和股市的迅速下跌,金融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再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祸起萧墙,愈演愈烈,长时间没有得到好转和明朗,致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口量缩减,企业倒闭,裁员潮,工作难找,工资低等问题困扰着广大民众。政府出台多种对策来解决问题,帮助人民群众和各大企业度过难关。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从希腊向西班牙等大国蔓延,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特别是4月份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全面趋弱态势,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出口量存在下降态势,而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缓,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展望下半年,在“稳增长”预调微调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企稳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初步预计,上半年及全年GDP分别增长7.6%和8.1%左右,CPI分别上涨3.4%和3%左右。我国应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着力落实结构性减税,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增强经济稳定增长的后劲。
进入2012年,物价高位滑落,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工厂开工率不足,出口量减少,库存量增加,失业率上升。截止目前,钢铁价格、水泥价格、煤炭价格、生猪价格有了连续5个月降低。资金链的断裂,房地产开发商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倒闭潮。央行年内有过三次下调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以应对增速下滑的中国经济。6月份物价指数为2.2%,再创新低,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6%,三年来首次跌破8%,中国经济增速的回稳或将推迟。
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互相之间的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对我国有以下影响: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但近期出口量又有了下滑。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我国生产企业成本高企。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财政政策是继续加大调控力度,还是继续保持原有的增长率,陷入两难。并且,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有待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短期难有所改善,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停滞。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呈现复苏艰难的迹象,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因此,增长率放缓的中国经济恢复期或将推迟。
经济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当前,虽然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减小,西班牙却因国内银行危机被迫提出接受外部援助的请求,欧债危机呈现进一步扩散和恶化的趋势,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同时深陷债务与景气“双重危机”境地。美国失业率出现反弹,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调整压力,经济减速超过预期。因此,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围环境依然严峻。
2、消费需求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消费增势不尽如人意。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为14.5%和10.9%,同比分别下降2.1和0.7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减缓主要受到汽车、家用电器和石油及制品等大额商品销售不景气的影响。初步测算,1-5月限额以上企业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石油及制品销售额分别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约0.48、0.56和1.54个百分点。在经济减速的同时,消费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减缓,说明结构调整没有朝预期方向发展,广大居民对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期盼没有得以满足,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消费任重道远。
3、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境地
经过两年多的严格调控,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连续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业的泡沫不断得到挤压。但是,过去几次房地产调控越调房价越高的经历,使我国房地产政策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1]的困局,降息传递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政策信号,使得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较大改变。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向不变,但居民半信半疑,居民购房意愿明显增强,5月份以来住宅成交量和土地出让成交量环比明显上升。当前,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减速过于明显,需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房地产成交量放大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尚未取得根本性成效,一旦房地产成交量连续放大有可能带动房价和土地成交价回升,似乎再次验证“塔西伦陷阱”效果,房价反弹将使民众再次失望,房地产调控有前功尽弃的风险。
4、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工业增速减慢,一方面受到出口减少、国内需求不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新的增长引擎。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和风险大的特点,而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在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实现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产业转型升级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依然处于阵痛期。
5、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不明显。
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6%,上半年为7.8%,为三年来首次破8%。6月份物价指数为2.2%,再创新低。年内有过三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此外:
1、房地产价格的回落,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抑制房地产价格的途径和办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行的。换句话说,之所以房地产价格会降低,是由于有了央行的收紧市场流动性的手段;
2、央行收紧了信贷规模和流动性,就会迫使市场价格降低,降低的市场价格不仅仅是房地产价格,同时还会使得钢材价格、煤炭价格、水泥价格等品种物资价格同步降低,社会用电量也在降低;
3、央行增加准备金率,收紧银根就使得市场流动性资金量减少,从而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活力;上调大型银行存贷款利率,就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就使得企业整个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性企业、商业性流通企业就会不堪重负,难以为继。前个时候,就有部分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者“逃遁”、“跑路”的现象。
并不是房地产价格的降低,就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而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起作用。这是一个原因多种结果的因果关系和连锁反应。
Ⅵ 如何降低经济泡沫
减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利率市场化,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扩大内需,破除垄断等等
Ⅶ 政府为何主动宣布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按实际岀发,并照顾到环保和资源保护的需要。
Ⅷ 如何看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从哲学层面看,事物的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即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但是,发展的实质在于质的提升,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劣质到优质。没有质的提升,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因此,对发展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理解,特别是要把握“质的提升”这个实质。经济社会发展当然需要有一定的速度、数量、规模,但更需要重视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在特定时期,强调速度、数量、规模具有必然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上。因此,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强化约束性指标,意味着更加重视发展的“质的提升”。
受传统发展观念影响,目前一些人对发展还存在片面认识,把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作为发展的主要标志,追求“快”的愿望很强烈。相反,对“质的提升”却不够重视,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方面的紧迫感不够强烈。因此,当看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相对较低时,有人就认为要放慢发展步伐了,工作上也就有了懈怠之心。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事实上,“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提出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又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的要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的要求,就宏观而言就是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等。具体而言,则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快沿边开放,等等;在政治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等等;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等等;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等。
由此可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目的是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可以适当慢下来,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则要尽量快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Ⅸ “降低GDP目标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1、GDP是衡量一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的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果,也体现一国为本国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的能力。
2、降低GDP的目标即意味着国家要降低GDP增加,那么增加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会减少,经济发展的成果减少,当然老百姓的生活会受到不利影响。
Ⅹ 经济的发展最终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生活质量
因人而异,像你静心先生应该就是提高了,但大部分人还是生活在物欲之中而没有自觉,傻傻的觉得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就是好了,而生活的本真却早已消失了,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只是以精神质量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