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已经不具备高增长的客观条件,需求结构变化、消费升级、技术积累、金融风险、资源环境压力等,使我国潜在增长率发生变化。
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再过三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全面小康阶段发展的重点是解决量的不足问题,而在现代化阶段相对于量的问题,质的问题更重要,要在解决质的问题过程中来实现量的增加。
第四,从事物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往往都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高速增长成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进入高收入经济体。
❷ 中国经济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比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风险过度积聚、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质量发展;反之,促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创新驱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判断是否是高质量发展。
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2)什么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展阅读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基础研究、实现技术创新及突破、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创新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在微观层面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企业创新活力,在中观层面推动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生产性活动与非生产性活动报酬结构的再平衡,在宏观层面维持较高的企业纵向流动性,打开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空间,为创新驱动提供不竭动力。
❸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永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等。
❹ 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据报道,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版高速增长阶权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报道称,专家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民对日益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发展是内在要求;破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高质量发展是本质手段。 2015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季度波动幅度最大不超过0.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呈现“低波动、有韧性”的特征,经济不会失速下行,这也为推动我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 从中长期看,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和负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甚微,甚至延缓了各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资产价格非理性膨胀、债务率攀升、汇率竞争性贬值等问题却相伴相生。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
❺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如何实现
据报道,日前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微观基础,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唯有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投资收益率和要素使用率的提升,不需要太大的投资规模和要素投入,就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合理增长。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❻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4月18日电 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解读中国经济运行态势
邢志宏分析,3月份部分指标出现波动,主要是春节因素影响。但是剔除季节性因素,相关领域市场向好、生产增长的趋势性特征没有改变。
短期波动不改中国经济向好势头。邢志宏分析,从供给来看,实体经济活力增强,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先进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服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
从需求来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突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不断显现。内外需共同发力,推动了供求关系继续向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活力增强,一季度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从预期来看,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预期较好,信心明显增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特别是大中小三类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进入了扩张区间。
“经济内生动力在增强,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支撑。”邢志宏说,当前,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因素在积累增多。
外部挑战不改经济向好态势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邢志宏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中美贸易摩擦难不倒中国经济,更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邢志宏看来,中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投资和消费一起拉动,从出口大国转向出口和进口并重,这些结构的变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
统计部门测算显示,2008年到2017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我国通过内需对冲了外需减弱的影响。
邢志宏说,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中国是个大国,无论是从发展空间还是从产业体系、宏观调控的空间来看,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邢志宏说,目前来看最大的困难还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国内方面主要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一些外溢效应,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冲击。
“但是,中国经济实力强、潜力足、韧性好,回旋余地大,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邢志宏说。内容来源于人民网。
❼ 如何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据报道,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中长期看,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和负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甚微,甚至延缓了各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资产价格非理性膨胀、债务率攀升、汇率竞争性贬值等问题却相伴相生。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
❽ 高质量发展是什么意思
就是科技含量高的发展,附加值比较高,产生的价值大。
❾ 2020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着力点是什么为什么(200字)
高质量发展要求
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通过创新获得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为此,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技术创新推动和支撑高质量发展。
❿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在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基础上,追求质与量、速度与效益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