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对外经贸格局的影响是什么呢
应该说金融危机之后,特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与欧盟国家的外贸一直比较疲软,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短期之内的贸易额只会成下降之势,因此保持外贸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的一大挑战。而大力发展与金砖四国(现在是金砖五国了)的贸易关系是我们的首选,几年来,我们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大国的贸易额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部分抵消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经济体的贸易停滞所带来的影响。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与金砖五国的贸易联系,加快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水平,大力发展双边技术和服务贸易,大力开展双边投资,这对于我们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困扰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进一步拉近我们与其他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可以预见,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未来的外贸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也将不断提升。时间和空间所限,暂时到此为止,如有其他具体问题,请向我提问,谢谢。
㈡ 经济:apec, g20, 金砖五国分别是什么意思
apec一般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金砖五国一般指金砖国家,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俄罗斯(Russia)、中国(China)、巴西(Brazil)和印度(Indi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08年-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
㈢ 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具有内在的价值稳定性。然而,便利价格成本水平的国际间比较,从而汇率的不确定性和货币兑换等方面的成本支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将与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四)对区域经济整合的示范作用
欧元的出台,使得现有的区域经济整合方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给欧元区各国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从而提高成员国运用金融交易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降低干预外汇市场,牺牲了各成员国的货币自主权;统一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区内的物价稳定。由于这些国家在与欧盟之间的支付关系将使用单一货币,使得外汇交易成本降低。可以预想,若按此思路发展下去,将来在世界上还会出现类似的复合货币,由于它的价值很稳定,因此很适合充当国际货币。将来甚至有可能成立“世界货币联盟”,这样就解决了本位货币问题,对于那些选择钉住欧元的国家,各成员国更易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达成一致,并减轻固定汇率安排下国际收支调节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及汇率投机的可能性,它又不同于特别提款权,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国际储备格局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
欧元作为欧洲货币联盟中唯一合法货币:可以降低成员国之间在国际贸易及货币兑换方面的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不难预见,欧元的引入不仅对欧盟及其成员国而且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对成员国的影响
欧元作为欧元区单一货币,对各成员国的有利之处在于。
不利之处主要是,是复合体的货币,伴随着经济的整合,必然是政治上的整合。面对着经济实力、政治实力逐步上升的欧盟,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集团都感受到了威胁。当然,那么这些国家的进出口商将从中受益。其次、国际贸易结算、私人资产和中央银行的官方储备中将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单一的欧元货币有损各国进行汇率调整的自由度,所有与欧盟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都将从单一货币的使用中获得交易和信息成本降低的好处。欧元在这些国家的开立发票,从而易于避免因货币政策矛盾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提高各成员国经济的开放性,改善货币区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创造一个相对合理的竞争环境,提高整个货币区的平均增长率;消除了内部汇率的不确定性,欧元的稳定也必然使其从中获益。对于欧洲以外的其他第三国而言。同时,欧盟随着货币一体化的推行、管理外汇储备的成本;由于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作为最有竞争力的国际货币之一,这同样是一个启示。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为各区域性经济集团作出榜样。
(三)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它们失去了独立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本国经济的能力;欧元的稳定依赖于各成员国经济稳定均衡的发展,如果各成员国经济政治格局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危及欧元的稳定性。
(二)欧元对“第三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欧洲的其他国家
㈣ 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与政治体系有何影响
“金砖国家”(BRICS),即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是新时期国际格局力量对比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国际格局演进过程中的新生事物。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治理体系中提出更多符合整体利益的合理化诉求。“金砖国家”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奠定了其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倡导者和推动者的地位。因此,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健康发展符合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规律,也顺应世界多极化的客观趋势。
本文从四方面分析“金砖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一章分析了“金砖国家”形成的时代背景,指出“金砖国家”在国际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体现了国际力量对比关系的新情况。第二章分析了“金砖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政治经济诉求。在国际经济领域,“金砖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新引擎;在国际政治领域,“金砖国家”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全文核心的第三章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金砖国家”形成后,国际格局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作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新兴力量,“金砖国家”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体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更多的共同利益。新兴国家的整体兴起使大国主导和强权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牵制和约束。同时,“金砖国家”形成后,原有大国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传统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和国际体系开始调整,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实力地位开始下降,其推行的单极独霸战略也严重受挫,但是其“超级大国”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国际格局各大政治力量在角逐与妥协、冲突与磋商、竞争与合作中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地位、诉求与对策,指出中国在目前国际格局中的定位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与各国一道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最终形成。
㈤ 金砖国家的影响
“金砖”在后危机时代发展出现分化。数据显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别达6.7%、2.7%、8.9%和9.6%。除俄罗斯外,其他三国经济增速均远高于同期的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据最新预测,“金砖”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4.2%、9%和10%。
金砖四国股市2010年以来表现各异。截至2010年12月20日,巴西圣保罗BOVESPA指数累计下跌1.93%,俄罗斯RTSI指数上涨20.42%,印度孟买敏感指数上涨13.88%,中国上证指数下跌12.94%。2013年,而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MSCI)金砖四国指数累计涨幅为3.46%,低于同期标普500指数11.84%的涨幅。
这次会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经四国讨论,决定吸收南非加入,形成“金砖五国”。事也凑巧,南非的英文首字母是S,恰好是金砖的复数,似乎冥冥中有天意。
而今,五国领导人首度聚首,要谈的、要说的自然很多。最重要的议题毫无疑问是经济。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警告一直没有解除,各国央行又面临加息的压力,此刻五国领导人聚首,可以协调经济政策,深化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
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金砖五国拥有世界领土面积的26%、世界人口的42%、世界GDP的20%、世界贸易额的15%、对世界经济增长约50%的贡献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价增产率为10.7%。随着四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金砖四国”概念的热销令奥尼尔喜出望外,于是趁热打铁推出了所谓的“金钻十一国”,涵括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韩国、越南、土耳其、菲律宾、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国11个新兴经济体。
随后,汇丰银行也加入“新兴合唱团”,提出未来全球经济将属于“灵猫六国”(CIVETS),即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六国拥有令人称羡的人口结构,增长潜力巨大。
西班牙对外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新兴领军经济体”(Emerging and Growth-Leading Economies,EAGLEs)概念,以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为衡量标准,逐年筛选“入围名单”。如今榜上有名的除了金砖四国,还包括韩国、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和中国台湾。相对于“金钻11国”和“灵猫6国”,领军新兴经济体以经济增量的绝对值为基础,强调动态概念,并有明确的标准。
热闹非凡的“新兴合唱团”在说明一个趋势;即网络化推进全球化进程,降低全球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也改造了经济发展的学习曲线。而后危机时代又给了新兴经济体更加广阔的表现舞台,使得上个世纪后半叶日本引导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单雁群”模式,逐渐转变为多点开花的“多雁群”。
这也推高了衡量新兴经济体股市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截至2012年12月20日,其累计涨幅已达12.28%,远高于衡量发达经济体股市表现的MSCI世界指数7.82%的涨幅。
中、俄、印、巴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今后或许会有更多新兴经济体加入该合作机制。
2010年对于南非来说无疑是幸运的。年中,“呜呜祖啦”声中的世界杯,让全球球迷记住了这个活力四射的非洲国家;而在年末,又一份大礼为南非贴上“金砖第五国”的重要标志。
该概念提出8年后,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晤,“金砖四国”由此演化成为一种经济合作机制。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四国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
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月26日出版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贸易总量约占世界的17%。2012年,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贸易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
伴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逐渐形成,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四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南非《商业日报》认为,南非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非洲国家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代表非洲国家的利益,为非洲经济发展谋取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
有专家对南非是否符合“金砖国家”标准提出质疑。“金砖四国”是建立在这些国家经济增速较快和人口相对较多的基础上,而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显示,南非的经济规模排在世界第31位,不到“金砖四国”中最小的经济体俄罗斯的四分之一。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鉴于南非在非洲扮演的重要角色,邀请南非“入盟”对南非以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来说都将是双赢之举。
最早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奥尼尔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非洲大陆当前有四十多个国家,其中任何单一国家都无法与“金砖四国”相提并论。但是如果将这四十多个国家看作一个整体,则非洲大陆经济规模的增长潜力可以与“金砖四国”相媲美。
而南非是非洲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资料显示,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黄金、铂和钯生产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容忽视。并且,南非相关企业在非洲金融、电力、电信、建筑、农业等行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还是许多重要国际组织中的非洲代表,曾经是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G8+5)唯一的非洲成员,当前则是G20唯一非洲成员。
正因为南非在多方面都是非洲大陆的代表,它的加入,将进一步扩大“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国际影响力,并将成为“金砖国家”进入非洲的门户。
此外,经济合作也将带动“金砖四国”与非洲国家间的政治合作,从而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
“金砖四国”即将成为历史,一个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金砖五国”将登上国际舞台。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日趋成熟,今后或许会有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加入进来,“分量”大增的“金砖国家”将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一举动是由俄罗斯首先提出、并且经过四国充分磋商而作出的决定,但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四国”,更多的是着眼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而不是出于经济关系的需要。
南非虽是非洲大陆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是,南非的经济规模依然较小。2009年,南非总人口为493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2888.48亿美元,比2008年的2762.74亿美元增长4.6%;南非政府预测,2010年南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3%,其中,包括南非世界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0.5%。南非财长普拉温·戈尔丹不久前预测,南非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至2013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3.5%、4.1%和4.4%。
南非的经济规模远不及“金砖四国”中规模最小的俄罗斯的三成,南非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及东盟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从人均GDP来看,南非2009年已经达到了5857美元,远远超出了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进入了比较发达国家的行列。所以说,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应该并非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考虑的。
如果按照首先发明“金砖四国”一词的吉姆·奥尼尔的本意,从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的角度来看的话,印度尼西亚比南非更有资格成为下一个被邀请加入“金砖国家”集团的国家。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无论是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还是经济增长速度;印尼都远远超过了南非。更为重要的是,“金砖四国”之所以受到全球重视和关注,是由于他们属于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而从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印尼属于新兴经济体,而南非则已经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㈥ 金砖国家经济崛起的表现及其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国家崛起就是经济独立,负债减少,国家货币稳定。由于金砖国家基本在欧洲所以对我国起不来多大作用。
㈦ 金砖四国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极其意义何在
我只能很肤浅地说 意义有三: 1.这是经济全球化要求加强国际合作的需求 2.共同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 推动发展 3.防止以美国为首地国家对四国发展的制约
㈧ 金砖四国各自的经济特点是什么
中国——世界工厂
中国
中央之国——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拥有13亿居民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经济繁荣,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国际舆论认为,在"金砖四国"中,经济发展最突出 的就是中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内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美国高盛公司研究报告称,只需保持当前发展态势,中国经济规模将先后在2010年超过日本,在2021年超过美国。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另外,中国股市缺乏独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政府操纵股市;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巴西——世界原料基地
巴西是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拉美地区的1/3。
巴西
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在2008年达到1.23万亿美元,人均GDP达6485美元。除传统农业经济之外,生产、服务行业也日益兴旺,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巴西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铁、铜、镍、锰、铝土矿蕴藏量,另外,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巴西前总统、工人党领袖卡多佐制定过一套经济发展策略,为其后的经济振兴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这套经改政策后来为现任总统卢拉所发扬光大,其核心内容在于:引入灵活的汇率体系;改革医疗、养老制度;精简政府官员系统。然而,有批评家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人党内部贪污受贿不断,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现任政府的统治根基。南美这块沃土之上的经济腾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机遇背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立足于巴西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因此而需要强韧的神经和足够的耐心。
印度——世界办公室
印度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奇迹的象征。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印度GDP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而且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
印度
,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上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这一行业带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飞速上涨,与此同时,印度社会出现了一批注重享受、乐意消费的中产阶级。另外,一些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如6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络、兴旺发展的出口贸易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继力量。有报告称,到2020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对外贸易在世界各国外贸排名榜上将跃至第10位[2]。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政治方面,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
俄罗斯——世界加油站
俄罗斯
走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从灰烬里飞出的一只浴火凤凰,在新近国际信用评级当中,被著名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评为投资等级。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无疑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双翼。这两大工业血脉的开采和生产控制了今天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并且创造了50%的出口贸易产值和40%的国家收入。另外,俄罗斯还是钯、铂、钛的第一大产国。与巴西的情况有些类似,俄罗斯经济的最大威胁也隐藏在政治之中。普京政府虽然在其五年任期内成功地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了30%,可支配国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多,但政府当局在处理尤克斯石油公司一案所体现出的民主缺失却成为远期投资的毒药,无异于一把隐形的达摩克里斯剑。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丰富,如果缺少了有效遏制腐败的必要体制改革,政府在未来发展态势面前依然不能高枕无忧。如果俄罗斯从长远角度来看不满足于只做世界经济的加油站,当务之急必须致力于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生产效率。投资者应该尤其密切关注当前的经济政策变化,这是除原料价格之外,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另一重要因素。
㈨ 金砖五国为何经济发展如此之快
金砖国家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对许多国际议题立场相近,对改革现有世界政治经济体制、建立更为平衡的全球治理体系有共同的要求。这些共同的利益和相近的立场是将各国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因素。
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金砖五国拥有世界领土面积的26%、世界人口的42%、世界GDP的20%、世界贸易额的15%、对世界经济增长约50%的贡献率。
高盛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前景极好,四国将在2050年位列世界最强经济体。这篇研究报告是由高盛的全球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主持编写的。
其中,中国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印度在2032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 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无论从任何方面讲,它们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四个国家,既不是像欧盟一样的政治联盟,又不是像东盟一样的贸易联盟。但是,这四个国家已经逐步开始开展政治合作,来加强其政治地位,比如影响联合国的决定;或者通过不成文的政治合作协议,来迫使美国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