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消费对经济有绝对的推动作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因为人们消费,所以提高了对经济的需求,也带动了资金的流通。消费可以刺激社会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怎样利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过度消费无助于扩大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过度消费现象也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过度消费,就是指少数人的挥霍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桌的餐,有人常吃,挥金如土。灯红酒绿,山珍海味,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个别人为了斗富,甚至用百元钞票去点烟,或者烧钞票比赛。
这种过度消费,有没有扩大内需的作用?十分有限,或者说没有。
第一,挥霍性消费只是少数人的高消费,并不能完整体现社会生产的目的。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第ⅱ部类再生产的时候,曾论述了必要消费资料的生产与奢侈品生产的关系问题。指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在两个分部类之间的分割,“从根本上影响着生产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对生产的总形态来说,是一个本质的决定性的因素”(《资本论》第2卷1975年版,第457页)。这就是说,两个分部类的分割影响到生产是以必要消费资料的生产为主,还是以奢侈品的生产为主的问题,从而决定生产的总形态是以必要消费资料生产为主还是奢侈品的生产为主。不用说,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生产目的不能是后者,而只能是前者,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尤其是如此。我国的消费主体的绝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广大老百姓,社会生产目的只能是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消费生活需要。高档消费所刺激的是高档消费品的生产,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不符。如果只是少数人的高消费,底层居民的消费并没有扩大,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没有实现。
第二,过度消费是对资源的浪费,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对于经济发展和消费需要来说,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稀缺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资源首先去解决那些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上文提到,我国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尤其有必要用好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过度消费导致资源的大量被少数人无效耗费,势必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形成社会资源占用与受益的不公平。
第三,过度消费反映发展的不经济。过度消费本身并不是孤立的,是社会一些不良现象在消费领域的反映。比如公款消费就是典型之一,其中又不贬黑色消费、灰色消费、黄
色消费。还有那些滥砍、滥伐、滥捕、滥排,导致资源受损,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另外,还有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经济资源的浪费;生产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原材料的消耗、能源的消耗、活劳动的不当过度消耗;豆腐渣工程大量浪费社会财富;生产中疏于管理造成的“跑、冒、滴、漏”资源的浪费等。以上现象不仅不能扩大消费需求,相反,是对经济的破坏,必须坚决加以制止的。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教授,消费经济研究专家)
C. 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发展
自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大体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动荡和80年代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等困难后,继续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实力明显增强。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9878亿元,比1990年翻了两番多。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样带动了石油消费的增长(图6.16),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消费高峰是由于错误的能源政策造成的。当时中国石油产量突破1亿吨,盲目提出要“改变燃料结构”,增加中国燃料构成中油、气的比重,许多燃煤锅炉改为了燃油锅炉,结果烧油量猛增,1970~1978年,平均每年增加烧油量350万吨。1978年的烧油量高达3829.06万吨,其中烧原油量1394.53万吨;1979年和1980年的烧油量分别为3591.41万吨和3552.30万吨,其中烧原油量各为1131.81万吨和717.90万吨,造成石油消费过快增长,这种增长并没有对国民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图6.17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石油消费量增长率变化的关系
D. 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为什么要靠消费来推动
1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势在必行
有助于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消费新要求。伴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广西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从生存型消费阶段到发展型消费阶段的历史性转变。食品、衣着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支出比重大幅下降,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传统家用设备支出比重下降,汽车、电脑、手机、高档电器等新兴耐用消费品成为消费需求新的增长点,住房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居住方面的消费比重大幅上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成为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目标。为了顺应广西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推动消费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形成一个更大规模、更多品种、更高质量和档次的消费市场,培育消费需求新热点。
有助于推动需求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增长新动力。改善需求结构,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过去10 年,广西保持着高强度投资,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但投资比重过大,投资结构有待优化,投资效率有待提高,长期高位投资难以持续。与投资率高位运行形成鲜明对比,广西消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消费率相对偏低。由于居民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导致整体消费需求动力不足,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更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加快需求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结构不仅决定着需求结构,也决定着产业结构。在生产型消费阶段,基本生活必需品相对匮乏,农业扮演重要角色,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与低端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基本生活必需品不再紧缺,农业比重持续下降,部分工业产品出现过剩,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与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当前广西处于工业化中期,制造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等问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符合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代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广西产业发展过于倚重工业特别是传统的资源型产业,服务业仍然滞后于工业。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必然有效地缓解工业品的产能过剩,有力地带动工业品的高端发展,极大地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富民优先,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需求总量,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前提。要确立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更多的农民、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培育壮大新的最大的消费群体。制定和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确保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制定和实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形成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缩小地区和行业工资差距。努力增加低收入者的转移性收入,完善扶贫济困的制度安排,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民间投资发展,优化全民创业环境,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促进消费升级,挖掘消费热点,拓展消费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新变化,善于把握消费发展趋势,分析消费目标市场,捕捉消费市场热点,完善消费促进体系,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要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消费需求,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使之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主攻方向。积极拓展信息产品、电信服务等信息消费市场空间,培植壮大家庭信息服务产业链,使信息消费成为新一轮居民消费的热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发挥好房地产对于消费需求的重要拉动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高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满足全面快速增长的教育需求。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全面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广西,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更高需求。
改善消费预期,转变消费方式,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让人民群众愿意消费、放心消费、便利消费、安全消费。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人们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尤其是保持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相对稳定,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影响人们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正常消费。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科学文明、低碳绿色的消费方式,反对奢侈消费、铺张浪费,加快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增加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销售。制定和完善促进中低收入者消费需求的财税和收费方面的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补贴,施行减免收费。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逐步扩大消费信贷的服务领域,开发新的消费信贷品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发展无店铺销售业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居民消费的便利性。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会养老、医院护工、社区服务等各类家庭服务业,扩大服务规模,完善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产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E. 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哪些方面
拉动经济增长,形成新的需要,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F. 促进信息消费对国民消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消费促进生产发展。(3分)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扩大信息消费,可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信息消费可以丰富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3分)
解析试题分析: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原理主要包括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消费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等几个方面,因此可结合材料从以上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G. 消费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长
因为需求是生产的动力,而消费是需求的外部表现,需求怎是消费的内在原因。需求是通过消费来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H. 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什么会促进经济发展---本质是钱。
只有有了钱,才会通过形式多样回的激励,促进答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单打个比方,企业有了钱,就会激励产品、管理创新,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为社会积累更多的财富,个人也会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而消费正是促进钱在社会中的流通,让钱干了更多能干的事,所以可以推断出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