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哪几种经济
新民主主义存在五种经济成分,这就是: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和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取得了新经济的胜利,什么是心经济
网络经济的破灭,似乎就是“新经济”的破灭。但到底什么是新经济?至今这个名词还是一个松散的概念。正如经济学人杂志前年所述,90年代末期惊人的经济增长需要一个“很广义”的概念来诠释,因此媒体、华尔街业界以及一批经济专家便争相找个名词来填补这个概念。到底新经济这名词是怎么来的?据哈佛大学修伦斯坦中心最近调查发现,最早媒体、产业经济专家以及经济权威作家在1970年代就引用了“新经济”这个字眼,但描述的东西并不相同,有时甚至毫不相干。有时候,新经济指的是电脑科技,又有一阵子被用来描述服务业经济、全球化、双薪家庭、薪资变动迟缓、中小企业、非工业化以及企业再造。而在1980年代中期,新经济这个名词广获认同。陆续有相关以新经济为题的新书问世,如“新经济经营之道”、“认识新经济”等等。1986年,财富杂志(Fortune)刊出以“美国的新经济”为题的封面故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周刊也宣称美国正进入“世纪以来划时代的经济变革”,其特征是服务业和高科技的“新经济”崛起。即使到了1990年末期,新经济仍很难规范为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多数分析师和媒体把这种强劲的经济现象归结于电脑的普及。不过,他们就连资讯科技如何创造出增长也不明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取得的胜利有哪些
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也都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4. 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淝水之战东晋胜利,为南方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使南方经济得以稳定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南方经济发展的集中代表。
5. 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存在着哪几种经济成分
全国胜利后,中复国社会经济制存在的几种成分: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和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转变为国营经济(公有),农业和手工业属于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经济,占有相当比例。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通过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形式改造为集体或国有经济(公有)。
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
(5)企业经济发展胜利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6. 胜利油田属于什么经济形势
国有企业,简介如下:
胜利油田是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分公司的统称。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内,主体位于黄河下游的东营市。在山东省境内可供找油找气的勘探区域渤海湾盆地(主要有济阳、昌潍、胶莱、临清、鲁西南等5个坳陷,总面积约6.53万平方千米),油田已取得探矿权面积4.89万平方千米,其中济阳坳陷和浅海地区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截至2012年1月1日,胜利油田取得探矿权勘探面积达19.4 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总量分别为145亿吨、24738.6亿立方米。
7. 毛泽东称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历史事件是
遏制建国初期的高通胀,稳定物价,为经济复苏做好前期准备。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财政经济战线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是什么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顺利完成。
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决定逐步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企业经济发展胜利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在经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后,至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用定息方式,即按照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共23亿余元)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共发10年。
这就使得私股与生产资料的使用权相分离,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运用。定息停付后,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9. 胜利镇的经济概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种植、养殖模式,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打工经济,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经济呈现稳步健康发展。2010年,全镇粮食总产18757吨,油料总产2264吨;板栗面积8万亩,桑园面积3283亩,药材面积1638亩,鲜鱼年起水量304吨,农特产品产量上升了68%,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格局。打工收入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镇年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达12000人次,务工总收入约7000万元。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5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912元。
我镇工业经济经历了兴起、红火、衰退、再兴起的曲折过程。1986年后,掀起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高潮,先后创建了灰沙砖厂、机械厂、罐头厂、锅厂、竹木加工厂、印刷厂、腐乳厂、草帽厂、草袋厂、电瓶厂、钉丝厂、塑料厂、预制板厂、水厂、炼铁厂、打鼓河电站、盘水店电店、藤椅厂、酒厂、缫丝厂、电镀厂、缝纫厂等,大小40多个工厂,工业总产值最高年份达8000万元。1995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一大部分工厂停产倒闭,一部分工厂逐步由承包、租赁到改制为民营企业,到2003年底,全部资产通过破产清算处置完毕。2003年后,我镇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掀起了新一轮工业经济创业热潮,全镇兴建了春发铁砂开发公司、天一木业、毛家宕电站、飞钟山电站、华宇石材、洗儿岭石材开发、韶华针贸、山野菜加工、松油加工以及同心、浩华、利源等一批矿业公司,厂矿企业达25家,工业经济呈现新一轮健康发展格局。
2010年,我们结合胜利实际,采取“内优投资环境,外拓引资市场”,坚持抓招商突破,促项目发展;抓经营环境整治,促民营经济发展,多轮驱动,激活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员上阵,专班出击,多途并举抓招商。2010年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个,协议投资额6500万元,已到位资金5200万元,其中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多数是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受益。投资1000万元的胜昌墙体材料有限公司,2010年元月破土动工,8月份投产,到年末实现产值400多万元。湖北楚天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家河山野菜加工基地,总投资800万元,4月初投产,年创利税120万元。总投资850万元的大别山天宏米业,正动工兴建。总投资800万元的久瑞精品彩瓦厂、恒丰采石场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