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发布时间:2020-11-28 00:37:28

❶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结合史实说明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只有保持稳定的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❷ 社会向前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 ) A祖国统一B经济发展C和平D武

你好!
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平安)。答案C是平安吧。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❸ 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前提条件:首先自身的资源交通越发达越越好,其次是政策,政策宽松降低门槛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为本省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具体措施如上,放宽政策是主要的,吸引人才,重视教育和环境长久发展都是不容忽略的。

❹ 简述经济学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即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
1、社会分工
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一旦各自独立,发展成为一个由属、种、亚种、变种分类的多支体系,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

❺ 什么是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

人力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人力资源是经济运行的根本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将无从开展。

❻ 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社会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是( )

答案 ABD
产权明晰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并非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

❼ 宋代经济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宋代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其规模是空前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都是十分繁荣。

❽ 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什么

金属工具的使用所导致的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它为一个集团占有另 —— 个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

阶级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没有剩余产品,不存在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劳动的可能性,因而不存在阶级。阶级的形成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在阶级产生的过程中,非经济因素,如战争和暴力,确实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财富只有先由劳动创造出来,然后才能被掠夺;暴力不能创造财富,只能使财富重新分配;暴力可以促进阶级的形成,但暴力不是阶级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阶级是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的产物。首先,金属工具的使用所导致的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它为一个集团占有另 —— 个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其次,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又一经济前提。这是因为,阶级本身是一些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社会集团,但社会集团的存在并不一定导致阶级的存在。社会集团转化为阶级的必要条件就是私有制的出现。私有制出现以后,社会巢团的分离就转化为阶级的对立。再次,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之间只有自然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人们共同利益的矛盾,它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对生产资料的支配,并产生了把这一支配权转化为所有权的可能性。一旦条件具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必然产生私有制,从而形成不同的阶级。从历史上看,三次社会大分工直接破坏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人群共同体,产生了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人群共同体一 — 阶级。

从阶级差别的最初萌发到阶级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进行的:其一,氏族酋长、军事首领和一些公职人员依靠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招一些剩余产品占为已有,特别是利用部落之间发生战争纳机会掠夺和积累财富,从而形成氏族显贵。其二,由于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财产不平等现象日益扩大,氏族内部逐渐分化出一些富裕的家庭,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其他财富,成为氏族内部的富人。其三,通过战争把俘虏变为奴隶。起初,氏族之间的斗争常常是一个氏族把另一个氏族全部消灭掉。后来不同了,氏族显贵和盲人都有可能吸收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来供自己驱使,以满足自己生活享受的需要,使之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以供剥削。这样,战俘就成了奴隶的重要来源,阶级的划分逐斯扩大到全社会。

自从阶级产生以后,人们的社会结合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人类社会由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无阶级结构。转化为以阶级划分为主线的阶级结构

❾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4月18日电 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解读中国经济运行态势

邢志宏分析,3月份部分指标出现波动,主要是春节因素影响。但是剔除季节性因素,相关领域市场向好、生产增长的趋势性特征没有改变。

短期波动不改中国经济向好势头。邢志宏分析,从供给来看,实体经济活力增强,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先进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服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

从需求来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突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不断显现。内外需共同发力,推动了供求关系继续向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活力增强,一季度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从预期来看,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预期较好,信心明显增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特别是大中小三类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进入了扩张区间。

“经济内生动力在增强,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支撑。”邢志宏说,当前,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因素在积累增多。

外部挑战不改经济向好态势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邢志宏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中美贸易摩擦难不倒中国经济,更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邢志宏看来,中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投资和消费一起拉动,从出口大国转向出口和进口并重,这些结构的变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

统计部门测算显示,2008年到2017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我国通过内需对冲了外需减弱的影响。

邢志宏说,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中国是个大国,无论是从发展空间还是从产业体系、宏观调控的空间来看,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邢志宏说,目前来看最大的困难还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国内方面主要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一些外溢效应,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冲击。

“但是,中国经济实力强、潜力足、韧性好,回旋余地大,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邢志宏说。内容来源于人民网。

阅读全文

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