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当年会用房地产带动中国经济发展
首先从中国经济发展起步谈起:
一、并不是房地产带动的中国经济,真正带动中国经济的是私有化。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限制了住房标准,因此国有企业和机关只能按照级别来分房,所以住房建设比较慢。其实只要国家放宽限制,各单位自己建房的成本远低于从房地产商手里买房成本,同样可以拉动住房建设。所以开放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炒地皮,搞房地产开发的人赚了大钱。然后这些个体老板的钱流进股市、国有企业改制、私营企业、地下钱庄,随着中国这个世界大加工厂的高速运转,出口快速增长,外汇储备急剧上升,国内物价快速上涨,各种现象……,一直走到现在这步。
二、其实中国发展的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时间不会倒转,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因此谈论哪种道路更好,从理论上研究会有一些价值,对今后道路选择有借鉴作用,但是对普通人而言可能显得脱离了实际。
三、真正关心发展问题的人士,至少应该关注“中国发展的十大战略问题”,但十大问题究竟该如何排位,有各种不同版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版本中的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人口问题、意识形态、资源与环境、科技与教育、社会分配、产业发展、军事与外交、政府职能、法律建设、财政金融。
四、从乌托邦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再到共产主义,没有绝对正确的社会形态,只有暂时可行的社会形态。
Ⅱ 如何理解房地产业尤其是住宅业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您好!
汪光焘副市长说,住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房地信息》2000年第02期
本刊讯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这一城市性质决定了它的功能,即“要为党政军首脑机关正常开展工作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J匕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的要求。而搞好四个服务,就必须要有设施先进、供给能力充足、服务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要有满足北京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各类住宅设施。那么,北京的房地产业发展如何呢? 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熹说,在三次产:业序列当中,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住宅业是房地产业的最主要部分,支撑房地产业产值形成的建筑业是属于第二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房地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截止1998年底,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85个,年末从业人员达3.5万人,完成投资377.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8%。1999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了一定发展速度,上半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5亿元,同比增长10.8%
望采纳,谢谢
Ⅲ 房地产经济能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吗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更离不开实体经济,但十几年来,每每遇提振经济的契机,实体经济总是干不赢房地产。大量的“救济金”流入房地产。虽然房地产的产业链非常长,发展房地产刺激经济的效果非常好,但房地产总归只是房地产,它不能代表经济的全部。
但在两次经济转型的机会中,实体经济总是败给了房地产。
为什么房地产总能胜实体经济一筹呢?
1、房地产能快速实现城镇化。
中国尚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房地产快速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房地产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大量城郊结合部和农村集体土地被盖成了房子,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2、房地产比实体经济来钱快。
通过发展房地产,政府手里的土地能快速变现。但土地的快速开发,使得土地成本逐渐增加,制造业已经无法和房地产争地,再者,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实体经济获得融资的成本也在不断推高。高企的土地成本、融资成本使得中国产品成本高于国外成本,唯一的优势只剩下劳动力成本,实际上这点红利也在逐渐消亡。
3、房地产利润秒杀实体经济
这点毋庸讳言,从土地市场、到新房市场、到存量房市场,各方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实体经济呢,这几年的官方数据已经证明一切了。
4、炒房比创业方便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创业的前提是在房地产市场上赚取第一桶金。就在此刻,零首付仍然没有绝迹,“国家的钱不借太可惜了”。现在实体经济状况这么差,不赚房地产的钱不就是傻子吗?即使去创业,也得先在房地产上狠赚一笔。
5、实体企业也开始炒楼
前几年,有多少耳熟能详的企业在干实业的同时也在投资房地产呢?五粮液、苏宁、格力、长虹电器、七匹狼……
6、房地产能让老百姓自觉把钱逃出来
相比实体经济,房地产让老百姓掏钱太容易了,不但是现有资金,未来几十年的钱也得扔给房地产。这样一来,老百姓更没钱购买普通商品了,实体经济流通性越来越差。
Ⅳ 房地产和国家的经济关系
我国房地产的开发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额也呈持续上升趋势,而且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当代中国,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密切,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上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房地产业的上述地位,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住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说,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从国民经济总体的角度考察,房地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局部与整体的简单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相关性。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是房地产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基础,制约或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程度;另外,房地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也会制约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的协调。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房地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关键,而且也是关系到宏观调控中能否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重大问题。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房地产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也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首先,房地产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物质前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房地产是社会一切产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空间条件,更是构成各个产业部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人口素质的提高、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城市经济和城市现代化都是以房地产业为基础。这些都显示出房地产业基础产业的地位。
第二,房地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则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和影响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据一些发达国家统计,房地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使相关产业的产值增加1.5到2个百分点。在我国,每增加1亿元的住宅投资,其他23个相关产业相应增加投入1.479亿元,被带动的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有60多个。
不仅如此,住宅消费,还能带动诸如钢铁、建材、化工、汽车、交通、家电、装饰、家具和文化市场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的相应增长,其比率大约是1: 6。
Ⅳ 房地产经济发展前景怎么样
很好啊!有钱就要早点买,自住还是投资都合适,目前市场买早不买晚,等配套齐全之后均价就不合适了。所以房地产经济发展趋势很好
Ⅵ 房地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由于美国次债危机越演越烈,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巨大杀伤力,让国人必须正视房地产泡沫对于经济的巨大影响。“房地产泡沫”也成为近一段时间内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事实上,处于不同发展周期的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也是不同的,需要加以甄别对待。
根据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将房地产泡沫分成两种类型,即上行周期的房地产泡沫和下行周期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市场繁荣前期和繁荣后期也就是复苏和扩张期称为房地产的上行周期阶段,房地产危机爆发和萧条阶段称为房地产下行周期阶段。对这两个周期阶段的房地产泡沫效应分别进行考察。
一、上行周期房地产泡沫的影响
一是房地产泡沫对居民而言的财富效应。房地产泡沫的财富效应很明显,在泡沫上升阶段,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消费者在短期内可能认为这种上涨只是暂时的,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会成为消费者的一种信念,即认为自己的财富确实增加了,其边际消费倾向也随之提高,消费上升产生的乘数效应又会刺激生产,导致生产增加。由于房价要长期上涨的预期存在,导致了大量居民超前消费,提前支取自己的消费能力来强化住房消费,也会导致消费提前释放,导致房地产市场畸形繁荣。同时,由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很快,远远的超出同期生产资料的上涨速度,带来了其他商品相对于其价格下降的效应,导致消费支出增大。但是这种效应由于比价复归规律的存在,其他商品价格也将出现持续上涨,可能会导致由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的全面通货膨胀。
二是房地产泡沫对企业而言的投资引导效应。由于房地产泡沫的财富效应,影响了居民对住房的消费预期和倾向,也就影响了厂商的生产,从而影响了某些产业的产出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在房地产泡沫形成时期,房地产价格呈上升趋势,通过财富效应的影响,增加了对某些产品的消费,影响了相关企业的产出,按照消费者的偏好调整产业结构。因此,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钢材、水泥、建材、家装市场持续繁荣。同时,房地产泡沫会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来影响企业的投资能力。对于将房地产作为抵押品或直接进行房地产投资、投机的企业来说,在房地产价格上升时,这种资产价格的变化影响到了企业的清偿能力以及企业的净财富,改善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使企业的贷款能力、清偿能力上升。一方面,通过企业间资产债务链条关系,支持了债务的支付。另一方面,企业信用不断上升,使其融资费用下降,导致资本成本降低,刺激了企业的投资。
三是房地产泡沫对宏观经济而言的强周期效应。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周期效应分析就是分析房地产泡沫是否会扩大经济波动幅度还是缩小波动幅度,是强化经济周期还是削弱经济周期。假定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开发商所开发的物业抵押价值明显上升,他预期未来房价会更高,同时银行也会有相同的预期,把房地产贷款当作优质贷款,使得开发商继续开发新楼盘时较容易获得再贷款,又进一步增强了开发商再开发新项目的动机。房地产市场中项目、土地和资金是有限的,这种开发动机最终会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价格上升,这就从供给方面推动房地产泡沫程度不断加深。同时,消费者预期房价会不断上升,购置房地产可以获得较高的资本收益,导致房地产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投机行为,由于房地产供给短期无弹性,在市场中存在大量需求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也在上升,这就从需求方面推动了房地产泡沫程度进一步加深。从供给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时会导致房地产供给增加,由于房地产业具有极高的产业关联度,房地产供给增加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扩张。这一系列经济活动促进了并强化了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可能由此导致经济过热。
四是房地产泡沫对资源而言的配置效应。房地产泡沫扭曲了价格信号,形成了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社会大量的过剩资本、银行贷款甚至企业资金被吸引到房地产市场上,会使生产投资相对萎缩,形成“产业空洞化”现象。社会经济也会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方面是名义财富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实际生产部门产值的缓慢增长。即资产市场和实际生产市场出现“一热一冷”现象,过热的持续过热,过冷的持续偏冷。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大量的银行贷款转向了房地产业,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过度投机现象,房地产价格暴涨。日本在这一时期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而对制造业的贷款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房地产业过多地吸纳了银行贷款,使得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下降,房地产泡沫造成了两部门间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二、下行周期房地产泡沫的影响
一是对与居民而言的财富负效应。财富效应就是指消费者的资产净值变化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影响。财富效应包括两方面的影响:当消费者的资产价值增加,其消费能力增加,消费偏好也会增加。反之,资产价值贬值,消费者消费偏好下降,人们花钱谨慎。前者为正财富效应,后者为负财富效应。在整体经济中,正反馈机理往往扩大了财富效应。负的财富效应出现时,消费需求萎缩,供给大于需求,投资增长受到影响,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其结果是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房地产具有实物资产与虚拟资产的双重属性,对于多数居民而言,房地产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消费品,也是一种重要的资产。房地产泡沫破灭会造成居民资产价值的大幅缩水,直接减少居民的财富,住房贷款没有还完的家庭还有可能出现负资产。
二是对于金融系统而言的风险效应。资本—抵押机制是信贷市场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微观机制。当贷款已有抵押品做抵押而且企业有贷款限制时,借款数量是由其抵押品的价值决定的。生产性资产的价格下降将对企业的投资产生负面的影响。由于资本—抵押机制的存在,在泡沫形成初期,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促使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张并形成一个累积的、自我增强的过程。随着信贷规模的膨胀,银行体系和经济系统变得脆弱,当出现一个反向的外部冲击时(如房地产价格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就会形成反向的累积过程,资产价格急剧下降,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信用流量减少,信贷规模迅速萎缩。资产价格下降和总需求下降之间出现恶性循环,即所谓的“金融加速器”。正是由于“金融加速器”的影响,一个小的外部冲击有可能造成实际产出大幅波动,而房地产市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资本—抵押机制的存在,房地产泡沫通过作用于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对信贷供给和投资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对金融系统产生影响,同时在泡沫经济崩溃时产生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非对称性。现在正在美国上演的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佐证。
三是房地产泡沫对资源的错配导致严重后果。房地产价格上升时包括公众、开发商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方的一致预期其上涨,公众必然把房地产价格升值空间与储存股票或基金等金融资产进行比较。金融机构在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时也必然考虑所抵押房地产的未来价值。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各方预期价格都存在一个不断提升的空间。如当房地产的升值与均衡价格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价格泡沫。在泡沫的形成过程中,随着实体经济的衰竭,房地产会变成纯粹的投机工具,人们会利用资金杠杆加大投机规模,在从众心理和价值增值的动机驱使下,人们本已扭曲的预期长期得不到纠正,更加强了已有的信息扭曲,导致资源配置错误。房地产价格高涨期内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吸收了剩余资本、实体经济内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流入,从而使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被配置到与增加人类财富无关的纯粹投机活动中去。这种扭曲的资源配置导致市场失衡,会损害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减少整个社会对经济的要素投入,导致整个经济缺乏增长的基本动力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总之,房地产泡沫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香港、日本、美国已经给我们展现了残酷的教训。中国自1998年结束了福利分房制,开始实行货币化分房,这成为房地产业走向市场化的分水岭。自1998年开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过了十年的高速发展,有人将之称为“黄金十年”。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2007年以后我国房地产已经步入下行期,房地产行业已经蕴藏了巨大的泡沫:房价居高不下,偏离实际价值,远远超过居民购买力,住房结构不合理,商品房空置率过高……正如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所指,中国过去几年的房地产泡沫程度相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需要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否则泡沫破灭将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还在扩散,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后遗症还在蔓延,希望我国相关决策层能客观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当前现状,理性认识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危害,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尽快步入健康的发展周期。
Ⅶ 我国哪一年把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1991)
1978理论界提出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9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挂牌,成立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90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55号令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1995)
1992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行
下半年地产业急速成长,月投资最高增幅达146.9%,EG-海南等局部地区混 乱, 个别地区 明显泡沫
1993“安居工程”启动
投资增长回落,从低迷转向复苏
总结:92年邓小平南巡
93年朱镕基海南视察,地产业失控--停止银行贷款--银根收紧--93-98年市场波澜不兴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1995-2002)
1993-1997紧缩政策,亚洲金融危机,日本、香港等地地产业泡沫破裂
1998里程碑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倡导贷款买房
7月3日国务院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EG-朱镕基限价政策--物价局,取消分房,开始按揭
10月29日天通苑、回龙观、建东苑等19个首批经济适用房,在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展示
海南泡沫后,连续5年的地产业颓势得以扭转
当年全国完成地产业开发投资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9%,改变了负增长
政策背景:通货紧缩政策--政策催热地产来拉动内需
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改善市场需求的转折点,持续近10年
是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持续上涨阶段(2003—)
2003地王
2月国土资源部叫停别墅供地,低密度住宅成抢手货
3月SARS爆发
6月央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
规定:开发企业申请贷款-其自有资金不低于开发总投资的30%
商业银行只能对主体结构封顶的个人申请发放个人贷款
8月建设部《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务院18号
加强监管,对符合项目加大信贷支持
Ⅷ 总说中国的经济是靠房地产拉动的、这也是房价降不下也不能降的原因。那么我想问一下房地产拉动中国这几年
由于房地产业能迅速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因此容易被当作拉动经专济的重要手段,从而属使城市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房地产。
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会变。房地产对促进经济全面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发展房地产业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加速实现城镇化,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对房地产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条长,其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
2013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达4.12万亿元,同比增长44.6%。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收入的大头,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地方政府对打压地价注定难有太多作为。
Ⅸ 依靠房地产和重工业来发展经济已经行不通
单纯考虑某个或者某些行业发展或推动经济运行是不科学的。三大产业只是概念上和表现形式上的区分。经济长期平稳运行不只能单单依靠某些产业。
当前,国内经济下滑主要是因为,一是出口不畅二是消费不畅。这是由我们的经济特点模式决定的,一是收入不平衡,国民分配不平衡,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材料制造业旺盛。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我们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相当乏力,第二个特点决定了我们肯定是出口大国。而当前,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疲软,作为出口大国的我们自然出口急剧受阻。同时,出口受阻不单单影响制造业,连锁反应发生时出口之前的各个环节,直至整个产品链条的最上游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说句不好听话,甚至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出口不畅以后,国内消费市场由于民生改革没有完全完成,收入水平又不足以让民众扩大消费面积和层次,消费始终处于低水平。必然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急速下滑,产品销售不出去了,只能减产减员,失业率就出来了。
题目中的房地产行业是建材和原材料的终端市场,而重工业涵盖的面太广。并且经济运行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的整体。用一句话来比喻,当前的中国就像一个长期感冒的病人,皮肤很热(投资),但是由于从病根上被感冒病毒从外部影响侵入(出口不畅),所以头也疼,嗓子也疼,全身乏力,胃也不舒服,同时自己的免疫力(消费市场)又不太好,所以只能暂时忍受这种病痛。有朝一日,免疫力上升了,即使不用猛药也能够自身痊愈!
Ⅹ 为什么房地产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金融业,建材行业,五金行业等等。同时能够带动大量就业。
此外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政府财政的扩大,地收入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被称为土地财政。
所以各地方愿意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这关系到地方收入与官员政绩。
这存在很多弊端,容易产生“虚假繁荣”的现象,很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