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从税法角度分析减税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减少税收是在经济减速时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和增加公共支出一样,属于扩内张性财政政策的范畴。容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决定税收和开支的方法,有助于削弱经济周期的波动,维持一个没有过度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的不断成长和高度就业的经济制度。”在经济减速时,应采取增加公共开支、减少税收和增加预算赤字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繁荣时期,则相反。这叫反周期调节。
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是许多国家常用的手段。减少工薪家庭的收入所得税,特别是减少低收入,多子女家庭以及享受退休金的老年人税收,可以对刺激社会消费需求产生明显作用。美国和英国为保持经济增长,在刺激居民消费和时,都采用了减税这个手段。日本、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不景气的国家,也都采用了减税政策。减税措施主要有: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汽车消费税、免征偿还住房贷款的收入所得税、取消酒店的服务税和销售税等。
近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我国在减税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停征方向调节税、下调印花税、降低关税等。考虑到我国税收体制和结构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税收秩序尚不规范,目前实行大规模减税尚不具备条件。
『贰』 减税对拉动经济增长究竟会起什么作用
在“稳中有变”的经济形势下,通过降低经济实体的税费负担,有助于各实体充分释放经营活力。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则企业储蓄率将提高,流动性将增加,投资率也会上升。降低企业所得税,其实是通过流动性纾困,使中国上亿经济实体的生产能力获得提升。如果经济规模增大,税率降低了但是税基扩大了,则税收总量或许不降反增。
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可以推动企业去库存及去杠杆,而杠杆降低、三角债减少,可使企业流动性得以增加,推动货币二级市场与资本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商品市场也能因此更加购销两旺。
使中国经济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而经济体系也将从原来的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和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继而推动人均收入提高,助推国家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
(2)减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扩展阅读:
重要举措:
2018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新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举措。
1. 对因去产能和调结构等政策性停产停业企业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对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关投资业务给予税收减免、对涉农贷款量大的邮政储蓄银行涉农贷款利息收入允许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
2. 为鼓励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此前已确定的500万元进一步提高到1000万元。
3. 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和吸引境外资本参与国内经济发展,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期限暂定3年,完善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
『叁』 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施了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保障的政策,并有宽松到现在的稳健量化,比如在交通,水利,医改等方面。这些政策不仅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使基础状况(包括生活)得到改善,其政策是有效的。
开始为了配合财政政策的实行,我国实施的是宽容的货币政策,而由于当前我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家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银行储备金率,加大控制贷款力度,提高存款利率等。
使目前的情况得到一些改善,取得了一些效果。国家应注意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对外汇率等方面。
『肆』 减税降费对企业的影响:为什么给企业减税
1、企业应该缴纳多少税款计算公式为: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根据乘法定律,要想应纳税额减少,那么计税依据和税率任意一个降低即可。
2、计税依据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免征额,减征额,各项优惠政策方面,而税率的降低一般都需要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的授权。
3、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走出经济下行的困境;
4、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减税降费,能够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对于促进制造业、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等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减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扩展阅读
“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个部分组成。减税方面,全年将减税3500亿元左右,包括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范围从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等。
“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
个税改革方案将部分收入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财政部还将考虑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其他的专项扣除项目等。
降费方面,2017年降费约2000亿元。财政部重点做好两项工作,包括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改革到位后全国政府性基金将剩下21项;取消或停征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央涉企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将剩余33项
『伍』 减税降费对市场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聚力增效,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延续,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不少财税专家表示,随着深化增值税改革、七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四类政府性收费降费措施等税费“红包”的兑现,当前实体经济的成本有效降低,转型升级的动力更加充沛,中国经济全年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财政支出结构的持续优化,也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增值税税率下调一个点,有望撬动整个实体经济的内在发展动能。”全国政协常委、资深注册会计师张连起认为,5月1日落地的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措施,是聚焦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税负、优化营商环境的减税安排,对于增强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与发展后劲,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和改善市场预期,具有立竿见影的标志性作用。来源:人民日报
『陆』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
①结构性减税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个人收入,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②对农产品减税有利于稳定物价,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③通过对基础产业和行业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结构性减税切实降低个人和企业负担,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柒』 减税降负对实体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自今年5月1日增值税三项改革措施实施至今,实体经济受益明显。据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测算,以制造业为例,税率调整后,制造业年减税规模超过所有行业总减税规模的三分之一,企业税负有效降低。
减税降负,有利于实体经济从供给侧发力。利用税率下降等增值税改革释放的减税红利,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企业得以有充沛的现金流,来支持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丰富产品款式、提升产品品质,同时降低产品价格以扩大销量,从供给端释放“提质”和“降价”双重利好,消费者也因此获得实惠,形成供需两端双受益的良性循环。
减税降负,为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值税改革推进减税降负,不仅仅是当下实体经济的迫切需要,同时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利用减税降负释放的红利,企业可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更坚定地走创新驱动之路。特别是,传统企业可以尽快与智能化、数字化等新经济领域深度融合,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自我的提升和改造,从而凤凰涅槃、转型升级。来源:新华网
『捌』 凯恩斯效应和中国经济
20世纪来30年代到60年代,英美等发源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遇到经济不振时,通常都采用凯恩斯主义者所倡导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直接扩大需求入手拉动经济回升。1997年末,由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现了市场疲软,经济活动放慢的现象。从1998年初开始出现了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国内需求不足、产品滞销与企业利润减少形成恶性循环的通货紧缩状态。从1998年起,我国政府逐步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配合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的反衰退经济措施,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说运用到中国经济的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