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中国新开发的经济开发区

中国新开发的经济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0-11-27 03:27:04

⑴ 中国还会有新的开发区出现吗

这怎么说呢,只要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

⑵ 新成渝经济开发区是否真的成为中国经济开发的第四极

现在区域开发炒作很多,随便成立搞个什么口号就号称自己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我是四川人,但是我不看好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开发第四极,就一个简单的问题,成渝经济区有什么条件和优势成为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就因为有两个人很多的城市?
现在北部湾经济圈在热炒,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亚洲货币和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两个庞大的国家命题,高层更愿意将更多的精力和政策放在北部湾上,你看一下昆明那么屁大点的的城市,中央投了差不多两百亿兴建了昆明新巫家坝机场,定位是亚洲南部航空门户和枢纽,那把双流机场,现在的西部的航空中心放哪儿?
成渝经济区是我们自己喊的,北部湾是中央强行加速的,你说哪个的潜力大?

⑶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哪些

2018年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规模及市场趋势分析 高新区优势不断增强

全国国家级高新区达168个 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国家级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或者各地政府建立,国务院批准升级的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主要依靠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域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以及对外开放等优势,集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

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随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优势和实力不断突出,以及国家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国家加快了国家级高新区的批复。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54个,至2017年底达到了156个,随着2018年3月国务院批准又同意12个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达到168个。十年间增加了112个,远高于2008年前二十年的增长。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开发商典型商业模式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

⑷ 中国有几大新区国家级新区有几个

中国有4大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中国有19个国家级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河北雄安新区。

(4)中国新开发的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一、国家级新区简介: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区域整合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城市新区建设结合当前形势取得重大进展。区域整合要求城市格局要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沈阳沈北新区、郑州郑东新区等为代表的全国各地新城区应运而生,成为拉动各自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1、上海浦东新区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从此浦东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本着求真务实的开拓精神,结合上海特点,以国际思路进行建设开发,为建设新兴国际化大都市努力开拓。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新的浦东面积为1210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以此为标志,浦东进入二次开发新阶段。作为上海重要的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港、外高桥港区等多种重要交通枢纽均落户浦东,随着浦东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园林城区”、“环保模范城区”和“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生态奖项纷至沓来,浦东也成为上海环境质量最好的区域。

浦东新区不仅成为带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和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标志。浦东新区的建设成功,再次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也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经验。

2、天津滨海新区

毗邻渤海湾的滨海新区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对内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天津港是中国最大人工港、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对外与日本和朝鲜隔海相望,依靠海洋线这种得天独厚的运输方式,拥有广阔的发展机遇。

滨海新区不但拥有辽阔的海岸线,而且陆地面积也极为广阔,包括南港工业区、临空产业区、海港物流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九大产业功能区和世界吞吐量第五位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天津港,滨海新区目前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的发展策略。“一核”指商务核心区,由响螺湾商务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组成,“双港”则为天津港的南、北港区,支持着中国最大的人工港高速发展。

3、沈阳沈北新区

2006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新城子区与辉山农业高新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同年10月,新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国家批准的开发区管理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新区规划面积1098平方公里,人口40万。

沈北新区是沈阳重点推进的四大发展空间之一,是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生态市建设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沈北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东北城市群枢纽重地,素有东北地区“陆上门户”之称。

沈北新区被授权在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科技创新、土地管理、金融创新、对外开放、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现己成为东北最佳的投资服务区。

网络国家级新区

网络新区

⑸ 中国哪有最新开发区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厦门湖里高新技术园
大庆高新区
哈尔滨开发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⑹ 总感觉现在全中国的小县城都在开发新区吗为什么呢

不单是在各个大城市,在如今很多小县城都在大力进行开发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振兴当地经济,一个新的开发区在政策上国家会给予减免,加上地方政府的优惠条件,就能够招商引资大企业前来落户,这样的话会带动当地居民的经济增长,也使地方政府有着丰功伟绩。

其实在开发区当中有很多的企业工厂,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做法,也让很多老城区当中的工厂全都迁往到开发区当中,对于老城区的环境有了改善,噪音等等方面都有了提高。所以百姓也非常支持这样的做法,将产业集中化,更有利于管理和增长。而且我觉得地方政府还是应该依靠自身的独特资源,来做些文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1.高新区经济持抄续稳定增长。
2.高新区更加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3.正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
(1)积聚了更多的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
(2)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扩大;
(3)发明专利数量不断增加;
(4)技术性收入规模稳步扩大;
(5)高新技术产品不断丰富。
4.新业态不断涌现,高端产业逐渐成形。
5.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1、发展贪大图快倾向比较突出。
2、产业集群弱,产业结构雷同,缺乏产业特色。
3、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建设滞后。

阅读全文

与中国新开发的经济开发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