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果美联储真要缩表,对世界经济又有什么影响
息和收缩资产负债表是各大央行彻底退出量化宽松的必由之路。然而美联储主席耶伦在6月FOMC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表示,希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较大规模的资产负债表。
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家Benjamin Friedman更认为美联储及其它央行不应将资产负债表削减至危机前的规模。因为购买、出售资产俨然已是美联储在政策利率之外又一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
凭借该工具,美联储可以在上调短期利率之后,继续调节中长期等利率,尤其是贷款利率。一旦资产负债表回归到危机前水平,央行将失去这一工具。
然而长期维持大规模的资产负债水平是有风险的。一方面,美联储持有的债券有亏损的可能;另一方面,经济学家担心央行持有的大规模负债(对应的是货币)将造成通货膨胀。
B. 美国大幅减税中国该如何应对
特朗普放大招!美国大幅减税,中国该如何应对?
思考
我们当然不能小觑美国的税改政策,但是,情况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设想一下,如果美国大幅减税,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税务负担差距,其他国家有没有可能在资本外逃等一系列压力下,也被迫做出减税等其他财税政策的调整呢?事实上,英国、法国以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已推动减税立法。而如果这一设想真的实现的话,这一轮全球减税战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美国减税的政策效应。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此前我们所作的分析都是基于一般经济学常理的判断,而现实中的经济活动,远比理论要复杂难以掌握地多。
从美国国内来看,美国减税真的将百分百推动跨国企业回流吗?不尽然。税率仅仅是影响企业投资的因素之一,其他包括宏观政策、商业环境、人才条件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在梅新育看来,单一的财税政策,也很难提振美国经济,还需要跟接下来的福利等一系列社会改革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这一点,自然也是跨国资本需要审慎考虑的。
梅新育指出,很重要的一点是,“从特朗普访华称中国的政体适合中国人民,到近期一系列的动作来看,他偏向于减少对外部世界的干预,专注于本国经济改革,激励生产劳动……这个构想对中国乃至外部世界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美不是敌人,美国专注于国内经济发展,提振其经济,对我国也不是坏事。
在梅新育看来,当下的中国最应该做的,还是专注自己的一系列改革,不要被外界的动作乱了阵脚。美国的税改或许对我国有一定的冲击压力,但这同样可以转化为改革的契机。
当下中国的财税依然存在一些潜伏性问题,比如税率较高,转移支付和减免太多等。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对减免项目、转移支付优惠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同时降低税率,那么中国的财政改革也将迎来广阔的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专注自己脚下,拓宽税基,赢得更加公平、安全和可持续的财税政策,重振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才是当下的中国,最该坚持的思路。
C.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是不是说明美国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其它国家经济收割的幻想
我觉得并没有放弃,于2019年8月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二十五个基点,低于市场上预测的五十个基点,我认为此次美联储降息的意义很大,这也是美国自金融危机近十年来的首次降息,也是提前的结束了美联储维持十年的缩表。
但是在这次的降息行为中,就相当于美联储释放了一个货币宽松的信号,因此我认为,在这之后其他国家也会大量的,陆续地跟进降息。而这次在市场中的货币宽松,也同等刺激的股市的形式,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到股市之中,这无疑来讲对股市的发展是一种有利的刺激,而在对房地产等产业的影响就远没有那么大了,所以美国的这次做法无论是在策略上还是在影响上都是利大于弊的。
D. 美联储如果此时考虑“缩表” 对中国有何影响
美联储如果此时考虑“缩表” 对中国有何影响?
像我们承认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一样,我们也不得不佩服美国在货币霸权方面所拥有的手段和能力。这不,这两天又传出一件让世界各国都“冒冷汗”的消息——美联储要“缩表”。
何谓缩表?缩表又为何有如此威力?可能不太了解金融知识的人都没有概念,我们这里就稍作解释以给本文做个铺垫。
所谓缩表,就是将资产负债表缩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现在拥有的总资产是10万美元,总负债是9.9万美元, http://www.kjj.com/那么你的净资产就是1000美元。现在你要进行缩表,你可以卖出5万美元资产,然后把这些卖出资产得到的现金冲抵你的负债。如此一来,你就剩下5万美元的总资产,4.9万美元的总负债,净资产不变。
美联储缩表大致也是这么个意思。美联储的资产主要有国外资产、国内资产和规模不大的其它资产,其中国外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其它国家货币和SDR,国内资产主要是美联储持有的国内有价证券和一些信贷资产。美联储的负债就是发行货币——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美元。
这也就是说,美联储的缩表是要卖出国内资产,然后收回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放在央行的职能上,就实际就是货币紧缩的一种调控措施。
了解了什么叫央行的“缩表”,我们就应该知道,美联储作为美国央行,当其扩表时就是美元货币的扩张,当其缩表时就是美元货币的收缩。相比加息,缩表的货币收缩力量更强大,市场影响更深远。
这个原理也很简单,加息和降息毕竟都是政策手段,政策手段调整是相对较为容易的。缩表则是调整到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是一两天增上去的,更不可能一两天减下来,一旦确立缩表那么其持续时间就会更长,影响范围和持续周期都会更大、更长。所以,一般情况下央行是不太会动到资产负债表的,一旦动资产负债表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美联储资产有过两轮的短时间高增长,一轮是1929年的大萧条,那一轮危机后美国通过快速的货币扩张来提升其财政刺激能力,通过财政政策来推动投资增长,从而维持了其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产能后来被输送到了二战的战场上,其它国家打烂了,美国经济好转了。二战结束后,由于其它国家的工业能力受到重创,美国本土工业能力经历二战后反而增强了。二战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占GDP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到1970年代到5%附近相对稳了下来。这种稳定状态一直维持到2007年次贷危机,危机发生后美国开始将私营部门的负债转为政府负债和美联储的额资产,同时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于是美联储资产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如今占GDP差不多20%。
那么,美联储为何此时要考虑“缩表”?其意图是什么?会真的采取缩表措施吗?如果美联储真要缩表,对世界经济又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缩表”或有四个原因:
一、美联储资产占GDP比例长期维持高位有造成货币反噬的风险。
所谓货币反噬,就是这么巨大的流动性,一旦资本市场崩塌,危机再现,其结果必然是恶性通胀,不受控的恶性通胀。真到那时,美元的信誉体系将崩溃。美元货币霸权是美国长期强大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美国一直对这一风险存在担心。
二、制造货币紧缩预期,刺激美元回流
美联储过去两三年一直都在制造加息预期,其小幅、缓慢加息本身也是在制造加息预期,制造加息预期的目的是通过制造美元货币紧缩预期来推动强势美元,并以此来吸引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回流美国市场投资,从而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然而,问题在于,美国经济本身缺乏新的增长点,这使得美国经济看似虽然稳健,但可投资的地方却并不多。美股很高、美国房价也不低,美国的科技能力虽然很强,但无论是新能源、3D打印或其它技术,没有一个可以承载足够大的规模投资以吸引满足美国经济增长需求的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的现实是,美股高位、美元指数逼近100也处于高位,再涨到120网络泡沫破灭时的位置,美元、美股双高,此时如果世界上有更好的投资机遇,大量资本会卖出美元资产而到世界上更有投资机会的地方投资,这是美国无法承受的系统性风险。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不得不暂缓美元升值的步伐,特别是人民币不再跟着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这种系统性风险将更大。
然而,美国还是需要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到美国市场投资,否则美国经济将无法长期可持续增长,如此随着时间推移,资产价格泡沫一旦破灭,美债危机还得重演。正是这种背景下,美联储不得不再想办法来吸引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流入美国。于是,“缩表”的尝试就被推了出来。
三、等待他国失误,通过货币手段将内部经济问题外部解决
央行要进行缩表操作,一定需要在合适的条件和时机下。什么样的条件和时机才可以进行缩表?经济可持续增长非常强劲,央行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避免经济过热,同时央行也需要借助这样的经济周期来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为将来经济不好时扩表做准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不强,采取缩表的措施和经济自杀差不多。所以,我们看到,基本上极少看到央行玩这种游戏的。
美国宏观经济彻底走好了吗?答案是显然的,没有!美国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强吗?在没有足够强大新增长点的情况下,美国宏观经济只是比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强,但这源于其经济规模、货币霸权、国家的科技实力等综合国力方面的多重因素影响,并不能代表美国宏观经济已经走出了后危机时代,已经进入了新的景气周期。恰恰相反,美国经济现在依然危机四伏,其危机黑洞只是暂时被掩盖了而已。那么,美联储为何在不具备条件下来玩“缩表”游戏?美联储也是在为他国的战略失误做准备。
谁的战略失误?中国、欧盟、日本以及其它相关国家。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欧盟和日本是三块肥肉,其中欧盟和中国是两块肥肉,只有这两块才能填饱美国现在的胃口,日本则是退而求其次不得已才会吃的对象,因为日本经济规模填不饱现在的美国。更直白说,就是中国、欧盟如果因战略失误爆发严重经济危机或战乱,这两个经济体资本出逃到美国可以促使美国经济转好,日本则不能完全解除美国的危机。
所以,本质上,美国在等待内部危机外部解决的机会。
四、用预期推动他国危机,准备低价收他国资产。
美联储所制造的加息预期,本质上就是要吸引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这样可以解决美国自身的经济增长问题,但其它国家则会因为资本外流而陷入经济危机。譬如,这两年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大多都出现了经济危机。危机过后,这些国家无疑会出现大量廉价资产,到那时美国的资本就会快速吃掉这些廉价资产,然后再用美国市场推动这些资产升值。这种模式,如果出现在欧盟、中国或日本,那利益才大,拉美穷乡僻壤经济规模太小,不足以满足美国。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紧缩后流动性不足,会不会影响其收购这些资产?这些机构的钱从哪里来?主要两个来源:一是高位出货给来美投资的国际资本;二是美联储已经积累下来规模达3万亿美元左右的超额准备金,3万亿美元的超额准备金通过金融机构的放大就能变成30万亿美元的投资购买力,那可是买遍全世界无敌手的。
不过,这些也都是美联储想达到的效果。然而,对美联储来说,现在的问题在于,美联储既不能快速加息,又得制造紧缩预期,这是个很矛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才使出了“缩表”这样的大招。但是,以现在美国经济的情况和美国股市的情况,美联储现在根本不敢真的实施“缩表”。如果美国很快进入实施“缩表”,其结果必然是率先刺破美国自己的资产价格泡沫。所以,就像加息一样,这又是一个制造加息预期的手段,暂时还不到“缩表”的时候。
不过,需要全世界都注意的是,美联储通过制造这种紧缩预期,对很多小经济体都会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对诸如拉美那样的国家简直是雪上加霜。随着美联储不断制造加息预期,谁也保不准是不是会有大的经济体顶不住率先成为牺牲品。
因此,对全世界来说,现在该是和中国一起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了,大家利用中国这个超级工业平台抱团取暖,以向基础设施不够发达的国家输送基础建设来换取更多投资和贸易机会,换取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对冲美元紧缩的预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度过这个人为制造的“寒冬”!
在这里正在犯战略错误的是欧盟,其为蝇头小利试图违反WTO承诺,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是鼠目寸光的行为,是不顾自己安危、不顾大局的做法。相比中国,欧盟内部问题更多,真要犯战略性错误,那么欧盟经济很可能有被美国吃掉风险。至于日本,早已犯下战略性错误,未来的下场已注定,这里就没必要再为其废话了!
E. 美国税改法案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财政部长肖捷已经多次提出过“税制的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所以中国未来的减税计划也会陆续出台,而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值得期待的好事。去年和今年中国的税制改革着重于“营改增”,相信明年我国的税制改革将更加让利于民。
再者,特朗普减税计划的实施,将会使美国经济得以进一步向好,美国明年将会持续开始加息和缩表进程,近期韩国加息就是打响了亚洲国家加息的第一枪。当美国提高加息和缩表的速度之后,中国央行有可能会被动加息一至二次,这无疑坚定了我国金融“降杠杆,控风险”信心,未来新的金融监管风暴还将持续。
再次,特朗普减税方案一经通过,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强有力的推动效果。美国经济的反弹,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构成利好。现在问题是,只要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就没有持续宽松的必要,各地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还将持续。所以,特朗普说改对于A股和楼市的上涨形成掣肘。
虽然特朗普的减税方案目前还存在着各种瑕疵,但减税计划已经获得了参众两院的通过,这对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去杠杆进程的持续。而对于国内的股市或者楼市将构成一定的利空。
F. 什么叫缩表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缩表
缩表即资产负债表缩小,简称缩表。我们简称缩表的时候不需要注明是负债缩小还是资产缩小,资产负债表是同增同减的。只需要注明是扩表还是缩表即可。
缩表,即资产负债表缩小,简称缩表。
中长期来看,“缩表”将直接影响美债供需关系,推动美债收益率上升。一旦美国长端利率上升,或许会影响中美利差。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有望保持在120BP至150BP左右,利差保护较为充分,资金大规模外流压力可控。
美联储货币政策只是影响美元走势、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之一。我国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和有效的资本账户管理可较好抵御外部冲击,也是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底气”。
G. 美元加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第一,跨境资本可能再次外流。从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出现好转。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由逆转顺,银行代客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也全部转为顺差,结汇率也超过了售汇率。美联储再次加息后,叠加缩表和减税措施,美元将继续处于牛市周期,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我国境内逐利资金和热钱将流出,资本外流形势将再次恶化。第二,人民币短期仍有调整压力。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的内容,两国利率的差额等于远期兑换率与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流向高利率国以赚取利差,但由于牵扯到不同国家,还要考虑汇率变动风险。这是传统利率平价理论的内容,并没有考虑预期的作用。实际上,利率调整预期也会影响该作用渠道,当一种货币有升值预期时会打破原有的汇率平衡格局,资金也将向该国流动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现汇汇率上升。自2015年12月美国重启加息政策以来,美联储连续释放加息信号,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具有较大预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很容易受惊吓。年内人民币汇率虽有所回升,但贬值预期依然存在,受突发事件冲击,短期内波动可能加剧。第三,国内资本市场价格承压。美联储加息将导致我国跨境资本外流加剧,跨境资本流动中的很大比重是热钱和短期流动资本,主要以套利投机为目的。这部分资本流入我国后一般不会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进入股市、楼市等虚拟经济领域,推高资产价格,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在资本外流和房地产市场加强调控背景下,这部分跨境资本将率先流出,对我国资本市场价格带来巨大冲击,加剧股市、债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第四,国内企业美元融资成本和存量债务负担增加。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市场利率中枢上移,同时美联储货币正常化将在中期促使美元流动性趋紧,国内企业境外美元负债成本上升。
H. 美联储上调利率是真的吗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至1.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美国经济现状及预测
美联储当天结束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5月份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继续强劲,美国经济温和增长,近几个月美国家庭消费回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张。但美国通胀近期有所回落,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美联储主席耶伦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当天公布“缩表”计划细节是为了让市场提前做好准备,等到美联储真正开始“缩表”时,市场将不会感到意外。但她并未透露美联储开始“缩表”的具体时间。
美联储2015年12月启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开始缓慢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此后,美联储分别于2016年12月和今年3月再次加息。未来美联储如何“缩表”,以及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影响如何,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I. 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直接影响】:1、美联储缩表意味着变相加息,缩表后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民币资产价格下降,从而使中国经济走弱。
2、美元走强导致人民币贬值也不都是弊端,如果人民币贬值将推动出口,间接刺激经济增长。美元走强后,美元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资金流向美国,中国资本外流,流动性收紧。中国央行必定采取行动,不管是加息还是逆回购,对于市场影响都很大。
3、同时,美元走强还加大外债偿还能力,虽然中国现在不是美国最大债务国。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目还是很庞大的。截至2017年1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降至1.0511万亿美元,当月减持73亿美元。
【间接影响】:1、美元走强,新兴市场资本外流,货币贬值。中国对外投资和出口受到影响,冲击国内经济。同时,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降低中国进口成本,增加输入性通胀风险。
2、综合来看,美联储缩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十分不利。因此,中国将提前应对美联储缩表,投资者需要注意做好前瞻性投资。
J. 分析一个大型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一个大型的开放经济体之中,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对于回调节通货膨胀,刺答激消费以及促使资本回流非常重要。它在市场经济风险过大的时候可以进行加息缩表促使市场回归理性,也可以在经济疲软的时候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