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南方发展什么经济

南方发展什么经济

发布时间:2020-11-26 14:08:22

① 北宋时期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1. 农业
两宋时期,由于水土气候的便利因素,南方地区最适宜种植水稻。南方的农业以种植以水稻为主。这一时期,南方在水稻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上也有新的变化,即从直插发转变为移植法,也就是秧插水稻。改变过去那种直接把稻种撒播在田里的做法,先把稻种在秧田上加以培育,然后移植到大田上栽培。也就是这种方法提高了稻苗的存活率,为水稻的稳产高产提供了条件,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水稻外,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末南宋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面食的习惯,也带来了种麦的丰富经验,小麦种植在南方便有了更大的发展。小麦的普遍种植,改变了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地区过去单一种稻的耕作制度,确立了稻麦轮种的先进耕作制度。这标志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加,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及福建南部普遍种植,之后又向北推广到江西、两浙等南方各省份。这一时期,水果的生产发展很快,两浙的柑橘,越州的杨梅,苏州的梨,福建的荔枝、甘蔗。茶树在两宋时期几乎全在地区种植。
2. 手工业
采矿和冶铁。在两宋时期南方是以铜、锡、银等有色金属为优势。先进的冶铜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铜的产量,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南方冶铁技术以广西、福建最为先进,梧州发明了铜铁合金,福建则是南方重要的冶铁基地。
南方的丝织业经过唐、五代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到两宋时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两浙和四川成为丝织业的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宋代的丝织品有罗、绫、绢、绸、粗绸、丝棉六种。当时南方的南京制造的云锦、苏州的宋棉、杭州的绒背棉、越州的赵罗棉、成都的蜀锦都是文明全世界的丝织品,由此也成为南方丝织业的中心。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江西景德镇是宋代具有独特风格的瓷窑,所产的瓷器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带青,因此成为青白瓷。
造船业。南方是宋朝造船业的主要基地。对于宋朝来说,漕运是保证京师粮食供应的最重要的船运部门。漕运所需的船大多是淮南、两浙等地打造,也就促使了制作技术的提高。
3. 商业
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扩大他们的交换市场。北宋的同意和水陆交通的开辟,则为商品交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刺激了南方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这是的商业活动也空前活跃起来。
(1)城市商业的繁荣
北宋定都汴京,南宋定都临安,由于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南方城市的商业活动盛极一时。
(2) 市镇与集市贸易的发展
北宋时,商品交换已日趋频繁。无论是城乡之间,或者村与村之间都要依靠市场贸易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南方的城市周围及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就成了集市贸易的好地方。
(3) 纸币的推广和使用
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来货币需求量和流通量的扩大。北宋的金属货币主要有铜钱和鉄钱两种。随着经济发展的增快,虽然铜钱制造逐年增加,但数量上仍是供不应求,流通和交换出现短缺,还有金属货币笨重、携带困难、容易磨损,这就给货币和商品流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种情况下,四川、重庆地区首先使用了纸币(交子)。在南宋时纸币进一步推广,推行于南方的纸币主要有东南会子,通行于东南地区,两淮会子,也叫淮交通行于淮东、淮西及长江南岸的太平、常州、江阴等地。
纸币的推广,解决了金属货币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纸币的正式使用,在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两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

② 谁知道历史上南方经济发展过程

中国经济史论述中国经济千百年的变迁。中国经济曾经在世界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现在中国经济也在逐渐找回世界经济领袖的位置。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随着皇朝的兴起与衰落、政治中心的改变、争战、人口迁徙、工农商的发展及海陆交通的改善而不断改变。历史学家认同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是由北至南,此消彼长的,大体上可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为远古至西晋末年,其中以三国孙吴时转变较大;第二阶段为东晋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乱划分为前后;第三阶段为南宋渡江至鸦片战争,此时长江以南经济已完全超越黄河中下游。

三国以前
中国历史源自黄河流域,约在商、周时期,中国(以当时的华夏族)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其中一派法家提出了重农抑商政策,自此一直到近代,中国经济主体一直都是农业。

商、周、秦、汉等朝代经济和政冶中心都是位于北方关中。西汉中期,江南一带还是待开发的地方,《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赢蛤,不待贾而是,地热饶食,无饥馑之患,故呰窳偷生,无稳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当时长江流域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是远低于北方。

汉朝时代的农业基本上都是以地主为主体,当时各地方豪强都大力扩充自己的田产,形成所谓的土地兼并。如是者一直维持到三国时代,许多地主都因拥有大量田地,而自行筑堡自据,形成所谓的庄园经济。

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开始经历战乱和灾荒,“自三国时候开始,农业生产的重心已逐渐向江南转移。”[3]其中人口在北方减少,南方增加,同时农业技术于南方有所提升,增加了收获。《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载:“钟离牧……字子干,会稽山阴人,汉鲁相意七世孙也。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余亩。……得六十斛米”,平均每亩收获三石。“江南就近利用其资源的矿冶业、煮盐业、制瓷业、麻织业等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造船业更为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代庄园经济大为盛行,但自西晋亡国后,北方长期受战乱影响,不少田地都遭受破坏。

东晋时期,永嘉之乱后,大量北人南迁。“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隋书·卷24·食货》“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南方经济始过去的零星与局剖开发,而转入到大规模的全面开发阶段。” “永嘉之乱作为起点,主要持点是南方文化高度上升,无论去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南北均各自形成中心,已开始有南移倾向。”

到南北朝时代,北方的北魏承接着前朝战乱遗下的大量荒地,把这些田地按制度分给农民,亦即是日后唐朝广泛实行的均田制。

唐朝时期
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发生,其后七年内乱,黄河中下游被破坏。南方经济赶上,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开始。同时,“……江南八道和四川,由于没有大规模战事和其他因素影响,在农业、手工业生产方面不断发展。”江南农业出现了有系统的农业技术书,如く四时纂要>,农具的改造、肥料、品种、农药的改造和进步等。

唐朝时代南方的经济地位,亦可见于文人记述,如韩愈的《十九送陆歙州诗序》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八》载“德舆建言:‘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唐宪宗也不得不承认:“军国费用,取资江淮。”

宋朝时期
均田制自唐代末年开始崩溃,自宋代开始中国都没有正式立过任何田制。当时宋朝开始有不同形形色色的工商业,其中有些还是与海外诸国进行贸易,通商城市包括泉州、杭州、广州等。这种通商贸易到元代更加频繁,直到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后,对外贸易才告停止。

《宋史·列传第九十六》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成熟于南宋时朝,当时北宋为避战争,由汴京迁都至临安。政治中心转移的同时,大量人口南迁,南宋政府“努力安定他们的生活,借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构成为南方劳动全产的生力大军……此外还有许多小商人和手工业者” 对外贸易方面,南宋在泉州、广州和明洲设对外贸易港口。南宋市舶司的收入因此比北宋时高出一倍,成南宋政府收入的二十分之一。此时期的特征是除了过往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其政治中心亦已转往南方,亦成为经济核心。

明朝时期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后,对外贸易停止,明代走回以农业为本体。

近代
近代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是逐渐被纳入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早在清朝中叶开始,已有大量对外贸易活动,最初只集中在广州一城,及后扩展至沿岸各城市,如上海、天津、宁波等等。清末新兴工业盛行,主要集中在东面沿海,发展至今日,生产规模扩展至全国,为著名的“世界工厂”。

更多资料参考http://ke..com/view/4321862.htm(中国经济发展史)

③ 宋朝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表现在:农业方面——耕田垦辟范围的扩大,出现了圩田;水稻成为了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并引入了占城稻,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已占全国首位(苏湖熟,天下足);棉花的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茶叶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手工业方面——两浙丝织产品跃居全国首位;在江浙出现了私人作坊的“机户”;海南岛有了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业的兴起,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制瓷业也很发达,江西的景德镇窑成为瓷业中心(瓷都);造船技术也居于世界前列。商业方面——北宋时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的会子也是发行量很大的纸币。

④ 南方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口诀:能源水土地,原料劳动力,市政运输和环境。
1、有火电和水电、西气东输南线等,能源回充答足
2、水资源充足
3、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4、矿产资源丰富
5、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6、消费市场广阔
7、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8、河海联运,铁路发达
9、经济腹地广阔
10、东南地区改革开放早,经验丰富,体制完善

⑤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1. 南方本身就有发展农耕经济的有事基础,土地肥沃,水热充足。

  2. 自东晋以来,南方一直少有战乱,社会相对稳定,大量的北方移民,如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严重摧残了北方的经济,大量人口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南方科技的发展。

  3. 隋代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方的物资可以畅通地运送到北方,宋代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十分依仗南方的粮食供应,政策上也有支持,南方的税赋政策也相对宽松,这样也进一步刺激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4. 南宋时期,为了缓解国家财政收入危机,开海通商,泉州,苏州等沿海城市就是在这时驰名海外,成为当时最大的港口,南方商品经济也十分繁荣。

⑥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个历史原因, 南方宋南宋的时候起已经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了,以后再也没有变过。尤其是江南地区,以及后来的湖广地区,都是农业重地。到元明清三代,由于定都北方,粮食、金钱、商品都要经过运河运往北京,可见南方经济之重要。以此为基础,清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实业单位也集中在了江南、江汉地区,上海从19世纪末就已经是亚洲第一大城市。
第二个原因是沿海地理原因。即是沿海就肯定交通便利,便于发展海运、内河运输等等,再加上便利的铁路和航空网,南方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且势头一直很猛的。
第三教育基础。这个不用多说额,江浙、湖广教育是很好的。人才培养很多。也吸引人才。
最后是政策扶植,那么多优惠政策。

⑦ @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这时正进入二十世纪,民众不满诱发的运动更具规模,也更有凝聚力。人数并不多的一批知识分回子,有些答接受过西方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产生变革的主张。发展证明,这对于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切的多面发展是极其巨大的:群众性的起义遍及全国,像雪球般越滚越大,把中国建成一个强大国家的号召也越来越执著,越来越响亮。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发展成一个无数倍增长的“自强”运动。

⑧ 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方常年征战导致了人民南迁,加之南方有适宜的地理条件,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并于南宋时最终完成。

⑨ 南方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一、历史影响!从历史上讲,自南宋之后,南方多商贾,商业思想盛行!而且还有不少历史上的资本积累!二、地理!地理上南方多河流,利于成本最低廉的水运,且地势平缓,交通便利发达!又方便与国外交流,便于外贸发展!三、政治影响!南方的政治底蕴比北方欠缺很多,所以南方政治局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小!经济方面的发展更加灵活!以上主要是说的南方的经济发展优势,不过南方的发展也就是以经济为主的。所以,就这么回答你了……

阅读全文

与南方发展什么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