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g20峰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g20峰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26 12:37:25

A. 中国在G20中有何独特作用和贡献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新闻背景:中国在G20中的独特作用和贡献
新华社记者王龙琴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
自1999年G20诞生以来,中国不仅积极支持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本着建设性态度参与G20机制建设,积极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G20建设与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积极参与机制建设
中国是G20创始成员,参加了历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及领导人峰会。2005年,中国成为G20主席国,成功举办了第七届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两次副手级会议以及研讨会等活动。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G20升格为领导人会议。在2008年11月华盛顿举行的首次峰会上,中国首次以塑造者、创始成员和核心参与方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此后,中国国家主席不仅出席了G20历次峰会,而且在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宣介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关举措,阐明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立场,并提出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主张。
提出系列中国主张
在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和首尔G20峰会,中国针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措施。
在戛纳、洛斯卡沃斯G20峰会,中国为促增长和保稳定献计献策,先后提出10点建议。
在圣彼得堡G20峰会,中国提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等一系列新理念,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布里斯班G20峰会,中国提出了关于创新发展方式、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三点建议。峰会通过的全面增长战略中,“中国智慧”占据15%。
在安塔利亚G20峰会,中国作为2016年G20峰会主席国,不仅积极参与了安塔利亚峰会的筹备工作,而且提交了10项重点承诺,内容涉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市场活力提升等诸多领域。中国从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为确保安塔利亚峰会取得成功作出了最大努力和积极贡献。
对世界经济贡献突出
中国是G20的建设者和贡献者。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就已担起负责任地区大国的重任,以自身负责任的行动使得那场危机没有演变为全球性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航者。中国以自身增长为全球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间,中国一国贡献了全球总GDP增长量的37.6%。2014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7.8%。2015年,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超过25%。
中国的贡献,不仅首先源自中国自身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更是来自于增长路径的设计和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中国一方面承受动力转换的阵痛、结构调整的压力,一方面以自身的努力和定力持续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创新全球治理模式
2015年12月1日,中国正式接任G20主席国。中方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峰会主题,并在议题上设置了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四大板块。
自接任以来,中国肩负着推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重任,在加强宏观形势研判和政策协调的同时,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主导制订《杭州行动计划》。中国还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推动建立更加稳定和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还首次把绿色金融议题引入G20议程,创建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
此外,在中国的努力下,杭州峰会还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订系统性行动计划,呼应了国际社会对G20峰会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的期盼。
中国行动,不仅为G20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而且将在推动并创新全球治理体制新模式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B. g20峰会后,中国经济政策应该怎么转变

G20历次峰会均把握时代脉搏,致力于探讨解决各类短期和长期经济政治发展问题。2008年11月15日,G20举行第一次峰会。在当时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峰会主要围绕拯救美国经济,防止美国滥发美元;改革IMF,确定国际最后贷款人;统一监管标准,规范国际金融机构活动三个主题进行讨论,最终就各国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达成重要共识,通过了47条金融领域改革行动计划。2009年4月2日,G20举行第二次峰会。峰会出台总额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团结一致和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有力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2009年9月24日,G20举行第三次峰会。峰会确立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确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金融机构量化改革目标,启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进程,并就G20领导人峰会机制化等达成重要共识。2010年6月26日举行第四次峰会以“复苏和新开端”为主题。此次峰会正值世界经济出现好转趋势,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又给全球经济走势增添诸多变数之际。峰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妥善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挥积极作用,要求在11月首尔峰会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同时为发达国家削减赤字和公债设定了量化指标和时间表。2010年11月12日,G20举行第五次峰会。峰会完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量化改革目标,就全球经济失衡制定“参考性指南”达成原则共识,并将发展问题列为二十国集团长期议题。2011年11月3日,G20举行第六次峰会。峰会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促进增长和就业行动计划,就建立更为稳定和抗风险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经济治理达成重要共识,对应对欧债危机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6月19日,G20举行第七次峰会。峰会承诺致力于保增长、促就业、促稳定,继续支持欧洲国家处理好主权债务问题。为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足够资源应对世界经济领域的风险,不少国家在会上宣布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资。峰会还在加强国际金融体系、贸易、发展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2013年9月5日,G20举行第八次峰会。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6年。各方关注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呼吁有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时同各方加强沟通。2014年11月15日,G20举行第九次峰会。峰会以“增长、就业和抗风险”为主题,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全面增长战略、经济改革、就业、国际贸易、能源等议题。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全球能源治理,致力于实现未来5年G20整体经济增长在当前政策水平上额外提高2%以上的目标。会议并宣布由中国主2016年峰会。2015年11月15日,G20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主题为“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的第十次峰会。与会领导人讨论了世界经济形势、全面增长战略、就业和投资、气候变化、反恐、欧洲难民危机等问题,表示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应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问题;要解决不平衡问题,完善社保体系,增强中低收入人群购买力;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加快国际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治理

C. g20峰会的意义是什么 g20峰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g20为什么对中国这么重要
第一,全球经济增长的持续低迷,正在严重冲击着各国发展福祉。数月来,各大机构纷纷调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认为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在2.9%以下。这将是继2015年全球增长2.4%之后,全球连续第二年增速低于3%。要知道,2008年-2014年,全球实际GDP年均增速是3.26%。
看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G20国家提出了全球增长目标,即到2018年底“使全球经济总量比现有预期轨道基础上多增加2%”的目标要落空了。因为测算可知,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让全球经济在2015年-2018年平均增速达到3.2%以上。当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2016年4月中旬,IMF还把2016年美国经济增速预估由2.6%下调至2.4%;2016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估由1.7%下调至1.5%,将日本经济增速预估从1%下调至0.5%。
第二,美联储加息的持续预期,正成为悬挂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世界经济持续产生潜在威胁。尤其是2015年8月以来,有关美联储加息的猜测甚嚣尘上,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大量套利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多国出现汇率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严重影响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稳定。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开启加息进程,决定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0.25%。尽管2016年以来,美联储在加息举动上屡屡“欲罢还休”,但对美元加息的预期仍在持续,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外汇市场以及国际资本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加大了G20政策协调的复杂性和难度。
第三,主要货币对美元总体贬值,汇率波动大幅震荡。自2014年10月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美元指数呈现上涨走势,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大幅下挫。2015年,主要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全球外汇市场呈现出美元一枝独秀、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总体贬值、汇率波动大幅震荡的局面。
据IMF数据显示,2009年-2012年共计有4.5万亿美元从发达国家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正在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短期套利资本大量流出新兴市场国家,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其外汇储备规模大幅缩水。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快速下降,流动性风险加大,导致高涨的资产价格随着流动性收紧而出现下跌,再加上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发生金融动荡的可能性加大。
第四,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减弱。根据WTO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贸易总量同比下滑近14%,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将在3.9%左右,仍将低于过去20年5%的平均水平。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元加息预期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造成的。
g20为什么对中国这么重要
同时,部分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出口竞争优势,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甚至主动货币贬值。然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国率先进行货币贬值,可能引发竞争性货币贬值。全球贸易的大幅下滑,不仅增加了贸易保护和货币竞争风险,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
2008年,由于“金融海啸”来袭,世界各国均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威胁。在世界经济现实发展需要的带动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为加强对话和政策协调,于2008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首次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G20机制自此应运而生,成为全球经济合作首要论坛。G20以精诚合作的伙伴精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作,化解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短期风险,形成了全球经济增长合力。
然而八年来,值得警惕的是,主要国家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G20宏观政策协调难度进一步上升。美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缓慢按下“紧缩”按钮;欧元区、日本为刺激经济,需要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严重分化的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使得全球经济面临失衡风险,乃至彻底陷入增长困境。
总之,G20成员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拥有难以推卸的责任,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防止负面外溢效应,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投资和消费,共同提振世界经济增长。2016年则是这个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D. 中国举办G20峰会有什么意义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这次峰会有望取得重要成果。G20杭州峰会将聚焦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重大突出问题,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新的贡献。为杭州在世界上打出一张漂亮的名片,大大提升杭州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提高杭州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加速杭州国际化的进程。

E. g20杭州峰会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g20杭州峰会都取得以下10大重大成果:

1、通过主场外交,中国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与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频频会面,除了就世界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中美、中俄、中欧等领导人还围绕当今世界重大问题深入磋商。

从中美领导人夜游西湖,到公布35项主要共识和成果清单就能看出,中国在这次主场外交中收获不少。

除了这些彰显国际地位和领导力的“成果清单”,中国还在峰会期间与各个国家就区域合作、重大问题提出倡议和举措。它们不但体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更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

2、为世界经济开药方,增强中国话语权。

峰会刚开幕,中央总书记开门见山,就世界经济发展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等建议。对这些药方,不少国家给予积极评价,还特别表示要“同中方继续保持密切交往”。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已经先后推出“一带一路”等重要发展倡议,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股权、人民币加入SDR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在国际规则方面的话语权正不断提升。

3、回击“中国经济崩溃论”等错误论调,给世界吃下定心丸。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提出“三问”: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有人自问自答,给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结论。

对此,中央总书记在峰会期间斩钉截铁地回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他更指出,“行胜于言。中国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

这一权威表态,不仅将让不少人吃下定心丸,更能把信心传递出去,鼓励更多国家“勇做世界经济弄潮儿”,让那些整天试图泼中国冷水的人自讨没趣。

4、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展现中国义利观。

这次杭州峰会,中国邀请了埃及、塞内加尔、乍得、老挝、泰国等嘉宾国领导人与会。这些国家虽然文化政治因素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发展中国家。

安排这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交流对话,还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中国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抓住杭州G20契机,让发展中国家集体发声,争取更大权益。

尽管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但中国从未接受西方一些人忽悠的“发达国家”身份,不仅致力于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还不断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同他们站在一起争取权益。中国一直在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努力减少全球发展的不平等、不平衡现象。这份真诚和实干,已经在杭州峰会上得到体现。

5、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G20峰会关注世界经济,关注创新增长、经济治理、国际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推进产能合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联通的力度等举措,正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世界经济的生动实践。

此次峰会,不少参会国家都是“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在双边交谈中对“一带一路”都极为热心。

通过G20峰会这个大舞台,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不仅进一步提升“知名度”,还将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其中,为中国及沿线国家带来众多“”。

6、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增强中国金融治理能力。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让人记忆犹新。

本次峰会达成共识,要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决心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密切监测和应对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气候资金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对中国而言,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亚投行、金砖银行蓬勃发展,这些话现在绝不是空口说说。杭州峰会发出的声音,显示着中国对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热心与信心。推动这项改革,就是为了通过金融稳定,将“金融风暴”那样的风险扼杀在萌芽中,这对中国以及其他任何国家都是有益的。

7、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国家想通过短期的贸易保护主义缓解压力,反而引发人们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心。为缓解这种忧虑,G20杭州峰会再次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这种重申,不是清谈。

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两个文件的核心,就是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在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不少国家的企业已深受其害,世界经济也因此蒙上黯淡前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仅让世界经济重新焕发活力,所有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也将从中受益。

8、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反腐是一项世界性工作,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此前,中国的海外追逃工作,得到了不少国家的配合和支持,成效显著。不少“红通”人员被引渡回国,或者迫于压力回国自首。

更好的消息是,G20杭州峰会就继续深化反腐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决心让腐败分子在二十国乃至全球更大范围无处藏身、无所遁形。在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中国倡导建立反腐共识,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反腐败、追逃追赃的坚定决心。而反腐大网进一步遍及全球,更是让很多中国老百姓高兴和提气。

9、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G20杭州峰会上,各成员同意在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经济体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中美这一举动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了示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这件事同样跟中国老百姓息息相关。更多的蓝天,更清新的空气,将出现在更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10、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

西湖美景、杭州美食,经典的越剧唱段、漂亮的中国服饰,随处可见的中国特色和杭州元素展现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让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各国政要、企业家和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F. g20为什么对中国这么重要

对世界经济来说,杭州峰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节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与财政刺激成了世界多数国家应对危机过程中最常见的手段。然而,被部分国家近乎无限制使用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不但没有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繁荣,反而带来更多更严重的新问题和负面外溢效应。鉴此,中国提出把今年G20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首次把“创新”提到峰会主题当中,把创新增长方式、挖掘增长潜力作为峰会核心任务。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找到全球增长的新动能。
对全球治理来说,杭州峰会是从稳增长到促发展转型的节点。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增长,是G20到去年为止的首要议程,这一议程把主要政策资源用到“稳增长”上。而去年的G20安塔利亚峰会,明确把G20的首要议程聚焦到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来。这一目标体系涵盖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目标,而“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子集”。G20的使命,通过与联合国的全人类愿景相结合,实现了“转型升级”。今年,G20已将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的突出位置,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行动计划。2016无疑是实践这一使命的破题之年,G20杭州峰会将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节点。
对G20机制来说,杭州峰会是从危机应对到长效治理转变的节点。G20领导人峰会机制,最初是由于应对危机的紧迫需要而出现,而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则要求G20向长效治理转变。今年,G20已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建立了更多的部长级会议机制,为增强长效治理能力而强筋健骨。为实现全球性发展,G20杭州峰会还邀请了东盟主席国、非盟主席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以及77国集团主席国等参会,更好地体现了“包容”的主题。
对中国作用来说,杭州峰会是中国为世界作出经济贡献到提供“中国方案”转折的节点。说起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当然离不开中国。2008-2015年,中国贡献了全球GDP增长总量的47%,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火车头”。去年,全球贸易出现两位数负增长,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却从12.2%上升到13.8%,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着全球贸易局面。可以说,比对全球经济规模的贡献度,中国堪称“劳模”,当然中国还可以作出“更大贡献”。正因为如此,中国为此次G20杭州峰会作出了巨大努力,力求为形成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打造富有活力的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各国都身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走出经济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中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因此,G20杭州峰会无论对于世界还是对于中国,都十分重要,都将是机遇。 收起

G. G20峰会后,中国经济政策应该怎么转变

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凸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负责任体现在对宏观形势的客观判断上。8年前,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同舟共济,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本次杭州峰会,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中国会同参会国家和组织客观研判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情况,认为世界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正是基于这种客观的判断,才为峰会取得系列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也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严谨态度。负责任体现在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应对上。本次峰会中国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给世界经济发展开出了“中国药方”,提出了“中国方案”。最后,各方努力下,杭州峰会形成了“五大决心”的成果: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正是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负责的公心,才能形成各方的共识。负责任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上。杭州峰会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全球宏观政策、可持续发展均需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话语,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助力。在中方的推动下,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代表性最广泛的一次峰会。峰会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正是重视发展中国家,才会取得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成果。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引领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H. g20杭州峰会对中国的意义有哪些以及影响分析点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中国本身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提振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中国可以通过G20峰会,分享这些有益的经验,促进全世界人民提高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G20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抓住了当前世界经济的要害,如果能够落到实处,不仅是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一种指导,也是促进未来5到1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务实的路线图。
制定务实、宏大的经济发展计划。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争打造G20杭州峰会十大成果,即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制定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深化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创立三位一体的反腐败合作,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早生效。这样的增长思路和计划,有助于得到各国的普遍理解,更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其中的增长蓝图,贸易增长战略和国际金融改革,都有助于释放现有的经济能量,采取更开放的原则,促进世界经济整体的增长。

I. G20峰会是什么意思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二十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共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

阅读全文

与g20峰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