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什么是我国重点实施得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即“三大战略”
⑵ 长江经济带战略解决哪些面临的问题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答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是一个整体,是一条“龙船”,必须有全局意识、一体化安排。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很多:组织协调沿江各省市区的规划和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最大的难点。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设,特别是高铁、港口、码头的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可以考虑引入社会资金甚至海外资本。沿江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消除污染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聚集高端人才等,都是难题。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农业问题突出是制约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协调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协调发展的最突出矛盾。同时,作为黄金水道的长江,三峡船闸已经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目前年货运量达1亿多吨,处于饱和运行状态,挖掘潜力空间有限。
⑶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存在哪些矛盾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承载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体量,也是全国举足轻重的具备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的比较成熟的区域。尽管存在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些片面认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这五大问题。但毋容置疑的是,长江流域仍然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是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条件的重要区域,只要能够尽快从依靠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来发展的粗放式的不可持续性发展之路,转变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实现从思想认识上、统一协调行动上、积极创新动能转换上都以满满的绿色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一宏大的蓝图底色,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⑷ 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什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因为我们过去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现在我们的经济总回量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答要转型升级,要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由于长江经济带是以长江相关资源为主,因此首要保护长江资源及长江流域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循环管经济,因此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⑸ 长江经济带什么时候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经济带在2015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2014年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
⑹ 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空间整合版优化配置资源,形成权 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新支撑带。
②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挖掘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扩大内需,进一步拓 展经济发展空间。 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③有利于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开放新局面。
④有利于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 绿色生态的新路。
⑺ 2、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包括答案【
属于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的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⑻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三大两小城市群是哪些
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解读: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有各国的黄金水道。如美国的黄金水道是密西西比河,德国的黄金水道是莱茵河。“要改善民生、实现中国梦,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必须寻找新引擎,长江经济带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表明我国在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质量的同时,重视做好内陆开发开放。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要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城镇化,让的农业人口有序进城,加强城际间联系,把发展潜力和空间释放出来,进而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长江经济带连接三个“板块”,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中西部具有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认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要以上海带动全流域、以武汉带动中游、以重庆带动上游地区发展。沿江城市群发展已具备经济支撑带基础条件,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主战场;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日益显现,长江货运量已位居全球内河第一,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珍珠链”;同时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形成现代化运输体系,长江经济巨龙腾飞的时机已经到来。
⑼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范围包括哪些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1)长江经济带
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9个省2个直辖市。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
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
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
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长江经济带中上海为龙头,武汉为龙腰,重庆为龙尾,这三大城市也分别是上海协调会(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武汉协调会(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协调会(重庆市.四川省)的中心城市。
(2)城市分布
上海:(1个)
江苏: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8个)
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6个)
安徽:合肥、芜湖、铜陵、安庆、池州、马鞍山(7个)
江西:九江(1个)
湖北:黄石、鄂州、武汉、荆州、宜昌、黄冈、咸宁、恩施(8个)
湖南:岳阳(1个)
重庆:重庆、万州、涪陵(3个)
四川:泸州、攀枝花、成都、宜宾(4个)
云南:水富
其中,一级中心城市 上海
二级中心城市 南京 、武汉、重庆、苏州、杭州 、 南昌、成都、无锡 、宁波 、长沙、合肥
地区中心城市九江 、岳阳 、黄石、常州、 舟山、 南通 、芜湖、 宜昌、 扬州 、池州、 镇江、 安庆、 铜陵
一般城市 万州 、涪陵 、荆州、攀枝花 、嘉兴 、黄冈、 巢湖、 湖州 、马鞍山 、宜宾 、泸州、 绍兴、 鄂州、 咸宁、水富
⑽ 什么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首尾两大战略金融核心区:江北嘴、陆家嘴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并和国际经济关联密切的金融中心。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