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莫迪对印度经济有什么影响
自从2014纳伦德拉·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经济措施,首当其冲的就是2016年11月的废钞令和今年7月的商品和服务税改革。
经过一番大动作,有人看到了印度的希望。比如,9月18日,德勤就发布报告称,未来20年,印度将继日本和中国之后,携其巨大的人口红利,推动亚洲的第三次增长大潮,成为亚洲增长新引擎。
即便如此,莫迪政府对印度经济依然保持乐观。因为,印度高储蓄率为投资提供了资金、创历史新高的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面对外部冲击提供了缓冲器、通过打击腐败来增加财政资金……
其次,如果说,99%的500卢比和100卢比钞票都回到了银行,则意味着“黑钱”都“洗白”了。
『贰』 中印两军对峙,印度有何打算,会对中国造成什么麻烦
中印边界问题,印急我不急
孙飞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陆地邻国有14个,中国与其中的12个划定了边界,与印度和不丹尚未划定。中不边界尚未划定是因为印度以不丹的保护国自居,粗暴干预不丹内政和外交,粗暴干预中不边界事务,去年的洞朗对峙,就是印度这种粗暴干预的集中和恶性发作。中印边界尚未划定,一是因为印度占我大片领土,二是因为印度在中印边界谈判中顽固透顶、毫不让步,致使谈判始终没有实际成果。
1、东段:藏南地区,争议领土约9万平方公里,全部被印度占领。印称“阿鲁纳恰尔邦”。
2、中段:争议领土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
3、西段:争议领土约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以上三段合计,相当于六个北京市,或一个浙江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比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大20倍,为中国总领土面积的近百分之一。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印开始就领土划界问题进行马拉松式的谈判。印度始终不渝的边界谈判原则竟然是:我已占领的就是我的,不容谈判;现在要谈的,是你占领的那块,如何还我。
纵观印度独立后的历史,在与周边国家边界谈判中,印度从来没吃过哪怕1平方米的亏,全是占便宜!有人总结说,占便宜,已经成为印度民族性格的重要基因。更何况,现在印度是与尼赫鲁相似的民族主义者莫迪当政,所以,中印边界问题,两国谈只管谈,谈不成,那是肯定的。
中印边界问题,维持现状,是目前最现实的。从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周边形势看,从当前中印两国的国力、军力对比看,短期或近期内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不通过战争而通过谈判把印度占领的东段、中段领土要回来,那只是中方一厢情愿的黄粱梦,实难实现。最可能的结果不过是中国“拿东段、中段换西段”,即把印度占东段、中段的现状从国际法上固定下来,中国从此丢掉东段、中段而只保有阿克赛钦,而且永远都不能再反悔。
西段阿克赛钦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阿克赛钦地区虽是不毛之地乱石滩,但它西控中亚、东控西藏、北控南疆、南控印度,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和优越。从阿克赛钦出喀喇昆仑山口,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直线距离400千米,也就是重装坦克6个多小时,战机20多分钟的路程。解放军居高临下虎视印度平原,重装集团兵锋可直指新德里,如一把利剑顶住印度咽喉,印度永远处于中国的战略压力之下,永远睡不安稳觉。决不能拿阿克赛钦地区换取其他任何地方。
对于阿克赛钦战略地位之重要,印度清楚得很,如鲠在喉而又垂涎三尺,从未放弃过对阿克赛钦的领土要求,必欲夺取而后快。这些年来,印度在阿克赛钦当面的印占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积极持续扩军备战,经营已久,并多次蠢蠢欲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中印边界问题与中苏边界问题不同。当年苏联在蒙古陈兵百万,核武器直接瞄准北京,中国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而中印边界问题属于“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正好要求西部和南部战区部队加强战备训练,此外对中国影响并不大,该干什么干什么,“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恰恰是印方。
印度要买军火、造装备、调兵将、修设施、拉伙伴……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中印边界问题,加上印巴边界问题,至少耗费了印度一半军力、财力,将印度的现代化进程迟滞了20年,甚至更多。说句不厚道的话:中印边界纷争、印巴领土纷争持续下去,对中国是大大有利的。
所以,对中印边界问题我们不应着急。当今中印之间,究竟谁怕谁?谁的国力军力更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目前应以维持现状、不战不和不签约为上策。反正已经对峙半个多世纪了,再对峙一段也无妨。你急我倒不急,保持战略定力,你蠢蠢欲动,我引而不发跃如也,这样很好。
但维持现状决不是无所作为、坐等天上掉馅饼,而是要充分利用尚未开战这段宝贵时间,在耐心谈判的同时,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中国应制订并不断完善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国家战略,全面规划,统筹实施,扎实准备。尤其要好好谋划一下,如何在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尤其在解决印占的藏南问题上大有作为,一旦时机来临,在稳固我西段、中段防线并确保西北、西南防空防导的前提下,坚决收复印占我领土。目前,在中印边界的东、中、西三段,解放军的当务之急是:
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印度这只南亚虎,你刺激他是那样,不刺激他也是那样。而且,他越是怕什么,我们越是要干什么,这样他才能真正怕你。我应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在从西藏日喀则至云南腾冲的弧形圈地域内,大修公路、铁路、机场、火箭炮、导弹基地,大建军营、军需库、补给点,大批囤积作战物资,改善长期驻军条件,大力加强对印占地区的了解、侦察、测绘甚至潜伏,为未来战争准备好调兵遣将和后勤保障条件。
2、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苦练能打必胜的精兵。在对印作战方面,应实行西部、南部战区联合指挥,从现在起就建立常设的西南联指,统筹训练、指挥我西部战区、南部战区、西藏军区、新疆军区的陆军、空军、海军、火箭军、战支、后保部队,心无旁骛、按部就班、有板有眼地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尤其要加强解放军在阿克赛钦、班公湖、亚东、达旺、墨脱、察隅方向的军事存在,把这几个地区作为练兵场、磨刀石、轮训基地,西南联指要统筹安排所属部队进行高原、山地、缺氧、冰雪、极寒、无后方条件下的全建制、全要素、全过程、全年度轮训,并报请中央军委调二线预备部队到青藏高原轮训,爬冰卧雪、卧薪尝胆、以待时机。否则,一旦战机来临,像洞朗对峙时临时从内地增调部队,增援部队上来后气都喘不上,如何与印度训练了几十年的山地军较量?靠临时抱佛脚、霸王硬上弓、人海战术、舍命猛冲万万不行。
3、脚踩喜马拉雅,虎视印度平原。海军舰艇应经常进抵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一旦开战,做好与印海军对峙甚至进行海战的准备。陆上数路大军开进之前或同时,应首先使用空军、陆航、火箭炮、导弹、网络电磁部队,对东印度的机场、指挥部、军营、军火库等军事目标进行饱和轰炸和干扰破坏,尽量摧毁其战力。陆军开进和战争进程中,应始终保持陆军、陆航、空军、海军、火箭军、战支、后保部队一体作战,牢牢掌握制空、制海、制电磁权。火箭军应随时可进入待发状态,一旦印度狗急跳墙,使用核武器或远程导弹袭击我纵深重要目标,可对新德里、孟买等中心城市进行印度不能承受的报复。
4、争取多数、打击个别。要进一步做好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工作。进一步强化与巴基斯坦的盟军关系,加强与巴军的联合训练、联合巡逻和联合演习,并与巴方约定届时进行战略配合:只要印军大举进攻西南地区,巴军就从巴控克什米尔进攻拉达克,让印军腹背受敌。印巴如开战大打,将是中方援助“巴铁”、收复印占我领土的最好时机。中印若开战,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俄罗斯的中立,是中方所必须的。印度与这些国家间有传统友谊或历史血缘,让这几国战时保持中立,并不容易,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由于中印边界纷争由来已久、各执一词、世人皆知,美国及俄罗斯都难判是非,印美、印俄之间没有同盟关系(这也是我们能打印度的重要前提),美俄顶多支援印度一些武器装备、提供一些情报,不会冒与中国开战的危险,直接派兵支援印度,这是可以预计的。
对印斗争,一是维和不挑衅,二是遇事不退让,三是建设不停步,四是印打我就打。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只待战机转瞬来,一扑噬敌咽喉。
那么,何时才是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合适时机呢?我认为:
1、当西部、南部的军力战力对印形成绝对优势,战之必胜时;
2、当印度利令智昏、不听警告,在边境全面、大肆挑衅时;
3、国际舆论有利于我,我对印开战不致成为众矢之的时;
4、当印巴之间矛盾激化,两国开战大打时;
5、当印度国内陷入严重内乱甚至分裂,自顾不暇时。
只要具备上述5条的其中一条,彻底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时机就来到了。一旦这样的时机来临,开战的借口俯拾皆是;当这些条件都还不具备时,不可轻举妄动,要长期准备,积蓄力量,隐蔽精干,以求一逞。
未来对印开战,应尽量保持战争的突然性,不给印度以预警备战时间。只要战机来临,我陆、海、空、火、导、战支、后保等部署到位,废话少说,说打就打,开战同时宣战。
如果时机来临,但没有准备好,没法打,机遇白白丧失,悔之晚矣。收复印占领土,彻底解决中印、中不边界问题,其重要性远远大于钓鱼岛,其可行性则大于攻取台湾,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此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输不起!
『叁』 中印对峙中国在印度的企业有什么影响
中印对峙对在印度的中国企业有一些影响,
现在印度的一些人已经开始di制中国的商品,
这些对那些企业来说是有很严重的损失的。
『肆』 莫迪或因中印对峙下台,印度经济刚发展几年就翘尾巴了,真是找死。。
都是领导人自己作死,也没得办法啊
『伍』 中印对峙会影响股市吗
上兵伐谋,次之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
中国现在已经开始伐兵了,10月前如果不能解决,就只能采取下下策:最下攻城。
10月前必须解决,你就等消息吧。
『陆』 经济学家如何看2017年中印冲突对中国的引响
其实吧,你要是站在印度角度看,这可真不算挑战,而是自保
1,印军非法入境,对峙原因是中国在动朗地区修路(修的这些路其实可以看作战备公路),一旦中印开打,中国的机械化大军往动朗地区一开,不用开火,就放那,印度整个东北邦和首都的联系就被咱们掐断了,动朗地区是印度的命门,如果你是印度你怕不怕
2,印度其实每天都会越界,与我们对峙也是常有,要知道中印争议区是全球最大的争议区!只不过这次在敏感地区闹大了
对付三哥不足为虑,别听新网上那些标题党写的东西,开打?短期内不存在的
『柒』 中印边境对峙结束,在经济上中方做了哪些让步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文姬)今天下午,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专新闻局副局长、国防属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上校答记者问。
印度媒体报道,印方撤军是因为中方承诺向印度基础建设提供200亿美元的贴息贷款,并且不再修路。对此,任国强表示,纯属捏造。
任国强表示,中国部队将继续在洞朗驻守。过去因守边及当地人民生活需要进行了基础建设。未来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继续建设工作。
『捌』 印度军队越境挑衅背后动机为何对亚太局势带来怎样影响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多方面来看。
第一,是历史原因。我们知道,中国和印度之间曾在1962年爆发过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中印双方乃至整个亚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战争结果上来看,虽然现在对于谁是最终的胜利者仍有争议,但中国在战争中占了比较大的优势且战绩相当不错这个事实是不争的,PLA(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的保卫了国土。而印度方面尽管付出了较大代价,但却没有侵占到我们一丝土地,他们也是一直堵着一口气的,这是人之常情,输了都想报仇。
第二,是利益因素。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从地图上观察,不难发现洞朗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地处中国·印度·不丹三国的交界处,而这里,我们要引入不丹这个国家。历史上,不丹曾是我国西藏统治的地区之一,在印度独立以后,一直对不丹有无形的“统治”,不丹在经济、军事上高度依赖印度,而不丹非常靠近印度的咽喉西里古里走廊,无论对中国还是印度,不丹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不丹意识到这种高度依赖印度的情况,随时会导致不丹如锡金邦一样被印度所吞并,所以不丹近年来积极寻求与中国建交等。而中国此次在洞朗地区修路,有利于中国与不丹的关系发展,以及边境地区的武装力量快速投送,这对印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印度才会如此反对中国的修路计划。
第三,就是不排除有他国掺和进来的嫌疑。我们知道,近几年来,印度与美国爸爸的关系逐渐升温,印度将美国当做帮助印度建设的摇钱树,美国将印度作为在亚太地区牵制中国的有力工具,我们不能排除西方国家没有掺和进来的可能。(美国爸爸和他的一众小弟最喜欢搞这些了(滑稽))
对于亚太局势的影响。我个人认为,这场对峙最终不会演变成人们所担心的战争。因为现在如果爆发一场中印战争,对中印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现在已不是1962年,打仗的方式与技术已天差地别,在这种现代战争的情况下,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打一仗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人家西方发达国家还在一旁偷笑着呢。我认为,中国最近一两周的所谓的大规模军事调动,无非是因为中国建军90周年和对印方的施压,而非真的想要打仗。而印度方面应该也很清楚,现在的中国不比1962年的中国,并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我想印度不会乱来的,这个事件,再过个几周应该就会平息,而中印双方也会自然退军。这个事件其实并没有对亚太局势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打字不易,求采纳。QAQ
『玖』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对峙事件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有以下5点:
把双方结束对峙和经济方面的交往牵连起来,更是没有理性。中印两国之间一直有经济交往,并且越来越密切,这次对峙也没有影响到经济交往。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中国是用经济手段和印度达成交易的。
前两年,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和菲律宾、越南的关系也非常紧张,但也没有影响到双方的经济交往。即使中国有能力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战略问题,那么也表明中国的强大和外交的文明性。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不过很多人还是希望用战争和冲突来解决问题。这是人类的悲剧之所在。当然,这不仅仅发生在中国,而且也发生在印度,或者其他很多国家。
“阴谋论”根本站不住脚。如同这些愚昧者自己都说了,中国对印度是贷款,而不是赔款。如果贷款是表示服软,那么现在世界上到处服软的国家就是美国,因为美国的银行体系给全世界其它国家提供的贷款最多。按照这个逻辑,美国就是当今世界第一弱国。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崛起,尤其是“一带一路”的继续,中国给其他国家的贷款会越来越多。
“撤离”不是割地,印军如果已经退出了我国领土,我国军方没必要继续“站在”原地和印军“对峙”。用“撤离”来描述我国军队完成任务后离开对峙现场没有任何问题。自媒体牵强附会的咬文嚼字不过是哗众取宠,显示出自我愚昧的一面。
这些自媒体称印度向我国贷款修铁路,配合我国“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印度服软,这种在逻辑上根本没有理由的言论会在国内互联网上竟有那么大的市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朴素的民族主义情绪或者爱国主义情绪经常被利用,转化成流量和商业价值。
中国应对的策略,有以下7点 :
中国目前阶段的核心利益仍然在南海,然后是东北亚,东海,台湾,中东,最后是南亚。中国不可能因为南亚的跳梁小丑而打乱整体战略的整体布局。
中国继续保持在南海既得的同时(比如王毅部长在7月24日正式开始访问菲律宾等国),在东海、东北亚方面接连做了几件事:7月4日朝鲜试射针对美国的洲际导弹,美国在称不排除武力解决朝鲜问题同时指责中国上半年与朝鲜的贸易增加了40%。
而到了7月17日韩国就正式提出与朝鲜举行军事会谈的想法,很显然,这一次是朝鲜明目张胆则直指美国的“挑事”,但另一方面的美韩却在极力缓解东北亚局势,再说的直白点,这表明中国准备在东北亚提前解构对美韩尤为重要的西太平样安全体系。
在7月4日朝鲜试射针对美国的洲际导弹而美国根本无力反应、韩国出面急于缓解东北亚局势这一明确事实后,所有人也看清了这么一个问题:在美国陷入中东问题施压伊朗,俄罗斯的时候,背靠中国核心利益方向、则美国必然示缓。于是7月5日,巴基斯坦试射了多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新型“NASR”短程弹道导弹,几天后又公开摧毁了印军2个哨所。
中国在中印军队对峙的情况下,将上万吨后勤补给物资,从四川,青藏高原地区运向西藏,目的地却并非中印对峙的洞朗地区,而是西藏北部靠近克什米尔地区。很显然,这表现,中国根本没把印度号称的可以同时与中国、巴基斯坦打“2.5”战争的狂妄放在眼里,中国准备的是在克什米尔支持巴基斯坦与印度对决。
在中东,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出征中国首个海外军事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
在同一时期,在印度洋,印度称印度海事监控飞机检测到14艘中国军舰在印度洋不同寻常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