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利时的国土面积那么小,为何港口经济却在欧洲是数一数二的
比利时的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它的港口经济却是欧洲数一数二的,这是由于比利时地理位置优越,并且贸易发展对港口需求量大。众多的原因使得比利时的港口经济发展繁荣。
比利时的对外贸易发展极为繁荣,正是因为这样比利时有大量的货物需要进出口,交通运输网络完善的基础上仍然对港口有着较大需求,通过海洋运输可以最大可能减少运输费用,提高利润。因此发展港口经济是对比利时经济发展的顺势而为,促进了比利时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同时,比利时与欧洲重要的几个国家相邻,通过比利时的港口将货物运输到这些国家,也是比利时港口经济繁荣的一大助力。西欧的发达国家,对交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比利时港口的发展。
② 美英法意瑞比利时哪个国家不邻海
美英法意都邻海,
可能是 瑞 和 比利时 不邻海
文章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至少萧条5年,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不缺钱,缺的是盈利的投资机会
在行业的层面上,我们观察到的是,过剩产能的普遍存在,各个行业为过剩产能而苦恼,在过剩产能的压力下,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不断的降低价格,试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而降低价格在宏观层面上显示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在传统实体经济中,投资机会缺乏。所以,现在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能够盈利的投资机会,这是另外一个现实。
再看企业层面,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在下滑,但是人工成本、资本价格、资金成本呈现出来的刚性,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而降低。一方面经济疲软,另一方面成本出现刚性,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利润率受到了挤压。一些企业过去靠低成本扩张非常成功,而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应市场,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是因为在9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这个转变具体是什么?1978年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具体体现在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比计划经济更加有效,资源从农业部门转到工业部门,资源从国有部门转向效率更高的民营部门转移。即资源配置在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下,朝着更有效率的部门和行业转移,这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另外还有激励机制的改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一大群企业家在改革的大潮中出现,这些企业家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千方百计寻找市场急需的产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有着强烈的提高效率驱动,远远超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因为国有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对效率的提高是不敏感的。
分清中国两个“中国模式”
所以当我们谈“中国模式”的时候,我们混淆了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有两个“中国模式”,从1978年到1990末是一个“中国模式”,从1990年末到现在是另外一个“中国模式”,我们经常把这两个“中国模式”混淆了,现在有必要区分一下。
从1990年到现在是什么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分配资源,刺激短期的需求拉动GDP的增长。现在中国模式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的,我们知道,政府发钱、支配资源、拉动经济的增长。政府的资源从哪里来,来自于税收,来自于国有银行扩张信用,政府的资源来自于中央发行货币,主要是依靠这样一套方法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009年启动了4万亿刺激计划,更是第二阶段中国模式的典型代表。靠政府花钱、靠银行发贷款,靠银行印钞票来拉动经济发展,跟前一个中国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样一个靠政府拉动短期需求维持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在于可持续性,如果依靠企业家的创造力、创新力提高效率,这个增长是可持续的。而依靠政府拉动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政府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企业家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是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第二个原因,在经济学上叫做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政府不断发钱,央行不断印钞票,虽然可以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促进的作用越来越弱,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效应递减。政策同样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
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我们曾有过4万亿刺激政策,2012年实际上执行的是4万亿2.0,4万亿2.0的效果就比4万亿1.0的要差。本届政府也试着采用一些刺激性政策,结果发现效果不理想。所以,现在就停下来了。
政策的效用递减和我们吃东西、用药是一样的,一种药用多了,药力会不断衰减,我们叫做投资的效用递减或者政府政策的作用递减。因此,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短期可以见效,但是长期无法持续。
2009年,我们执行了4万亿刺激计划,结果使得本来就已经产能过剩的各行各业又在执行过程中大幅增加了更多的产能。这是造成我们面临困难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4万亿主要靠债务融资,结果形成了今天政府债务、银行坏账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隐患,这个隐患不清除,我们无法进入下一轮的增长。我认为,新一轮经济景气短期内不会到来,大家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③ 求20世纪世界经济实力和国际贸易的一些数据
非常发达比利时全国分为3个大区:弗拉芒大区、瓦隆大区和布鲁塞尔大区,由10个省组成。 首都布鲁塞尔素有欧洲首都之称,为欧盟政治外交中心、决策中心、媒体中心,是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其它许多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欧洲700多名议员在此设有办公室,160个国家设立外交和贸易使团,有2500多名外交官,数目仅次于纽约,另外还有2000多家跨国集团在此设立了欧洲地区总部。随着欧盟权利的加强和欧盟机构的集中,目前活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游说集团大约有2600家,从业人数约1.5万人。作为欧洲的首都,布鲁塞尔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它主要城市有安特卫普、列日、根特、布鲁日、蒙斯、那慕尔等。有3个主要港口:安特卫普、根特和泽布鲁日。有5个机场。 比利时的主要工业有工程、金属产品、化学品、汽车组装、运输设备、科学器材、食品加工、纺织品等。许多著名集团在华投资,并取得了成功,如:英博啤酒集团、贝卡尔特钢丝集团、西安杨森制药、富通银行等。主要农产品有谷物、甜菜、土豆,畜牧业发达,有皮尔丹猪和蓝白花牛等优良品种,随着市场对绿色燃油的强劲需求,近年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服务业发达,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口的一半以上。 比利时科研体系完整,教育发达,拥有著名的鲁汶大学、根特大学和列日大学,曾产生过10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医药、化工、畜牧业、和平利用核能、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质子治疗仪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比核能研究所接受我国科研人员多人次的培训,在航天医疗领域也与我有合作。数量众多的我留学生正在比多个大学学习和深造。 在联邦管理层次上,比利时拥有四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比利时电信集团、比利时国营铁路集团、比利时邮政和比利时博彩公司。 比利时经济部、比利时央行和比利时有关部门发布的综合经济数据显示,2006年,比利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为2000年以来最好的一年,在2005年增长1.5%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了3%,超过了欧元区2.7%的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超过3000亿欧元。 2006年,比利时经济增长的总体特点是强劲和均衡,家庭私人消费、出口和企业投资是推动比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 1、家庭私人消费拉动内需强劲增长。2006年家庭私人消费增长2.4%,内需消费增长2.9%,其原因在于实际可支配收入在2006年增长了2.7%,带动收入的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就业市场形势的改善(2006年增加了4.4万个就业岗位)、自然人税收政策的改革实施、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从2005年的2.5%下降至目前的1.9%)以及红利和利息等资产收入提高。储蓄率的降低,显示了家庭消费信心的增长,目前稳定在占可支配收入的13.5%。家庭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2、受国际经济形势好转大环境的影响。比利时传统的进出口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6年进出口均增长了3.9%,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3年来首次呈现出净值,为国内生产总值的0.1%。 3、2006年比利时企业投资增长了5.8%,企业的投资不仅只限于服务业,而是扩展到了工业界。回报性高、融资条件好以及产品销路改善也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住宅投资开支(新建或翻新)在2006年达到了近5%的增长。2006年新创建企业6.3万家,企业破产数量出现下降趋势。技术创新和劳动者培训将成为企业投资增长的两大主要动力。 2006年,比利时虽然对自然人减税进行了改革,但随着家庭购买力的增强,税收还是增长了24亿欧元,预算出现约2亿欧元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取得了预算平衡,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四。这一成绩的取得在于比利时政府对财政开支和社保开支严格控制,以及对公债的进一步减少,从200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103.3%下降到目前的87.9%,比利时政府争取在2010年将这一比率下降至72%。 另外,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比利时劳资双方终于在2006年底达成了各行业工资加薪协议,该协议是从1996年开始每两年签订一次,加薪的标准是依据毗邻的3个国家(德国、法国和荷兰)工资上涨指数制定的。协议主要规定了未来两年(2007-2008)间工资上涨标准、最低毛收入、加班补贴、职工培训、带薪离职培训、研发投入和重体力工种提前退休等事宜。双方同意在未来的2007-2008年间,工资上涨幅度控制在5%以内,略低于周边法国、德国和荷兰的5.5%。雇主实际负担4.75%,剩余的0.25%由政府通过扣减雇主应缴税额来承担,扣减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并纳入2007年政府预算之内。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258欧元。在2010年以前研发投资水平要达到产值的3%(企业投入2%,政府投入1%);企业应将工资总额的1.9%投入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并安排职工带薪离职培训。此项协议的主要目的是要加强比利时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是劳资双方互相妥协让步的结果,在社会上取得了积极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欢迎。比利时政府准备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投入7.24亿欧元和8.51亿欧元,用于提高居民购买力和减轻企业雇主的费用负担。政府将在2007年创造4.5万个就业岗位。 2006年,比利时股市BEL20股指随同国际股市大幅攀升,增幅达23.65%,接近了创纪录的4500点。预计2007年BEL20的利润将会达到5.7%。 为加强比利时在国际税收方面的竞争力,2006年11月27 日比利时与美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该协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比利时继2003年与香港签署类似协定、2006年建立虚拟利息税抵扣机制、取消资本注册税以及近期出台的取消与比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国家企业红利税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在2006年中,比利时的失业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8.5%,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比利时央行对预测,2007年,虽然比利时的经济会进一步增长,但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步伐的放缓和比利时国内需求的减弱,2007年经济增长将低于2006年,预计为2.1%,预算赤字为0.4%。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均低于2006年:实际可支配收入2.1%;家庭私人消费2.0%;内需1.9%;企业投资将增长4.8%;但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增长将高于2006年,分别为5.1%和5.3%。比利时央行还认为,石油价格和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将成为影响2007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④ 比利时在中世纪时有多厉害
超级厉害的存在,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可以说他认第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了,比利时就是可以做到这么牛逼。
1914年,比利时自主的汽车工业诞生,制造的品牌是:FN、Imperia、Pipe de tourisme、Miesse和Execlsior,当时,比利时制造的汽车四分之三都是出口,同时还授权在英国、德国、法国甚至俄罗斯生产。
最后,比利时除了上面的优势之外,还有港口经济,要知道比利时是当时欧洲第二大的港口,出口能力是杠杠的,欧洲很少城市可以拥有这么得天独厚的位置,又可以发展经济,又可以提供就业,政府口袋就越来越有钱,比利时自然就发展越来越好了。
⑤ 比利时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我在比利时。
比利时最有名的就是啤酒巧克力。
还有杨森制药Jassens,尽管现在跟强生合并了,变成-Jassens&Johnson
还有一些高科技公司。
还有安特卫普的钻石工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