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象州县工业经济发展

象州县工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6 04:08:51

Ⅰ 象州县那个乡镇经济最发达

如果不算县城象州镇的话,石龙镇应该是经济最发达,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6.9亿元;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5亿元,,增长18%,排名全县第二。现有甘蔗种植面积6.1万亩;进厂原料28万吨。甘蔗总产量稳居全县第一

Ⅱ 象州县的经济概况

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85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2亿元,增长34.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065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6734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总产值100.17亿元,增长14.6%。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2.57亿元,增长3.1%,增速在全市各县(市、区)排名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420元)在全市排名第一;财政收入5.88亿元,增长8.5%,增速排在全市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7亿元,增长26.7%,增速排在全市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亿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1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7541元,增长1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1亿元,增长15.7%;贷款余额36.1亿元,增长29.4%,增速排在全市第一位。完成工业总产值84.62亿元,工业增加值31.17亿元。
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3亿元,增长11.1%;工业总产值98.4亿元,增长16.3%;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增长1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6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6.02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1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8197元,增长8.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9亿元,增长14.7%;贷款余额36.1亿元,增长16.5%。 县境地处亚热带,有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农副土特产品如甘蔗、烤烟、水果及建材和金属矿产铜、钨、锰等资源丰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县境地域与南宁毗邻,县城距离南宁市区仅37公里。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和工业产品易于集散,为工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全县仅有一些手工业作坊,主要是烟丝加工、土法制糖、铁木农具制造、酿酒、纺织、缝纫等。金、钨、铜等矿产初步开采。1949年全县手工业总产值折新版人民币计仅76万元(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1951年,工业总产值123万元,比1949年增61.84%。1952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2家,产值160万元,比1951年增30.1%;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7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0.6%。1957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9家,工业产值430万元,为1949年的5.7倍。1953—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1.8%。1958年工业“大跃进”,一度兴办了众多工厂,由于违背经济客观规律,盲目“跃进”,产值下降,当年工业总产值360万元,仅是1957年的83.7%;其中重工业产值148万元,比1957年增3.8倍,而轻工业产值212万元,仅为1957年的53.1%。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后,工业产值下降,全县工业总产值764万元。1964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工业相应得到恢复和发展,年产值回升到461万元。1965—1966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351万元,1969—1971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940万元,平均每年313.3万元。1971年,工业企业发展到72家,工业产值2742万元(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1963年的6.5倍。70年代中后期,又先后兴办机制糖厂、淀粉厂、砖瓦厂等企业,全县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72—1975年,投资总额902万元,平均每年225.5万元。1975年工业总产值达5616万元,为1971年的204.8%。1976—1978年,投资总额987万元,平均每年329万元。1979年全县乡以上办的企业达130家,工业总产值8217万元,为1975年的146.3%、1971年的299.7%。
1979年和1980年,先后撤并了粘土矿、煤矿、冶炼厂、农药厂等生产经营效益差的企业。1981年起,开始在工业企业中推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1982年,全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84年,在工业企业中逐步推行厂长负责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542家,其中全民工业企业58家,集体工业企业61家,其它工业企业142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896万元(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81年增51.6%。县属工业完成总产值5231万元,占35.1%。1986年以来,不断巩固和发展各项改革成果。1987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进工业科技进步。1986—1990年,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额10042万元,平均每年2008万元,工业生产获得新的发展。1990年,全县工业企业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60家,初步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建材、化工、矿产为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工业体系,烟、糖、水果罐头、淀粉、水泥等工业生产发展成为主要产业。是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845万元,产值指数为1950年的24927.9%。县属工业完成9967万元,占乡办以上工业总产值30.3%。其中乡办以上轻工企业82家,产值29508万元,占89.8%;重工企业44家,完成产值3359万元,占10.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钢材286吨,锰矿10172吨,铜精矿2090吨,发电量2294万千瓦时,水泥60589吨,碳酸氢铵4979吨,机制砖6398万块,农用挂车2172架,布438万米,机制糖59743吨,卷烟20.05万大箱,罐头食品9665吨,味精220吨,淀粉19631吨,大米加工12130吨,酒精2600吨,机制纸2249吨,栲胶2544吨,松香970吨,混合饮料6838吨,茶叶379吨。
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投资12亿元的“两横两纵”道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入2000万元完善园区内水、电、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园区建设投入创象州历年之最。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7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达41亿元。开展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大会战,储备项目用地8000多亩,取得用地指标3000多亩,为象州历年之最。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完成产值50.7亿元。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里程碑突破。 县境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早在宋代,象州盛产稻米闻名。自宋至清,曾多次从象州调出稻谷供给邻近州县及广东。民国时期,象县稻、米运销大湟江口、梧州等地。但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民国中期以后,农业生产连年倒退。民国22年(1933年)象县水稻总产量已达4513.8万公斤,此后10多年均低于这个产量,民国35年水稻总产量仅2721.8万公斤,只达民国22年产量的60.3%。
解放后,经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1956年,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1957年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38.84%,年均递增4.8%;粮食总产量增长32.19%,年均递增4.1%。1958年搞“大跃进”,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62年,农业总产值只达1957年的87.3%,年均递减2.7%。在“大跃进”期间,兴建了丰收水库、长村水库、罗秀河引水工程等39处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24万亩,为农业的发展打下基础。1963年开始的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生产很快回升。1965年,农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49.71%,年均递增14.4%。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和“学大寨”等“左”倾错误的影响,致使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缓慢,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但在此期间,继续兴修水利,建成石龙电灌、马坪电灌等工程,使附近地区的旱片得到水利灌溉;大面积推广良种、增施化肥,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1976年农业总产值比1965年增长53.7%,年均递增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9~1990年,县财政对农业投资共2192.58万元,比1966~1977年增加2倍。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农业得以稳定和较全面地发展。1990年,农业产值比1978年(不含桐木)增长70.43%;经济作物的产值在种植业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17.9%上升至31.9%;农产品商品率由1985年的27%提高到52%。象州素有“桂中粮仓”之称,盛产稻米,是广西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每年向国家交售大批稻谷。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19013万公斤,人均559.7公斤;调出贸易粮3090.5万公斤,人均91公斤。经调整种植结构,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90年粮食总产仍达17751.9万公斤,人均539.8公斤;调出贸易粮2287.5万公斤,人均69.8公斤。1953~1990年,年均调出贸易粮1367.2万公斤。
2012年全县甘蔗总产超170万吨,新增种植面积8.4万亩,实现农民人均种蔗收入2600元,同比增收550元。粮食总产18.4万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年产鲜茧65万担,实现农民人均养蚕收入3100元。完成绿化造林4.48万亩,年产木材35万立方米。19个土地整治项目主体基本完成,共平整土地2.49万亩,修建田间道路579公里,硬化村屯道路162公里,修建水利渠道762公里,整治村庄45个。投入1.4亿元,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治理中小河流2处;修复水毁水利工程3处;新增防渗渠道310公里。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等6500多万元,人均享受农机购置补贴金额全市排名第一。农机化水平达52.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石贵水果生态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示范社名录。象州华金养殖场被评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1亿元,增长9.9%。 明清时期,县内“民醇、事简、俗阜、物廉”,“男惟力本,女知纺织,秀民游于庠序,百姓不事商贾”。民国年间,公路交通逐步发展,与县外交往比较方便。民国22年(1933)年,全县私人商铺74家。至临解放有100余家,主要贩运晾烟及贩销棉布等日用品。农村圩场贸易主要是粮食、牲畜产品等。
解放初期,国营商业、供销社、私营商业同时发展。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76万元。1953年12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粮油由国家经营。经过对资本主义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粮食、食用油及钢材、水泥等物资由国家计划供应,其他工业品经营以国营商业及供销合作社为主体,公私合营及集体合作商业同时经营。196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42万元;次年1301万元。1965年,全县商业零售门市部、摊点370个,从业1113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16万元。1970年3360万元;1975年5710万元,比1970年增长69.9%。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国营商业、供销社、集体及个体商业逐年发展,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大幅度增长。1980年,全县商业,饮食、服务行业的门市、摊点647家,从业3584人。其中有证个体282家287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466万元。以后,国营、供销社、合作店组,特别是有证个体商业网点增多,1990年全县网点11863个,从业17928人。其中有证个体11390人,从业15438人。是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115万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比“文化大革命”动乱的1966—1970年的总和还多14032万元,增长49.9%;比1980年增长2.77倍。
2012年总投资7700多万元的古象长滩54栋独立式度假酒店正式对外营业;投资3亿元的丝博创意园前期工作启动;启动投资3亿元的九龙湖旅游风景区征地工作。完成《运江古镇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成功举办象州温泉旅游文化节。象州凉泉、石贵生态村分别评为自治区、来宾市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增长60.6%。

Ⅲ 谁有广西所有的县城经济排名啊,我要全部的从富裕到贫困的

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 天峨县、兴安县、临桂县、藤县、靖西县、鹿寨县、武鸣县、天专等县、属大新县、阳朔县 广西经济发展进步县: 南丹县、德保县、象州县、浦北县、全州县、大化瑶族自治区县、贵港市港北区、苍梧县、横县、玉林市玉州区、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荔浦县、宁明县、陆川县、宾阳县、忻城县、兴业县、上思县、西林县、合浦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山县、钦州市钦南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田林县、东兰县、博白县、乐业县、容县、扶绥县、灵山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德保县、贺州市八步区、平乐县、龙州县、灌阳县、资源县、平南县、防城港市防城区、贵港市覃塘区

Ⅳ 象州县地理气候适合种什么经济农作物

六安适合种什么经济作物、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判断,1,你有多大的投资额,其2,市场信息调研一下需要什么,你不能做不赚钱的种植业,第三,了解一下六安在六安那一块水土、地理环境适合种植什么。这些有可能对你发展经济种植业有帮助。你把上述了解清楚,我想就知道种什么,在这就不在举例种什么。楼上已说了。

Ⅳ 请教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的历史沿革

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辖7镇4乡,总面积1898.47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人口34.8万,其中70%为壮族,29.8%为汉族,其余为其它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象州县建置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桂林县,三国吴凤凰三年(公元247年)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置象州,民国改象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余年。象州还是江南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两粤宗师郑献甫的家乡。 近年来,象州县深入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富民兴县”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6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6.37%;农民人均纯收入1695元,同比增长13.8%,人均增收207元,实现了“十五”计划开门红。今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5.77亿元,同比增长12.48%;财政总收入5624万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1266元,同比增长31.74%。近年来,该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自治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自治区“双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自治区“双拥”模范县、自治区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县、自治区人口与计生工作达标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象州人民热情好客,象州县委、县政府为发展象州、振兴象州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象州旅游、观光、投资、开发。象州县委、县政府将以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帮助投资者获取理想的回报。 -------------------------------------------------------------------------------- 行政区划 代码:451322 象州县辖7个镇、4个乡:象州镇、石龙镇、运江镇、寺村镇、中平镇、罗秀镇、大乐镇、马坪乡、妙皇乡、百丈乡、水晶乡。 -------------------------------------------------------------------------------- 历史沿革 ?年,象州县辖4个镇、7个乡:象州镇、运江镇、寺村镇、石龙镇、水晶乡、罗秀乡、大乐乡、中平乡、百丈乡、妙皇乡、马坪乡。 2000年,象州县辖7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35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象州镇 42731 石龙镇 21381 运江镇 31435 寺村镇 41702 中平镇 27189 罗秀镇 25109 大乐镇 23165 马坪乡 27251 妙皇乡 20318 百丈乡 15146 水晶乡 18121 2003年象州县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4个乡):(根据当年广西代码整理) 100 象州镇 辖:城东、城西、城南、城北4个社区;培森、龙富、龙门、鸡沙、沙兰、王铎、沐恩、石里、古才9个村委会。 101 石龙镇 辖:石龙社区;花山、中塘、迷赖、马列、大蒙、大塘、青凌7个村委会。 102 运江镇 辖:运江社区;芽村、水寨、那敖、保应、三里、上坪、古坪、友庆、铜盆、京岭、山坳、岩村、大曼、都连、新运、石鼓、思劳17个村委会。 103 寺村镇 辖:寺村社区;齐心、寺村、王院、中团、岩口、士笼、崇山、林塘、白崖、谭村、上山、横桥、花池、秀和、大井15个村委会。 104 中平镇 辖:中平社区;梧桐、良山、谢官、大架、落沙、多福、古磨、架村8个村委会。 105 罗秀镇 辖:罗秀社区;礼教、敖村、军田、永利、潘村、土办、六峨、凤阳、麦棉9个村委会。 106 大乐镇 辖:大乐社区;龙屯、新杯、那拉、侣塘、同庚、丁贡、岭南、六回、那芙、双告10个村委会。 200 马坪乡 辖:古路、东岸、马坪、龙岩、回龙、其塘、龙兴、新庆、古德、丰收、大佃11个村委会。 201 妙皇乡 辖:大梭、盘古、龙头、新造、路村、寮村、妙皇、山定、花侯、塘头、桥头、思高12个村委会。 202 百丈乡 辖:民进、那沙、百丈、敖抱、练石、新寨、大满7个村委会。 203 水晶乡 辖:水晶、新村、迷塘、竹山、龙团、马旦、雷安、甫上8个村委会。 -------------------------------------------------------------------------------- 地方特色 象州“婵宫”牌桑蚕丝被 保健作用 1、含有天然可熔性蛋白,极易被人体皮肤吸收,营养效果极佳,丝 被具有高效护胃功能。天然丝素、丝胶含有10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2、含有天然调湿因子,可使皮肤保持最佳水份,防止皮肤干燥瘙痒, 保持皮肤细嫩。蚕丝、蚕蛹可用于制作高级化妆品及营养倦健品。 3、具有多种药用、保健价值 象州县“神州缘”牌红米粉 象州县“神州缘”牌红米粉,由象州县寺村镇恒昌米厂出品。这种红米粉选用广西大瑶山脚下生产的天然大米,即象州槟榔红3号米为原料,加上雷山泉水,经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富含维生素E、黄酮素、亚麻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适合缺Fe性贫血者长期食用,效果显著。 象州县韦老壮牌山野百合粉 “山高不过圣唐山,好吃不过百合粉”象州山野百合粉历史悠久,乃象州著名的土特产,县志记载:象州百合粉早在民国时期就远销粤、港、澳及东南亚,驰名中外。本品用种植4年以上的多种野生型百合,颜色分红、黄、白为原料精制而成,洁白晶莹,颗粒细小,煮后糊状透明、清见碗底、气味纯正,具食用、药用双重功效。《本草纲目》已对百合的疗效有详细注解。本厂向社会承诺,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运用物理过程,绝不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保持了百合的原汁原味,对体内过热者,特别是吸烟、饮酒者甚佳,同时也是历代医家推崇的排毒出热最佳食品。更是出外送礼、接待贵宾、看望老人、病人的首选佳品。 -------------------------------------------------------------------------------- 地域风景 象州温泉 旧称濮泉,位于县城东郊 7公里处,象州温泉水属高热矿泉水,泉水流量每小时达 235吨,水温在 73℃至 77℃之间,最高水温达85℃。其流量之大,水温之高,水质之好均为中南之最,堪称“中南第一温泉”。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污染。并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根据温泉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象州温泉现已 建设成为一个聚旅游休闲、度假、疗养、保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象州温泉景区内现有温泉宾馆、温泉大酒店、源头宾馆和多家度假山庄 ,建有露天温泉浴池三个,室内温泉浴池一个,室内浴疗室二百多间,宾馆客房五百多间。象州温泉是广西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景区位于象州县城约4公里的沙兰村青山岭上, 占地面积约五十多亩,以神奇迷离而闻名远近。 古海底迷宫由千百块高3至5米、重达数吨的岩石构成,石壁呈鱼鳞状,石块与石块的间隙形成纵横交错、曲折迂回的数十条天然巷道,巷道宽处可容二人并肩而行,狭窄处仅纳一人侧身、甚至弯腰曲膝而过。石巷道的四通八达、奇曲弯转形如八卦阵,人入巷内,东西难辨,南北不分,若无向导或路标,极易迷失方向。迷宫中丛生灌木、野藤在空中穿梭交织,使巷内浓荫遮日,其间的藤绕树、树倚岩、岩连藤,构成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景致。最奇特的是整个迷宫颇似一个欧洲城堡,因被浓密的灌林、野藤覆盖,迷宫极为隐蔽。抗日战争时期,古海底迷宫曾是当地百姓的躲避日寇的一个掩体。 古海底迷宫的四周是桃、李、梨、柿、竹等构成的果树林,每逢桃花盛开与果实成熟的季节,人们三五成群或是在果树下避暑纳凉、野炊烧烤,或是在在天然石桌石凳上休闲娱乐,或是在选景照相,或是在吊床里悠闲自得地摇晃,别有一番情趣。 据传,洪荒时代,有一块巨石从天而陨,摔到地面上,经过风吹雨打,慢慢裂开,就形成今天这一自然景观。有关专家却认为:古海底迷宫中的岩石约于3.5——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由海底地壳变化和海水长期侵蚀而形成,属岩容侵蚀构造地貌。海洋生物古化石在迷宫景区内随处可见,垂手可取。

Ⅵ 广西来宾很发达吗

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市,素有“桂中”之称。全市面积1.3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45万人,辖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武宣县、象州县、金秀族自治县4县1市1区,境内壮、汉、瑶等1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

区位优势明显。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市区,北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6公里,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不可缺少的有机整体,又是广西重点开发的红水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3条国道4条省道贯通四邻,红水河越城而过,500--800吨船舶可直航广州、香港、澳门。

文化特色鲜明。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麒麟山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统一岭南时,在今来宾市境内首设县级行政建治,至今已有2216年历史,汉、三国、南北朝均在境内设桂林郡治。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来宾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保存有以盘古神话为核心的包括盘古寺庙、地名、节日、歌舞、剧本唱词等在内的原生态的盘古文化。

物产种类多样。大米、蔗糖、花生、茶叶、水果、八角等农副产品久负盛名,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灵香草、绞股蓝,武宣县的三华李、龙眼,忻城县的金银花、乳鸽,象州县的粉葛等名优土特产品名闻遐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3.4%,金秀被誉为“中国八角之乡”,又是全区最大的水源林保护区。

矿藏能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各种矿藏20多种,象州县的重晶石连续多年出口稳居广西第一;合山市的煤炭储量达6.7亿多吨,有“广西煤都”之称;境内火电、水电资源十分丰富,除来宾电厂外,尚拥有中国第一个BOT外资项目来宾火电B厂,合山电厂是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忻城乐滩水电站扩建工程第一台机组可于今年底峻工发电。来宾桥巩水电站和金秀下六甲水电站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项目全部完工后,全市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将成为广西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排头兵。

工业初具规模。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一批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相继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登台亮相。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全市13家大中型糖厂,总日榨能力5万吨;新规划的工业园区,以“高、新、强”为目标,按照功能齐全、科技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工业园区要求设计,目前已全面启动。

旅游前景看好。被喻为“壮乡故宫”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是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有着“中南第一温泉”美称的象州花池温泉,是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长约5公里的武宣百崖大峡谷,是寻幽探险的最佳选择;金秀的圣堂山、莲花山风光无限,整个大瑶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节日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来宾市又是著名的奇石之乡,红水河奇石、草花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有“来宾奇石甲天下”之美誉。

投资环境良好。建市近两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进展突飞猛进,全市正在形成交通综合配套、水电供应充足、通信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新格局。同时,全市全面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对客商实行“保姆式”服务,为各方投资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乐园。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来宾,正成为客商投资置业的一方热土。

来宾,来宾,天下来宾,来者上宾,来宾人民将以特有的真诚和友好,竭诚欢迎各地宾客前来观光考察、投资置业,共铸来宾辉煌的明天!

Ⅶ 广西象州正华温州工业园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广西象州正华温州工业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0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土地成片开发及房屋销售、租赁、策划、工业用地开发等。
法定代表人:徐天松
成立时间:2012-11-05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5132220000635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A区9栋2层

Ⅷ 高分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为来宾经济出谋划策

我个人认为,无论怎么说,当地政府上不上力是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人民群众是否实干是一个城市能否振兴的主要推动力,所以外界的建议再多也敌不过城市内在的动力。
站在来宾地区的角度,我认为,来宾的发展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以中心城区为依托,积极培育城市新的增长点,把来宾建设成为富有浓郁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来宾市应突出做好“山”和“水”这两篇文章,逐步把来宾建设成为山、水、城一体的“水滨”之城。
今年5月24日星期六,象州县石龙镇热闹非凡。当天上午,石龙港码头作业区、广东客商投资兴建的粤能浆纸公司举行了隆重的动工仪式。市委书记张秀隆、市长杨和荣、市委副书记景宪法专程赶到石龙,为两大项目的开工剪彩,并一同考察了石龙这几年的工业发展情况。2007年,在石龙这块土地上,创造出3.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和3000多万元的利税。
石龙,这个209国道上的重镇、柳江河畔、红水河之滨的一颗明珠,正发生着不同寻常的变化——
定位调整: 时势大潮催生工业新区
石龙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石龙人习惯把其概括为“四沿”,即:沿边——地处兴宾、武宣、柳江、象州四县(区)交界处;沿路——209国道横贯全镇,象州至武宣、象州至来宾的三级油路贯穿境内;沿江——处于柳江、黔江、红水河三江交汇处;沿市——北距柳州市58公里,距桂林市198公里;南距贵港市125公里,距南宁市230公里;西距来宾市46公里,东距县城27公里,水陆空(距离柳州机场仅5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只有2.4万的石龙镇,是个传统的农业镇,因依托境内的制糖企业——石龙糖厂(后改制为东糖集团石龙公司)而在全县占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但相对于偏居一隅的象州县城,石龙镇更具有发展工业的优势。为了加快石龙工业的发展,象州县在各种机制体制关系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大胆创新,设立了直属于县政府的一层科级事业单位——象州县石龙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其主要职责是对石龙工业集中区进行规划、管理、建设、服务等。
石龙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8.734平方公里,依据产业布局分为A、B、C区,集中区又分为镇区以及A区、B区、C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工业片区。A区位于石龙镇镇区东北面,东临柳江;B区位于石龙镇镇区南面,东临柳江,A区与B区以石龙大桥为界;C区位于石龙镇镇区西北面,西临红水河,东靠209国道,以石龙园艺场为基础。由于决策正确,措施有力,目前,集中区内的企业由管委会成立之初的石龙制糖公司和莲桂纸业公司增加到20多家,龙腾纸业有限公司、金帆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万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石龙港口、广东东莞太粮米业公司和粤能纸浆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相继落户集中区,同时,制革、肉制品加工、重晶石矿深加工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中。
按照象州县的发展思路,到2012年,象州县的工业总产值要突破60多个亿,而石龙工业集中区则要占到半壁江山。石龙将成为象州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产业打造:造纸专业镇渐现雏形
即将把石龙衍变成造纸专业镇的功臣应首推莲桂纸业公司的母公司广东番禺莲花山造纸有限公司。在产业转移之际,这家广东公司独具慧眼,相中了石龙这块宝地,从见面相识到签约落户,仅用了45天的时间,200多万元的征地费也在签约的一个星期内到账,这些都创造了象州招商引资历史上最快的记录。目前,莲桂纸业公司已落户石龙工业集中区的A区,该公司计划在3年内完成1亿元的投资,建成以蔗渣浆为原料的年产3万吨高档生活用纸的生产线。据该公司的有关人员介绍,到今年5月底止,该公司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4条生产线已于去年7月试业投产。另外,在今年内,该公司还将建设好两个生产车间、4条生产线。
莲桂纸业公司生产的是高档生活用纸,而象州龙腾纸业公司则以生产工业用纸为主。该项目计划投资9000万元,建设年产9.6万吨高档纱管纸及其它纸制品生产线。另外再投资2.4亿元,建设一条年产10万吨桑秆浆的生产线。目前,占地130亩的龙腾纸业公司已粗具规模:第一车间厂房已盖顶,第一条生产线于今年6月份投产,第二条生产线也将于年底建设;办公楼已建成使用、第一栋职工宿舍楼已封顶装修、锅炉房已建好。据龙腾公司的姚副总透露,年内,该公司可形成3.2万吨纸的生产能力。
从事纸业生产的人都知道,造纸的关键环节是制浆。而制浆的过程又是一个污染的过程。莲桂纸业公司之所以不制浆,就是考虑到制浆过程中难以治理的污染问题。象州粤能浆纸公司正是基于莲桂纸业及其母公司莲花山纸业公司的良好市场信誉而被吸引过来。这家由广西蒲新纸业与深圳世纪创展科技公司合办的企业,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和流程,可年产5万吨漂白蔗渣浆。这种新方法,既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同时又减少了大量废气物的排放。该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将于2009年建成投产。届时,粤能公司还将再投5000万元,建成造纸的深加工车间,生产高档的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
正如有从事造纸源头——制浆这一造纸的上游产业一样,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造纸生产能力之后,纸的下游产业将会进一步衍生出来,产业链将会被拉长,这一点,行内行外的人都深信不疑。届时,石龙,这一造纸产业的中心定会凸显在桂中大地上。
作风转变:招商引资带来面貌一新
说到石龙工业,不能不说石龙工业集中区;说到集中区的具体工作,又不能不说石龙镇党委、政府。记者在石龙镇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是招商引资,在这里,每个星期都有项目进来,每个星期都去谈项目。可以说,每个项目落户石龙工业集中区,石龙镇的干部都付出了一番心血,折射出石龙镇干部作风的转变——
书记日记。近来石龙镇党委书记邓永康对用手机写日记颇感兴趣。请看他的两则日记。
一是《广州招商》:4月9日晚10点,跟书记、县长从柳州飞到广州;4月10日上午7点起床,10点赶赴增城,洽谈引进水泥厂项目,对增城“嫁女”还“送彩礼”的做法颇为感慨;4月11日下午,得到原自治区副主席、广东省广西商会会长雷宇接见并共进晚宴,被雷老丰富的学识、与时俱进的观点折服;4月12日下午1点广州候机,飞机晚点5小时,晚上9点多回到象州。
二是《近期工作》:6月7日,安排招商办给莲桂、龙腾、万象三家外来企业送粽子;6月8日上午,端午节,拜访来石龙检查工作的广东莲花山纸业公司董事长,并送上自家的粽子;6月9日,与马列村群众座谈,并接待到石龙检查地质灾害情况的县国土局领导;6月10日,赴柳州、鹿寨回访两家有意到石龙投资的汽配和造纸企业。
得力干将。常人与坟打交道,多数是在清明节缅怀先人之时,而石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兼镇招商办主任的覃奇贤一年四季都要与坟打交道。他的45天迁90座坟的故事仍被镇干部们津津乐道。那是今年3月初的事,经过成功的谈判,粤能浆纸公司已正式签约,这家公司所需的300亩地,覃奇贤和他的6名工作队员作为联系村镇干部,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征地工作中。他们发现,在这300亩的蔗地里,竟然藏匿着90座坟,经过勘查和走访村中老人,得知这些坟牵涉到周围村屯的70多户人家。
于是,覃奇贤和他的队员们一道,逐家逐户地做工作,有的主家全家到柳州等地打工,他们就赶到柳州。对有些涉及到多户人家的坟,他们则多次上门催促。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迁坟事宜,他们还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同时,对每座坟头,他们张贴一张公告,以便让来挂青的人知晓。经过40多天的辛勤工作,所征地块的坟逐渐迁移,对最后的5座无主坟,覃奇贤他们则请人把它集中迁到一个新址,以待其后人来查。
类似覃奇贤的镇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正为石龙工业集中区的建设而辛勤地工作着。正是有他们的扎实工作,石龙镇才会在2006和2007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全镇财政收入连续多年稳居全县第三,正向坐三望一挺进!

Ⅸ 象州新13号公路新闻

站在柳武高速公路盘龙(柳江)特大桥桥头,只见巨大的桥墩从河床上拔地而起,一辆辆运料车在路上欢快地奔跑,一台台机械在工地上发出的轰鸣声回荡山间……这就是象州县内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柳武高速象州段施工的场景。
柳武高速是广西“四纵六横三支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三江至北海公路的主要构成部分。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8米,主线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建成后象州至柳州路程大大缩短,将对象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象州工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自柳武高速象州段开工建设以来,象州全县上下和施工单位一起,全力以赴加快施工进度,为实现象州“高速梦”努力奋斗。
征地拆迁强基础
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建设高速公路的基础。为了推进征地拆迁工作,象州县委书记龙秀、县长陈代军多次到现场协调相关工作,县四家班子一名领导全程负责,县“三高一铁办”密切联系柳武高速公路指挥部,想方设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和工作目标,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阻工现象和各种纠纷。
柳武高速公路通过象州县境主线18.855公里,石龙、象州连接线27.841公里,计划征用土地3988亩。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县已签订42份征地协议,协议征地3985亩,完成计划任务的99.92%。
在拆迁方面,象州全县主线、连接线拆迁户共有60户(其中人居住宅类32户),需拆迁面积达9252平方米。截至2013年12月底,已完成房屋拆迁7394.35平方米,完成任务的79.92%,已拨付房屋拆迁补偿费608.88万元。涉及拆迁的村民中,部分回建住房一层楼房已经封顶。另外,该县还完成迁坟795座,完成任务的100%。
强化管理抓进度
象州二桥是柳武高速八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全桥长190米,采用连接钢构结构。施工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六局柳州至武宣公路工程第六分部党委书记高剑峰介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他们采取人员、机械、管理力量流水布置的方式,每个桥墩都安排10-15名工人,模板单独配套,争取在合同工期2014年12月前完成工。
各标段开工后,柳武高速公路指挥部加强督促各项目部科学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将任务下达到具体的作业班组,做到日保旬,旬保月,狠抓工作落实。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大资金、设备、劳力等资源的投入,充分挖掘潜力,拓展施工作业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紧施工。监理部门结合阶段性工作目标对施工企业上报的计划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审定的计划做好监理人员安排,做到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全过程监测,确保工程质量。
截至2013年12月底,柳武高速象州段2013年完成投资47089万元;象州柳江特大桥(象州二桥)已完成水中四个桥墩的桩基础和四个承台的建设,在建的11、12、13号桥墩已完成大部分工程量;盘龙柳江特大桥已经完成桥墩的桩基础建设,现在正在进行承台的施工。盘龙大桥、象州二桥的承台均露出水面,初具一定的建设规模,为下一步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齐心协力促建设
柳武高速象州段开建后,给沿线的马坪乡、石龙镇、象州镇一些村屯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居家周围直接受施工影响的群众,更是遇到不少困难和麻烦。对此,象州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深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高速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而广大群众则识大体、顾大局,把支持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分内之事,主动配合搞好征迁工作。
同时,象州县还组织调处办、法院、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走村进户,登门走访,对症下药,实事求是地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力求把工作做深做细。针对征地中遇难的山林纠纷,该县加大调处力度,全县200多亩有争议的土地基本得到妥善处理,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
望采纳。。。。

Ⅹ 请问广西象州有多少人口今后那里有什么好发展吗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来宾市东部,辖8镇3乡,行政区域面积18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万亩,森林覆盖率43.2%;聚居壮、汉、瑶、苗等18个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总人口36万人;县境地处亚热带,有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农副土特产品如甘蔗、烤烟、水果及建材和金属矿产铜、钨、锰等资源丰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县境地域与南宁毗邻,县城距离南宁市区仅37公里。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和工业产品易于集散,为工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阅读全文

与象州县工业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