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心里预期对经济活动影响

心里预期对经济活动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5 18:35:40

❶ 投资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什么,请大家帮忙想想,给些见解!谢谢

一、 投资与 利率有关
(一)投资函数:I=e-dr
(1)、e——自发投资,不依赖于收入与利率水平的自发性投资支出
(2)、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
(3)、投资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价格为纵轴(如图)
(二)与资本边际效率MEC有关
当MEC>实际利率时,企业才会投资
二、与投资有关的其他因素
(一)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投资↑
1、预期市场需求↑→预期收益↑
2、工资成本↑→预期收益↓,on the other hand ,工资成本↑→机器替代劳动→投资↑
3、投资税抵免(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以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预期收益↑
(二)投资风险:风险大→投资↓
(三)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q"说
股票市场价值>新建一个企业的成本→新建企业优于购买旧企业→投资↑

❷ 什么是通胀预期,其产生因素是什么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通胀预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心理预期,另外一种较为简便的算法是把前面几年的通货膨胀率相加,再除以年限,实际上就是一个算术平均数。
至于影响这里比较有详细的记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0ee7101009r2q.html

❸ 预期对顾客消费心理的影响

消费心理预期是指公众对社会经济前景的预期。影响公众消费行为的经济预期主要指收入预期、支出预期和对价格的预期

❹ 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到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都是相同的。 (2分

通货膨胀就是被预期到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实际上都是相同的

❺ 试解释心理预期对汇率的影响。

心理预期,对整体汇率的影响,只不过起到了一个整体的推导作用没有完全性。

❻ 如何理解经济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心理变量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心理学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经济学家”和“具有良好经济学头脑的心理学家”共同倡导而形成。他们认识到,对经济行为的研究,不仅要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从各个学术领域展开研究。只有把从理论与方法中得到的认识进行综合归纳,才能正确把握经济行为。但这种认识的获得,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二百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经济学家们已构筑起了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表述精确、方法逻辑性强的经济学理论大厦,经济学也因此享有“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的美誉。主流经济学有着根深蒂固的偏好:就是主张从抽象的简单化理性假定出发,针对客观的经济变量(如利率,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等),利用公理化的逻辑演绎得出核心的统一理论;推崇理性逻辑演绎和数学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同时彻底摒除人的主观因素和具体的实验方法,反对用实验解释经济现象之间的区别,认为经济学之所以为经济学就在于有着“高贵的兴趣”以及由历史充任的对经济理论假设的检验。
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比经济学发展得晚。在19世纪,心理学因仍处于它的幼年期,所以不能为经济学提供一块基石。作为对经济学的“唯我独尊”和对人的主观变量的刻意排除的回应,心理学长期以来也对经济活动失去了一切兴趣。表现在对于动机、行为的形成、刺激和欲望、或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中,利用了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来检验假设,但却长期忽视对经济行为进行直接研究——尽管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都由经济行为构成。由于对理性研究范式的过度推奉和固守,致使经济学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1、将“经济人”假设作为整个经济学思想体系中的前提性假设和基础性假设,并以其作为全部理论构架的逻辑支撑点和方法论原则。主张:(1)人是有理性的。他只想以最小的牺牲来满足自己的最大需要。(2)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3)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然而这种自利活动则会受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增长。1、在分析如失业、通胀、经济泡沫等经济现象时,由于包含了心理因素和主观变量,从而可以更好地描述、理解经济现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内在规律性,提高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认识。2、对具体经济领域内的经济行为研究,如消费者行为、投资行为、储蓄行为等,通过增加如消费者信心、期望等行为因素,大大提高了经济模型的预测功效,使得企业界、金融界等都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生产、投资、销售以及营销策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3、掌握社会经济心理与行为动向,发现社会经济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潜在的消极倾向和内在问题,以利及早预警、防范和应对。4、参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工作,对各项经济政策和改革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信息反馈。如政策的心理效应(计划经济条件下市民福利的逐步取消)、对心理预期和价格知觉的影响(油价)等),并相应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作用。

❼ 滞后效应的经济学中滞后效应与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


因变量受到自身或另一解释变量的前几期值影响的现象称为滞后效应。
表示前几期值的变量称为滞后变量。
如:消费函数,通常认为,本期的消费除了受本期的收入影响之外,还受前1期,或前2期收入的影响: Ct = β0 + β1Yt + β2Yt − 1 + β3Yt − 2 + βt Yt − 1,Yt − 2为滞后变量。
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 :
1、心理因素:人们的心理定势,行为方式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如中彩票的人不可能很快改变其生活方式。2、技术原因:如当年的产出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过去若干期内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3、制度原因:如定期存款到期才能提取,造成了它对社会购买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❽ 心理预期属于影响汇率因素的非经济因素是对的吗

在影响外汇汇率走势的各种因素中,最难以把握的就是心理因素,专它是影响汇率短期走势的属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市场预期、投机信息、市场评价及经济新闻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心理,从而引起外汇市场的短期波动。因此,心理预期属于影响汇率因素的非经济因素。

❾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的冲击和对公众的心理预期效果的影响

三者都属于货币政策的范畴 不论收缩还是扩张 对总需求、实体经济都会产生影响
提高法定存准、再贴现率、公开市场回购债券属于扩张型的,实际效果是向市场投放货币,一方面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其实也是扩张总需求的效果。产出或者经济增长是由总需求决定的,总需求扩张 经济总量就会增长 所以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其次 货币政策的调整 首先 给公众传递的是一种信号 特别在频繁使用的情形下 更反映了政府的决心 从而使公众心理预期强化 趋同 然后 政策的效果会影响公众的预期:货币政策执行有力,经济增长,公众对经济、市场、股市才有好的预期,反而如果带来的是通胀 那么公众对物价看涨的预期会加重通胀的严重程度,对经济增长存在不利因素

阅读全文

与心里预期对经济活动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