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国内发展经济

国内发展经济

发布时间:2021-03-15 14:10:46

㈠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从投资需求看,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加之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企业生产、资金、汇率成本提高等因素叠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第三,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的贡献率。从生产结构看,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从收入结构来看,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结构失衡使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量平衡和结构矛盾交互叠加,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与此同时,受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博弈使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㈡ 中国的经济发展怎样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9.4%,CPI上涨5.5%。
2012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双降”态势,预计GDP增长8.7%左右,CPI上涨4%左右,经济运行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更大。
2011年全年经济走势呈现以下特点:1、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取得成效;2、经济增长平稳减速,部分刺激政策退出力度把握适度;3、保障房投资成为新亮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4、汽车消费退潮明显,其他消费增长波澜不惊;5、受国际市场影响逐步加大,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有效解决;2、成本上升压力持续存在导致经济步入结构调整阵痛期;3、房价居高不下仍然是广大百姓最为关切的社会问题;4、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经营最为困难;5、国内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全球经济调整的趋势性要求反应迟钝。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将表现出以下三种趋势:
1、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一方面,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私人需求尚未接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依旧宽松,甚至存在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通胀压力相对较大。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大量热钱冲击以及政策紧缩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等问题,其经济增速将继续呈放缓态势。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与今年基本持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9%,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1%。
2、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
3、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如果2012年欧美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主要发达经济体整体不出现二次衰退,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同时,我国把“调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有所减弱,财政赤字率略有下降;货币政策则主要加大对表外业务的控制力度,使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进入真正稳健状态。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8.7%左右;且经过精心调控,妥善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可以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4%左右。

㈢ 中国的经济发展

咳。。来先稳一下情绪。
中国经济持续自繁荣,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增长中投资增长的占比过高,居民消费的占比过低,大约在37%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占比一般在70%左右。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由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行政体制决定的。尽管中国本世纪以来每次五年规划都把GDP年均增长率的预期目标设在7.5%以下,说明最高决策层完全意识到经济增速过快会导致诸多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那么为何这些最高决策层提出来的目标最终难以实现呢?
楼主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没法肯定告诉你,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一点就是,体制问题不解决,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希望采纳

㈣ 中国以后怎么发展经济

看世界各国的人均GDP数据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个较详细的划分:
发达国家与地区: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除东欧外的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与四小龙,以色列。一共28个,高的人均年GDP有四万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资源富国:沙特,科威特,阿曼为典型代表,包括西亚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国。伊拉克与利比亚本来也是富的结果被美国搞了,惨。伊朗,委瑞内拉也算。这些国家人均GDP多的有1万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东欧国家(包括俄国)加土耳其,拉美国家中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泰国马来西亚约旦叙利亚,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国。这些国家人均GDP在约在 4000以下1000以上。那几个非洲小国有些让人吃惊,加蓬博兹瓦纳,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穷国: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国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穷国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体列一列,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拉美香蕉国家,所有南亚国家,新马泰以外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中国朝鲜蒙古。
如果对比一下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头尾的两次统计数据,会发现那些发达国家的构成是最稳定的。甚至20年内都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考虑30年,那么四小龙是加进去了。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构成,在二战稳定以后唯一的变化就是加了亚洲四小龙。20年过去,再没有一个国家进入这个层面。
这是个相当奇怪的事。如果不考虑石油国家,那么发达国家的门槛就是约5000美元的人均GDP。世界上其实有相当多的小康型国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一度都不错,可是不管20年还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实际上如果已经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来一个经济奇迹,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动,等货币升值就过门槛了,就象四小龙冲线及冲线以后一段时间的GDP变化一样。如果一开始基础不是特别差,如果有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那么肯定是可以冲线的。要注意用美元计的GDP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大于经济增长率的,因为几乎肯定会发生货币升值等附加效应。但是20年过去了,就是没有国家能冲上去,一个都没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长多少?中国20年翻了两番,如果肯不顾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国家就是没有一个能冲上去。那些发达国家更早的时候也没有5000美元,但是增长迈过门槛的时候很平稳的就过去了,而发展中国家想要复制它们的那种平稳过线就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事情不仅仅是不能过线这么简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很悲惨的。54个国家十年过后比原来更穷了,其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其余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停滞就是增长缓慢,除了两个显著的例外:中国与印度。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么?成为发达国家就那么难么?如果俺们把石油富国与四小龙除去,事实是很清楚的:成为发达国家的确就是那么难。
下面解释这个现象的内在原因。
为什么成不了发达国家?
前面说了,20年中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奋斗成功。这些国家内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些。
1.卖资源的诱惑 发展中国家有很多资源非常不错的国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红。这些国家的人民满足于靠资源过活,只考虑花钱的方式,不考虑另开挣钱途径。
如果走上这条道路,一个国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严重的是人民没有了努力的动力,不学习了。不努力暂时不要紧,卖资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胁是眼红的邻国打进来,所以要大买武器,并且抱着各老牌帝国主义的大腿。最惨的是,抱着的大腿不高兴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 民风懒惰拖拉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国家,民风可以说得上是懒惰。非洲大兄弟领了工资,买来可乐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后怎么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态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么样,喜欢罢工,喜欢过狂欢节。南亚印度人民的哲学不一样,认为时间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不重要,干什么事不着急。东南亚国家的人民也说不上勤劳。这此因素对发展经济显然是不利的
所以这就是拉美与东南亚小康国家的故事:经济“奇迹”后面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70年代奇迹,后面20年危机,东南亚80年代奇迹,90年代危机。危机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完了就让你躺在那里起不来,而不是景气循环。
这么一算,全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躺下了。剩下两个:中国与印度。下面谈这两个国家的事。
中国与印度
上面说到,发展中国家基本全完了,惨的就是卖光资源等死,稍好点也是经济危机过后再没了希望。发达国家其实不在乎这些国家惨成什么样。只要能顺利得到这些国家的资源,并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价卖产品给那些国家的富人不等价交换。如果说得明白一些,发达国家是有意这样设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努力一点成为拉美这样的经济后院,或者不努力成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还剩下印度与中国没有完全搞定。说没有搞定是有证据的。说到印度,一般以为这个国家穷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发展中国家里都算是最低的一档。中国也不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还落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泛地谈GDP,中国与印度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是显著不同的。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技术能力,那么也就在中印两国了。这两国能发卫星,能造汽车,这在发展中国家就没几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几回了也没发上去。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给掩盖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印两国。如果只看这些产业,不看那大量的闲置人口,中印两国的发展程度是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产业发展,不在于一时的人均GDP。
这两国的经济,基本还是独立自主的。不是说没有外资,而是两国的领导力量还没有被发达国家所掌控,经济道路过去是自主选择的,今后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其余发展中国家是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想自由选择么?民主政府里坐着的不定是不是美国培养的走狗。就算总统想奋起脱离这种经济秩序,底下大堆资家阶级买办可不是虚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争的。委内瑞拉的查维斯不是曾经被整惨了么?
印度的独立自主是比较严格的。从尼赫鲁开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全球独一份。印度国内很多人批评尼赫鲁,搞得印度发展那么慢。这个的确是有道理,印度的经济管制太死了没有活力。但是等别的发展中国家全被放躺下一看,印度这个独立自主还算是不错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终于搞起了独立自主的改革,培养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与大企业,如软件业,制药业。
印度90年代的叫经济改革,不叫改革开放,因为印度对于开放非常小心,可以说是过分小心了。中国要买印度的铁矿,印度不卖,要自己炼铁卖。结果这两年中国缺钢铁,上印度买了不少,让它等着了。印度的外资公司过得都不怎么好,肯德鸡在印度卖不下去了。印度90年代的经济发展,和外资关系不大。增长率就是4-5%的样子,不算快,但是因为一直增长没有出事,所以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增长国家。如果把中国与印度除去,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几乎没有增长,经常出事。印度没得着外资的好处,可也因此防着了外资的坏处。俺认为印度是有希望的,今后路子走对了,前景比拉美东南亚都要好。最近几年,印度也开始拉外资了,这是向中国学习。
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在我看来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20年奇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有很多文章批评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中的错误,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看,中国的外资政策有几个显著的优点值得总结。
中国的外债使用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历年来借了还,还了再借,到现在累计还有一千四百多亿美元的外债,建成了很多项目,没有给国家造成什么麻烦。这一点,全球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没有国家能做到。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外债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债都是有项目的,政府对外债的管理能力与效率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好的。
中国的外资使用上,监管在发展中国家算是很好的。外资来,至少要建个工厂或者研究中心,如果提供技术那就更好。保证不是热钱,不好跑。外资要想到中国得利,就得搞生产,不管怎么血汗工厂,总得出东西再管分配利润,这样就不是零和游戏。中国政府对于外资还有准入限制,有些领域是不让外资搞的,有些领域只能合资,合资份额不能超过一个百分比,有些领域就可以独资。具体细节不论,中国政府实际上知道有些产业不能让给外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那是随意出入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银行都开。
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利用外资提升技术。具体操作有很多失误,但是有这个原则了,总是能得到一些益处了。我以为这个原则是不错的,改进的方法是在具体操作上,不能不要外资了。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改进具体操作是有希望的。应该说中国政府是有这个心的,从汽车行业能看出来。汽车行业从产量来说是有大发展的,技术提升就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说中国政府想让外资操纵汽车业了,历年来有大量政策是想让汽车业国产化的,象什么汽车国产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国利用外资提升技术也有做得好的,电子通信产业就是一个。电视机是引进的日本技术,现在已经基本能自主研发了,虽然有些关键模块要靠进口。
通信产业引进了几家外国大公司,国内公司和它们竞争,奇迹般地活下来而且杀到了国外。这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没有过的事。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分额最大的就是电子产品,已经是中国的杀手锏了,就算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干过中国了。
很多人批评的中国政府“造船不如买船”并不是乱说,但是放到全球范围去看,就应该承认中国政府在发展制造业上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只有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上显现了与发达国家对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没有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会造什么什么了,离真正有经济效益地卖到全球去还差很远。现在中国有几个产业没有发展得很好,象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这些被人们所批评。但是要看到,这两个产业要是中国能搞好了,那不就成发达国家了么?中国其实在其它制造业上发展得很不错,盯着两个难度很高的骂容易忽视总的趋势。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中国靠外资发展经济,外资都搞的是血汗工厂,中国人就只会在工厂里干点简单的活。实际上血汗工厂对中国GDP的贡献并不大。因这这些工厂就是出口产品到外国去,赚了贸易顺差才算到GDP里面去,一年不过二三百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虚的,但GDP不是虚的。中国的GDP主要是靠内需发展起来的。可以用典型商品代表这种趋势。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中国的GDP发展就是非常实在的,现在就算穷人家里或多或少也有这些电器。90年代中期以来,就是电话,手机,摩托车,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
接下来就是房地产汽车,如果做到普通人也买得起了,那就是中等发达国家了。现在只能说,精英阶层能买得起。可是不能简单理解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上层贪官们,实际上大量的城市平民也能买车买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中产阶级的数量已经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并且领先其它国家一个数量级,与发达国家也可比了。所以现在中国的城市里生活不看阴暗面与发达国家其实差不多的,生活品质可能还要好,因为物价低。说这些不是为了自满,而是为了表明,中国的发展是超过了历史上发展中国家所能做到的程度。问题当然还是很多的。血汗工厂主要是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其实意义不大。
从总的趋势来看,在全球,中国的经济奇迹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几乎在所有制造业层面上显示了挑战的能力。以前那些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结构调整指导得放弃了很多产业,专门干几个所谓的优势产业。但是中国没有接受这种指导,而一直是自主发展的。中国现在的发展姿态其实很明显的,就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一级级占住了往上吃,占住了就不放弃。这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已经发生的可怕事实了。可以说,其余发展中国家除了卖资源基本发展的空间了。东南亚国家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争外资输给了中国,接着就是经济危机。完了和中国经贸关系大发展,中国买的基本都是资源性商品,包括旅游商品,中国的大量制造业产品占领东南亚市场。墨西哥也苦得很,与中国的优势产业重叠了 也肯定竞争不过,所以拖着不让中国进WTO。也不能指望中国经济提升,工资上涨转移产业到别的国家。中国还有好几亿农民没工作,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国家,要转移也是往中国内地转,或者搞民工潮让内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点谱的是印度,那么多人搞开了血汗工厂竞争起来不一定谁赢。但是印度好象没有想到这条路。中国最多可能在经济真正大发展成功了以后放弃这些产业,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所谓出于人道主义不要血汗工厂的说法,中国政府是不会听的,那么多没工作的农民不知道怎么办,宁愿被人骂黑心。

㈤ 中国是怎样发展经济的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通货膨胀、稀释银行储蓄、对内纸币贬值、对外纸币升值;外贸送货拿欠条;以房地产做依托,将老百姓变成银行的房奴…… 生产的产品都出口了不是发展是倒退,以欧美为市场的外向型经济是失败式发展非常失败,振兴民主工业提高技术实力面向本国公众需求计划生产按比例生产,提高收入水平控制物价稳定,提升公众福利而不是取消福利才是真正的发展

㈥ 中国如何快速发展经济

我觉得现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不是抓紧机遇去发展经济。而是应该建设与高经济效率低碳模内式配套容的基础建设。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权益,消除国内的矛盾。一味的强调发展经济,而不注重人民的生活问题,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如果等未来才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其将难以消除,反而却制约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你是想要一个现在很富强但是以后很脆弱的中国呢?还是想要一个现在小康,未来却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呢?

㈦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如何

中国的未来在农村,不让九亿农民参加到中国经济中来,中国没有未来。中国的经济是投专资、属出口、消费拉动的,投资不必说,房地产业为主,这个行业无法持续太长的时间,出口,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只有消费,才是成熟经济体的选择。
而中国有近十亿很少参加到消费市场来,因为收入太少。中国的农民是被动的或者直接说是受剥削的参加中国的经济建设。这次的土地改革,虽然给了农民权利,但是并定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消费,盘活了农村市场,但是长久看多会发生危机,这样发展,社会矛盾从城乡会扩大到贫富差距,长此以往,会产生乱子的,我一点也看不到希望。

阅读全文

与国内发展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