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2016贵阳经济发展现状

2016贵阳经济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1-03-15 09:19:49

A. 贵阳是几线城市2016

二线城市
据贵州省统计局相关专家介绍,目前专家学者的城市等级划分,是国家统计局在进行住宅销售价格调查时,选择了70个标志性的城市,将它们划分为三类:一线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二线城市为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共计31个城市,因此贵阳属于二线城市。

B. 贵阳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贵阳市委七届十五次全体会议的报告,对今年贵阳经济作了初步的测算,今年GDP增长14.5%以上,达到507亿,财政总收入达到130亿,比2000年翻了1.2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接近一万,达到98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城市化率63.2%.
同时,我找到了一条2003-12-26 的消息,是关于建设"大贵阳"的战略目标,当时是这样写的:到2013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财政总收入突破250亿,建成区面积达到17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0%,初步构成“大贵阳”的框架,2007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0000和3200以上,恩格尔系数(城乡)在38%左右;2013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6000和5000左右,恩格尔系数(城乡)在35%左右;2020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6000和7000左右,恩格尔系数(城乡)在32%左右。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些数据.先看GDP,计划是说要到2013年才能力争达到1000亿.但是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因为是初步测算,所以14.5%只是一个估算值,市委报告中也称是14.5%以上,那么也就是说,当统计公报出来以后,增长率应该是大于14.5%,甚至达到15%.那么按照这个速度,2010年就能达到1000亿.至于"十一五"期间是否可以做到年均增长15%左右,我个人感觉应该没问题.因为以前贵阳发展一直存在一只缺腿就是引资比较少,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一架马车成为了贵阳经济发展的软肋.外资排斥贵阳,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观念上的问题.但是从这几年的形式来看,外资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资本开始出现大规模进入贵阳的势头,比如前不久在香港的招商活动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外来资本中又有相当部分属于消费零售类企业,所以会大大促进贵阳的消费增长.再加上贵阳本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大迅速壮大,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五年,贵阳经济增长的后劲是相当足的.所以保持15%的增长率应该问题不大,而且今年507亿这个数据是根据经济普查以前的老数据推算出来的,如果用新的数据,今年GDP应该不止507亿,而达到1000亿的水平甚至不需要到2010年.
再看财政收入,比2000年翻了1.2番,也就是5年增长了2倍多,那么按照这个速度,到了2010年就能达到260亿以上,比计划中2013年达到250亿大大提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90,这个只是初步值,还需要等12月份的数据出来,不过由此已经可以看出,2006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就已经在1万以上,比计划中的2007年提前了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00,比计划提前了两年.城市化率达到63.2%,已经超过了2013年计划中的60%,开始接近没有三县一市之前的水平.
除此以外,贵阳市的人口,在2001年到2002以及2002年到2003年之间均增长了4万多人,但是2003年到2004只增长了2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出,贵阳的人口增长开始逐渐减缓,那么今后人均水平也可以快速增长.
所以由计划与现实的对比可以看出,贵阳这几年大搞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不断承办各种国际国内大型活动比赛,发展会展经济是很有成效的.今后随着金阳新区的深度开发,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各种高科技园区的壮大,外来资本的拉动,商贸旅游的发展,贵阳必将越跑越快.

C. 结合贵阳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分析贵阳发展现状,对贵阳的发展方向的看发和见解。

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协调区域发展和进行宏观决策提供自然条件依据,对贵州省87个县级区域的8个自然因素进行比较排序,所得结果证实,自然条件较优的多数县域较集中分布于贵阳、遵义和安顺3个市的中心区附近,位于贵州高原主体部分,与全省综合农业区划所指出的“黔中区”相一致。而自然条件较差的县域一般分散分布于周边的鸟蒙山、北盘江下游与红水河流域、雷公山与月亮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区。说明贫困山区分布较广,贫困面较大。
贵阳市提前两年率先在全省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扶贫工作仍然十分艰巨。据统计,全市18个重点扶贫乡(镇)449个村易返贫和需扶贫的有52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29%,其中有2万人因居住地土地石漠化严重、水土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基本丧失了就地解决温饱的条件。

贵阳从今年开始,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结合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土地承包使用的合理流转,让迁出地生态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帮助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众迅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采取以县(区、市)为项目单位,重点扶贫乡(镇)为项目点,先由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提出书面申请,所在村、组签署意见,乡(镇)初步审核,县(区、市)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组织审定,认真确定搬迁对象,并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分期分批规划、申报、组织实施。资金来源以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为主,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为辅,安置资金按人均0.65—0.71万元标准控制。投资重点主要用于耕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建设、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设和迁入地公益事业建设。

D. 寻求贵州省经济发展报告。(内容最好齐全)

“十五”发展情况和2005年工作情况

及2006年工作安排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

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把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在国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使贵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十五”期间保持了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十五”贵州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005年1—11月,我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实现工业增加值31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63%和62%;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总额65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7亿元,分别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19.4%和9.7%。在全省新增就业岗位中,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分布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

至2005年三季度止,全省工商注册企业总户数已达93632户,个体工商户47.71万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和10.2%;我省符合企业新划型标准的大型企业仅有23户,中小企业占99.98%以上,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业,在行业分布上,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由制造、建筑、运输、商贸和服务业等领域为主,开始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重化工等领域拓展。一方面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严重亏损,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采取改制、重组、联合、“退二进三”、兼并、租赁、承包经营、托管、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形式,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重组,推进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并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规模结构上正在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靠拢。同时,随着贵州省优惠政策的实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批省外、境外、国外企业落户贵州,有力地推进了贵州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随着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资本积累的增加和发展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达66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31.04%,成为制药、食品、矿产品加工、房地产、商贸超市等新兴产业的主体,并形成了神奇集团、益佰制药、老干妈、北京华联、星力百货、大昌隆、市西路小商品市场、遵义苟家井市场、三桥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主业突出、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中西洋肥业、神奇集团、益佰制药年销售额都已超过10亿元,西洋肥业销售额达13.5亿元,进入全省23家大型企业行列;益佰制药成为省内首家上市的非公有制企业;老干妈公司纳税额达到7800多万元;红华家电营业额超过5亿元,并把经营业务拓展到了邻近省区。

(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特色初步形成,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形成一批以专业化、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具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如贵阳的制药业、遵义的辣椒、仁怀的白酒业、赤水的竹业、余庆的苦丁茶、湄潭的米、福泉和开阳的磷化工、六盘水的煤及煤化工、铜仁地区的电解锰等。全省3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如“老干妈”公司的辣椒制品,其生产原料每年就带动了20万农户增收;信邦制药公司的中药材基地建设,带动了罗甸、施秉等县的农民致富;“牛来香”公司生产牛肉制品,带动了1万多农户养牛致富;遵义县虾子辣椒市场2003年交易达5万多吨,交易额3.5亿元,带动了周边10多个县的农民致富;贵阳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3年交易量达10多亿公斤、交易额13亿多元,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五)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首先是在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方面具有了科学性,合理地确定企业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从整体策划上提高了战略眼光;其次是企业发展贴近了贵州经济发展主线,产业选择、产品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贵州特色经济发展方向,确定了迅速将贵州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再就是企业更加注重技术进步,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大了高新技术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比例;还有一点就是企业的市场意识大大提高,很多企业都充分认识到:必须从企业质量、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采用、营销策略制定、人才引进及培训、企业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努力,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2005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局主要工作情况

2005年,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办)按照工作职责,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工作方针,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指导下,以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和促进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全面宣传贯彻国家方针政策,认真部署各项工作。

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推进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办)还分别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座谈会”“全省典当行业工作会”和“全省担保行业工作会”,统一部署各项工作;并通过电视台和在《贵州日报》开辟专版等,邀请省领导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广泛宣传,为我省加快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组成《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起草小组,完成了省人大的立法调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按省政府要求和省经贸委党组的指示,组成调研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多种形式座谈会、发函征求意见稿等形式,完成《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已于10月26日报省政府审议批准。

(三)加大了对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服务体系建设等,扶持了一批优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005年,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实施,共拉动投资13.97亿元,共计安排项目104项,其中,贴息36个项目758万元,补助68个项目1242万元。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制定了《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05年项目申请指南》。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0项,安排资金630万元。另外,组织了500万元额度技改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共计26个项目。初步建立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第一批有500多个项目入库,为项目跟踪、项目服务创造了基础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5年2月初,开通了“中国中小企业贵州信息网”,为全省中小企业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点击率已超过了25万次。配合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启动“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对各类人员进行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举办24期培训班,共培训3224人。指导帮助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建立13个县级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联系、指导中介组织为非公有制经济搞好服务。通过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诉中心,受理非公有制企业的一些投诉,帮助协调,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法律咨询、维权服务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测算体系。

与省统计局联合作制定了《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建设方案》,已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开展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调查,并撰写出《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初稿)》。

(六)积极开拓市场并加强交流合作。

组团参加“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贵州代表组织了51家企业参展,共设42个展位,总成交额达4.5亿元,省中小企业局还获得中博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组织我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教育部组织的“2005年第三届全国中小企业网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招聘活动”。截止6月活动结束,我省已有160余家企业在网上招聘,设立360个工作岗位,招聘了近1500人,在全国排名第15位。

(七)帮助、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难、贷款难和担保难问题。

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与政府间的密切合作,帮助担保机构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合作开发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加大对典当行业的规范管理和行业服务,使其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起到积极补充作用。

三、200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围绕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加快发展的方针,强化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力度,建好服务平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着力解决贵州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企业活力问题,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一)继续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推进法规体系建设。抓紧《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草稿)》的地方法规立法调研工作,争取2006年进入省人大立法程序。力争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切实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做好“十一五”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组织,加强协调,扎实推进,认真制定好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统,及时掌握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配合省减负办,治理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减轻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负担。

(三)推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市场,参加各种投资展销会,提高市场竞争力。围绕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筹备2006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拨大赛和旅游商品展销大会(简称“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对全省重点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研,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

(四)培育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改进和拓宽服务手段。重点围绕信用担保、投融资、创业辅导、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信息、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科研机构的作用,整合资源,构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平台。继续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素质。

(五)着力推动和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规范、推动和扶持信用担保业及典当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投资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银河培训工程”等项目,在我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中反响很大、很好。但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数额太少,希望中央财政大幅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且积极与各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作用。

(二)建议国家继续扩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途径。利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担保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各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提高工作效率,开发适应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三)建议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制度。现行统计体系中没有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口径,难以获得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完整数据。建议国家统计部门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核算和动态监测,以便系统、全面、准确的掌握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四)鉴于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普遍存在总量小、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及培训、考察上给予倾斜,适当从优。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加大中、东、西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相互交流的组织力度,促进各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E. 贵阳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线城市吗

我认为贵阳在未来是很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的。就目前看来,贵阳市还是二线城市,那么在成为一线城市之前要考虑的该城市的很多问题。就比如说一些大学排名情况还有旅游资源,以及该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情况等一些要素。从总体上来说,在未来成为一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目前贵阳在全国的排名中也能够名列在前50名之前,除去一线城市,排名又前进了几个名次。而在此期间贵阳市能够与其他的省市一起联合成为一座新兴的发展中的城市,那么未来的一线城市将成为可能。

F. 贵阳的发展趋势如何

贵阳底子薄,工业农业都没有优势,最近几年乘着大数据和城市基建爆发的东风经济快速增长,但要赶上第二梯队短时间内没有可能。
所谓第二梯队城市是各区区域中心城市加上直辖市津渝两城。这里面一部分城市的gdp比贵州一个省还要高,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因此贵阳的目标不应该是第二梯队城市,而是发展成一个风光秀丽交通通达,人民富裕,大数据产业发达,经济活跃有区域影响力的省会。
贵阳的榜样应该是长沙合肥这样的普通地级市省会。作为同样在全国范围内没有政策优势的省会,长沙合肥近十年来的高速发展中肯定有贵阳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另外贵阳自身的独特优势也应该好好利用:
1:舒适的气候加上贵州的山水风光和少数民族景观,旅游业是有巨大潜力的,一直以来欠缺的是交通服务设施和宣传推广。随着贵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酒店在贵阳开业再加上交通的大力建设贵州成为西部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第一个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再加上近年来贵州旅游推介会在全国各地乃至日本韩国的成功举办,贵阳将会成为贵州旅游的出发点和中心。
2:很大一部分人都看衰贵阳搞大数据,然而大数据不等于高大上的高科技公司,城市发展大数据产业不代表就可以发展出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尽管大数据全国都在搞,做噱头和官员做政绩的成分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中西部省份迎头赶上带来了希望。对于贵阳来说更甚,大数据真真切切的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外来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不仅有国内的企业入驻,包括苹果,高通,英特尔这样的巨头公司都陆续的来到了贵阳,截至2015年底,贵阳市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已超过9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完成350亿元,同比增长1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完成319亿元,同比增长77%;通信和广电网络业务总量和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也分别超过100亿元。
贵阳目前的人均gdp已经破万美元,也算是达到了所谓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并且以近来的经济高增速来看贵阳有望在未来超越西南中心成都成为西部人均第一的省会城市。总的来说贵阳在国家政策的定义下并不具备成为像第二梯队城市那样的区域中心的能力,然而这并不妨碍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并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城市。

阅读全文

与2016贵阳经济发展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