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就业和市场经济发展

就业和市场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4 11:28:52

① 市场经济的就业方向

1、就业方向一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职业状况:

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比较大的公司和政府中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薪酬水平:

2000-5000元不等。

职场导师建议:

①SPSS等经济学专业分析软件的熟练掌握是基本功。一般,大学在大三甚至大四才开设这些课程,建议你从大二开始自学,还有,学好这些,经济数学和微观经济学学到位又是必要的;

②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建议去旁听大三、大四统计学的专业课;

③参加一些公司的市场调查活动。要想掌握吃饭的手艺,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基础市场调查工作是非常辛苦而且单调的,但如果你不亲自去实践,你连数据如何得来的都不知道,人家公司凭什么让你去分析数据?

④争取并把握实习机会。

⑤想进外企大公司?那外语至少过六级,此乃“硬件”。

2、就业方向二 对外贸易

①职业状况:

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②薪酬水平:

新人做外贸,在外企待遇在5000元左右。而外贸就业机会集中的温州、义乌等地,新人的待遇大概只能在2000元左右。当然,在拥有一定的客户开发能力后,贸易提成是一笔更大的收入来源。

③职场导师建议:

①外语能力是做外贸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有六级证书固然好,要注意一下口语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②如果事先有打算进入某个行业,可以先熟悉一下专业英语。找本该行业的相关的一些中英文对照的技术手册,国际标准,该行业内一些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英文网站看看,应该很有点长进。

③找到一家正规的外贸企业实习,很多简单的流程或术语在书本山看不到或看到了也似懂非懂,去单位打打杂,看看别人写的函电和有经验的前辈聊一聊,很多工作的流程和行业惯例就豁然开朗了。实习期间注意与技术人员的请教,好的技术员一定要了解产品。重要的学会一点怎样与同事相处。

④参加外销员资格考试,拿到证书,还可以选择参加报关员考试,这对以后想从事外贸行业的同学都很有帮助。

3、就业方向三 市场营销

1、职业概况:

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2、薪酬水平:

在销售这个职位上,报酬的差别很大,不少职位的基础工资很少,因为报酬完全建立在销售业绩的基础上,每做成一笔生意都可以得到佣金。对于工资建立在销售业绩上的销售人员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3、职场导师建议:

的销售人员需要的素质包括: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给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谈中赢造舒适氛围的能力。

没有什么销售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果看好一个公司的销售职位,就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应聘成功的机会。不论所受教育水平如何,销售人员对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综合的掌握。 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应该能够有效的把产品和服务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建议同学们多看介绍销售技巧的书籍,参加一些公司组织的促销活动(在学校招聘兼职业务员或促销员),去一些专业网站、论坛和那些高手交流

4、就业方向四 管理类职位

①职业状况:

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首先谋得的管理职位大都为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②薪酬水平:

1000-3000元不等。

③职场导师建议:

专业差异性不大,也就是说,很多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胜任这些职位。我们的优势在于经济和管理的一脉相承,你可以做的比别人更专业:

①在校期间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例如时间管理意识、职业形象意识等等;

②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管理、组织能力;

③及早确定具体求职方向,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该类职位的要求。例如,你决定在毕业后从事生产管理,并希望能发展成为一名项目管理经理。你就必须主动去了解该职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基本职业素质,可以参考项目管理员考试(PMP,有报考条件限制)的往年试题中了解该职位的具体要求。去全面接触目前正在从事这一行业的前辈,至于接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专业论坛和培训班。

5、就业方向五 其他

政府公务员(参加公务员考试)、各种经济类职业中专等学校教师、会计(建议在校期间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助理会计师考试;选择参加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一般能通过五门中的三门毕业时就会有会计师事务所愿意给你就业机会)、证券从业人员(可以参加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物流从业人员(参加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或物流经理资格考试)。不过,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参加各种资格考试之前,都应充分了解该项考试的报考条件、认可程度、考试难度……例如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举国公认,没有一定的毅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② 经济的发展对就业市场发展有什么影响

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就需要相当的技术与科技,这样就带动就业市场的发展,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需要具体的举例说明。

③ 经济增长与就业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经济增长,导致需求增加,为了保持市场需求和供给均衡,供给也需要增加。因此生产就会增加,生产的增加必须投入资金和劳动力(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因此就业增加了。
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用近100年的数据验证了通货膨胀率(原是名义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的贡献是:揭示了两个(事实上是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关联关系。在菲利普斯的分析框架中,经济增长率(产量)与通货膨胀率(价格)是正相关关系,而与失业率是负相关关系,与就业率则又是正相关关系。

宏观经济学还认为,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波动的。例如,当衰退中实际GDP减少时,就业、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总消费、总投资、
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销售额、汽车销售额也都减少。相反,当实际GDP出现增长时,则上述指标都会出现上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就不尽然,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就业、消费得到相应增长,而且出现较大的反差。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体制性特征:增长与投资的互动(互相依赖、互相推动)过强,与就业、消费互动偏弱,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④ 经济增长与就业

下面是我的预测。
1980年中国GDP为4609亿RMB。
1990年中国GDP为18548亿RMB,是1980年的4.02倍。
2000年中国GDP为99215亿RMB,是1990年的5.34倍。
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RMB,是2000年的3.38倍。
离2020年还有11年,考虑到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会降低,所以我按2009-2020年这11年的总增长=2000-2009年这9年的总增长,不过分吧。
那2020年中国的GDP为 335353*3.38=1133493亿RMB
未来RMB肯定升值,升值多少我不知道,就按最低的1美元=6.5RMB来计算。
那2020年中国GDP按美元计为:
1133493/6.5=174383亿美元,约为17.5万亿美元
2020年中国人口不至于超过17亿吧,我按15亿人口计算。
17.5万亿/15亿=11625美元,约为1.2万美元
我觉得这已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如果运气好的话会会提前好几年,比如升值到1比5左右。
乐观估计2015年中国人均破万。悲观是2019年。

⑤ 如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试论职业指导与市场经济发展

试论职业指导与市场经济发展
【作 者】王永江
【作者简介】王永江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就业实践证明,科学的职业指导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尽其力的必要手段,是劳动力市场载体中职业介绍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择业者理想就业的实现,需要科学的职业指导,科学的职业指导有效地保证就业效益的提高。
职业指导的内涵
所谓职业指导,就是学校、职业介绍等部门中有丰富职业知识和择业实践经验的职业指导人员,运用多种形式向职业选择者进行职业观教育、介绍职业知识、解答询问、提出职业选择建议等活动,使择业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爱好、理想和较准确地认识社会职业特点及所需要的职业劳动素质等,并使择业者按职业特点和所需的职业劳动素质开发自己的素质,以便选择到符合择业者与用人者双方需要的岗位进行劳动。职业指导是劳动力市场构成和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职业指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职业指导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的。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社会再生产的生产要素基本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按比例配置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其中包括劳动力这个主观生产要素。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配置是通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就业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社会职业劳动的发展。而社会所需要的全部职业劳动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职业责任、职能与劳动岗位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就业者的劳动力素质与职业劳动岗位客观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相适应。具体地讲,市场经济之所以要求进行职业指导是因为:
1.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各种职业劳动岗位所需要的劳动力素质构成和水平都是不同的,每个择业者不可能都很清楚地了解每种职业都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素质,不可能比较准确地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劳动。因此需要通过职业指导、咨询,避免择业的盲目性。
2.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市场经济中,职业构成、职业劳动岗位技术技能结构都是不断变化的,其总的趋势是对择业者的劳动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就业者如果不接受职业指导、咨询,不按职业发展趋势开发自己的劳动力素质,必然达不到应有的就业效益。
3.在市场经济中,职业发展变化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需要有专门的人才通过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影响职业发展变化的因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就业者个人不接受职业指导与咨询,那他在职业选择上,必然处于被动状态。
4.在市场经济中,就业者劳动收入差别表现为职业劳动收入差别。只有选择到最适于自己劳动力素质的职业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收入。然而每个就业者并不都能较为确切地断定自己的劳动力素质最适宜于从事什么职业劳动,因此也需要接受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从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体制改革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指导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就业者实现较理想的职业选择、达到乐业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一、科学的职业指导有助于实现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所谓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与所需要的活劳动即劳动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水平上都要相互适应、协调。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实践证明,这一规律不是要求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要适应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水平,而是要求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水平要适应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再生产规模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对人力资源素质开发、职业选择给予科学指导。
第二、职业指导是市场经济中培育“四有”新人必不可少的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四有”新人。各类各级教育机构,固然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础,或者说是基本途径。但必须看到,一个人要想终生成为“四有”新人,需要通过职业教育与职业劳动继续开发其素质。实践表明,在后备劳动力资源和在业人员中广泛开展职业指导,可以使择业者按社会客观需要的劳动力素质结构开发自己的劳动力,并使自己选择的职业与具有的劳动能力相适应,这样劳动容易创造出突出业绩,劳动者自然就会愿意从事这种劳动,就会产生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动力。
第三、职业指导是实现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人尽其才的重要机制。市场经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劳动力供给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劳动最大限度地得到节约。要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就需要劳动力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劳动力素质状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知识、人力资源测评的技术技能和择业的经验。社会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专家、学者,通过他们广泛开展职业指导,使劳动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掌握职业劳动本领和择业方式方法。
在计划体制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没有进行职业教育,相当多的人不是自主择业,不是按照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劳动力技术技能素质状况选择自己最乐于做、确能做好的职业。结果造成社会各行业普遍存在需要的劳动力得不到供给,愿供给的劳动力又没有需要,造成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
劳动者在一生的生产劳动中,可能要多次转换职业与岗位,多次存在重新选择职业问题。目前,在公有制企业中,经济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批劳动者不具有转换职业劳动的技能,企业也存在大量用不上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平衡。解决这一难题应该在实施送温暖工程和再就业工程中强化职业指导,开发企业富余职工的职业意识,培养其新的职业技术技能,与职业转换能力,使其选择新的职业或新的劳动岗位,这是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人尽其才的重要途径。
第四、职业指导是降低失业率、提高就业效益的有效措施。在市场经济中,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但全社会应当从多方面努力做到:1、把全社会的失业率压低到最小比例;2、对一个失业者来说,失业的时间不能过长。要做到这两点,必须在全社会,从学校到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开展职业指导,使每个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而需要转换职业的择业者,都具有一定的职业知识,使自己的劳动力素质水平适合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⑥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看环境了,学校的爱学习的人多不多,还有收多少的问题,现在的学生是,有钱的不爱学习,没有钱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那样子的地方去学习,中间的,有学习的,不一定愿意花那部分钱,环境不好,是地方没有人来,环境太好,就有可能成为又一个谈情说爱的好

⑦ 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

实不相瞒,我正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今年大二了。关于这个专业许多人往往嗤之以鼻,觉得学营销的就是以后背着挎包出去做推销,实在让人无语。。。市场营销要算是热门专业了,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毕业后竞争极大,只有真正学通了才有用武之地。就我所学的市场营销来说,尚有一些优势,因为我们系是属于汽车学院的,是专门营销汽车的,且要学一些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知你打算是学广义的市场营销还是某一方面的营销。说到就业前景,市场需求是很大的,但竞争也很大,关键在于专业知识的扎实和工作中的实践总结。祝你好运!

⑧ 中国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

目前我国劳动产能过盛且劳动层面分布不均和趋于几个单一行业,大量行业缺乏相关的版劳动者及人才。这也导致权了我国经济增长局限于几个单一行业,与国际市场背道而驰。使得国内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在风云变幻国际市场上,这种畸形经济体构成使得我们日捉襟见肘、处处受制,诸多行业在国内被西方企业垄断。未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向应该与国际接轨,让从业者有多元化的从业选择,并培养大量技术人才,而不是只会坐在机关终日无所作为冗员,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不是大量“山寨”生产低端产品,从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个民族的强大不是简单的数额吓人的生产数量,而是杜绝产品的粗制滥造,让产品走向精品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经济和企业脱离对西方企业过度依赖,也是提高国内劳动者收入、改善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化的必经之路。

⑨ 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咋样,与市场营销哪个更好

1,从宏观来看市场营销本身就属于经济学类 但如果是两个独立的专业 建议还是选市场营销 因为它实用性或可操作性较强 就业也还凑合; 至于经济学,它侧重理论研究 要是想继续深造就是考研考博之类的以后搞研究可以选经济学。
2,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即在特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企业以市场研究为基础,为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要,所实施的以产品、定价、渠道、促销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性。严格地说,市场营销学属于管理学的范畴,然而营销学与经济学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事实上,市场营销学最初正是脱胎于经济学“母体”,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它已不属于经济学,而是建立在多种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管理学应用学科。正如最具国际影响的营销学者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所指出的那样:“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他曾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概括了营销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是营销学之父,行为科学是营销学之母;数学乃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
3,经济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有关经济部门业务知识及技能,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高级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原理、财政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当代中国经济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等单位工作。
4,市场营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宽厚、扎实的营销及相关理论基础,有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具有“营销+金融”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营销实务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营销或其他相关领域工作,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水平并具有创新及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双语)、推销学、公共关系学、分销管理、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法、统计学原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营销部门从事实际营销工作。
它是属于工商管理系的。

⑩ 提一个关于中国就业市场现状和趋势的问题并把答案附上,要求简单一点,容易回答的

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经济发展矛盾是就业问题,而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同时,就业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也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本文对当前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了解决当前就业难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就业 再就业 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

【目 录】
一、中国就业市场的现状
二、伴随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
三、我国当前失业现象的主要特征
四、就业增长战略的选择
五、解决就业问题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就业和再就业是近年来我国的一个工作重点,虽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并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并没有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日渐突出。

一、中国就业市场的现状
2002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势头。200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8%;高于2001年7.3%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下,就业问题仍表现得较为突出。从目前来看,虽然总体上劳动就业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登记失业的人数依然在去年年底的700万左右的水平;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7月25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02年下半年下岗失业人员总量可能还会有所增加。经济增长似乎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扩大”。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角度,如何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通过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需要引起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伴随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与此伴生出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在“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在职职工人数由1.4908亿人减少到1.1773亿人,净减少3135万人,下降幅度为21.0%,但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的是新生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城镇下岗职工通过这一渠道实现再就业的数量十分有限,城镇失业人数仍然居高不下。
我国从1993年开始,非农产业部门的就业增长速度便呈回落态势,到1996年已经低于80年代的平均水平。从产业部门看,就业增长的回落首先在第二产业中出现,后来扩大到第三产业,而且第三产业回落的幅度要更大一些。从所有制部门看,我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己成为劳动力净流出部门,加上近年来乡镇企业整体效益下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同时,农业部门还在不断产生新的剩余劳动力,加上机关事业单位等的精简不可避免,这些都会加大我国的就业压力,造成我国今后面临的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
此外,由于我国对失业的统计口径与国外不同,用失业率表示的我国失业水平比美、日、欧要低。比较之后便会发现,我国的实际失业率要高于美、日,大体与欧洲相当,可能还会高于欧洲。首先,我国在“失业人数”与“劳动力资源总数”上的指标口径不一致。我国目前对失业人员年龄限定过窄;其次,我国失业人口的定义以是否在当地就业机构登记为标准,登记的劳动力才被统计在失业指标内,而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多的失业人员没有登记,这就在统计上出现了漏洞;第三,我国对失业率的统计是以城镇职工为对象的,对农村中的过剩劳动力,特别是涌入城市的“民工”则不包括在统计范围内。这反映了国家公布的失业统计还不完整,不能准确的反映我国失业状况的实际。更重要的是,这种比较表明我国失业问题可能比统计数字反映出的更要严重。
三、我国当前失业现象的主要特征
目前,由于经济持续不景气,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也面临相当严重的失业问题,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在失业问题上有其自身特有的特征。
首先,菲利蒲斯理论认为,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或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反比关系,但我国的实践却并没有证实这一理论。我国当经济增长率和物价都呈上升趋势时期,城镇失业率却并没有降低,而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在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降低时,城镇失业率依然在上升。由于我国城镇失业主要来自国有部门和集体部门,这表明,固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原因,单纯运用货币扩张政策、扩大需求政策缓解国有和集体企业困难的效果是不会太显著的。要解决这种困境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其次,失业的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强调的是失业和下岗人员“自谋职业”,过去那种把国家统一安排、截流进城民工作为解决失业的主要措施的做法已完全抛弃,用市场手段解决下岗和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的主要措施。但“单位制”的约束依然存在,下岗不表现为失业,是传统“单位制”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表现。
第三,隐性失业问题。隐性失业是我国一个独特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只注重经济增长速度,采取的是忽视投资效率的高投入与粗放经营,许多部门积淀了大量的富裕人员,这等于国家用大量的投资资本把失业者养起来。另外,错误理解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没有制定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发展的长期政策,尽管目前国有和集体部门中大量富裕人员因效益不佳而大量下岗或失业,却依然有大量的富裕人员存在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加上没有被列入失业率统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第四,“所有制偏好”与“超预期偏好”现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就业现象:拥有大量下岗职工的企业却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而临时工主要来自农村或中小城镇,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城市中外来务工者远比下岗工人多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所有制偏好”或“ 超预期偏好”,为等待有保障和高工资的工作而宁愿放弃已经出现的低工资工作机会,使许多下岗人员长时期处于失业状态。
四、就业增长战略的选择
尽管失业问题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难题,但我国所面临的是数以数千万计的失业大军,为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这一点出发,遵照市场经济规律,选择能够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就业发展战略。
(一)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是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就业人口还是失业人口都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发生,也只能在市场经济中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市场经济体制的培养和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可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制定就业优先战略时,要处理如何发展好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重新装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三)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改变就业结构变动长期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如何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完成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问题,制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战略。
(四)制定中企业发展战略和私营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应学习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有关中小企业相关法规,在优惠政策、金融支持和技术支持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国统一的竞争的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保障省级统筹,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但省级统筹并没有能够解决日益深化的全国性保障金支付危机问题。为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实施经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使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纳入正确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改革开放的顺利实施,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五、解决就业问题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调整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
2.注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的变化趋势
3.从发展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城乡就业冲突问题

阅读全文

与就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