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0-11-26 04:37:39

A. 疫情期间公司将面临哪些经济危机,应该如何应对化解危机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企业来讲。由于疫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于个人的损失来说相对较小,但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着收益没有,支出依旧。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负担不起而破产。那疫情期间公司都面临着哪些经济危机呢,该如何去化解呢?

一、企业人员无法正常到岗,导致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对于线下门店来说,疫情的影响是致命的。由于疫情,禁止人员聚集,线下门店全部关闭,收入全无。但对于其来说,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是相应的支出却并没有减少。比如门店的房租支出、人员的工资支出以及一系列的社保支出等等。因此,很多企业都采取裁员的方式来减少经济压力。

此次疫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各行各业的打击都是巨大的,这时候就需要企业采取一系列的处理危机的措施,将企业损失降低到最小化。

B. 中国在应对疫情危机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其结果是什么

中国防止第二波疫情出现尽管中国距取得抗疫完全胜利仍然遥远,但中国两会已发出版重要声音:中国经权济已经站稳并正在复苏。中国民众在电视上一字不漏地收看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计划最终消除贫困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使在预算赤字的情况下,政府也不会放弃这一计划。

对于企业,中国采取降低增值税和减免各种费用的支持措施。为稳定市场,政府还促进国内消费,并大力投资那些能让经济达到新水平的行业。

(2)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扩展阅读: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中国针对疫情采取强有力措施,不仅是在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

世界各国人民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关心。然而,某些国家出现了针对中国和华人的侮辱、歧视性言行乃至做出过激反应。对这些恶劣行为,有的甚至以所谓言论自由加以粉饰。

C. 政府在疫情经济形式下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来提振经济促进就要

政府在疫情经济形式下提振经济的措施:

1、增加对农业生产主体补贴:政府通过增加对农业生产主体补贴减轻农户生产负担,并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比如政府对全年稻麦复种、一季旱粮种植和“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50亩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的直接补贴按实际种植面积由每亩100元提高至120元。

2、创新采取“田保姆”制度:受疫情影响,务农人员流动受阻、雇工招工困难,农业部门及时组织农村合作社组建“田保姆”队伍为外地农户提供田间管理和采收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农技站专家还在线上为农民提供耕种指导,通过“托管式”“保姆式”和“菜单式”服务,确保春耕春种工作有序进行。

3、减租降费,缓解企业压力:政府出台16条惠企政策缓解企业压力。比如政府对承租国有资产运营和集体建设运营的中小微企业提高免缴3个月房租优惠,并鼓励其他业主和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企业用气用水用电价格临时下调,缓解了企业的生存压力。

4、大力支持产销:对接民间爱心助农行动能在短期内缓解农业企业的经营压力,但辐射范围比较有限,农业部门要继续大力支持产销对接,提前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种类、产量进行统计,做好点对点牵线搭桥工作,及时对外发布农产品供给信息,加速农产品外销。

5、加快恢复旅游业发展:受国外疫情爆发影响,境外游旅客数量仍将持续减少,而国内旅游业逐5、渐复苏,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有90%的被调查者在2020年首先考虑国内游,其中选择城市周边游、国内中短程游和国内长线游分别占比24%、43%、23%,表明国内中短程游将成为接下来的旅游消费热点。

D. 国经济为何能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的冲击

中国经来济比非典时期更自具韧性。

经济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而且可能会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投资、消费和出口有可能下降。积极财政政策空间缩小限制了投资,可支配收入压缩限制了消费,疫情应对的制约限制了出口。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疫情定性,贸易对手国的旅行、检疫政策措施,有可能使中国产品的出口不再那么顺畅,势必对中国的出口创汇能力产生影响,而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履行必然增加对美元等外汇的需求,国际收支有可能提前由原来的顺差转入逆差。

(4)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由于中国采取了严格限制要素流动、停产停工和城市社区封闭管理等严格防疫措施,经济活动从1月底开始大范围停顿,根据1-2月份已公布的制造业增加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等统计数据和3月份复工状况等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在-9%左右。

即便是后三季度通过全面复工和强力经济刺激能够保持季均5%左右的经济增速,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也只在1%-2%之间,远低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国内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测更为悲观,认为中国经济2020年会出现负增长。

E.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有序运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两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2.第一季度GDP会否出现“负增长”?负面趋势会持续到二季度吗?

毛胜勇:目前,全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基本判断是3月GDP增长会有明显起色。疫情影响将逐步减弱,前期压抑的经济活动将逐步释放,二季度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一步还将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

3.失业率会否持续攀升?

毛胜勇:2月失业率整体有所上升,但重点群体总体情况比较平稳,25至59岁失业率(5.6%)比整体低0.6个百分点,20至24岁大专以上人员的失业率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随着生产秩序恢复,中央将以更大力度促进就业,下半年失业率整体会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努力稳住企业,特别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业。稳住企业、稳住经济运行,也就稳住了就业;

加大就业优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对重点人群如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帮扶,进一步推动灵活就业。

4.物价会持续上涨吗?

毛胜勇:从价格构成的角度看,食品价格涨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资运输成本等。下一阶段,生猪存栏和出栏环比将上升,价格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疫情影响逐步减弱。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采取精准帮扶措施,不会对价格上行带来明显推动。整体来讲,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5.楼市涨幅持续回落,对国民经济影响有多少?

毛胜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这一点很明确。中国投资领域和空间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扩大有效投资,也要努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着重在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发力,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6.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影响有多大?

毛胜勇: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确实有一定影响,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借鉴中国经验帮助国际社会;二是在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推动把一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贸易规则破除和取消,让世界经济和贸易回归到正常的轨道。

1至2月主要经济数据

■ 口罩产量增长127.5%

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从产品产量看,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口罩、发酵酒精产量分别增长127.5%和15.6%,冻肉和方便面分别增长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生产经营活动正在有序恢复。

■ 餐饮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194亿元,下降43.1%;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呈现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9.7%、3.1和0.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

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3712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 猪肉价格上涨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1至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6%。其中,猪肉上涨125.6%,鲜菜上涨13.8%,鲜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

1至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0.2小时,比1月份减少6.5小时。

F. 在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应对疫情疫情

在防范疫情时,应当合理保持供给,满足各方面需求,不应该抬高物价,发生一些非法的事。

G. 疫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他们怎么做我以后怎么办

疫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我们怎么做,我以后怎么办,那我觉得疫情对家庭影响都有不同的影响,一定要努力的工作吧。

H. 你认为疫情会对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微观经济

疫情对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就是各种经济活动减少,经济收入也减少,比如说很多部门都没有复工,所以影响很大的。

I. 疫情过后对经济有影响吗

我国产业链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深度融合,这些国家疫情加剧将在短期显著冲击我国工业生产,“滞销”和“断供”的风险双重存在,部分地区出现“无工可复”的现象。从原料/元部件出口依赖来看,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增加值增值渠道。

在一般工业部门中,纺织服装、造纸与印刷产品、化学与医药产品、金属及其制品的工业原料出口占该部门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2%、16%、19%和20%,其中,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占各产业原料出口增加值的比重为39%、43%、37%和18%,对日本、韩国分别为17%、12%、12%和10%,合计分别为56%、55%、49%和28%。

在高端制造业中,电子产业、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最终产品产值中,进口元部件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19%、17%和18%,其中,从美国和欧盟进口占元部件进口增加值的比重为23%、25%、28%和39%,从日本和韩国进口比重为29%、21%、19%和18%,合计52%、46%、47%和57%。因此,若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降低原料/元部件供给,导致“断供”风险极大,直接冲击我国工业生产,其中,高端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赵忠秀,杨军,2020)

J. 疫情影响经济,香港有什么应对措施

香港受到中美贸易战、社会动荡,以及近月发生的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而带来经济下滑的压力。为协助企业应对挑战并减轻其负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多项支持企业和保障就业的措施。为应对疫情所带来的挑战,政府至 2020 年 4 月 8 日已宣布涉及 2,875 亿港元(约 3180 亿人民币,占本地生产总值约百分之十)的一系列纾援措施,当中包括 2020/21 年度《财政预算案》的 1,200 亿元纾困措施、第一轮 300 亿元「防疫抗疫基金」和在 4 月8 日公布涉及 1,375 亿元的多项措施。政府会继续密切注视最新发展,在需要时适时采取新的纾困措施。

阅读全文

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