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南海经济发展

南海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6 02:07:16

A. 近几年南海的经济发展如何

南海去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高于预期。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48亿元,同比增长15.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1308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增长1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85元。
去年引资逾200亿元
南海区招商引资去年实现新突破,全年超过200亿元。投资来源由往年以南海区内为主转为以区外为主,预计实际利用外资4.55亿美元,增长46.3%。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7家,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优质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增长20%。其中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97%,为南海经济发展提供了后劲。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50亿元,增长19.7%。民营经济呈现新活力,经济总量占南海全区77%。
重点工程推进加快
去年南海一批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佛山“一环”、“珠二环”、园区路网等交通工程都在快速推进,同时,加快电网规划建设,新建、扩建5项11万伏和2项22万伏输变电工程。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珠江综合治理。成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完善了土地、建筑的有形市场。
今年重点帮助民企壮大
李贻伟在报告中对南海在新的一年面对的宏观环境做了分析,作出了“三个基本判断”:战略机遇期、战略调整期、战略竞争期。提出面对新形势,要调整战略战术,赢取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5年,南海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期是:生产总值增长12%,总量超过600亿元,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超过1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报告提出,要像对待跨国公司一样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再引进3到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头企业,与区内的民营企业互相呼应,互相激励,相互映照。
预计花40亿办大事
在昨天召开的南海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南海区财政局局长江启强汇报了《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04年南海区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5.98%。
三级财政收入均实现增长
2004年南海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有三大特点,首先是三级财政收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达到942352万元,同比增长14.09%。另外,财政部门还规范了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将1.5亿元的国有资产收益缴入财政,壮大了地方财力,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大手笔”投入重点项目
去年南海对重点需要进行“大手笔”投入,保证南海区委的各项决策和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南海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比如,共投入17504万元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投入93781万元支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投入11858万元构筑公共卫生体系;投入29989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环保方面则投入2358万元,投入9450万元支持园区经济、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落实了13450万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今年预计支配财力40亿
《报告》同时公布了南海区今年的财政预算草案,区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比去年增长10%,区级可支配财力为40多亿元。江启强说,今年区级财政支出的原则和重点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支出的需要,以确保深化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
长期堵塞路段受关注

B. 佛山市南海区2009年经济发展情况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世界经济遭遇了空前的冲击,不同的区域与政府经受了严峻考验。这一年,我们战略坚定,目标不改,创新不断,遇到困难不怕硬,遇到机会不放过,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环境的治理与再造、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区域的提升与增值,实现了产业、环境与城市的共进共赢,经济与社会发展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75亿元,增长1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8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87.4亿元,增长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19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26元,增长10.5%。二氧化硫削减1.2万吨,化学需氧量削减4775吨,全面完成减排任务。

一、产业转型看到了朝阳

在金融海啸冲击下,我们的经济发展经受了考验,把握了机遇,产业转型加快、提升稳健,后劲增强。
1.传统产业在整治改造中获得提升。全年关停纺织、有色金属、陶瓷等重污染企业50家,有限的环境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西樵纺织”在“三统一”基地中重获新生,产值、税收、投资逆势增长,历年少见。“大沥有色金属”在整治关闭190间小熔铸企业后,产值增长3.7%。保留提升的10家陶瓷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产值、税收占了该行业的80%,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原来的3%。
2.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巩固壮大。经过几年的培育,新兴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汽配、电子信息两行业产值均超百亿元,税收总额接近10亿元,推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4.4%。广东新光源产业化基地顺利建设,中显科技、美国旭明等高技术企业落户,促进平板显示、绿色照明产业迅速发展。我区相继与中科院、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合作,共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等产业平台,产业发展后劲充足。全年新增12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逐步走上优质化、产业化道路。
3.都市型产业在培育中迅速成长。在全球金融业形势不佳、投资布局放缓的情况下,金融区招商、建设逆势飘红,成功引进了香港汇丰等4家银行,国信证券等2家证券公司,新加坡亿胜投资等2个风险投资项目。PICC项目成功封顶,AIA项目顺利建设。富士通中国大陆首个数据中心、法国凯捷等一批顶尖服务外包项目落户,使业态更加完善。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聚集成势,吸引30多亿元优质资本、20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都市型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形态,为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传统民企在扶持中得到发展,在转型中实现飞跃。“雄鹰计划”取得实效。财政提供8000万元信用担保基金,为民企撬动了10倍融资,有效缓解了民企的资金压力。全年企业技改投入超45亿元,占全省近7%,位居全省同级之首。3家民企成功上市,新增2个中国驰名商标,发明专利授权量首超百件。一批民企果断转型,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与进步。(摘自南海区2009年度政府工作报告(2010-02-08 12:21:4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05c530100hvu8.html

C. 南海经济发展的特点如何

南海境内沃野平旷,河网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环境得天独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南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6000年前,就孕育出新石器时代的“西樵山文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置南海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南海县。在近代史上,更是名人辈出,涌现出康有为、陈启沅、詹天佑、邹伯奇、何香凝、罗登贤等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南海去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高于预期。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48亿元,同比增长15.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1308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增长1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85元。
去年引资逾200亿元
南海区招商引资去年实现新突破,全年超过200亿元。投资来源由往年以南海区内为主转为以区外为主,预计实际利用外资4.55亿美元,增长46.3%。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7家,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优质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增长20%。其中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97%,为南海经济发展提供了后劲。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50亿元,增长19.7%。民营经济呈现新活力,经济总量占南海全区77%。
重点工程推进加快
去年南海一批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佛山“一环”、“珠二环”、园区路网等交通工程都在快速推进,同时,加快电网规划建设,新建、扩建5项11万伏和2项22万伏输变电工程。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珠江综合治理。成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完善了土地、建筑的有形市场。
今年重点帮助民企壮大
李贻伟在报告中对南海在新的一年面对的宏观环境做了分析,作出了“三个基本判断”:战略机遇期、战略调整期、战略竞争期。提出面对新形势,要调整战略战术,赢取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5年,南海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期是:生产总值增长12%,总量超过600亿元,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超过1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报告提出,要像对待跨国公司一样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再引进3到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头企业,与区内的民营企业互相呼应,互相激励,相互映照。
预计花40亿办大事
在昨天召开的南海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南海区财政局局长江启强汇报了《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04年南海区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5.98%。
三级财政收入均实现增长
2004年南海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有三大特点,首先是三级财政收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达到942352万元,同比增长14.09%。另外,财政部门还规范了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将1.5亿元的国有资产收益缴入财政,壮大了地方财力,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大手笔”投入重点项目
去年南海对重点需要进行“大手笔”投入,保证南海区委的各项决策和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南海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比如,共投入17504万元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投入93781万元支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投入11858万元构筑公共卫生体系;投入29989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环保方面则投入2358万元,投入9450万元支持园区经济、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落实了13450万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今年预计支配财力40亿
《报告》同时公布了南海区今年的财政预算草案,区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比去年增长10%,区级可支配财力为40多亿元。江启强说,今年区级财政支出的原则和重点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支出的需要,以确保深化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
长期堵塞路段受关注

D. 佛山禅城区南海区南海区的经济特点、政治中心、文化特点、中心区域是什么

经济特点:都以第二产业(工业)为主。禅城偏轻工业,商业也还好(祖庙商圈,张槎纺织)(之前石湾南庄的陶瓷场基本被拆了) 南海偏重工业(一汽大众工业园等)
政治中心:禅城:祖庙街道 岭南大道北14号佛山市政府 岭南大道北80号禅城区政府
南海:桂城街道 南海大道北天佑三路3号南海区政府
文化特点:佛山特色岭南文化为主
中心区域:禅城:以季华商业圈、祖庙商业圈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域 以张槎 江湾、南庄片区为主的工业中心区域
南海:以南海大道北为主的金融商业中心(金融高新区建设完毕后将迁至金融高新区)
以狮山镇为主的重工业中心 以大沥镇为主的轻工业中心(内衣纺织等)

E.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现在的经济如何

活力张扬,今天为明天起程;
锦上添花,发展为和谐助力。
南海大地,东成西就,双轮驱动;民企外企,星月辉映。
这是一片纵横福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一条奔腾大江,万帆齐发,气吞万里。
在这里,光荣与梦想高歌前行。
在这里,创新与创造只争朝夕。

奇美电子落户狮山 奠基南海

面向全球

品牌建设是南海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内衣名镇”、
“中国袜子名镇”、“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全国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等一批产业集群,4件中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名牌产品,57件广东省著名商标,4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和67个国家免检产品,成功注册“南海大沥铝材”、“南海盐步内衣”、“西樵面料”等6个特色产业集体商标,构成了南海自主创新的品牌格局。

南海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0家。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7.91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7%。

雪莱特光电在国内成功上市,成为南海区第三家上市公司,另有20多家企业正积极筹备上市,其中已进入上市程序的有3家。

〔相关链接〕南海依托专业镇和骨干企业建成各类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9个,其中省级行业技术创新中心8个,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8个。

东部商业圈已经成型,区域性物流商贸基地和零售商业中心的地位突出,西部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承载的集聚能力大大增强,与之相配套的现代服务呼之欲出。全区以房地产、酒店、商贸、物流、金融为主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相关链接]2006年,南海区新建各类商品市场7座,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合计投入1.65亿元。华南汽车城销售额37.1亿元;南海广场营业额11亿元,增长10%,成为佛山傲视群雄的零售巨头;城市广场营业额5亿元,增长4.2%;南国小商品城销售额3.01亿元。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28.97亿元,增长21.7%。

沃尔玛、家乐福进驻桂城

安居南海

着力发展金融产业 全力打造“金融商务区” 桂城商圈功能布局日趋完善,千灯湖一带的商业水城、保利酒店、千灯湖构成主轴,将覆盖金融商务、商业、展示、文化、居住等多种功能,成为城市的金融商务核心区。

A 汽车及配件产业
主要分布:狮山、里水、丹灶。
著名企业:福田汽车、福迪汽车、本田汽车零部件、丰田纺织、爱信精机、神户制钢、豹王滤芯、中南铝合金轮毂。 B 家电产业
主要分布:狮山、里水。
著名企业:奇美、TCL、东芝、志高空调、伊立浦电器。

C 铝材业
主要分布:大沥。
著名企业:坚美、亚洲、凤铝、中南、银一百、广亚铝材。 D 五金业
主要分布:丹灶。
著名企业:雅洁五金、阳晨厨具、南洋电机电器。

E 纺织业
主要分布:西樵、里水、大沥。
著名企业:黛富妮床上用品、奥丽侬内衣、美思内衣、合兴袜业、金利达牛仔布。 F 陶瓷业
主要分布:西樵、狮山。
著名企业:蒙娜丽莎、美顺陶瓷、利华陶瓷、樵东陶瓷、嘉俊陶瓷。

G 房地产业
主要分布:全区。
著名企业:中海、祈福集团、天安、万科、雅居乐、三盛、碧桂园。 H 商贸业
主要分布:桂城、大沥、罗村、西樵。
著名企业:南海广场、嘉洲广场、城市广场、南国小商品市场、粤丰汽配市场、西樵轻纺城。

I 物流业
主要分布:桂城、大沥、九江。
著名企业:百佳珠三角城市配送中心、三山国际货柜码头、南丰货运。 J 旅游业
主要分布:西樵、狮山、丹灶。
著名企业:西樵山旅游度假区、西岸旅游度假区、仙湖旅游度假区、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

F. 中国南海形势分析

一楼说的对
中国近期正在加紧备战
上卫星就是为了增强海军通讯与导弹打击和拦截的能力
而且国产航母还正在建造中
就军费的增加就足以看出来了
现在所谓的发展经济主要在于中国要调整经济结构
让中国跳出对外贸易依赖的窘境
上面早晚会痛揍这两个瘪三小国
越南猴子其实一直都是欠揍的主
上回揍了一次,不长记性。这回又来得瑟
我看干脆把他们灭国了好了

G. 南海的最新局势和发展趋势

发一条新闻供你分析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菲律宾GMA新闻电视台7月18日报道,菲内律宾总统府马拉坎南宫容18日称,该国5名议员将于20日登陆南沙群岛的决定,不会对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产生影响。

7月18日,华登贝罗等5名菲律宾国会议员组成和平与主权使团,并拟飞往菲律宾宣称拥有主权的南沙卡拉延群岛。

贝罗还搬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准则称:这次行动旨在支持菲政府对本国200英里(海洋)专属经济区以及该区域内的南沙群岛岛屿的正当主张。

菲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就此对媒体表示,这几名议员访问南沙群岛是他们自己的独立行动,他们此举肯定有某种目的,但我认为这不会(对菲中关系)有任何影响的。

H. 佛山市南海区的九江镇经济发展的如何

在佛山南海区当中,九江镇的经济实力位处各镇之尾,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主要跟这里各界政府腐败无能,办事不力有很大关系。好的地方也有的,这里空气还好,因为工业不发达,污染少,这只能聊以自慰。

I. 海南岛经济发展情况

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最南端,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全省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5.03万人,省会为海口市。海南省风景秀丽,气侯宜人,是中国最重要的热带旅游胜地。
海南岛位于我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
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公里,是海南岛和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邻近大陆,加之岛内山势磅礴,五指参天,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站在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遥望,海南岛便隐约可见。
海南岛之所以成为宝岛,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绿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出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可以捕捉到热带海洋中的各种鱼类,以及龙虾、对虾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人文资源
旅游资源
历史名人辈出总的来说海南岛的紧急发展很好

J. 南海市的经济概况

1979年,南海县经过建国后30年的建设发展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农业生产位于全国前列,拥有独立核算企业326家和一批社队企业,工农业总产值达14.3亿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工业产值7.6亿元。30年的积累为即将到来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早已蓄势待发的南海指明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挟天时地利之便,南海人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因地制宜,闯出了一条富有南海特色的发展之路。

变化从农村开始。1980年前后,南海农村先后出现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在县委县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最终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起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而引发农村的一系列改革,也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南海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一个主体(粮食)两个翅膀(工副业、多种经营)”的农村经济发展方针;后来又提出“三匹马(公社、大队、生产队)拉车”,并于80年代中期明确形成“三大产业齐发展,六个层次(县、区、乡、生产队、经济联合体、个体)一齐上”的发展思路,从而充分调动了各个经济层面、各个社会阶层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紧随其后,南海工农业生产得到飞速发展。1980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17.11亿元,而到1990年,这个数字已达到87.19亿元,增长了4.1倍,其中工业产值增长了6.79倍。
南海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四小虎”之一,并于1992年7月7日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名列第四。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南海经济也暴露出自身弱点:家庭联产承包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和现代化;工业企业普遍规模小、设备差、技术含量低,缺乏自有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满天星斗,不见月亮”;没有城市为依托,第三产业发展乏力。南海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强大的发动机。

1992年9月23日,南海撤县设市,城市化成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90年代中期,南海市全面启动“五创”(创建文明城市、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信息市)工程。“五创”工程不仅全面提升了南海的城市品位,而且大批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用设施的建设,也成为南海经济发展的动力。


作为1987年即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撤县设市后,南海在农村全面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农业、“三高”农业和城郊农业转型,同时也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撤县设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公有经济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全面推进科技兴市,鼓励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大力推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南海工业迅速做大做强,至2002年,已拥有产值超亿元企业100多家,形成一批在全国占有相当份额的支柱产业和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拥有2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7个国家免检产品。在大力发展内源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至2002年,共有“三资”企业1534家,实际利用外资23.7亿美元。
南海新城的建设给第三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信息、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及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壮大。90年代后期,南海实施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战略,信息化在全市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24年间,南海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78亿元(当年价),工农业总产值976.95亿元(1990年不变价),财政收入27.54亿元,职工人均收入142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3元。

阅读全文

与南海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