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为什么选择农村经济发展为论文

为什么选择农村经济发展为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09 05:07:39

A. 农村经济发展,你如何建议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论文,可参考 书签论文网 shu1000.com 上面搜出来的相关论文,
http://www.shu1000.com/search.asp?key=%C5%A9%B4%E5%BE%AD%BC%C3%B7%A2%D5%B9

应该有内对你有帮助的文章!容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十 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试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n...
社会学 2007-2-7 21:25:56

B.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论文1000字左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资料来源:www.lunwenqq.com

C. 跪求关于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的论文,要求4000字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题材可以吗?囊括了目前农村的所有经济形式。

D. 需要一篇以怎样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的论文 要求三千字左右 希望大侠们帮帮忙啊 跪谢

我认为,论文还是要自己写,写什么内容,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 我给你的个人想专法属,就是围绕如何建设服务型的新农村,来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现在要通过城市化,来助推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打工,城市不多扩大,空间却仍显狭小,五六十年代,是我国的出生高峰期,十几二十年后,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口,就将进入了老龄化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愈趋凸显,城市老龄化人口的衣食住行,环境、服务等,都将为城市带来很大负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否考虑以就近城市为依托,通过建设服务型新农村,吸引城市老年人口前往农村居住?农村的新鲜空气,新鲜蔬菜,新鲜瓜果,广阔田野,都将成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好去处。而他们离开城市,为进城打工者提供空间,减少城市生活压力,他们来到农村,又为农村留守者提供就业机会,是不是一举多得呢? 围绕着这个题目,你可以写一篇超过三千字的论文。关键是找出数据支持你的论点。

E.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怎么写

自己去参考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在200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也再次获得新的机遇,但是农业扶持政策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村经济总体状况如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那里?需要怎样的发展思路和观念等?是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的。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一项农村经济状况调查,由于各地农业状况千差万别,调查只能从一个局部反映农村实际情况,由点及面,所以这次调查选择了一个本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调查点---郏县渣园乡,希望这次调研能对了解农村经济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本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渣园乡的基本情况
渣园乡位于郏县城以西6公里,广阔渠、北汝河、洛界公路穿境而过,地势北高南低,总面积4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8068户、3.2万口人,(数字统计至2005年6月底,以下同)人均耕地1.2亩,属中等农业乡镇,支柱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增加。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资金的发放到位,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乡夏粮总产量达到1.1万吨,比上年增加7%,农业总产值实现4138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畜牧业持续发展,总产值1862万元,同比增加12%,红牛育肥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新发展红牛养殖户410户,新增存栏800头,使1200户从“公司+基地+银信+农户”模式中受益。非公制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42397.4万元,同比增长118%。
(二)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一是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面扩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精播面积继续扩大;二是优质农产品比重上升,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实施订单农业,优质小麦推广达到10000亩;烟叶面积达到4000亩,比去年增加15%;蔬菜、瓜类、油料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普通粮食作物继续萎缩;三是优质畜产品明显增加,生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1.6万头、1.2万头、1.3万头,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2%、80%,专业养殖场达到目的72家;四是林果业发展迅速,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面积大幅度增加,共造林1200亩,新增林地300亩。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该乡加快了沼气养猪,乡村道路,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平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新建沼气池310座,新修乡村道路7公里,新修水渠5千米,新打井8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50亩,旱涝保收田320亩,解决3000多名群众饮水难问题,全乡1.2万群众从这几项建设中受益。
(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结构趋于多元化。在对外推介力度不断加强、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优惠政策不断落实下,2004年建成招商引资项目12个,规模企业5家,农村个体私营企业户由较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1200家和85家,实现利税20万元,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8000人。
(五)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劳务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通过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发布、农民工技能培训和中介服务,引导农民工有序流转,提高农民择业能力水平。2006年上半年外出务工4088人、创收25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增收700余元。外出务工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拓展了农民外部增收空间,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40%以上。
(六)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民负担明显减轻。2002年以来,该乡圆满完成了土地延包政策,农村税费改革进行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2005年共减免农业税78.8万元,发放粮食补贴36.8万元,涉农“三乱”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得到有效歇制,全年共查处涉农违法违纪案件6起。
(七)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对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加大,逐步缩小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开展了对贫困学生扶助,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上半年对农民看病补助大40.8万元,已使数千人受益。“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科技下乡”活动的开展,在农村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三、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表现在: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 ”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
(二)基层债务负担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乡村两级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规范了农村税费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农村基层又面临了两个新情况:首先是阻断了税费收入的路子,相继财政收入减少,造成已负债累累的乡级财政雪上加霜,机构运转困难自身支出得不到保障,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减少。其次,各村失去了原来的村提留收入,又没有创收渠道,随之而来的是村里公益事业无钱来办,偿还债务成了无源之水。基层债务不解决不行,解决又没有办法,处于“两难”境地。由于基层债务负担过重,导致对发展经济投入资金减少,农村经济负重前行,挫伤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存在“有心干事、无力干事”的现象。
(三)农资涨价过快,幅度过高,延缓了农民致富进程,本地区2004年农资价格上涨10.2%,以尿素复合肥为例,近年上涨幅度分别为15%、12%,亩均化肥支出比上年增长9.8元,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平均每亩增加投入17.2元,种粮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农资价格的上涨,其中化肥价格的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最大。农民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央的涉农优惠政策打了折扣。
(四)劳务输出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表现在:一是获取市场信息和外出务工渠道狭窄,据调查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的占60%以上,政府、中介组织只占15%左右,自由外出达到了25%。二是农民工收入偏低,月收入在300—500元占20%,500--100元的占70%,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占10%。三是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五)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表现在:农村教育投入不够,部分学校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农民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还存在因教育和医疗犯困现象。
四、发展经济的思路与政策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村,作为农业乡,民不富则乡不兴,因此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小麦为重点的优质粮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作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业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推广“公司+基地+银信+农户”的模式,以牛、羊、猪三大宗畜产品为重点,搞好配套服务,力争畜牧业在两年内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把畜牧养殖园区建成全省乃全国有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工业兴则乡兴,工业强则乡强,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所证明,而招商引资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坚持放心放手原则,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在亿元甚至几亿元的骨干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大项目,大上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优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与企业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第三、要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文章,用先进技术提高传统产业,帮助其上档次上水平,尽快打造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优势,提高竞争力。
(三)强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够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进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靠实现城镇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完成。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聚集,有利于服务行业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载体,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走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二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布局,使乡镇企业和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四)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积极做到“五个加强”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健全乡村劳务输出机构,负责收集劳务输出信息并定期发布、组织培训和输出、开展职工介绍等工作;二是加强市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严厉打击非法职介机构,坚决取缔“黑中介”,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劳务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四是加强教育引导,保证有序流动。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变无序输出为有序流动;五是加强跟踪服务,掌握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用工单位的意见和要求,稳定输出队伍,加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五)落实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F.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论文3000字怎么写

城市与农村生育观念
——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人口问题——无论是上世纪人口增长过快、还是现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一直都是困扰我国的一个大问题。下面通过对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经济基础、社会政策四方面对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字:城市与农村 生育观 差异 变化趋势 成因
前言:人口问题——无论是上世纪人口增长过快、还是现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一直都是困扰我国的一个大问题。无疑,人们的生育观念主导了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作为我国建设的主体——城市与农村,在人口生育观念上究竟有怎样的差异?它们在上世纪一直到现在分别是怎样变化的?它们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主体: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们就在不断的发现和找出问题,从农村观念的落后,教育的欠发达,城市普通家庭经济的压力,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保障都是农村和城市生育观念产生更大的区别的原因。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城市中夫妇的生育观发展到了“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程度;而农村由于生产需要,任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上传统观念“传宗接代”的桎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比较普遍。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响彻全国,全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城市中夫妇的生育观逐渐转变为“只生一个好”;而农村中,由于种种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得不到普及实施,在农村夫妇中任然有部分保留原有生育观念。在广大农村,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保障能力薄弱,部分群众想生男孩、多生孩子的愿望比较强烈。但怀孕后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技术支持鉴别胎儿性别,只是简单的怀孕、生小孩,如果是女性,继续生,一直生到男孩为止。广为流传的“超生游击队”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控制手段不同于其他,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在积极宣传的同时,建立健全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要积极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单纯的法律控制手段效果不太明显。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国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厉惩治“多
生、偷生”,加上各类环境因素等,城市与农村的生育 观基本趋于一致,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只生一个好”真正的到贯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从部分发达的大、中城市所做的人口普查来看,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虽然持续进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为了缓解国家老龄化趋势,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尺度上有所放宽,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条件的夫妇开始考虑是否生育“第二胎”。
我们都知道,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的居民点。城市以非农业产品作为主要生产物,重视手工及工业技术,科学发展速度远远大于非城市地区,因此,城市居住人口素质相对农村人口素质较高。城市人口的平均素质较高体现在文化水平较高、生产力较高等等。
变化趋势:近几年来,一个数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而且这一现象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不难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一)、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2004年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大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形势不容乐观。
(二)、性别比例严重背离正常范围,势必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主要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国家应当加大对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的查处力度,力争扭转这种不利趋势。
(三)、出生婴儿性别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婴对应的出生男婴数。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领导层的关注,新闻媒体的持续报道,公众对于该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入,已经意识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的社会新风,同时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生育女孩家庭的后顾之忧。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作为调控社会、平衡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方面也应发挥其自身独特的作用,与其他手段形成一个控制体系,共同为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作出贡献。
原因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改革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核心理念,确立依法宣传教育、按需宣传教育、宣传教育也是服务、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等新理念,才能做到在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前提下,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等,进而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而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又必须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宣传教育在整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其改革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以下简称宣传教育)的改革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为此,本文拟就宣传教育的理念创新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涉及诸多方面,很难在一篇短文内阐述清楚,所以,只能择其要而言之。我以为,在宣传教育理念创新方面,至少要确立如下几种新的理念:
一、宣传教育的核心理念

最近,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主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绝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否则,就离开了它的“第一要义”,就无所谓发展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发展,宣传教育的理念要创新,其核心就是要确立这科学发展观。确立了这一全新的理念,方能在宣传教育工作实践中创新内容、形式等,从而营造一个好的强烈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广大育龄群众确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推动社会主义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最终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依法宣传教育的理念
依法宣传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内容之一。过去,在计划生育系统,一提到依法行政,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政策法规部门,认为只有政策法规部门才涉及依法行政的问题,而宣传教育部门似乎与依法行政关系不大。事实上,这正是宣传教育理念需要创新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生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法的形式将宣传教
育确定下来,使之有了法定的重要地位,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其意义是极其深
远的。宣传教育不再是停留在计划生育工作经验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依法必须进行的。依法宣传教育,除了以上所说的宣传教育在《人口与计生法》中具有法定地位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宣传教育必须依法进行,宣传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此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同时,为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而营造舆论氛围。这也是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三、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的理念
宣传教育的虚实结合,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宣传教育必须既务虚又务实,做到虚实结合。最近,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关爱女孩”行动,以人为本,从人们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利益导向机制出发,将宣传新的生育观念融入为群众办实事之中,便是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的一个典范。
(二)、是宣传教育也有硬指标。过去,人们总是将宣传教育视为“软任务”,认为宣传教育就是“摇摇笔杆子,耍耍嘴皮子”,没有硬指标,也不能直接产生效益,因而,经常要宣传教育给所谓的计划生育中心工作如年终考核等让路。这种宣传教育仅是“软任务”的理念,也是一种亟待更新的理念。宣传教育,虽说不能立竿见影,但其长远效益是毋庸置疑的。这种长远效益突出地表现在人们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上。况且,新的时期,新的形势,给宣传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要求,宣传教育已不全是“软任务”,而有了“硬指标”。此外,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这项工作纳入党的宣传工作的大系统,统筹安排,这也是需要确立的新的理念。这一问题不难理解,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而言之,要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理念,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唯其如此,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导宣传教育工作实践,使中国人口保持平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第四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第八章人民出版社06版、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5.《人民日报》2002年3月4日。
6.《应用文写作》中调查报告部分。http://..com/question/201627701.html?si=4

G. 帮我写篇论文4000字的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的

4000字论文还有这么多要求才100分

个人认为是没有人愿意给你写的

我不是在骂你之类的,只是告诉你事实

所以别骂我

H. 农村经济或农业发展方面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农业发展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当前内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容问题

2、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对"三农"工作新形势的综合判断

3、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特点及其启示

4、农村劳动力流动、农业发展和中国土地流转

5、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6、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启示

7、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维

8、"十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9、苏南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探索

10、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利用和农户收入的影响

11、试论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12、生物质能与农村能源及农业发展的关系

13、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述评

14、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15、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 : SARD的理论与实践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选择农村经济发展为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