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日本经济发展数据调查

日本经济发展数据调查

发布时间:2021-03-09 03:05:15

㈠ 日本经济发展现状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现状

一、战后经济恢复〔1945-1955年〕
1.战争对日本经济的严重破坏
日本帝国主义穷兵黩武,侵略亚洲、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使国内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疲惫不堪。战争后期,由于美军的空袭,以东京为首,全国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到处都变成一片废墟和焦土。尤其是广岛和长崎,更遭到了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
与1934-1936年相比,1946年国民经济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情况是:实际GNP为62%,人均实际GNP为55%,人均实际个人消费为57%,制造业实际工资为30%(1947年),工矿业生产为31%,(其中煤炭53%、钢材10%、纺织品7%),农业生产为79%。
由于战败,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了,与战前相比,1947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2.战后初期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恢复
尽管战后的经济恢复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无疑是取代了很大的成功。1946-1951年度,经济增长率为9.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22.8%;1951-1955年度,经济增长率为8.7%,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11.3%。
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的《经济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其含义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已经结束了。经济白皮书这样写道:“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局面。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的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这标志着到1955年为止,日本经济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从此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经济高速增长〔1955-1972〕
1.重新赶超的出发点
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和超过了战前水平以后,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这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战前,日本经济虽然达到了与欧美各国并驾齐驱的水平,但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与美国相比,日本经济的发展整整停滞了20年,与欧美各国特别是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1955年虽然已经不是战后了,但从国际比较看,日本在经济方面已沦为三流国家,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二流半的国家。从位于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之间的意义上说,日本当时还是一个中进国。1955年,日本的GNP只为美国的1/15,西德的1/2;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20美元,在西方各国中列第35位。其次,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为40%,出口商品结构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主要是靠纺织品和日用杂货来赚取外汇,在重化学工业方面,还没有与欧美各国相竞争的能力。由此看来,还不能说日本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
因此,在战后时代宣告结束以后,按《白皮书》所说的现代化,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日本经济就马不停蹄地奔向了新的目标,急急忙忙地开始了新的征程。
2.三大景气
神武景气(1954年11月-1958年6月)
景气持续了31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年度6.4%、1957年度7.5%。
岩户景气〔1959年4月持续到1962年10月〕
景气持续42个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11.2%、12.2%和11.7%。
伊奘诺景气〔1965年11月-1970年7月〕。
景气持续期间为57个月1966-1970年度,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1.8%,如此长时间的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不仅在日本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由于伊奘诺景气的出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就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3.高速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1955-1972年,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在这18年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年均为9.7%,其中,1955-1960年度为8.5%。1960-1965年度为9.8%,1966-1970年度为11.6%,呈不断提高的态势。这一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日本大多数年度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不仅是日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而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在整个60年代,日本经济年均增长为11.1%,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4.1%;与美欧各国相比,前者分别相当于美国的2.7倍、英国的4倍、西德的2.3倍、法国的1.9倍,后者分别相当于美国的3.1倍、英国的5倍、西德的2.4倍、法国的2.3倍。
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因战争和战败而拉开了的日本和美欧各国间的经济差距不仅迅速缩小了,而且还重新超过了西欧一些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开始之前的1955年,日本GNP为240亿美元,落在英国、西德和法国的后面,只相当于美国的6.0%。到 1967年,日本GNP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年又超过了西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高速增长达到顶点的1973年,日本GNP增加到4170亿美元,分别相当于西德的1.21倍、英国的2.30倍,对美国的比重也提高到了35.1%。这样,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就进一步巩固了。

表1 主要发达国家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1950-1975年,单位:亿美元、%)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日本 GNP 110 240 430 891 2042 2313 3060 4170 4633 5013
增长率 11.2 10.8 12.5 5.7 8.3 5.3 9.7 5.3 -0.2 3.6
美国 GNP 2862 3993 5060 6881 9824 10634 11711 13066 14129 15288
增长率 8.7 6.7 2.3 5.9 -0.3 3.0 5.7 5.5 -1.4 -1.3
西德 GNP 430 721 1146 1855 2166 2594 3443 3814 4206
增长率 11.9 8.5 5.5 5.9 3.3 3.6 4.9 0.4 -1.7
英国 GNP 415 542 720 1009 1237 1405 1595 1812 1966 2336
增长率 3.2 3.7 4.7 2.5 2.3 2.9 2.1 7.9 -1.2 -0.7
注:1,英国1950年拦内数据为1951年的统计。2,实际经济增长率按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975年价格)计算,其中英国是按当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
资料来源:司楚、訾嘹祖译、矢野恒太郎纪念会编《日本100年》,时事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77-79页。

三、低速增长〔1973-1990年〕
1.日本经济的三大转折
〔1〕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的转折
经过第一次石油冲击和战后第一次负增长,日本经济就由高速增长转为了低速增长。1976、1997和1978 年度各为4.8%、5.3%和5.2%,与高速增长时期比,只相当于1965年经济危机时的水平。尽管如此,但1978年后已摆脱了萧条的影子,景气确实是处于上升阶段,企业的收益也增加了。为此,《经济白皮书》在总结这种现象时说:虽然是4%-6%的经济增长,但却有经济景气的感觉,这意味着日本经济今后将进入“新的成长轨道”。与高速增长时期10%左右的增长率相比,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虽然是低速增长,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3%左右的增长率相比,却依然高出一截,所以就被称之为中速增长。中速增长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这一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动不大,而且与其他发达国家比仍属于增长最快的国家(参见表3-1),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稳定增长时期。

表2 1975-1990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实际经济增长率,单位:%)
年度 日 本 美 国 英 国 西 德 法 国 意大利 加拿大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2.7
4.8
5.3
5.2
5.3
4.3
3.7
3.1
3.2
5.1
4.9
2.4
4.1
6.2
4.8
5.1 -1.3
4.9
4.7
5.3
2.5
-0.2
1.9
–2.5
3.6
6.8
3.0
2.9
3.4
3.8
3.4
1.2 -1.3
4.1
0.1
3.9
2.2
-2.3
-0.4
1.1
4.0
2.5
3.4
3.6
4.8
5.2
2.1
0.6 -1.4
5.6
2.7
3.3
4.0
1.5
0.0
-1.0
1.9
3.3
2.0
2.5
1.5
3.7
3.6
5.7 0.2
5.2
3.0
3.3
3.2
1.6
1.2
2.5
0.7
1.4
1.7
2.1
2.3
4.5
4.3
2.5 -3.6
5.9
1.9
2.7
4.9
3.9
0.2
-0.5
-0.2
3.5
2.9
2.9
3.1
3.1
3.9
2.1 5.5
11.7
1.7
4.6
3.9
1.5
3.7
-3.2
3.2
6.3
4.3
3.3
4.2
5.0
2.4
-0.2
资料来源:〖日〗东洋经济新报社《经济统计年鉴》1980、1985、1995年版。

〔2〕由资源能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能源节约型经济的转折
第一次石油冲击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使日本经济陷入了负增长和恶性通货膨胀的险恶境地。然而,第二次石油冲击却并未对日本经济造成多大的打击,1979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5.3%,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1980年也只略降至4.8%。相比之下,1980年美国和英国经济都出现了负增长,西德和法国经济增长率也骤然下降到了1.5%和1.6%,连上年的一半也不到。另外,1980年日本的物价上涨率为3.0%,1981年也只提高到5.0%,大大低于美国的9.5%和10.0%、英国的19.3%和14.5%,与西德的4.8%和4.0%大体相当。这样,日本经济就由第一次石油冲击后的“劣等生”,转而成了第二次石油冲击后的“优等生”。

在两次石油冲击中,日本经济之所以出现这种从劣等生到优等生的转变,是由于第
一次石油冲击暴露了日本经济的脆弱性,日本从第一次石油冲击中学习了经验,汲取了教训,在节省资源、节省能源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73年以前,原燃料进口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NP的增长速度,而在1974年-1985年的12间,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0%,而原油进口量却从29000万千升减少到19600千升,减少了1/3。这样,日本生产每单位GNP的原油消耗量在12年间就下降了40%左右(参见表3-2)。
〔3〕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战略转变
“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搞加工贸易,从国外大量进口廉价的资源和能源,向国外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和机械设备,廉价买入,高价卖出,使日本的经济财富迅速增加,经济实力也空前强大起来。
“技术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重化学工业得到了高度发展,并改善了出口结构,提高了贸易条件和国际竞争力,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尽管如此,但由于重化学工业发展严重地依赖海外的资源和能源,易于污染环境,产生公害问题,因此,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消耗资源和能源多的产业就出现了优势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第一次石油冲击以后,“贸易立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已开始显露出来了。为此,在向资源、能源节约型经济转移的同时,日本政府就根据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换的设想。1980年3月,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通向技术立国之路”、“创造性的技术立国”的战略思想。1981年也被称之为“技术立国元年”。
技术立国并不是对贸易立国的否定,而是贸易立国的继续。就是说,在新的条件下,日本的出口贸易已开始减少资源能源多消耗型的重化工产品,而转为增加资源能源节约型的高附加价值的知识密集型产品。这种转换,不仅没有降低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反而有利于提高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由于推行技术立国战略,日本经济不仅顺利地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的转变,而且在80年代继续保持了世界经济优等生的地位,把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发展成了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
2.平成景气-日本经济发展的顶点

表3 1985-1990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
年 度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名义GDP增长率
实际GDP增长率
内需贡献度
民需贡献度 6.2
4.5
3.7
4.0 4.3
2.7
4.1
3.6 4.6
5.2
6.2
5.8 6.4
5.1
5.8
6.6 6.7
4.5
5.2
5.0 7.5
5.1
5.1
4.5
工矿业生产指数
制造业开工率指数
制造业设备投资增长率 100.0
100.0
18.4 99.8
95.4
-9.5 103.1
95.5
-6.5 113.1
101.0
19.8 119.7
103.0
15.1 124.5
104.1
25.5
全产业经常利润增长率
制造业经常利润增长率 3.9
-2.0 -2.0
-16.8 31.9
34.5 29.6
33.9 8.4
12.3 -2.0
-3.8
生产者批发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 100.0
100.0 94.6
100.0 93.1
100.5 92.5
101.3 95.0
104.2 96.2
107.5
实际工资指数
完全失业人数(万人)
完全失业率 100.0
158
2.6 102.5
171
2.8 104.4
170
2.8 107.8
150
2.4 109.2
139
2.2 110.6
134
2.2
家庭实际收入增长率
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率
个人住宅开工户数(万户)

125.1 1.8
1.4
140.0 1.8
0.7
172.9 4.6
4.1
166.3 2.9
3.0
167.3 5.3
4.7
166.5
出口数量指数
进口数量指数
贸易收支(百万美元)
日元汇率(年均日元/美元) 100.0
100.0
55986
238.54 98.7
108.4
92827
168.52 99.8
117.8
96386
144.64 106.2
141.9
95012
128.15 109.7
149.6
76917
137.96 116.3

㈡ 那里能查到日本的各项历史经济数据

你好,没明白重点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还是各个方面的的经济数据?

图片表格是我收集来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

㈢ 日本如今的经济情况

在病榻上躺了一年多的日本经济,本周终于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信号。日本政府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在第二季度实现5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成为该国经济最糟糕阶段已经过去的最新证据。然而纵览日本,怎么也看不到与GDP增长3.7%相符的好迹象:巨额养老基金赤字、高失业率……对20几岁的日本年轻人来讲,经济复苏只不过是一场幻觉。 《泰晤士报》对东京几所一流大学的学生作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日常生活早已被经济衰退深深的围绕着,官方公布的那一系列可喜的数字在他们的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 一些接受采访的日本学生说,不但没尝到经济复苏的甜头,相反,让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裁员范围仍在扩大,就连过去一向急需用人的单位,如便利店和快餐连锁店现在也开始裁员。还有人反映,地铁站附近无家可归的人正在不断增多。 有些细心的日本学生发现,饭馆里提供的餐饮味道大不如前,因为店家为了节省开支开始节省调味品和酱料了,许多人还说袋装的薯片和一些零食的分量也没有以前那样多。 最令人不安的是,许多日本学生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证明,他们这一代已悄悄陷入了一种缺钱的窘境。女同学抱怨,现在没钱买化妆品,男同学也因为手头紧,没能力花钱买发胶给头发弄造型了。以前每天在自动售货机上买饮品超过4次的人,现在只能回家喝冷茶。之前那些结伴去星巴克聚会的,现在只愿独自去麦当劳喝廉价咖啡。 许多学生的钱包都塞得鼓鼓的,然而撑满钱包的并不是钱,而是他们从各式各样的杂志上裁剪下来的优惠券。如果是以前,他们对这样的小纸片肯定不屑一顾。而如今为了省钱,他们把这些微薄的优惠券看得很重要,就连在卡拉OK吼唱一小时,也只买一盒爆米花撑场面。还有人不好意思地承认,他们现在不得不从互联网上非法下载音乐,因为没钱购买正版光碟。 调查还显示,这些年轻大学生对现任政府的缺点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其引领经济复苏方面的政策失误振振有词。总而言之,如今的日本年轻人不再像以前的人们那样,一提起自己的国家便充满了自豪感,相反,他们对这个世界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有的仅是悲观和抱怨。

㈣ 调查日本经济发展的情况的网站!

你的英语或日语怎么样?要是还可以的话,可以去看这个:www.jetro.go.jp
这个网站是日本贸版易振兴机构权的官方网址,里面详尽介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细分行业,提供行业产品的研究报告。是小日本政府的商务服务机构网站,资料非常全。甚至通过这个网站可以提供在东京和其他日本经济发达地区的免费办公室(3个月-半年)。

㈤ 在哪里查询日本的这些宏观经济数据

http://www.mof.go.jp/ 日本大藏省官方网站

㈥ 日本近20年的经济发展概况,包括GDP、CPI、进出口、消费、投资。。。求数据

切说,应该是90年代开始日本的经济增长缓慢,并且出现负增长。
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日内本泡容沫经济时代,泡沫经济是在90年代初崩坏的。这之后给日本经济留下了后遗症。
内需方面:泡沫经济后日本国内并没有发生明显增长。而且从90年代到现在日本也没出现新产业的企业。像美国,包括微软,Yahoo,Google等IT企业都是在90年代发展起来的。而日本还是延续着60,70年代的老企业。
对外输出方面:日本的经济主要靠出口。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是最大的对美输出国。而现在则变成了亚洲,南美向美国输入为主了。同时日本的输入也大幅增加了。相比以前是输入增加,输出减少了。80年代后日元不断升值也是影响输出的一个原因吧。
另外,日本的大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把工厂等建到了发展中国家。这部分海外工厂的数量也是巨大大。而这些海外企业所创造的GDP是不算入日本的。
即使近20年日本经济增长缓慢,但是日本国民的生活还是有很大提高的。只要科技不停滞,人的生活环境还是会变的。

㈦ 简要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回对外依赖性答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所以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岛国多优良港口;不利条件是:资源和能源贫乏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岛国多优良港口;不利条件:资源和能源贫乏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强.

㈧ 日本 近十年 的经济状况,最好有每年的经济数据。

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economy/index.asp

国别数据网 你你自己好好找有日版本的数权据

㈨ 二战后日本经济状况 数据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同时在50年代实施审批制度,对引进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导,以避免重复引进,节约外汇。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外汇支付能力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日本引进技术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高积累的基础是高剥削率、高储蓄率和低福利。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60年代政府投资占到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约30%。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相加,使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1955年的17 030亿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亿日元,30年内增长50倍。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3左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㈩ 日本 经济现状

实际,日本经济在衰退

近来,日本经济形势格外地引起人们的关心,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议论。有人认为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也有人认为日本的“所谓经济衰退是日本政府对外宣传上实施‘哀兵经济’的策略之一,目的是隐蔽本国经济实力,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借口”。
笔者认为,一国经济萧条或衰退,是全国性的现象,主要须依据统计数字、而不能凭“感受”作出判断。日本政府的GDP等经济统计虽然存在这样那样问题,但基本上可以说是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实际情况。据日本的经济统计,1999-2000年日本经济经过短暂复苏后,于2000年10月又转为下降,进入萧条局面。2001年4至12月(即从4月1日开始的日本2001财政年度的前3个季度),日本GDP连续3个季度呈负增长。在经济学上,当一国的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就可认定为经济陷入衰退(在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衰退一般是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至少两个季度内下降1.5%。以上,同时失业率上升到6%以上)。从统计数字看日本经济确已陷入衰退局面。
尽管日本经济经过长达十年的低迷状态,又进一步陷入衰退,但无论是从日本人的平均生活水平看,还是从日本的经济规模、国际收支、民间储蓄、外汇储备、对外债权、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等等来看,日本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实很高,至少比中国要高得多,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比我们高得多。但是,经济萧条也好,衰退也好,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动态,反映了经济现状从原有水平(静态)倒退的程度。2001年1、2、3季度日本的GDP名义值(未去掉物价变动因素)分别为513.5万亿日元、505.8万亿日元、501.8万亿日元;实际值(以1995年价格为基准)分别为539.7万亿日元、533.2万亿日元、530.3万亿日元,这说明日本的GDP无论是名义值还是实际值都在减少。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衰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两回事,经济发展的原有水平再高,只要它是在明显倒退,出现了经济活动全面下降的情况,就意味着经济衰退。
事实上,日本经济的实际状况比上述的实际增长率所反映的程度更严重。首先,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前的名义增长率比实际增长率下降得更厉害(例如预计2001年度前者为负2.7%,后者为负1.1%;2002年度分别为负2.2%和负0.5%),这反映出日本经济已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即持续的物价下降、需求萎缩)局面。其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之所以还能维持超过1%的实际年均增长率,是靠日本政府一再“注射强心针”才取得的,如果政府不是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而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这导致日本的政府债务余额达到GDP的大约145%),那么,当前日本经济增长的状况就会更差。再者,日本的失业率连续4个月节节上升,在2001年12月已达到5.6%,政府和民间都预测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甚至突破6%,同时如果计入“企业内失业”,日本的实际失业状况比失业率统计所反映得的更严重。
再一个问题是日本能否对外“隐蔽”其经济真相。在当今世界,由于国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说几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实力都处在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之中,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当然更不例外。在日本,对经济形势进行监测的不仅有政府机构,还有一大批民间调查预测机构,如果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有意“隐蔽”真相,民间机构则不能这样做,因为把好的形势说成坏的,就会误导民间企业的投资活动,其结果这些民间预测机构就无法立足。此外,在日本国外,经合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都在监测日本经济状况。从发表的数字看,日本政府以外的机构对日本经济形势的估计和预测都比日本政府更悲观。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OECD最新预测指出,日本在30个OECD成员国中是唯一的GDP两年连续负增长的国家,唯一的名义增长率为负增长的国家,唯一的名义增长率低于实际增长率、GDP消费指数为负的国家,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之比在OECD成员国中最高,2002年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在OECD成员国中最高,大幅度超过一向以财政状况差而著称的意大利等等。
还有一个非常关注日本经济的人群就是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因为日本经济形势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决策。1998年10月9日,日经平均股价从1990年9月28日的21036.76日元跌至12879.97日元,当时的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称“目前是日本经济最黑暗的时期”。在2001年2季度日本经济发生衰退前,日经平均股价曾达到过19835日元,至2002年2月5日却跌破9500日元,比衰退前下跌了50%以上;比被称为“日本经济最黑暗的时期”的1998年10月还要低26%,也是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18年来的最低数字。显然,低迷的股市是低迷的日本经济的一面镜子。
日本经济现状当然也逃不过国际上信用评级公司的眼睛。由于日本财政状况恶化,日本国债的评级被一再调低。美国评级公司S&P于2001年2月将日本国债的信用等级从最高的“AAA”降到“AA+”,于2001年11月又将日本国债韵长期信用等级从“AA+”降为“AA”,在发达国家中与意大利并列“倒数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特别是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几近用尽、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日本政府的政策取向出现了“走回头路”的危险倾向,即不是通过厉行结构改革,激励民间企业开拓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从而在根本上走出经济低迷,而是企望通过日元贬值,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并抑制进口,保护国、内比较劣势产业,以便在传统产业领域同追赶它的亚洲国家展开竞争和厮杀。日元对美元汇率在2000年10月为1美元兑108日元上下,至2002年1月已贬至132日元左右。尽管日元对美元贬值主要是市场对日美经济基础条件反差作出的反应,但日本政府并非像它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没起任何作用”。“9·11”事件后日元一时升值之际,日本银行曾多次干预,对日元汇率进行诱导,与此同时日本的外汇储备也在大幅上升(其中主要是大量抛售日元购买美国国债等)。这不能不令外界怀疑,日本政府是否已经制定或正在实施利用日元贬值挽救日本经济的策略,日本经济形势严峻是否被日本政府当作了对汇市进行干预、诱导的借口。
人们不能不但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上屡屡失策的日本政府可能又一次“失策”和“失算”。事情很清楚,对于亚洲各国来说,如果大家都发奋掀起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竞赛,必将带来“双羸”的结果;反之,如果大家都来个货币贬值竞赛,则难免落得个“共输”的结局,特别是日本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日本政府以经济衰退作为日元贬值的借口而否认其经济衰退的事实。日元贬值可能成为一种策略,但经济衰退则是事实而非策略。

阅读全文

与日本经济发展数据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