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全国经济受影响

全国经济受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26 00:46:01

❶ 中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多大

目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明年将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预计4月份左右将逐步影响到中央经济部署最为严密而稳定的北京地区。这是我在上周参加镇政府工作会议上领导所讲到的,并没有对外公布。只能说现在是暗流涌动。
至于能持续多久,很不好说,关键看中央和地方政府能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手段,如果依旧让现有的经济体系延续下去,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有所缓解。
应该知道,这此全球性的危机,次贷是导火索,在西方国家主要表现是金融危机,而在我国则表现为经济危机。这说明现有的经济结构中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房地产,国家过于依赖这个只能简单转移财富的行业了,使得目前国富民穷。
所以,捂好自己的钱袋吧,别乱花钱了。

❷ 目前日本经济是否受中国影响

目前日本来经济和中国经济自是互相影响。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已形成了“全球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多极化、国际化、地域化、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国际资金、货物、技术和服务的大流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市场形成。日本经济实力是很强的,所以从经济发展角度说,中国离不开日本,日本也离不开中国。所以日本经济、中国经济是互相影响的。

❸ 中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吗

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受影响的程度非常小,几乎可以不去计较。
然后伴随2000年以专来,属中国加入WTO,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金融大门对全球敞开。
所以,中国在这次以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危机中受害不浅。
但总体经济面并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❹ 中国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有哪些受影响

1. 需求减退:
a. 自2009年起,欧债危机状况每况愈下,大量来自欧洲市场的订单缩水。这方面主要受到冲击的是小家电、纺织品、新能源和部分机械制品。
b. 而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相继发生革命,使得我国对于这些国家的出口也趋于停滞。
c. 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持续低迷,反映了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于是大部分作为美国汽车、机械、能源行业的一部分国内下游产业,减产甚至是停产。
作为我国工业产品的重要的最终消费地区,欧洲和美国的需求减缓直接影响了我国国内下游产业的需求减少。为了维持生计,一些企业不得不寻求国内市场或其他国家市场,来消化其已被撑大的产能。

2. 投资衰退:
a. 国有企业的投资,在外围经济形式下滑的情况下,已经进入缓慢增长。对于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因为此前国资委曾禁止大部分央企参与,因此房地产行业投资的源头被砍掉大部分。少数可以参加房地产开发的专业央企,也因为房地产限购、房价过高的原因,导致了相对高量的库存。
b. 而对于固定资产中设备的投资部分,也由于订单减少,企业投资意愿不高。
c. 2012年以前,银行业加息速度较稳定,因此银行的盈利较好(2011年全年最盈利行业)。而这种状况仅仅维持到降息的开始:央行在公布下调利率之后,也同时确认了各银行可以以70%-130%的水平对存贷款利率进行浮动。
于是大银行为吸存发贷,纷纷调高存款利率,并下调贷款利率。这样就在市场上对城商行和地方银行进行了挤压。即便如此,发出的贷款水平仍然保持低位。

3. 扭曲的资金需求:
a. 通过银行向市场投放贷款,是保持向经济输血的必经之路。然而银行放贷水平保持低迷,最大的原因是 需要贷款的拿不到,而拿得到钱的却不需要贷款。
b. 真正急切需要贷款的,其实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位于产业链的末端,因此上游的需求衰退会对这些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业绩滑坡。而在07年之前,很多企业在高歌猛进阶段,都纷纷贷款扩产,08年之后因为订单的减少,大部分企业的日子已经不好过。再加上欧债危机和美国就业低迷的影响,这些企业的还贷能力已经受到了很大限制。
但由于银行业需要保证其资产风险符合一系列国际银行业协议的要求,所以银行业并不能随意地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于是便造成了中小企业需要贷款支援,但却拿不到钱的局面。
c. 与之相反的是,符合放贷水平的大型企业,因为投资意愿减退,所以拿贷款的动力并不足。此前虽然有一些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但毕竟这属于违规行为,已经基本叫停。

4. 远水不解近渴
a. 政府曾经出台措施,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房地产、铁路、新能源等等行业。但由于其一,民营资本目前已不充足,对行业的刺激度远远不够,其二民营资本偏好短期投资,不愿参与回收期较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等等这些特性,民营资本并不能成为实体经济真正的救生圈。
b. 虽然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债或者IPO的形式对社会募集资金,但由于无论是我国的债市还是股市,其机制并不能做到满足大部分资金的需求。而且由于股市在07年后连续支持了几个“世界第一”的IPO,导致大量资金被抽血,现存资金已经较难保证新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理想的募集金额。
c. 因此中小企业寻求资金的途径,已经基本被限定为“短期小额企业贷款”。但在企业订单逐渐萎缩,生产日趋低迷的情况下,企业能够从贷款公司获得的贷款金额已经十分有限,并且利息也高到了相当的程度。一些借不到钱的企业主甚至去举高利贷。

5. 双面夹击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今年以前曾屡次创出新高,主要反映在居民食品指数的高涨上。
b. 而因为生活成本不断升高,而作为主力劳动力的80-90年代青年,其需求也迅速增加:结婚、生子、就学,因此从劳动者的角度,产生了强烈的提高工资的需求。
c. 劳资矛盾可以简单用涨工资解决,但也因此抬高了企业的运营资本需求,使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增大。这对于已经没有资金来源的中小企业来说,几乎是最后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

6. 整体衰退
a. 我国的制造业特点是,原材料、能源几乎都由巨大规模的国企控制,他们作为产业链的开始端,会缓慢地受到下游的传导作用影响。
b. 而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大型国企积极推动产业链整合,几乎产生了寡头垄断。
c. 下游中小企业衰退的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链的传导作用一步步影响上游的需求。目前钢铁行业的早期衰退,铜铝工业金属冶炼行业的相对过剩,煤炭行业的高库存率,基本都反映了下游需求衰退的传导结果。
d. 而下游中小企业的衰退和上游企业的高库存化和产能过剩,必然影响企业员工的收益,进一步恶化消费环境。

❺ 中国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有哪些受影响

1. 需求减退:
a. 自2009年起,欧债危机状况每况愈下,大量来自欧洲市场的订单缩水。这方面主要受到冲击的是小家电、纺织品、新能源和部分机械制品。
b. 而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相继发生革命,使得我国对于这些国家的出口也趋于停滞。
c. 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持续低迷,反映了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于是大部分作为美国汽车、机械、能源行业的一部分国内下游产业,减产甚至是停产。
作为我国工业产品的重要的最终消费地区,欧洲和美国的需求减缓直接影响了我国国内下游产业的需求减少。为了维持生计,一些企业不得不寻求国内市场或其他国家市场,来消化其已被撑大的产能。

2. 投资衰退:
a. 国有企业的投资,在外围经济形式下滑的情况下,已经进入缓慢增长。对于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因为此前国资委曾禁止大部分央企参与,因此房地产行业投资的源头被砍掉大部分。少数可以参加房地产开发的专业央企,也因为房地产限购、房价过高的原因,导致了相对高量的库存。
b. 而对于固定资产中设备的投资部分,也由于订单减少,企业投资意愿不高。
c. 2012年以前,银行业加息速度较稳定,因此银行的盈利较好(2011年全年最盈利行业)。而这种状况仅仅维持到降息的开始:央行在公布下调利率之后,也同时确认了各银行可以以70%-130%的水平对存贷款利率进行浮动。
于是大银行为吸存发贷,纷纷调高存款利率,并下调贷款利率。这样就在市场上对城商行和地方银行进行了挤压。即便如此,发出的贷款水平仍然保持低位。

❻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恶重衰退,中国经济也受到影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地球人类是一个整体,一荣未必俱荣,但一损必定俱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必须团结互助,抛开成见宗教信仰等思想观念,携手共进。

❼ 中国经济受美国影响有多大

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来自贸易和资本两个方面。

1、贸易方面。中美贸易近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1996-1999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1999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7%。目前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进口国,199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419亿美元,占总出口量的21%。如考虑经香港转口到美国的贸易,则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重可达到25%左右。2000年这一势头继续得到加强,1-10月累计对美出口量达434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对美出口总量。

从进出口结构看,1999年中国对美出口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有机电产品、鞋类、玩具、服装、服饰、皮革制品、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其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进口产品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如飞机、机电设备、纸及纸制品、化肥、化工、石油设备等。

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美国经济情况恶化,贸易萎缩,将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不仅中美直接贸易额会有较大的下降,中国对香港的转口贸易量也会有相应程度的下降,这是不利的方面。

但是,考虑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这种不利影响的程度可能会低一些。一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部分为中低价产品,当美国经济下滑时,大众的消费水平下降,这类商品很可能在美国市场更受欢迎。二是中国的贸易方式具有特殊性,即“三来一补”(来料加工装配、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进口的设备、补偿贸易)等加工贸易仍是我国外贸的主要形式,占进出口总额的53.7%。这使得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表面上看起来很高,实际上中国在加工贸易中真正受益的部分为加工费,其占整个贸易量的比重极小。三是当美元贬值时,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也会随之相应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

2.资本方面。9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增加幅度较大,1991-1999年平均增幅为54%,但到目前为止,美国投资在中国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仍不是很大,1999年为9.9%。如果美经济出现“硬着陆 ”,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可能会有所减少,这是不利之处。但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硬着陆 ”后,将会有大量资金流出美国,中国如能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稳定发展和潜在市场的优势,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则可能会变不利为有利,吸收更多的外资。

间接影响。从间接角度看,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如果出现“硬着陆”,其影响无疑要波及全球。这一波动效应对中国、对整个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不利的。只是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地区所受的影响和程度不一样。

在资本方面,1990年到1999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总量不断增加,1999年全球FDI的总量已达到8655亿美元(见表1),其中的近1/3都流向了美国。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受资国,1999年吸收外国投资2755亿美元,预计2000年仍将保持这一规模。美国经济“硬着陆 ”的结果必然导致国际资本的重新分配,就目前的资本市场的格局来看,主要的资本流入地可能有欧盟、日本和东南亚三大块。

从贸易方面来看,美国也一直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世界商品进出口总量达113290亿美元,美国占15.4%(见表2)。美国经济“硬着陆 ”后,对外贸易必然萎缩,会影响到世界贸易的总量,但影响程度在各个地区不尽一致。

由于欧盟对美进出口量只占其贸易总量的8%左右,受美国贸易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所受的影响则会是巨大的。每年日本对美出口量占其总出口的30%左右,从美进口量则占进口总量的24%,如果美国经济情况恶化,美元贬值,则对日本出口的打击将非常沉重。由于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因此,由净出口的减少带来经济增长的放缓甚至停滞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复苏也严重依赖出口的增长,而美国是东南亚国家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其中电子产品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目前,新加坡和菲律宾出口收入的近2/3来自电子产品,韩国、中国台湾省和马来西亚这一比例为30%到50%。一旦美国进口萎缩,将会导致亚洲国家的出口大幅下降。

目前中国对亚洲(包括日本)的出口约占总出口的53%,如果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则会进而影响到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

此外,占全球经济总量1/4的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后,将会导致全球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这对于日益开放、日益融入世界的我国来说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为了防止和减少美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有所准备。从根本上说,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应该而且也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的巨大市场把经济搞好。

1)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措施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刺激民间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此外,可以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再为扩大内需增添一些动力。2)继续采取零税率和及时退税政策,鼓励出口,调整好出口结构,继续实行多元化战略。3)注意利用好外资。一方面要抓住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协议大幅度增长的机遇,做好协议的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来吸引外资;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靠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工作和蓬勃发展的经济来吸引外资。4)从长期看,一要加强中日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力促“东盟+3 ”区域经济联盟的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的是区域经济联盟。

对亚洲而言,目前正在酝酿的“东盟+3 ”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关键在于中日之间的合作和努力。不彻底解决与日本的关系,要想形成一个有利的环境是不现实的。二要加强法制建设,特别是涉外法律法规的建设。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加入WTO等现实都说明今后只有靠法律武器才能为我国争取到一个较好的外经贸环境。

❽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受到世界经济影响这么大

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中国的经济与世界上其他经济体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所以才会出现一个经济体“感冒”其他经济体也得“打喷嚏”的现象

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当然会受到影响

❾ 中国经济崩溃,保险会受影响吗

保险破产

❿ 假如中国经济崩溃了,教育会受到什么影响

2015年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宏观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风险有增加与蔓延态势。把握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动态平衡,实现7%的GDP增长目标,既十分重要又面临挑战。房地产是中国宏观经济与社会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处在下行的周期中,同时面临着去库存、去泡沫与防风险、防崩盘的任务。通过及时的战略调整、相机的制度创新与适宜的政策操作,确保房地产积极调整和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中央决策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房地产市场基本面仍处亢奋后的疲弱期开始于2014年初的本次房地产市场调整,是长、中和短三个周期重合的调整。这使本轮调整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也导致调整后的房地产市场未来的状况及预期将发生重要变化。具体情况分析如下。悲观预期将对量价产生收缩性影响。随着住房告别短缺时代、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房产税征收试点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大,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将延续谨慎和悲观的预期,对房地产投资产生负面影响。货币政策对量价的积极影响将打折。在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当局也将对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实施宽松的窗口指导,土地开发融资、住房抵押贷款和开发融资将有所改善。但受到整体预期的影响,金融机构资金供应会持续谨慎,住房抵押贷款的优惠有限,开发放贷标准宽松有限。供给方失去了涨价的主导权。尽管开发企业掌握着房地产定价权,但在买方市场下难以有所作为。第一,新增住房库存过多。商品住房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已从2001年的2.9上升到2014年的4.2。35个大中城市多数去库存化周期仍在警戒线的15个月以上,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去库存周期时间更长。第二,存量住房空置严重。2013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3平方米,城镇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总家庭之比达到21%,二手房市场供给将激增。第三,多数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尤其中小房企不会因货币政策调整,而减弱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总体上,以价换量仍是多数房企的销售策略,资金松紧影响着开发商的定价起伏。需求方失去狂购的潜能与热情。买方市场下,需求者决定房地产销售量,但是,第一,刚性需求有恢复增长的潜力。2015年的城市婚龄人口和农村转移人口是稳定的需求因素,但经济下行将使收入增长放缓,保障房供给及棚户区改造将减少和分流部分需求。受预期影响,刚性需求存在部分提前或推迟释放的不确定性,2015年预计在8亿—10亿平方米之间。第二,投资与投机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即便有积极的金融和税收政策,中等收入家庭群体前期透支严重,加上预期影响,改善性投资需求增长有限。其次,一些国家的经济与住房市场复苏,导致部分资本及房地产投资向海外转移。再次,金融改革、资本市场的扩容、股市复苏,将导致游资向股市转移。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一、二线及部分三线城市仍有一些投资机会,包括周边区域投资人口及全国投资人口的投资需求释放。2015年异地刚性需求预计在2亿—3亿平方米之间。房地产市场将呈震荡性调整和多层次分化201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将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震荡性调整和多层次分化。从供给面看,商品房价格总体月度环比微升而同比微降。为加快资金周转或者减少亏损避免破产,多数开发商将继续实施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与2014年相比较,销售价格整体将略微下降。从需求面看,商品房销售量总体小幅增长。刚性需求将同比增加,异地购房的投资需求将部分释放。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估计在10万平方米左右,与2014年相比,销售将略上升3%左右。从时间上看,商品房量价将呈现降中趋稳的态势。2015年,随着间歇性刺激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将产生阵阵涟漪,每次政策出台都将有一些短暂和轻微的反弹,但政策作用有限,市场随后将继续转入下行态势。总体看,上半年将震荡回落,下半年将盘整反复。分城市来看,商品房市场将呈现多层分化的趋势。首先,一线城市总体有望复苏。其前期库存较少,2014年调整较大,潜在需求旺盛。2015年上半年实现环比增长,下半年可以实现同比增长。其次,二、三线城市总体分化明显。2015年,少部分城市呈现回升,大部分城市还需一年以上的调整(预计至2016年下半年)。再次,四线及以下城市总体空置与库存多,需求潜力小,需要调整的时间长。2015年将继续去库存,量价均处在下降状态。四线及以下城市具体分为三种情况:(1)小部分人口增量大、产业发展好的城市,将出现量价齐升;(2)大部分中等城市,将至2016年甚至2017年才能调整完成;(3)部分人口规模小且绝对外流的城市,房地产将长期处在疲弱或衰退状态。从风险来看,局部地区房地产问题将集中暴露。由于结构性、区域性严重供给过剩得不到消化,部分大型房企和绝大多数中小房企资金短缺加剧。即便货币政策有所宽松,中小房企资金也难改观。2015年,将有相当数量的房企被兼并重组或破产倒闭,从而导致楼盘停工和烂尾、民工下岗、工资拖欠、交房违约和债务违约。中小房企的资金多来自民间借贷包括高利贷,区域金融风险有可能扩展和蔓延。将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房地产市场轻微变化会通过多个渠道汇总,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就业和税收与物价等产生重大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其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综合性。根据投入产出分析诸多经验的结论,假定:中国房地产投资对总产出的拉动系数为2.5,中国房地产服务业对总产出的拉动系数为1.5。假定2015年要实现经济增长7.2%的目标,GDP总规模为682288亿元(以2014年现值计算,下同),2015年与2014年比,GDP需要净增加45825亿元。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投资及房地产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密切,但由于受预期等因素综合影响,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不十分精准。以下综合考虑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资及房地产服务业的增长趋势。假定与房地产投资不相关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与2014年相同,假定与房地产服务业不相关的产业增速与2014年相同,受房地产市场表现的影响,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可能在7%—10%之间,房地产服务增长可能处在3%—4%之间。但房地产投资稍微的变化,将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较大不同的影响。情景一:假定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房地产投资比2014年净减少3708亿元,导致总产出下降9721亿元;如果2015年房地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保持3.5%,净增加值为1336亿元,经济总产出将增加2004亿元。如果不采取额外的刺激政策,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6.2%;如果要实现7.2%的经济增长率目标,2015年需要额外净增加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为6444亿。情景二:假定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房地产投资比2014年净增95亿元,经济总产出将增加238亿元;如果2015年房地产服务业增长4.0%,房地产增加值将上升1527亿元,导致经济总产出增加2291亿元。如果不采取额外的刺激政策,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如果要实现7.2%的经济增长率目标,2015年需要额外净减少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为2515亿元。

阅读全文

与全国经济受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