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谈一下如何以信 息化为抓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根据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我们要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为抓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⑵ 试述我国十三五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脱贫攻坚难题采取的策略措施
主要政策措施:
1.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对建档立卡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进一步分析基本特征、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制定脱贫规划,确定帮扶措施,监测帮扶成效,出台贫困退出办法,做到扶持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根据致贫原因,确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坚持分类施策,让扶贫资源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坚持开发式扶贫,把扶贫政策与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政策相衔接,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相结合。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3.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尊重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知情权、参与度、获得感,激励自力更生精神,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4.增加扶贫投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大力推广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发行金融债券,建设省级扶贫投融主体,首先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设立扶贫再贷款,支持扶贫龙头企业。下放资金项目审批权,建设县级扶贫资金项目整合平台,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
5.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体系,深化、细化、实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军队武警参与扶贫,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帮扶成效考核。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建设社会扶贫信息平台,营造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可为的社会氛围,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6.增强扶贫开发能力。着力提高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策能力和监督管理能力,提高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的扶贫项目管理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基层扶贫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乡镇政府的执行能力,发展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私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扶贫的专业能力。
7.加强国际减贫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对外援助、项目合作、技术扩散、智库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履行减贫国际责任,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落实责任:
一是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五级书记一起抓。
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领导。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驻村,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
三是严格扶贫考核督查问责。中央出台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考核的办法。建立年度扶贫开发工作逐级督查制度,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四是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扶贫开发队伍和机构建设,完善各级扶贫开发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充实配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加大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力度。加强思想、作风、廉政和业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五是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宣传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生动报道各地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建立国家扶贫荣誉制度,表彰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加强对外宣传,讲好减贫的中国故事,传播好减贫的中国声音,阐述好减贫的中国理念。
⑶ 随着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修改病句)
随着通过民之间的充电工作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挺好的,现在国家经济发达,歌手呢?有时候买。好啊!
⑷ 如何准确把握我国脱贫攻坚部署的
1、有一些群众生活还不够富裕。让这部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组织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必须对他们格外关注、格外关心,尽最大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
3、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最大的一块“短板”在农村、在贫困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扶贫攻坚,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发展问题、社会问题。
措施:
一是在推进贫困地区振兴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消除贫困,根本靠发展。
二是在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实现新突破。
三是在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上实现新突破。
四是在创新扶持方式、提高扶持实效上实现新突破。
五是在扶贫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⑸ 分析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论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
历史性成就:一、按现行标准衡量,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二、东部地区率先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全面下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处于普遍贫困状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部发达地区已率先基本实现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也全面下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为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超过70%,对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也为全球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二是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经验。
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贫困地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投入和攻坚力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伟大意义:伟大意义: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从治理维度看,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成为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⑹ 我国脱贫攻坚建立的八个体系是什么,求告知
1、加强组织领导。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时间表、路线图,贫困县党委政府负主要责任,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2、坚持目标标准。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注意,这个目标是要符合中国现有发展实际,不能调高标准、吊高胃口。
3、强化体制机制。涉及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三个层级分工明确。
4、牢牢把握精准。完善建档立卡,精准施策。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工作。
5、完善资金管理。在增加投入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防止扶贫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一个办法就是扶贫资金分配结果要公开,使用情况要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6、加强作风建设。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向这几个方面动刀子:“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
7、组织干部轮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主要是提高认识,吃透中央精神;基层干部,主要是提高实际能力。要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
8、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扶贫要同时扶志、扶智,要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
⑺ 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和世界意义有哪些
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和社会实践意义有哪些,这个的话可以从它的一些具体的案例正在进行一些具体的解释的和发挥。
⑻ 中国的脱贫攻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形成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脱贫攻坚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了体制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3、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8)脱贫攻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扩展阅读:
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
1、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年底的1660万人,累计减贫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8年年底的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减贫规模前所未有。
2、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改善。贫困地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多万公里,解决了1400多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易地扶贫搬迁870万贫困人口,危房改造700万贫困农户,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完成9.7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显著改善。
3、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明显加快。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
4、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锻炼了机关干部,培养了农村人才。
⑼ 关于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就 有哪些成功的历史经验的论文
1、2015年我国减抄少1000万以上袭贫困人口
2、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到的6000万人左右,总共减少1亿人。
3、整个十二五”期间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道路交通、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基本完成。
4、现在我国采用 ——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⑽ 旅游扶贫是我国推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请说明发展旅游对贫困地区的带动作用
1.关于我国脱贫攻坚的举措,以下哪一项的表述不准确
D、向每个贫困县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
应该是:向每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
2.脱贫攻坚“五个一批”指的是:
扶贫的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