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池州的城市荣誉
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池州是革命老区,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池州军分区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全市党政军民按照创建双拥模范城(县)要求,紧紧围绕国防和经济建设,建立健全双拥组织机构,强化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丰富双拥工作内涵,创新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双拥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新载体,双拥工作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双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全市呈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局面,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驻池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2003年,池州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撤地建市以来我市荣获的第一张国家级名片;2007年,顺利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
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1988年池州地区复建以来,地委、行署根据区情特点,在对国内外发展战略深入研究、池州地区发展出路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超前定位“以青山清水为本、走生态经济之路”的发展方针,把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发展方向上的高起点定位、发展方式上的战略性转变、发展时空上的跨世纪工程来着力实施。1996年12月,池州被国家环保局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试点地区; 1999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为中国第一也是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池州市情的最大特点是生态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处处山青水秀。“十一五”以来,我市按照“加快建设以九华山为龙头、主城区为中心、各县区为支撑的大旅游格局”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加快以九华山为龙头的旅游开发。2006年10月,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获高分通过,2007年初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命名。
国家级园林城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城市的现实要求。为充分彰显池州“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特色风貌,塑造池州“一城山水满城诗”的城市意境,促进池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于2010年2月4日正式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池州市是安徽省1996年公布的第二批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㈡ 说一说安徽池州的资源,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前景
池州不需要引进任何的工业生产线 池州的亮点就是在它的城市生态环境上区位优势 池州离浙江一带很近 靠水 航运应该有能力发展 还有其附近的牯牛降 九华山 等景点 都可以带来无尽的旅游资源当然所有的优势 我认为最 吸引人的 就是它的城市环境安徽将把池州打造成 第2个 杭州~
㈢ 池州市贵池区哪个乡镇经济状况好且发展好
茅坦村成立于1951年1月,1952年3月与水源村(汀洲)合并成立了茅坦乡;1955年拆乡分成茅坦村和汀洲村,2007年12月又与汀洲村合并组成新的茅坦村。地处贵池区的东部,位于贵池、青阳、铜陵三县交界,东离青阳县城仅10公里,北与铜陵接壤,西与观前为邻,南与九华山相望,现位于安徽省江南集中区境内。茅坦村曾是原茅坦乡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30余平方公里。现有25个村民组,住户1500余户,常住人口5000余人,流动人口1000余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数150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25名,女党员20名。村党总支从2000年以来多次被市区授予“五好党支部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茅坦村被区列为“生态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现有村辖小学2个、幼儿园1个、卫生室1个、警务室1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个、渔业养殖场4个。全村耕地面积12000亩,山场面积5700亩,可养水面5000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余元。
茅坦村落始建于明初,历史悠久。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古朴的人文景观。境内山水围绕、湖泊纵横。村中分布着东街、西街、丁字街;店铺、作坊鳞次栉比,民居街坊相错比邻,街道巷弄石板铺就。村内大小祠堂十余座,与古色古香,古朴风雅的古民居、古牌坊和古朴民风溶于一体,组成庞大而强盛的封建家族制村落,成为下江香客上九华山拜佛的必经之路,茅坦杜氏是皖唐著名诗人杜牧、杜荀鹤后裔,因人丁兴旺,有清廉状元杜宗鹤和蟾宫摘桂者众多,成为贵池“四大姓”之首。为纪念先祖,茅坦杜氏家族出资在贵池杏花村建造了杜公祠,以此缅怀先祖功绩。建于明清之际的杜氏宗祠,青砖石板、雕梁画栋,风格凝重古朴、匠心独具,是全省杜氏唯一的一座宗祠,属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明清之际,茅坦就以其秀丽的山水、丰富的物产、淳朴的民风和“修齐治平”耕读世风享誉江南,明太守李瞕亲自为茅坦著书立传,大赞“茅坦十景”,称茅坦为“小池阳”。1933年首任池州专员向乃祺慕名甚久,一到任就专程来茅坦“巡春”观光,即兴挥毫书赠一联:“杏花沽酒,菊花题诗,棠荫遍花封,遗爱千秋公去后;召杜齐名,老杜媲美,茅坦瞻杜庙,巡春五马我来迟。”茅坦在不长不短的六百年间,人才辈出、富甲一方,是古池州一颗璀璨的明珠。
茅坦村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经省地质队勘查,有铜、金、铁、萤石矿等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茅岭铜矿有图可查。水产资源更加丰富,境内十八索湿地(现更名为九华湖)水面面积1592hm²,沼泽面积451hm²平方,是各类越冬水禽(包括旅鸟)理想栖息地和繁殖地,是候鸟重要迁徙通道。湿地内鸟类1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鸟类有30余种,底栖动物16种,鱼类39种,兽类18种,两爬类15种,现列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建国以来,勤劳的茅坦人民发扬“红旗渠”精神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改造荒滩,兴建水渠闸站,对基本农田进行改造。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实施多种经营,农、林、桑、麻、渔,齐头并进,特别是水产养殖已显规模,“茅坦鱼”因质优味美,享誉周边市区,市场供不应求。其中十八索“老渔翁”牌野生鱼已成为池州市知名品牌。茅坦村因此成为池州市著名的渔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茅坦村积极实施招商辐射工程,99年成功招来广东客商创办了国内最大的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基地。2000年引进江苏扬州客商兴办了村自来水厂,彻底改变了民饮用水条件。近年来,先后引进和投入资金改造荒滩、荒水,新建了三个渔业养殖场,多个服装加工厂,和近10个生态土鸡养殖场,组建专业合作社,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氛围。如今,集镇建设已成规模,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水泥路全面贯通,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各项基础设施不断改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格局已全面形成。
㈣ 池州市在安徽省的经济排名是多少
安徽十七市经济实力排名(2005年)05年GDP(亿)--人均GDP(元)
马鞍山----325.00-----26000
铜陵市----182.10-----25648
合肥市----853.00-----18764
芜湖市----400.00-----17778
淮南市----261.00-----11154
宣城市----265.00-----10076
黄山市----147.40-----10068
淮北市----200.00-----9569
蚌埠市----312.00-----8991
滁州市----328.00-----7558
池州市----110.00-----7096
安庆市----420.00-----6942
巢湖市----301.90-----6652
宿州市----313.00-----5216
亳州市----265.00-----4853
六安市----312.80-----4634
阜阳市----324.60-----3529
城市知名度排名:
1、黄山市(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十大最美山之一,中国十大名山,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知名度高于省会合肥,安徽的发展口号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
2、合肥市(省会,在中部六省无论人口数量还是人均GDP都在末位,这两年环境发展还好,科技,家电产业现发展很快)
3、芜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见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赵薇)
4、马鞍山(有马钢,一直是全国卫生城市,特别是这两年马钢股市给股民的回报)
5、安庆(在清末为沿江重镇,安徽一字来源此,又有“黄梅戏”,有大美女马兰)
6、淮南市(煤矿,中国资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领导要求唱响“黄煤戏”)
7、阜阳市(知名度应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怀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资源)
9、铜陵市(铜都,排第九有点委屈)
10、亳州市(药材之乡,出了曹操,华佗)
11、宣城市(宣纸,宣笔)
12、蚌埠市(80,90年代时铁路建设还可以)
13、巢湖市(出了卢荣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点光)
15、六安市
16、滁州市
17、宿州市
发展潜力排名:
1、芜湖(自主产业发展迅速,城市品牌建设有力度,积极向长三角靠拢)
2、合肥(不必多说)
3、铜陵(产业结构合理,在省规划中有重要地位)
4、马鞍山(现安徽人均第一,融入长三角有地理优势)
5、黄山(安徽的门面,没理由发展不好,与杭州相邻)
6、淮南(资源丰富)
7、准北(同理)
8、安庆(沿江城市群规划中有很重要地位,招商引资搞得不错)
9、宣城市(县域经济发展很好,宁国、广德就是很好例子)
10、蚌埠市(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11、池州市(沿江城市)
12、巢湖市(引资不错)
13、滁州市(靠近江苏,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地缘优势)
14、六安市(矿资源比较丰富)
15、亳州市(只能靠药材了)
16、宿州市(没什么优势)
17、阜阳市(王怀忠的泡沫经济将要影响阜阳人很长一段时间,加上最近颖上县官员腐败,只能排在安徽末位了)
㈤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个地方好不好呢!比如交通发达吗,比如经济发展的快吗!
山水池州 宜居宜游
2009-09-10 10:52 来源:中国网
池州城市不大,主城区包括平天湖风景区在内的城市框架区也只有80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加上下辖的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和九华山风景区在内也只有160万的人口。这就是池州,一个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城市,“全国知名网站品池州”在这个城市拉开帷幕。本次“全国知名网站品池州”活动由池州市委主办,邀请了9家全国知名网站记者于9月1日至4日到池州九华山、牯牛降等风景区推介池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同时也为庆祝建国6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城市建设处处充满诗意池州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岸,长三角、珠三角、华中经济圈交汇处,自唐高祖武德4年起就开州立府,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池州历来就不缺文人墨客、鸿儒雅士,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曾泛舟池州,采菊东流;南朝昭明太子萧统驻秀山,编《昭明文选》;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为九华山定名;晚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一首《清明》诗让池州杏花村芳名远播;北宋清官包拯任池州知府时,为齐山挥毫题名;南宋英雄岳飞曾扎营齐山,揽胜抒怀。悠久的历史,无数文人留下的诗文典故,让池州这座城市到处充满了诗意。市长方西屏自豪地告诉记者:“说池州‘处处有诗篇,一路一句诗’一点都不为过。”池州的规划也确实是按市长的话做的。行走在池州大街小巷中,不时就会发现一些古人留在那里的诗篇,清溪河边更是一路诗句。淌洋在诗的海洋中,追寻着诗人的脚步,不禁让人迷醉。众多徽派门楣秀山门:一个个人创造的博物馆在池州,有两个门很出名,一个是作为饮食步行街的毓秀门,另一个就是秀山门了。秀山门的出名在于重修后的秀山门城楼中有着一个博物馆,一个由个人出资建立、整个池州规模最大的秀山门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到牌坊、石园,小至书籍字画在内的3700余件文物,其中国家二级文物有11件。秀山门博物馆主要陈列池州附近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古建筑构件雕刻艺术和昭明文化为特征的陶瓷、字画、书籍等文物。这些都是博物馆馆长、一个地产老板,历经数十年时间收集到的。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上池州人民的生活环境、审美情趣和伦理教化,为研究池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平天湖、清溪河,让城市融入山水紧临长江的池州坐拥两河一湖的丰富旅游资源。著名的清溪河、秋浦河经整治之后,现已成为城中的绿色长廊。而总面积差不多有2.5个西湖那么大的平天湖更是与齐山一起构成了齐山——平天湖风景区,与城市共同发展。
㈥ 池州经济怎么样
你好知道网友!你问的池州经济,池州2015年gdp
530.6 亿元,经济总量偏低,属于欠发达城市,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欢迎你继续追问,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㈦ 黄山和池州谁的经济发展的好些
必须黄山,徽文化加上黄山的旅游没得说!还有黄山不考核工业指标,所以在未来20年全国雾霾的环境中就是圣地!
㈧ 你知道安徽省哪几座城市经济发展相对靠后的吗
就比如说池州市,池州市是安徽经济总量最低的城市。
㈨ 安徽池州是个怎样的地方,有什么风俗习惯经济怎样
池州地处皖南。风景优美,经济滞后。
交通较便利。池州众多小吃很出名。美女比较多!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秋浦河上流等众多旅游美景。
不过近两年投资开发力度大!东接铜陵,芜湖。西靠江西九江。南靠黄山。地理位置相对有优势。将来发展会比较明朗!
㈩ 安徽池州市的东至,贵池,青阳,石台,哪个县经济比较好工业比较发达呢
首先说石台。石台是联合国评定的世界级贫困县。。。
其实主要原因是交通不好。交通不好有两个结果。一是环境非常好,二是工业非常差。
曾去过石台县兰关乡。山青水绿,河水清澈见底,村口银杏树几个人也抱不过来,据说有几百年的树龄。
然后说冬至。冬至往江西方向的交通不是很好,但是通往安庆贵池的交通都不错,工业以非矿为主。
近年多次路过冬至,看冬至县城,经济当然不能算好。
再说青阳。青阳是池州市最靠东的一个县,交通方面与冬至基本相当,工业近年有所发展,同样以非金属矿产工业为主。
至于经济,同样也不算好。
贵池。。贵池区原为贵池市,是池州地区行署驻地,地区改市后贵池市改贵池区。理所当然是这个四个区县中人口最多,工业和经济最好的。
近来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火车站站前区”划出,一并作为贵池讨论。
还要提的一个是池州市下的另一个处级地方政府。
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在青阳县境内,但风景区管委会和青阳县政府为平级单位,归池州市政府管辖。
可能山上的经济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