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济学分析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哪些世界的京剧,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疫情时期,特别是禁止从国外运来一些海鲜。因为发现海鲜有冠性病毒,这样就影响了国内外的。物品的进口和输出。
『贰』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有序运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两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2.第一季度GDP会否出现“负增长”?负面趋势会持续到二季度吗?
毛胜勇:目前,全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基本判断是3月GDP增长会有明显起色。疫情影响将逐步减弱,前期压抑的经济活动将逐步释放,二季度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一步还将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
3.失业率会否持续攀升?
毛胜勇:2月失业率整体有所上升,但重点群体总体情况比较平稳,25至59岁失业率(5.6%)比整体低0.6个百分点,20至24岁大专以上人员的失业率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随着生产秩序恢复,中央将以更大力度促进就业,下半年失业率整体会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努力稳住企业,特别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业。稳住企业、稳住经济运行,也就稳住了就业;
加大就业优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对重点人群如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帮扶,进一步推动灵活就业。
4.物价会持续上涨吗?
毛胜勇:从价格构成的角度看,食品价格涨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资运输成本等。下一阶段,生猪存栏和出栏环比将上升,价格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疫情影响逐步减弱。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采取精准帮扶措施,不会对价格上行带来明显推动。整体来讲,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5.楼市涨幅持续回落,对国民经济影响有多少?
毛胜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这一点很明确。中国投资领域和空间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扩大有效投资,也要努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着重在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发力,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6.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影响有多大?
毛胜勇: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确实有一定影响,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借鉴中国经验帮助国际社会;二是在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推动把一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贸易规则破除和取消,让世界经济和贸易回归到正常的轨道。
1至2月主要经济数据
■ 口罩产量增长127.5%
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从产品产量看,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口罩、发酵酒精产量分别增长127.5%和15.6%,冻肉和方便面分别增长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生产经营活动正在有序恢复。
■ 餐饮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194亿元,下降43.1%;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呈现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9.7%、3.1和0.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
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3712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 猪肉价格上涨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1至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6%。其中,猪肉上涨125.6%,鲜菜上涨13.8%,鲜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
1至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0.2小时,比1月份减少6.5小时。
『叁』 新加坡,韩国和日本都比较有效控制住疫情,这些国家的经济有受影响吗
新加坡、韩国和日本虽然及时控制了疫情,但是对于他们国家的经济肯定是受影响的。首先,疫情影响了各国的旅游经济,在春节这种黄金旅游时段,因为中国是各国的旅游主力军,但受疫情影响,前往这三个地方旅行的人数大大降低,其次,疫情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除了必要的囤货,人们将节约出行消费的次数,这对实体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商品的出口,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封锁城市的行为,工厂停止了生产商品的活动,这也会导致当地经济的下滑。
实际上,这次疫情会给全球带来经济上的考验。因为要控制疫情,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而疫情在全球目前尚未得到完全的控制,因此我也可以预料到全球上半年的经济,一定都很糟糕,对于这三国而言,能控制住疫情,就代表损失的程度要比别人少很多,而其中日本的损失是最多的,因为无法按时举办奥运会,日本将损失高达3.2万亿日元。
『肆』 这波疫情柬埔寨经济有没有受到哪些影响
如果说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话,那是全球每个国家都会受到影响的。不过柬埔寨的疫情目前控制得还算理想,而且它与我国有着友好合作关系,加上政策的扶持,相信疫情后他们的经济应该会很快恢复起来。经过这一疫,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无法工作时,我的收入在哪??我目前也打算在那边进行投资,现在就是相对的低点,看中了金边最繁华的使馆特区内-金谷大厦,也希望这场疫情可以快点过去吧!
『伍』 巴西经济持续受疫情影响,该如何重新恢复流动性
首先巴西的政府应该尽早解决这一次疫情,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之后,再开始实行经济复苏同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因为在此前的历史进程中,巴西做出了很多次错误的战略决定,导致了巴西的经济走向发生了偏差。
同时巴西也应该呼吁世界做出正确的疫情防护,帮助世界共同度过这次疫情危机。因为现在已经实行的是全球化经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如果巴西的经济好转,可是其他经济仍然持续恶劣,那么巴西的农产品,原材料以及矿产品就没有办法进行出口,那么巴西的经济依然会持续性萎缩。
其次,巴西一定要在一起完全得到控制之前颁布一系列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减轻企业的压力,同时想尽办法增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给那些失业人群,其次要鼓励创新进行改革。因为巴西一直是新兴经济体,所以一直受到国外投资者的青睐,只要此时巴西能够选择正确的经济战略,那么巴西的经济就能够在疫情结束之后得到快速的回暖。
『陆』 如何看待疫情压力下中国经济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进展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将有何影响?就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
刘锋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严格措施使疫情拐点在一季度出现,则疫情进展对于全年经济的影响不必要过度悲观。应科学客观冷静应对内外复杂局面,立足市场化思维激发经济活力。宏观政策应当全力施为,果断降准降息。适度阶段性给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资本市场应着重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绪宣泄。
客观评估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记者:您认为当前疫情对于经济活动有多大影响?
刘锋: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到底有多大影响,首先应该弄清两个关键因素:第一,疫情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第二,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疫情及全国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机制看,主要是从防疫角度,各地主动(政府作为)或被动(居民部门自发)地限制并大量缩减经济社会活动,导致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而带来需求紧缩。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交通运输及零售等服务行业的终端需求显著减少;随着终端消费需求的减少,经由供应链传导,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投资与进出口将会受到显著影响,各类企业将面临显著增大的经营压力;进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势减少、失业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财政收支与信用扩张受阻;最终经济运行将因此而进一步放缓。
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年SARS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预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换言之,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著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5%~6.0%的增速区间。
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
记者:那么,经济预期岂不是不容乐观?
刘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预计2020年的就业与居民收入情况也会面临显著压力,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估计高于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区间,对5.5%的控制线构成显著压力。但也应看到,上述经济影响并未使得经济增速和失业水平显著滑出合理区间,况且2019年四季度开始,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阶段性反弹,属于短周期复苏态势,上游行业出现一定的被动库存回补也有利于对冲疫情带来需求弱化,因此总体上不必对2020年的经济增长过度悲观。
对于因防疫需要而推迟的春节后复工对经济的影响不必过于担忧。最迟2月10日前后,全国经济部门生产经营秩序将得到基本恢复。目前,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与上海等东南各省市已经要求非必要企业不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时复工。那么,可以预见之后全国(除湖北之外)的生产经营秩序将基本恢复。根据国家专家组钟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计,正月十五左右现有防疫措施会看到效果,那么整体上看3月开始全国生产经营将进入相对较好的状态。
『柒』 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下,中国走内循环的发展道路,个人和企业应该怎样去理解和发展
国内走内循环的发展道路,那个人和企业就要挖掘自身的潜力,开发国内的市场。
『捌』 北京疫情防控居家隔离,是否会影响北京经济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一场新冠疫情爆发,让以往热闹的街道没有人,变得空荡荡,在武汉解封之后,北京又成为重灾区,为了有效的防控疫情,采取居家隔离的措施,那么对北京经济将会有什么影响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希望人们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尽快恢复出行正常,交通便利,同时恢复经济发展速度,企业尽快恢复正常上班,人们不要在家里工作,因为这样没有效率,经济就会衰退,要说北京疫情采取居家防控隔离,对北京经济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再坚持一下吧!胜利的曙光马上就要和我们挥手了,疫情也尽快过去,经济也不要再受到影响,一切尽快恢复!
『玖』 受疫情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萎靡,怎样以内循环经济为主
简单的说内循环就是让国内的各种需求和各种供给之间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内部循环,甚至是要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有所稳步增长,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才能长期站稳脚跟,稳步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
由于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于全球产业链冲击巨大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欧美疫情爆发导致的外部需求一度萎靡,直接让我国的出口需求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如何提振国内经济,以最小的代价度过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减少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冲击,提速我国内循环发展经济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头等大事。
『拾』 当前疫情,中国如何避免受到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在当今疫情下,中国要想完全的避免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