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开发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身发展条件,使其具备了“五大比较优势”:一是良好的城市区位。开发区位于东营市的中心城区,两者已完全融为一体,建设目标是现代化新城区。开发区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分别为5个小时、3个小时、2个小时和1.5个小时的路程;距东营港、东营飞机场分别为1个小时和15分钟的路程;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黄东大铁路和环渤海高速公路均穿过开发区,位于开发区内的广利港已通过省发改委核准,即将开工建设。二是优越的发展定位。山东省政府为应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确定在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主阵地在东营市。东营市委、市政府编制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把东营经济开发区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三大功能片之一,重点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提升。三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面临国家地根紧缩的形势,大多数开发区的发展都受到土地问题的困扰,有的开发区是空间不足、拓展无望,有的开发区虽然有足够的空间,但土地多属集体土地或耕地,开发成本太高或无法开发,从而严重影响项目的落地。而东营经济开发区管辖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外延空间很足,且土地多为国有未利用土地或荒碱地,开发利用非常便利。东营市委、市政府为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需要,拟将东营经济开发区的管辖区进一步向东延伸。四是强大的支撑体系。东营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东营市还有油地校合作的良好基础,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石油行业最高学府中国石油大学均坐落在东营市,且均有着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优势,为开发区加快发展构建起了强大的外部支撑体系。五是坚实的发展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内形成了方圆、高原、大海、华泰化工、科英电子等一批骨干企业,还有美国杜邦钛白粉项目、德国恩德风力设备项目、方圆第三工业园项目、高原第三工业园项目、胜鑫防腐工程项目等一批大高外项目将要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以这些项目为龙头,石油设备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与盐化工、纺织服装四大产业初具规模,为开发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认为山东省人民政府省级派出机构。
(石油大学已经不在东营了,在东营的是胜利学院)
Ⅱ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理优势
开发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黄河从东营入海。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也是世界内上容一个独特的三角洲,是继珠江、长江三角洲崛起之后,东部沿海正在崛起并能够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河三角洲。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处在东北经济区至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塘经济区至山东半岛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黄河经济协作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东营港、广利港、飞机场和规划建设中的黄东大铁路、环渤海高速路和均穿过或设在开发区,距济南、青岛、天津、北京分别为2、3、4、5小时的路程,距机场、火车站和海港仅0.5-1小时路程。东营经济开发区位于东营市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
Ⅲ 山东东营广饶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几个 社区在哪
广饶县辖广饶、大王、稻庄、李鹊、丁庄、石村6个镇和大码头、西刘桥、花官内、陈官4个乡容,城区办事处1个,开发区管委会1个,共538个行政村,15个社区和8个居民委员会。
广饶镇 大王镇 稻庄镇 石村镇
李鹊镇 丁庄镇 西刘桥乡 大码头乡
花官乡 陈官乡 城区办事处 经济开发区
Ⅳ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进入在国家战略层面推进实施的新阶段。按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开发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把握高效生态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开发、高水平运作,走创新发展之路,推动开发区由综合类产业聚集区向高端产业聚集区转变,努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开发区。所谓现代化,就是打造具有现代理念、现代管理方式和现代气派的开发区;所谓新型,就是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创新型开发区、宜居新城区、和谐开发区。
总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支撑力强的大项目,构建起高端产业体系框架,节能环保达到较高水平,现有控制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争取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第二步,到2015年,产业配套能力和聚集能力明显提高,形成几个大的高端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成,在此基础上,高端产业体系完全形成,构建起基地化、集群化、生态化的发展格局,建成黄河三角洲重要功能区和重要增长极,成为环渤海最具活力的高端产业板块。第三步,到2020年,高端产业的规模、层次和辐射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现代化经济新区。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四园区、一基地、一走廊”,培育了六大高端产业链,构筑了五个支撑体系,坚持两种模式,迅速拉开高端产业发展框架。
“四园区、一基地、一走廊”: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油田工业园、滨海新材料园、中心商务区、国际新能源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走廊六个功能区。生态工业园。定位为科技公园,规划控制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摆布软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打造成工业旅游景点。目前,正在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软件大厦项目、吉盛皮卡及SUV整车生产项目,被列为“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和“山东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油田工业园。规划控制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石油装备制造业项目,打造全国知名的石油装备制造研发服务基地。目前,已经聚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52家,销售收入占到全国的1/5。滨海新材料园。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及循环经济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园区。目前,正在建设金岭、华泰、大海三个离子膜烧碱项目,建成后达到130万吨/年的规模,成为国内最大的离子膜生产基地。中心商务区。规划控制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集商务、休闲、娱乐、商住、办公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国际新能源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规划控制面积17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新能源制造产业,并以此为载体,实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业(东营)国际示范城市项目”。高新技术走廊。规划控制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摆布中小型高新技术项目,集中展现开发区产业升级的新型园区形态。
六大高端产业链: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要求,以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产业链为基础,着力构建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和动车组装备产业链。
五个支撑体系:规划支撑体系。搞好总体规划及各类专业规划的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建设,规划设立院士工作站,吸引院士到开发区研发创业;支持引导企业开展吸引高层次人才试点工作;加强与国内各大院校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培训和高素质劳动力输入平台。技术支撑体系。重点构筑“创新支撑、创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平台,积极推进创业中心、软件园、“生态谷”等平台建设,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基地,创建国家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室外试验室、国家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东营分中心。投融资体系。成立了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和国有控股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搞好运营;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已全面展开业务;与英国凯银证券合作成立了黄河三角洲投资管理公司,设立了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引导重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积极推进大型热电联产、工业用天然气、污水处理厂、水厂等重大项目运作,提高配套水平。同时,抓好新城区建设,集中推进中心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开发,打造高品质生活中心。
两种模式: 把产业的生态化作为重中之重,推行“两个模式”,严把“两个关口”,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两个模式”:一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六大循环经济工程,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二是集约集聚发展模式。建设工厂社区和生活社区,推行多层厂房,开展土地集中清理整顿,提高土地利用率。“两个关口”:一是严把项目入区关。加强项目审查和筛选,分产业制定项目入区门槛,严控“两高”项目进区。二是严把环境保护关。严格执行区域环评,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对重点企业实施在线监控,搞好污染防治。
Ⅳ 山东省东营市经济开发区属于哪个区的
山东省东营市经济开发区属于东营区
Ⅵ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内龙头和优先容发展区,是全国第十三个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大主体产业区”之一。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国家《规划》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一期扩建的7020米引桥和2个3万吨级码头已投入使用,2个5万吨级、2个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正在建设。
东营港扩建特别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四年多来,坚持以打基础利长远为理念,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实现了从“有港无航”到“扬帆世界”的转变,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投资热点”的转变,实现了从“管理空白”到“和谐发展”的转变,正在实现着从“荒碱盐滩”到“滨海新城”的转变。精细化工、电力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正在这里集聚发展,港区城三位一体规划建设正在这里有序进行,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项目承载能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突出,中海油、万通、华泰、万达、海科、神驰、华懋等一批优秀企业落户,黄河三角洲最具潜力的投资热点正在这里迸发勃勃生机。
Ⅶ 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谷具体位置
公交线路:168路,全程约4.8公里
1、从东营市步行约540米,到达市政府站
2、乘坐168路,经过8站, 到达胜源小区站(也可乘坐171路)
3、步行约190米,到达生态谷
Ⅷ 东营市经济开发区登州路67号属于哪个区
东营区呀,东营三县两区,非别为利津县、广饶县、垦利县,河口区、东营区。东营区包括东城、西城、开发区、新区
Ⅸ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什么级别
小单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县处级,临港工业园是正科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