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上饶经济发展有多强

上饶经济发展有多强

发布时间:2021-01-23 20:25:06

1. 上饶经济在全省排名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27 12:43 江西各市GDP经济排名,江西部分贫困县-南昌seo提供城市经济排名
GDP(亿元) 全国排名
1南昌 1390.1 50
2赣州 701.68 100
3九江 592.56 119
4上饶 528.06 143
5宜春 508.86 151
6吉安 406.01 195
7抚州 367.92 207
8萍乡 316.28 228
9新余 278.12 240
10景德镇 270.14 243
11鹰潭 204.78 266 江 西 贫困县
九江市(1):修水县
萍乡市(1):莲花县
赣州市:安远县、赣县、宁都县、寻乌县、兴国县、于都县、会昌县、上犹县
上饶市(4):上饶县、波阳县、余干县、横峰县
抚州市(2):广昌县、乐安县
吉安市(5):永新县、遂川县、井冈山市、吉安县、万安县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南昌seo经济排名数据提供

2. 上饶的经济怎样治安好不好

上饶的经济形容一下吧:绚丽的外表内充满了空虚!

拼命的发展城市建设回,却没有经济的支答柱!

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很有限。

治安的话,分地方来讲,除了步行街和宝泽楼以外,都相对比较好。

主要犯罪分子都是河南,湖北,新疆人,上饶本地人较少有坏到偷抢的地部的!

3. 2019上饶经济水平排全球第几

上饶经济水平一般,消费水平也不高,周围环境比较好,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空气清新,污染情况不太严重,最近在下雨所以不是很热,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4. 江西省上饶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经济产业是什么呀

上饶市辖上饶、广丰、玉山、婺源、弋阳、横峰、波阳、余干、万年等10县和信州区,代管德兴市。面积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万。上饶地理位置在北纬27º34'-29º34',东经116º13'-118º29'之间。全境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ºC,年降雨量为1600-1800毫米,年无霜期为251天-274天。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分温热、温和、温凉三小气候区,具有春秋短、冬夏长的季候特点。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西接安徽,南连福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的称谓。浙赣铁路穿境而过,皖赣铁路,横南铁路纵横交错;320、206国道和311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百十里内有四个机场。交通通讯极其便利。
上饶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牵江浙、出沪宁、携八闽、达粤桂,货畅其流,人行其便,铸就了发展大商贸大流通的黄金宝地。力转向进城务工,为创办各类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储备。
上饶古属扬州,春秋为吴越之地。自东汉建安年间析豫章郡地设置鄱阳郡(析余汗地置上饶县)以来,已有1700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上饶的政区设置几经变动。晋时,鄱阳郡改为信安,南朝改吴州,隋朝改饶州;明朝分设饶州府、广信府。新中国成立后,设上饶专区,后改上饶地区;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上饶地区改设上饶市。
上饶是一方热土。境内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和中国最早的陶器。证明了一万多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定居、劳作和繁衍。
吊桶环耕作遗址发掘的稻种,确认了这里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
上饶境内,仅新石器时期与商周文化遗址就达48处。现发掘保存文物19000余件。
上饶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摄氏度,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光照充足,无霜期平均达244天。

上饶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南部与福建交界,绵亘着武夷山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陆华东第一高峰。中部怀玉山山脉,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国著名景区三清山的中心地带。北部赣皖边境的鄣公山及黄山余脉,大部为低山和丘陵。间有连片的小盆地。西部江河纵横,湖泊星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鄱阳湖平原。

上饶四季分明,风光秀丽。中部三清山方圆二百里,雄奇峻秀,尘绝人寰,素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

南面龟峰,凡三十六峰,峰峰皆景,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为“江上龟峰天下稀”,又被游客誉为“天下盆景”。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存有大量古树古溶洞古建筑古文物的婺源,山青水碧,小桥流水,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游人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被列为中国南方唯一的文化旅游示范县。

还有鄱阳湖的万倾波涛;葛仙山的道观香火;鸳鸯湖的嬉水鸳鸯;无不美伦美奂,令人由衷赞叹造物的鬼斧神工与对这片土地的偏爱。
上饶还是一座资源宝库。地下地表资源极其丰富。
全市有耕地607万亩,其中流灌面积占80.6%;水域421.69万亩,可供养殖的水面达160万亩;牧草地0.31万亩;加上气候温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发展农牧水产得天独厚。
有林地1911.5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3100万立方米。林木植物120科,272属,629 种; 除了松、杉、毛竹等优质用材林外,还有大量的国家珍稀树种银杏、罗汉松、黄杉、水杉、柳杉、红豆杉、白豆杉、水清树、莲香树、香果树、楠木、花榈木等。
药用植物如黄连、党参、厚朴、石耳、灵芝、钩藤、杜仲等,总数达216种。
野生动物有300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黄腹角雉、华南虎、云豹等,还有崇安髭蟾、扬子鳄、大鲵等一秕珍稀动物;近年在婺源发现的黄角噪眉,引起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高度重视。

地下已探明的工业矿藏达70余种,铜、银、金、铌钽、磷等矿产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铜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6.8%,亚洲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就在上饶境内。黄金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80%,铅、锌、磷、蛇纹石、硫铁矿等均居全省首位。另外,黑滑石、膨润土、珍珠岩、花岗岩、大理石、砚石、叶腊石、水泥灰岩等的储量也极为可观。
上饶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占有量3812立方米,亩均占有量度4925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依托华东大电网,上饶电力供应充沛。随着大坳和下会坑等大型水利枢纽的建成投产,上饶已彻底消除了能源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随着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的青壮劳力转向进城务工,为创办各类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储备

交通便捷。浙赣铁路复线、皖赣铁路、横南铁路和320国道、206国道、311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南北穿行;加上四条省道和数百条县乡干道交织成网。百十里内有四个机场。信江、乐安河、昌江三条水系自东向西在波阳汇合注入鄱阳湖,沟通23条航道,北出长江,内河湖泊通航一千多公里。水陆空立体交叉组成网络,进出上饶极为方便。
邮电通讯畅通。市县区乡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实现长途传输数字化;开通了8100长途程控交换局,3400公里的光缆联接城乡。GSM数字交换机和DDN数字数据网,电视电话会议、NO.7信令系统、同步定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信息服务系统、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网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的服务平台。
科技进步。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产业化”的原则,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全市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55项,省以上科技进步奖105项,科技成果推广奖5项;国家“星火奖”54项。申请国家专利500余件。全市拥有科技专业学会402个,会员8000余名。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770个,会员11300人。目前,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4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2000多名。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文化繁荣。全市有文化馆13个,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电影院49个,文化中心292个,电影放映队196个,民间职业剧团426个,农村图书室3400个。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全省先进县2个,百强文化站23个。
改革开放以来,上饶凭借“八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出现全面增长的强劲势头。

工业已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属、建材、食品、轻纺、机电为支柱的五大行业。德兴铜矿、永平铜矿、弋阳铜矿、上饶县铜矿、横峰钽铌矿、万年银金矿、万年砂金矿、大茅山金矿等一批大中型采矿企业的崛起,展示了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生产水泥、水泥制品、建筑陶瓷、石棉制品为主的建材业,产品已有十大类50余种,生产企业600多家。
机电行业已有汽车、电工电器、仪器仪表、农机、轴承、石化通用、矿山机械、食品机械等八大类。其中照相机、客车、电磁线、交联电缆、电度表等六类产品已显示出规模效益;相机、客车、轴承等产品已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凤凰牌照相机已是国产相机第一品牌;上饶牌客车;方圆牌圆筒漆包线被认定为江西省名牌产品,上字牌电度表为省免检产品;长风牌焊条、焊丝为全国焊条行业首秕推荐产品。

依托丰富的粮油资源发展起来的食品工业更是一派兴旺。其中国家中型企业有5户,年利税过千万元的5户,过亿元的一户。月兔牌香烟、全良液牌白酒、大鄣山牌茶叶、饶州牌白酒、万年贡米、相继成为江西省名牌产品。德兴异VC钠有限公司开发的食品添加剂,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婺源开发的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2000年度出口量占欧盟各国总销量的70%以上。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围绕优质稻、生猪、肉牛、特种水产、茶叶、茶油、蚕桑、葛业、鳗鱼、果业、竹业、乌黑鸡等主导产业,兴建规模生产基地。全市已建农业企业935个,各类产业化组织146个,带动农户50.8万户;基地种植面积达70万亩。全市种植业优质品率达80%以上。创制国家A级绿色食品9个;涌现出广丰卷烟、白银鹅、万年珍珠、贡米、婺源茶叶、荷包红鲤鱼、铅山鳗鱼、横峰葛粉、德兴茶油、波阳银鱼、余干乌黑鸡、藜蒿等大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的名优产品;年出口金额达1.38亿美元。昔日的鱼米之乡,正在成为沿海大中城市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旅游业正在崛起。上饶山川秀美,风景如画。又位于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浙江千岛湖以及江西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的交通中心地带,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许多旅游景点得以开发,旅游设施不断完善。

现有的景点有:国家级景区三清山、龟峰,南岩佛窟、葛仙山、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鹅湖书院、婺源田园风光、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闽浙赣革命旧址、上饶集中营等等。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商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以及文化娱乐业都呈现大幅增长的势头。

上饶民风淳朴,自古有喜迎八方来客的传统。近来,当地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上饶作为江西“东大门”,具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资金、科技、人才、信息流动的良好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综合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用“攻坚”的思路、办法推进对外开放。加速建设开放、文明、发展的上饶。要通过“开放攻坚”,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八方宾客,实现投资多元化。围绕这个目标,全市上下协力改善投资环境。投资9.6亿元建立市级工业园区,筑巢引凤。2001年仅用于信州区道路改造的资金就达2.94亿元,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成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来饶投资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在政府的引导下,国内外客商看好上饶这块风水宝地,一个投资上饶共谋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

5. 现在上饶的经济怎么样

2009年1月23日,上饶市统计局发布了2008年上饶经济运行情况。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8.3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0.2亿元,同比增长34.35%;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8.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5%,同比增长22.8%;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长11.8%;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353元,增长11.6%。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走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的开放战略不动摇,坚定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不放松,紧紧围绕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项目,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有效克服了年初雨雪冰冻灾害、物价上涨、美国次贷危机等诸多不利影响,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经济稳步上升、动力依然强劲、发展充满活力、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稳步上升

1、总体经济平稳较快。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8.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7.9亿元,增长19.2%(全部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9.1:45.8:35.1 调整为19.1:47.4 :33.5。

2、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初步测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8 亿元,可比增长5.35%。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效益提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突破 800万亩, 粮食总产量达57.3亿斤,增长5.31%,连续五年增产。

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市出栏生猪239万头,存栏 169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3万头,分别增长18%、8%和27%;全市水产品产量达40.4万吨。

3、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99亿元,同比增长26.5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2.41亿元,同比增长7.05%;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0.11%;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10.30亿元,增长30.9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09.59亿元,增长31.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0.61亿元,增长40.54%。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33.66亿元,增长26.36%;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5.33亿元,增长26.75%。重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67%。
园区经济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预计达828个,园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0.69亿元,增长 38.64%,实现利税49.2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3.29万人,分别增长19.43%和 7.05%。园区新签招商签约资金2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7.72亿元。

二、动力依然强劲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0.2亿元,同比增长34.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7.98亿元,增长23.47%;房地产开发投资86.5亿元,增长34.93%。

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7.9亿元、155.7亿元和2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9%、48.1%和26.1%。

从行业看,工业投资150.06亿元,同比增长43.7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备管理业投资106.7亿元,同比增长127.7%;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3.31亿元,同比增长127.3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3.68亿元,同比增长165.81%。

2、开放型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业平稳发展。进出口总额55716万美元,增长84.58%。其中,出口47670万美元,增长 70.0%。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069万美元,增长15.0 %,继续保持两位数平稳增长。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05.12亿元,增长24.7%。

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00.98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20.4 %;接待境外游客6.18万人次,同比增长43.22%;旅游外汇收入1971.78万美元,同比增长62.25%。

三、发展充满活力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51亿元,同比增长23.85%。全市社会消费品市场有以下特点:

1、城乡市场同步较快增长。全市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21亿元,同比增长23.77%;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0.30亿元,同比增长23.88%。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额保持快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98.8亿元,增长24.26%;3、各行业实现消费额呈现较高增长势头。全市批发业零售额45.26亿元,增长30.36%;零售业零售额158.4亿元,增长20.61%;餐饮业零售额24.75亿元,增长34.63%;其他行业零售额3.06亿元,增长24.56%;4、全市各县(市、区)消费品市场平衡增长。十二个县(市、区)的增幅均在20%以上。

四、质量不断提高

1、财政收入增长有序。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8.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5%,同比增长22.8%,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三年翻番”,财政总量在全省排名从第四名前移至第三名。人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元,达1052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0.8%,在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基础上再提高0.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8.3%,在上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基础上再提高4.6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3个百分点。

2、金融支撑明显增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增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各项贷款增长速度加快。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610.77亿元,比年初增加94.88亿元,增长18.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39.32亿元,比年初增加68.77亿元。受宏观调控政策微调的影响,我市金融机构信贷增长出现新变化,各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重点骨干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同时继续加强了对商贸企业、农业经济实体和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365.15亿元,较年初增加48.64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为53.49亿元,比年初增加10.85亿元。

五、民生不断改善

1、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随着上饶市整体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增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951元,增长12.75%。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长11.8%;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4353元,增长11.6 %,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报酬收入和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带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265元,比上年增加 218元,增长10.7%,增加额占全部现金收入增加额的48.4%。

2、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在食品类价格涨幅趋缓的带动下,我市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势头得到减缓,4月份以来,我市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开始回落,1-12月份降至105.9%,比前11月份下降了0.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居住两大类价格仍保持较高涨幅,分别达12.9和 4.0%,但分别比前11个月回落了0.6 和1.2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继续保持下降,下降1.3%;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涨幅均在2.8%以下。

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及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必将对我市经济增长带来影响,但随着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效应显现,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演变至今,上饶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这无异给予我们比黄金更加重要的信心。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切实落实好促进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江西的经济发展还算稳定。

6. 江西上饶发展怎么样啊

总体来说上饶现在发展的还可以。因为靠近浙江。所以比其他江西的城市发展的要快点。但整个来说还是江西排第四,南昌省会,赣州靠广州。九江靠港口。上饶居第四!

7. 上饶经济在江西省排第几

江西省在全国城市人均GDP排名(包含县级市) 81 南昌(赣) 18387.61 86 九江(赣) 18058.39 198 景德镇(赣) 11957.3 268 上饶(赣) 9996.33 287 萍乡(赣) 9481.31 372 贵溪(赣) 7518.49 380 鹰潭(赣) 7347.65 403 新余(赣) 6959.68 412 德兴(赣) 6806.63 465 赣州(赣) 6106.31 500 吉安(赣) 5421.79 554 乐平(赣) 4562.17 563 抚州(赣) 4387.6 565 井冈山(赣) 4377.43 607 樟树(赣) 3610.84

8. 上饶市经济发达吗,在江西省排名第几

还可以,排名在前五

9. 上饶城市发达吗

2009江西城市竞争力排名综合竞争力:全省竞争力偏弱,昌九工业带较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景德镇、新余、萍乡、鹰潭、上饶、赣州、吉安、抚州、宜春。; K: ~& @; P, _( J: C: j. S" V) y) w
综合增长竞争力:城市间发展均衡,增长速度中部第一。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新余、吉安、景德镇、南昌、上饶、鹰潭、宜春、九江、萍乡、抚州、赣州。
3 k( }6 l2 \ t& O; n) o" Q8 V经济规模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中小城市较弱。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新余、萍乡、景德镇、赣州、抚州、宜春、上饶、吉安、鹰潭。
2 n( E, g3 o# {) O$ |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前期,南昌效率最高。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萍乡、上饶、赣州、鹰潭、抚州、吉安、宜春。! ~) Z! `9 e& Q; p/ _
发展成本竞争力:环境污染较大,发展成本较高。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南昌、景德镇、宜春、上饶、抚州、萍乡、吉安、鹰潭、新余、赣州、九江。5 Z% g1 q- V+ K } A
产业层次竞争力:城市间差距较大,环鄱阳湖城市群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鹰潭、南昌、上饶、九江、赣州、景德镇、吉安、萍乡、新余、抚州。
* V2 S4 f& x& r: A4 i3 ]( z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弱,城市差距明显。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新余、鹰潭、景德镇、萍乡、赣州、上饶、吉安、抚州、伊春。; l1 V* G) U+ P- o
从总体来看,江西省的综合竞争力基尼系数排在第12位。江西省城市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北部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强,尤其是南昌附近的城市排名靠前,而南部的城市排名靠后。各城市在全国的排名较为靠后,综合竞争力偏弱。江西省综合竞争力指标有1个城市排在前100名,4个城市排在100-200名之间,其余6个城市排在200名以后。+ ?1 w; U4 U* [7 D: ^6 z* G: M0 E
江西省城市的经济规模竞争力较弱,排名要落后于综合竞争力,这与江西省中等城市较多,缺少特大型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城市规模过小是制约江西省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江西省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综合增长竞争力相对于其综合竞争力较有优势。
' U4 g5 C) L! p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七次年度报告,报告主题前瞻、评述客观、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7 `! @3 W/ f4 }2 M% G因为南昌市在“优化创业机制,激励全民创业”中表现优异,被评为本报告2009年度的最佳案例城市。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10. 上饶县经济发展排名上饶多少

最新数据公布前五·
广丰··德兴··上饶县··铅山县··玉山县 排第三·

假如德兴市不算··就排第二···

····广丰很强大啊··

阅读全文

与上饶经济发展有多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