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砖国家经济崛起的表现及其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国家崛起就是经济独立,负债减少,国家货币稳定。由于金砖国家基本在欧洲所以对我国起不来多大作用。
Ⅱ 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有什么影响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金砖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随着四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首次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 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高盛的这份经济报告,使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由此BRICs(译称 “金砖四国”)的称谓便风靡世界。2005年12月1日,高盛发布的新报告《BRICs有多稳固》(How Solid are the BRICs?)称,BRICs看起来确实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小)的进步要快。高盛由此调整预测:中国将在2040年超过美国(比2003年的预测稍快一些),而印度将在2033 年超过日本(比早先的预测稍慢一些,原因是日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随着 “金砖四国”这一全新概念的诞生,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已故)率领上百名重量级政商人士展开“金砖四国外交”;G7财长会议2005年首度邀请金砖四国代表列席;日本丰田汽车等跨国企业的全球棋盘因此重新部署。从目前的情况看,金砖四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恰恰与“BRICs”一词的字母排序相反,中国遥遥领先,印度和俄罗斯次之,巴西则相对平稳。从更宽广的视角看,至少前3国的经济表现足以傲视G7所有国家,俄罗斯和印度每年的经济“净增长部分”,便可超越当今的荷兰。据统计,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2800亿美元,这个数据已经超越了欧盟成员国的总和。 2009年6月14日至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金砖四国”外长会议。会议期间四国外长就国际经济和金融状况、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裁军和不扩散核武器问题、国际贸易以及国际组织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金砖四国”外长会晤结束后将签署联合声明,表明四国在世界发展和国际安全迫切问题上的统一立场。中国——世界工厂 中央之国——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拥有13亿居民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经济繁荣,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国际舆论认为,在"金砖四国"中,经济发展最突出 的就是中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内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美国高盛公司研究报告称,只需保持当前发展态势,中国经济规模将先后在2016年超过日本,在2041年超过美国。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另外,中国股市缺乏独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政府操纵股市;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巴西——世界原料基地巴西是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拉美地区的1/3。 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在2008年达到1.23万亿美元,人均GDP达6485美元。除传统农业经济之外,生产、服务行业也日益兴旺,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巴西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铁、铜、镍、锰、铝土矿蕴藏量,另外,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巴西前总统、工人党领袖卡多佐制定过一套经济发展策略,为其后的经济振兴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这套经改政策后来为现任总统卢拉所发扬光大,其核心内容在于:引入灵活的汇率体系;改革医疗、养老制度;精简政府官员系统。然而,有批评家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人党内部贪污受贿不断,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现任政府的统治根基。南美这块沃土之上的经济腾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机遇背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立足于巴西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因此而需要强韧的神经和足够的耐心。印度——世界办公室印度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奇迹的象征。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印度GDP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而且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民主国家,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上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这一行业带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飞速上涨,与此同时,印度社会出现了一批注重享受、乐意消费的中产阶级。另外,一些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如6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络、兴旺发展的出口贸易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继力量。有报告称,到2020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对外贸易在世界各国外贸排名榜上将跃至第10位[4]。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政治方面,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俄罗斯——世界加油站 走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从灰烬里飞出的一只浴火凤凰,在新近国际信用评级当中,被著名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评为投资等级。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无疑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双翼。这两大工业血脉的开采和生产控制了今天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并且创造了50%的出口贸易产值和40%的国家收入。另外,俄罗斯还是钯、铂、钛的第一大产国。与巴西的情况有些类似,俄罗斯经济的最大威胁也隐藏在政治之中。普京政府虽然在其五年任期内成功地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了30%,可支配国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多,但政府当局在处理尤克斯石油公司一案所体现出的民主缺失却成为远期投资的毒药,无异于一把隐形的达摩克里斯剑。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丰富,如果缺少了有效遏制腐败的必要体制改革,政府在未来发展态势面前依然不能高枕无忧。如果俄罗斯从长远角度来看不满足于只做世界经济的加油站,当务之急必须致力于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生产效率。投资者应该尤其密切关注当前的经济政策变化,这是除原料价格之外,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另一重要因素。2008年,金砖四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数据都已出来了,四国GDP总计为87902.8亿美元,其中中国一家就占49.25%,俄罗斯其次,占19.06%,巴西第三,17.89%,印度居末,只有13.79%。人均GDP方面,四国平均人均GDP为3087.56美元。俄罗斯由于2008年的国际油价长期处于历史高位,加上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率和卢布年平均汇率升值,突破1万美元,达11796.92美元,高居四国之首,巴西以8235.49美元紧随其后,中国以3312美元排第三,印度首次突破1000美元,以1022.34美元排最后。人口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总量达到13.28亿,印度以11.86亿紧随其后,巴西1.91亿人,俄罗斯人口继续负增长,2008年还有1.42亿人。经济增长方面,中国以9.0%高居榜首,印度以6.0%紧随其后,俄罗斯5.6%,巴西只有5.1%。
Ⅲ “金砖国家”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有利于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3,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4,增强了金砖国家内部的友谊。和实力。
Ⅳ 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具有内在的价值稳定性。然而,便利价格成本水平的国际间比较,从而汇率的不确定性和货币兑换等方面的成本支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将与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四)对区域经济整合的示范作用
欧元的出台,使得现有的区域经济整合方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给欧元区各国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从而提高成员国运用金融交易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降低干预外汇市场,牺牲了各成员国的货币自主权;统一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区内的物价稳定。由于这些国家在与欧盟之间的支付关系将使用单一货币,使得外汇交易成本降低。可以预想,若按此思路发展下去,将来在世界上还会出现类似的复合货币,由于它的价值很稳定,因此很适合充当国际货币。将来甚至有可能成立“世界货币联盟”,这样就解决了本位货币问题,对于那些选择钉住欧元的国家,各成员国更易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达成一致,并减轻固定汇率安排下国际收支调节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及汇率投机的可能性,它又不同于特别提款权,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国际储备格局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
欧元作为欧洲货币联盟中唯一合法货币:可以降低成员国之间在国际贸易及货币兑换方面的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不难预见,欧元的引入不仅对欧盟及其成员国而且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对成员国的影响
欧元作为欧元区单一货币,对各成员国的有利之处在于。
不利之处主要是,是复合体的货币,伴随着经济的整合,必然是政治上的整合。面对着经济实力、政治实力逐步上升的欧盟,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集团都感受到了威胁。当然,那么这些国家的进出口商将从中受益。其次、国际贸易结算、私人资产和中央银行的官方储备中将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单一的欧元货币有损各国进行汇率调整的自由度,所有与欧盟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都将从单一货币的使用中获得交易和信息成本降低的好处。欧元在这些国家的开立发票,从而易于避免因货币政策矛盾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提高各成员国经济的开放性,改善货币区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创造一个相对合理的竞争环境,提高整个货币区的平均增长率;消除了内部汇率的不确定性,欧元的稳定也必然使其从中获益。对于欧洲以外的其他第三国而言。同时,欧盟随着货币一体化的推行、管理外汇储备的成本;由于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作为最有竞争力的国际货币之一,这同样是一个启示。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为各区域性经济集团作出榜样。
(三)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它们失去了独立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本国经济的能力;欧元的稳定依赖于各成员国经济稳定均衡的发展,如果各成员国经济政治格局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危及欧元的稳定性。
(二)欧元对“第三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欧洲的其他国家
Ⅳ 金砖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
金砖国家是新兴国家,对世界的影响有限,而且并不是一个整体。
Ⅵ 金砖国家在当带世界的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
金砖国家显示的发展多样性。如果我们追根溯源,就会明白,目前的五个金砖国家,其发展的基础和道路各不相同。俄罗斯曾是后起(与欧洲相比)的工业发达国家,但在苏联的模式下,经过了一段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摸索至今。如今,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优势,再度崛起。印度、南非虽然都曾经历过英国殖民时期,都有过非暴力的抗争阶段,但它们的独立与发展阶段实在是太不相同了。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年中所走过的经济之道更是截然不同。印度在信息技术上的异军突起,令世人刮目相看。巴西在混合经济下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和张力,更是举世瞩目。金砖国家的这些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有力地证明了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那种“所有发展道路上的单一模式化”的看法不攻自破,也使那种企图用统一的发展模式来衡量评价多样化世界的陈腐思维变得十分可笑。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砖国家存在的事实,不仅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互利共存提供了范例,而且应该引发一场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
金砖国家的“和平发展道路”:这里我们无须以中国为例,因为在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健康快速发展早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国家给予非公经济的政策性支持和制度性完善,是中国经济得以有今天这般规模与速度的最有力的保障。巴西与南非新一代领导人为实现包容与和谐稳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睿智与宽容同样可圈可点。巴西现任女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和她的前任卢拉都是当年反抗军政权的游击队战士,她本人还曾度过一段艰辛的铁窗生活。但她却没有用“以牙还牙”的姿态从政,而是采取了今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以至被人们称誉为“巴西的母亲”。与此相仿的是结束种族歧视与隔离政策后的南非首任总统曼德拉。他上台后,立即以民族和解与发展经济的政策化解了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内战和仇杀,使这片土地成了地球上名副其实的“好望角”。
事实上,在对外经贸关系上,它们所遵循的和平之路则具有更加重大的、划时代的世界意义。因为它们用自己的和平发展,与老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彻底划清了界限。它们正在用自己的成就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不是凭借剑与火、炮舰与殖民掠夺,就可以获得财富与繁荣的道路。那种用“历史的代价”来掩饰甚至为血腥的原始积累辩护的论调,必将在金砖国家所奉行的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之路面前,被21世纪的进步人类彻底摒弃。
作为一种国际现象,它们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除了它们各自的国情和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传承之外,金砖国家的发展道路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离不开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离不开高科技时代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转移,离不开国际社会对南北合作特别是南南合作的长期呼吁探索与实践,离不开世界在走向信息化过程中人们对早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与批判,当然,更离不开人类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懈追求。从这些角度分析,我们就会明白:金砖国家的出现和发展也是人类进步与合作的果实。
Ⅶ 金砖五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多少
据报道,相关部门在8月28日举行了吹风会介绍金砖机制的有关情况,会上负责人表示,过去10年,金内砖机制对五国经贸发容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金砖五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金砖+”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持开放态度。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着逆全球化的挑战,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如何一起更好维护、推进全球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发展动力、经济合作和产业合作互补的动力,让彼此都受益。
希望更多的国家可以加入到金砖的行列之中!
Ⅷ 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与政治体系有何影响
“金砖国家”(BRICS),即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是新时期国际格局力量对比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国际格局演进过程中的新生事物。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治理体系中提出更多符合整体利益的合理化诉求。“金砖国家”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奠定了其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倡导者和推动者的地位。因此,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健康发展符合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规律,也顺应世界多极化的客观趋势。
本文从四方面分析“金砖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一章分析了“金砖国家”形成的时代背景,指出“金砖国家”在国际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体现了国际力量对比关系的新情况。第二章分析了“金砖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政治经济诉求。在国际经济领域,“金砖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新引擎;在国际政治领域,“金砖国家”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全文核心的第三章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金砖国家”形成后,国际格局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作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新兴力量,“金砖国家”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体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更多的共同利益。新兴国家的整体兴起使大国主导和强权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牵制和约束。同时,“金砖国家”形成后,原有大国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传统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和国际体系开始调整,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实力地位开始下降,其推行的单极独霸战略也严重受挫,但是其“超级大国”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国际格局各大政治力量在角逐与妥协、冲突与磋商、竞争与合作中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地位、诉求与对策,指出中国在目前国际格局中的定位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与各国一道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