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就我国当前现状分析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2004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投资增幅开始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前一、二、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43%、28.6%和27.7%。但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率看,2003年升到42.2%,是历史最高水平。资本形成率(投资率)为42.3%,仅次于1993年水平。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高位增长区间。
(_)非国有投资和国有投资“齐头并进”
2000年以来,国有经济投资增长总体上呈现小幅回落态势,非国有投资增长动力逐渐恢复.2003年,集体经济、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分别增长33.8%、18.4%和50%,三者增量之和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在70%以上,占据了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国有投资再次表现出了较快增长势头。可以看出,我国非国有投资目前处于活跃期,加上国有投资的再度旺盛,从而共同推动全社会投资高速增长。(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二)基本建设投资成为增长重点
从2001年开始,基本建设投资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基建投资增速呈持续上升状态,2003年达到29.7%;另「方面,基建投资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保持在43.4%。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重点虽然有一定的调整,但政策效果仍主要依靠基本建设投资体现,基建投资是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房地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增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说明政府调控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体来看,政策性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力度有增强趋势,其优势是在经济偏冷时,对经济启动见效快,劣势是惯性较大,往往会造成经济过热、结构扭曲。
(三)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贡献度稳居高位
2003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为-15%,是继1992年-8.7%增速后的首次绝对下降。国家预算内资金在全部投资资金中比重下降到4.6%,已经接近亚洲金融危机初期1998年4.2%的水平。国内贷款表现出高增长态势,增速每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连续两年增长20%以上,但比重仍仅为4%左右。自筹和其他资金增长稳中加快, 2003年增长33%,比重升至70.5%。从各项资金的贡献率占投资资金增长率的比重来看
Ⅱ 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及对企业的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垫付货币或物资,以获得生产经营性或服务性固定资产的过程。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改造原有固定资产以及构建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通常所说的投资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
主要分类:
(一)根据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根据投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把固定资产投资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新建企业投资是指为一个新企业建立生产、经营、生活条件所进行的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扩大再生产投资是指为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所进行的投资。
(二)按对企业前途的影响进行分类
按对企业前途的影响可把固定资产投资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战术性投资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途的投资。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三)按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成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两大类。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著地影响另一项目,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资项目,可以显著地影响另外一个投资项目,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相关的。
(四)按增加利润的途径进行分类
从增加利润的途径来看,可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成扩大收入投资与降低成本投资两类。扩大收入投资是指通过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以便增加利润的投资。降低成本投资则是指通过降低营业支出,以便增加利润的投资。
(五)按决策的分析思路来分类
从决策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固定资产投资划分为采纳与否投资和互斥选择投资。采纳与否投资决策是指决定是否投资于某一项目的决策。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中,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决策,叫互斥选择投资决策。
意义:固定资产投资是一项沉没成本,也就是说投资发生之后,不管最后投资的收益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这项成本的发生。所以在设计较大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前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预计现金流量,现金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点等),以衡量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情况,以对投资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决策,避免投资失败
Ⅲ 国家对固定资产加大投资对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
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短期内是能够明显地拉动内需专,增加总需求,但属或许会造成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的潜在可能。而且政府不可能每一年都进行如此大的支持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因此也需要市场去寻找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使得市场进入好的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且如果总对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造成郎咸平所说的,如果一直投资公路桥梁这些基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这些东西都造的差不多了,以后该往哪个方向投资呢?也就是经济结构上会潜伏着问题,技术型工业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无法高速发展,可能会造成将来的经济结构不平衡,需要大的调整,那样又会造成一次经济的混乱和失业率上升。
个人浅薄看法。
Ⅳ 如何理解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投资按用途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活动内性质的同一性进行的分类。容 一、分类及作用 1.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两种情况:一是基本建设项目,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主要产品种类或主要用途及社会活动种类来划分;二是除基本建设项目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整个企业、事业、行政单位所属的行业来划分。它可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方向和国民经济各行业间的比例关系。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大型联合企业、集团公司或从事两种及两种以上重要经济活动的单位,则需要进一步按经济活动单位划分产业活动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将社会经济活动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基层单位填报该指标时应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最后一级分类即小类代码填写。 2. 投资按用途分类是指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单项工程建成投产、交付使用后的直接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它可以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分布和投资结构。
Ⅳ 请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什么关系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与建筑业增加值有什么关系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国有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集体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国防、人防基本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这个和楼主所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有区别的。
我也讲不清楚,本人不是没有学过经济学,只是在建筑施工时去缴纳过建安税等等,稍微有点接触。
至于推荐这方面书籍的话,我建议楼主去找找这本《纳税筹划案例精讲与分析》
应该蛮不错,或许会对你有帮助,
这是链接:http://wenku..com/view/51093b6c1eb91a37f1115c4e.html
你也可以到网络文库进行查找。
Ⅵ 西方经济学分析题:用IS-LM曲线解释固定资产投资给国民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你说的是分析题,那就要详细点,first,固定资产投资使得is曲线扩张性移动,推动利率上升,产出增加,之后随着利率上升,投资抑制,机会成本增加,is紧缩移动,反复移动最终均衡。最终还是利率上升,产出增加。随着利率增加,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货币需求下降,lm扩张性移动,再考虑投资短期对消费的抑止使得人们货币需求下降,lm扩张性移动。如果说一般作图题,只要画is扩张导致的后果就好了。
Ⅶ 战略新兴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有什么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垫付货币或物资,以获得生产经营性或服务性固定资产的过程。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改造原有固定资产以及构建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通常所说的投资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
主要分类:
(一)根据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根据投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把固定资产投资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新建企业投资是指为一个新企业建立生产、经营、生活条件所进行的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扩大再生产投资是指为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所进行的投资。
(二)按对企业前途的影响进行分类
按对企业前途的影响可把固定资产投资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战术性投资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途的投资。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三)按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成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两大类。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著地影响另一项目,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资项目,可以显著地影响另外一个投资项目,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相关的。
Ⅷ 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有什么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回与此有关的费用答变化情况。包括房产、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应答时间:2020-10-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Ⅸ 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有哪几条
(一)积极财政政策投资扩张力度
(二)货币信贷政策向常态回归
(三)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Ⅹ 国内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披露,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
邢志宏指出,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04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745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12428亿元,增长7.5%。
邢志宏从十一个方面介绍了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上年均值。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10个月高于60.0%。
四、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76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62386亿元,增长8.9%,比1-2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900亿元,增长24.2%;第二产业投资35813亿元,增长2.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8%;第三产业投资62050亿元,增长10.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9%,增速比全部投资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57%。
五、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1291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3%。房屋新开工面积346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2.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0088万平方米,增长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5597亿元,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4%。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7329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1138万平方米。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6770亿元,同比增长3.1%。
六、市场销售持续活跃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7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7096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179亿元,增长10.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9711亿元,增长10.3%;商品零售80564亿元,增长9.8%。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1.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2和3.4个百分点。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3%。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9318亿元,同比增长35.4%,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567亿元,增长34.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1%,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751亿元,增长38.7%。
七、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67516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35389亿元,增长7.4%;进口32127亿元,增长11.7%。进出口相抵,顺差3262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2%,占进出口总额的58.3%,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的59.4%。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8.2%、6.3%和13.7%;与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势较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0.5%、16.6%和16.2%。3月份,进出口总额22453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11078亿元,下降9.8%;进口11375亿元,增长5.9%。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7145亿元,同比增长7.6%。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016亿元,增长4.0%。
八、市场物价涨势温和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1-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9%,衣着上涨1.2%,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交通和通信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2%,医疗保健上涨6.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1%,猪肉价格下降9.9%,鲜菜价格上涨6.6%。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3月份同比上涨3.7%,环比下降0.3%。
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4.8%和4.9%,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44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8万人,增长1.1%。
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5,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580元,同比名义增长8.5%。
十一、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去库存成效突出,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6.7%。去杠杆成效持续显现,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成本继续降低,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98元,同比减少0.33元。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2%、13.4%和2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6.7、5.9和17.9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6%,高于第二产业25.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6.5个百分点。新动能快速成长。一季度,全国新登记企业132.3万户,同比增长5.4%,日均新登记企业1.47万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8个百分点。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2%。
邢志宏说,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